我的梦幻年代-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主年轻时扔掉的山寨guess卫衣,妈妈还穿着。
出国之前回家看妈妈,蹲在门外,试图用手去将曾经被自己踹坏的铁门修理好……
配合着绣铁门的咯吱咯吱声,真是催泪到极致。
负责笑点的是尹正,教他接吻:
尹正真的是神奇的演员,亦正亦邪,而且他是喜欢表演。
像《建筑学概论》,‘大聪明’这种只有代号的角色,摆明了就是配角,他因为喜欢,所以才接的。
——他是梦溪重点培养的电影咖,除了出道作品《三国机密》,没让他演过电视剧……
电影结束,光木木海风起身准备离开,这时,影厅门开,先进来一个主持人模样的男子。
放映厅顿时全都站了起来,齐刷刷的往门外瞅,果然,《建筑学概论》几个主演都来了……
“有请梁佳辉!”
“刘佳玲!”
“朱丫文!”
“柳亦非!”
“导演,苏仑……”
放映厅已经了疯了,各种尖叫:“亦非!亦非!”
本来准备开口说话的主持人闭嘴了……
柳亦非太火了!
原时空,八连跪,都有一堆死忠粉,容错率高得离谱,更别说这个时空了!
事实上,《建筑学概论》上映前的一个礼拜,就有一堆粉丝组织刷票、包场支持……
当然还有控评……
发行、宣传部门做的事,他们都给承包了!
……
其实,纯粹的爱情电影,票房有天花板。
所以,宣传的时候,主打的是怀旧、情怀……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单纯的爱情,吸引的观影人群太有限,和那些靠好故事、喜剧还有特效取胜的商业大片比起来,就太不足为奇了。
即便是相恋的青年男女,他们更多选择在家下载个盗版……
而且看人谈恋爱,直接看电视呗……
这么说吧,全球票房排行榜上,前两百名除了泰坦尼克号没有一个主打爱情因素……
甚至《泰坦尼克》更多是因为灾难属性。
国内来说,一直到2015年,貌似只有《北京遇上西雅图》《北京爱情故事》,票房过了三亿……
所以,公司发行部门给《建筑学概论》的票房预期是过亿就行……
基于柳亦非的号召力,定下了1。5亿的目标。
不是因为过亿才能回本……
怎么说呢,这电影成本贼低,基本都是广告赞助,从手机到穿戴,甚至喝的啤酒、饮料,都是合作方的赞助。
柳亦非本身就背着二十几项代言!
刘佳玲也有代言……
整部电影接近20个广告,光是这些加一块就超过了3000万,再加上贴片广告,绝对超过4000万!
——整部电影成本是3800万,立项就已经盈利了……
显然低估了《建筑学概论》,或者说低估了柳亦非的人气,以及市场对好电影的热捧!
……
《建筑学概论》亮相之后,迅速引爆了公众话题。
梦溪爱情三部曲,开篇之作!
早就摩拳擦掌的影评人们开始点评起了这部电影……
“故事很老套,但是很值得一看,细腻的情节,以及有着岁月痕迹的踢歪的铁门,踩了脚印的水池等旧物及男女主人公不同时期的内心世界,出众的配角,很久没在电影院看到这种电影了……”
“可喜可贺居然没有烂尾。最动情处不是初恋的回忆,而是回忆里转头看见少年最张狂时踢坏的家门,是十五年后母亲仍穿着当时被少年含怒扔掉的廉价衣服。喜欢那座临海的房子,往事无法重回,你只回味就好了!”
“初恋、十五年后的再重逢,两条叙事线平行推进,相互补充,过去给了现在合理的细节铺垫,也给现实平添了那么多遗憾。年少时爱情毁于幼稚与不成熟,许多年以后爱情又毁于现实与责任,很现实,我很喜欢!”
“尽量地将俗套做得不那么套路化,不拔高爱情的力量,不媚俗初恋的纯洁,不煽情,不浅薄,一步步地走入人心,导演依然很真诚,我喜欢这样的电影!”
大都是好评……
也有差评,大都集中在故事太简单,显得沉闷、冗长……
也挺正常,《建筑学概论》当然很套路,就是绿茶婊初恋未满的故事,我们分析一下——十五年前,离开了高帅富,来找屌丝建一所房子,屌丝的生活凌乱了……
但胜在真诚,还有剪辑、叙事的小心机。
至少是7分以上的作品!
最近市场上的国产片,实在不堪入目,《白蛇传说》,杨先生还在到处哔哔‘我要找到幕后黑手!’、‘要打掉水军,中国电影才能发展’、‘这个样子,换了谁都会觉得很受打击,我好几次都想过暂停投资手上还没开始的电影项目了。’
《画壁》……
烂片!
剧情简介:逛个窑子逛出了爱的真谛!
而且吧,《画壁》的服装造型完全沿袭了《3D》……
所以,香港电影人真的很团结啊,上一部片子用的古装造型,无差别拿给了另一部电影!
就这玩意,还花了4000万?
《极乐宝鉴》成本才2000万……
就这种大环境,别说《建筑学概论》拍的不错,就算质量一般,那也出类拔萃了……
而且……
很有话题!
沈梦溪密会未知美女……
出圈了……
很多原本不太关心柳亦非的都知道了她有新作上映~
……
上映当天,沈梦溪也出现在了中影星美路演站,他先是反驳了所谓的‘密会美女’,义正言辞道:“这是一次恶意造谣,我已经通过律师,诉请法院立案调查……”
“我跟佟亚丽认识快五年了,实在想不通怎么会有人蠢到造谣我跟她的关系?”
“……这件事我会追查到底的!”
“现在的情况就是造谣成本太低,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谣言,希望有关部门重视一下。”
第一百三十七章 拉拢一批
“《建筑学概论》是李勇周导演写的剧本,韩国导演,也是韩版《建筑学概论》的导演,他跟了奉俊昊导演三部电影,这个剧本打磨了五年,算是中韩合拍,我们做的第一部基于韩国编剧的本子……”
“我们做电影,最看重的是剧本,然后才是其它。”
采访的记者忽然问了柳亦非:“你觉得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
柳亦非有点小尴尬……
她之前喜欢在微博发表一些自己的感想,北影编剧老师曾经夸过她:“小姑娘理论不少”!
类似‘演员演戏是电影第一创作阶段,后期剪辑是第二次的创作生命,配音决定了多大程度还原本有的生命力,这其中任何一个过程想做好都极其不易,观众的情感是无法猜的,就如我深知要感动观众先得感动自己,一个好的电影是一个丰盛的心的产物不是盲目的数据堆砌,电影是有其生命力的,电影浮躁,观众便会浮躁。’
咋一看好有道理!
细一分析,全都是屁!
一戏之本是什么?电影是这么创作的吗?
还演员演戏是第一创作阶段……
戏剧四要素:故事、舞台、演员还有观众!
怎么到了电影,演员成了第一创作阶段?
你男人是编剧诶!
“你别问她了,她只是基于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权利吧……”
你踏马的,哪壶不开提哪壶,沈梦溪瞪了演那个提问的记者,后者赶紧换了话题……
沈梦溪实力护妻!
……
影评人,或者说评论链条对电影有多重要?
在美国,成熟的电影市场,影评人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挖掘新导演,还有那些被埋没的电影。
所以,一到颁奖季,就是这帮影评人大显身手的时候。
国内,有点尴尬……
你只能解说比较热门的影片,即便是有大量新导演的First青年影展,出专题的公众号针对的也都是《中邪》、《心迷宫》这几部片子……
为啥?
因为有热度啊!
你解说《美姐》、《南浦》、《缺氧》、《告别》……
没人看的!
没人看,就没法变现。
恶性循环……
问题有两个:严肃影评人没有平台去写一些很严肃的影评,一切都是流量说了算。
第二:就算写了这些影评,也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去带动票房,没什么用,写了也白写!
连周黎明这种媒体出身主流影评作家同样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很难持续进行系统化影评写作了,其他人就更难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好事!
这帮影评人很扯淡,他们打心眼里看不起中国电影!
前几年,各种抨击商业片,各种鼓吹第六代,吹台湾新浪潮、日苯的一些晦涩难懂的电影,你品,你细品,这种心理,无非是默认了只有美国人才配拍商业大片,美国商业电影占领中国市场是正确选择,本质上就是欧美文化买办的投降派老生常谈。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影者花了钱当然有权利说出自己的看法,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某些影评人扇阴风点鬼火,为了某些私利或者秀优越感来带节奏。
所以,沈梦溪买了土豆之后,专门推出了视频杂谈功能,就是鼓励这些UP主能占据话语权!
广木木海风就是受益者!
他的‘海风说电影’大概有10万的关注数量,还行,他自己挺满足的……
这次《建筑学概论》上映,他准备蹭个热度,讲解一下柳亦非的电影之路,才打开电脑,系统通知:为了鼓励视频杂谈区UP主,特推出……
反正就是花钱让你讲解柳亦非!
点击量越高,奖励越丰厚,第一名奖励30万,第二名10万,第三名五万,第四~第十名,奖励一万……第十一~第二十名,奖励五千……
前三名还有首页推广的机会……
没错,就是用土豆网推广《建筑学概论》!
而且人家片方花钱了——500万的宣传经费……
这是好事,一旦这一单打开局面,后续的电影宣传可能都要来一下土豆!
无形中,抬高了土豆的地位。
广木木海风本身就准备做这个专题,现在还有可能赚钱,立马投入更多的激情……
同一时间,凉介、张凯、姬慧芙都参与起来……
……
晚上十点。
机场,沈梦溪送别《建筑学概论》剧组,他们要去上海……
顺便代表公司感谢梁佳辉还有刘佳玲的配合。
毕竟他俩接拍这个电影,算是低价。
剧组呆了15天,每人150万。
签合约的时候,只规定了四场路演,今天,他们说了,要陪着《建筑学概论》至少跑完八大票仓……
刘佳玲笑着道:“应该我们谢谢沈总,很久没遇到这么好的剧本了!”
“没错,这个本子确实蛮不错的……”
“我们还有很多的不错的本子,以后一起合作……”
两人笑着点头,梁佳辉问他:“听说沈总准备每年至少在香港拍摄两部电影?”
“有这个打算,明年的项目已经定下了,两部犯罪片,回头我让他们把剧本寄给你,您自己挑一部!”
顿了顿,看了下刘佳玲:“佳玲姐也一样!”
“还有适合我的剧本?”
“当然,我们做项目,本身针对的就是不同年龄段的演员,从制片人角度来讲,您太适合演一些有城府的原配夫人了。”
“哈哈!”刘佳玲笑的很开心……
随着年龄增长,市场上很少有适合刘佳玲的角色了……
只能演一些母亲。
沈梦溪算是主动示好,香港一批演员,梁佳辉、任达华包括温兆伦,肯定属于拉拢范围!
聊得正欢,柳亦非走了过来,一脸欢喜:“你们猜票房多少了?”
“多少了?”
“2800万了!”
沈梦溪接过手机,看了下猫眼实时票房:“……哟,不错嘛!”
梁佳辉疑惑问:“这个成绩代表什么?”
沈梦溪:“看势头,破两亿问题不大。”
顺便解释了:“还是档期偏冷,如果是大热档,这个首日成绩,票房至少能有三个亿。”
梁佳辉有点惊讶:“这么说,这个电影算是我从影以来票房最高的咯?”
第一百三十八章 还挺淡定的反应
还是那句话,纯粹的港片在内地的号召力很有限!
一般来说这个上限是三亿左右……
至少在2014年之前,是这样的!
梁佳辉这几年拍的电影不少,他是最早来内地拍电影的香港演员之一……
《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
进入新千年后,更是拍摄了《周渔的火车》、《太行山上》两部电影……
但他的市场表现挺那啥的,《狄仁杰》给刘得华做配……
当然啦,优秀而自信的演员不在乎番位。
人家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演员。
不像老刘,刘得华接戏,必须得是男一号!
扯回来,目前为止,梁佳辉票房最高的还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那片子在《失恋33天》的影响下,票房只有2。16亿……
沈梦溪故作惊讶:“梁老师,您还担心票房?”
梁佳辉很坦然:“总要关心一下嘛,市场表现不好,下一步就很难接了!”
刘佳玲也点头:“香港电影市场很现实的。”
“两位不如把电影合约签给唐仁,我们能保证每年至少提供两到三部你们满意的剧本。”
“这个……再说吧……”
他俩的内地片约都在王景华手里,后来,花姐旗下陈山石自立门户,刘佳玲跟着他签到了十间,梁佳辉则继续跟着花姐……
沈梦溪摆了摆手:“不急,只是个友善的提议……不影响合作的!”
……
其实早些年的香港艺人都挺爱国的,很有民族归属感的,好些片子很多强调中华人民奋起反抗外族压迫。
《霍元甲》—万里长城永不倒;
《黄飞鸿》……
华东水灾时,香港艺人破天荒地聚在一起,拍了义演电影《豪门夜宴》……
甚至,早期香港电影里称老外都叫“鬼佬”的……
这几年变了样子……
按照宁昊、杨青的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