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年代-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便还吹:“电影一定要走出去,真正走出去不是空话,在实际的行动,包括影片故事的国际化和制作的国际化都得有。包括这次请贝尔参与演出以及请威廉姆斯团队的参与制作,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奥斯卡的新出炉的金像奖获得者为中国电影打工。”
“十亿就是起步。我跟中影、华夏这两家公司是以发行美国大片的方式来发行《十三钗》的,全国分甲乙区,只有发行美国大片的时候中影、华夏才会采用这种以甲乙区发行的方式!”
“现在中国电影就是没完没了的复制和模仿,非得把观众看恶心了为止,看吐了为止,这不是自毁前程嘛!当年我为什么没拍《英雄2》?就是因为我们拿不出一个创新的思路。我们当年拍《英雄2》肯定是挣钱,多少人都跟我说过。现在很多片子都是只要第一部红了,马上就二三四五,直到拍烂了为止,把观众看吐了为止。”
“像那什么《画皮》,拍了一二三三部电影,观众怎么可能对国产电影有好感?”
时时不忘拉《画皮》下水……
很可惜,没能如他所愿造成轰动效应……
从微博热度来看,大众显然更关心柳亦非的《猩球崛起》……
……
洛杉矶,晴。
沈梦溪来美国不是为了宣传《狩猎》,而是制定公关策略……
坦白讲,《狩猎》拿奖的概率极低……
不符合奥斯卡的口味。
奥斯卡什么口味?
反战、反歧视,价值观上的正确。
《月光男孩》完全按照这了路子走:“黑人”、“同性恋”、“找到真正自我”……
好莱坞最喜欢的政治正确三段论。
另一部跟它完全相反的片子《血战钢锯岭》:上映后,被一堆人指责疑似种族歧视,并且因为“过度宣扬基督教精神”而被好莱坞精英所鄙夷。
但今年的最大对手……居然是《艺术家》……
哈维·韦恩斯坦!
“今年的对手又是哈维?”
“对,他的《艺术家》,完全契合了评委们的心态,默片、好莱坞黄金时代……”
沈梦溪耸了耸肩:“所以,最佳影片没戏了……那最佳导演呢?”
南茜苦笑一下:“估计也是《艺术家》……”
“麻蛋,”沈梦溪翻了翻白眼:“哈维能一手遮天吗?”
“那倒不能,但《艺术家》……很火!”
“很火?我看它的票房很一般啊!”
南茜摇了摇头,拿出一张报纸,递给他。
沈梦溪扫了一眼,是哈维狂喷影评人!
《艺术家》上映之后,被影评人各种批评,说这是一部‘哗众取宠,为了迎合奥斯卡而拍摄的电影!’,或者说‘并不是卖弄情怀就应该获得赞誉的,奥斯卡应该提防这种类型的电影!’
谁都知道《艺术家》就是为了冲奥!
部片子对平均年龄高达近六十岁的美国电影学院投票者来说,简直就是量身订做的礼物黑白、无声、模拟好莱坞经典时代明星的举手投足……
奥斯卡是保守的,高龄评委们总在怀念过去。
可是影评人们觉得自己有责任引导观众!
哈维跟他们正面撕了起来……
这阵子北美的影评人分成两派,一派人欣赏《艺术家》,另一派人觉得《艺术家》就是臭狗屎……
吵得不可开胶……
第一百四十三章 消息流出
讲道理,沈梦溪本人对奥斯卡的态度很随意。
拿得到就拿,拿不到就算了……
一个美国的电影奖项,也没重要到需要他跪舔的程度!
但是公司上下劝他一定要好好舔……
别人想舔都没机会。
舔,就是公关的意思。
公关,不就是拿钱砸嘛。
说,需要多少?
五千万美元够不够?
你说,不划算……
二级市场一个涨幅,直接拉升股价。
当年阿里影业参投的《绿皮书》拿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吹的全皆知,内地首映,马芸甚至包场请了一堆好友观影,放言道:阿狸影业距离奥斯看不远了!
嗯?
《绿皮书》不是美国电影吗?
阿狸影业应该是中国的电影公司吧?
为什么要用奥斯卡评价一个中国电影公司?
但二级市场就是很吃这套,一番炒作,阿狸影业的股价居然涨了18%……
《狩猎》的导演是沈梦溪,梦溪公司参与投资15%,如果拿了奥斯卡,沈梦溪就是华语影坛第二人——仅次于李胺……
但到了洛杉矶之后,跟南茜一起分析了一下,《狩猎》的公关重点还是放在最佳男主角上面吧,至于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能入围就好。
不是怕了哈维啊!
而是沈梦溪在北美的名声有点小尴尬——他当年接受采访时候公开说了‘奥斯卡这个奖只是因为美国霸权和好莱坞的影响力,被塑造成了电影行业标杆和电影商业的盛宴。说白了就是美国告诉全世界电影人,要么你们按照美国人的口味拍电影,按美国的规则玩,不然就滚。我对这玩意兴趣不大!’
前年,公关《海边的曼彻斯特》时候,被哈维挖了出来,算是《海边的曼彻斯特》冲奖失利的一大原因吧!
顺便叮嘱了一句:“奥斯卡希望不大,金球奖是重点!”
“啊?”
南茜不是很能理解,金球奖……跟奥斯卡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啊!
“金球奖在中国很有知名度……”
南茜很随意点头:“OK,那很简单!”
“很简单?”
“……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很乐意制造大新闻,把大奖颁给一个中国人,他们干得出来……而且,今年的冲奖电影,《狩猎》的口碑最好!”
沈梦溪点了点头,顺便开了句玩笑:“需要我做什么吗?比方说邀请他们听雪儿的演唱会?”
“哈哈……”
这是典故,2010年,金球奖全体评委被《致命伴旅》的片方招待,去拉斯维加斯免费旅游了一圈,还看了场雪儿的演唱会,从而让这部口碑不咋地的电影入围了提名名单……
侧面说明了金球奖公关的难度……
简单级别。
一场演唱会就搞定的事!
……
沈梦溪没有久留,定好计划,第二天回国。
他得汇合孔笙、侯洪亮,一起去邀请周讯!
孔生那边的消息,周讯准备歇一年——《龙门飞甲》,把她折腾得够呛,身心俱疲……
那不行啊,迅哥不演九儿,谁来挑战巩利当年的角色?
赵巴菲?
她身上没有那股劲……
周讯+秦海路+倪大红+胡戈+朱丫文+雷佳音,是沈梦溪定下的六大主角!
这个戏角色很多,可是,戏核是九儿!
九儿的角色定下了,其它的才好办。
反正除了迅哥,沈梦溪压根没想过其他人选!
下了飞机,他就直奔侯洪亮的办公室……
侯洪亮看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可算回来了!”
没等沈梦溪开口,他的第二句:“章紫怡说她想演《红高粱》!”
沈梦溪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她……她从哪知道的?”
“我上哪知道?”
……
沈梦溪其实是做电视剧起的家,第一部电视剧《双面胶》,然后是《王贵与安娜》、《蜗居》……
巧了,合作的导演都是滕华韬。
更巧的是,离开沈梦溪之后,滕华韬的作品一落千丈,不管是《瞧这一家子》、《穿动物园的女编辑》,始终没能达到人尽皆知的程度!
沈梦溪后来跟孔笙、侯洪亮合作了。
打造了《温州有一家人》、《父母爱情》、《鸡毛飞上天》、《战长沙》,全都是叫好叫做的剧集!
《红高粱》一直是知名IP,毕竟当年阿某靠着《红高粱》一战成名,加冕柏林金熊奖!
插一句,1988年真的是阿某的高光时刻:
处女作《红高粱》连获金熊奖、金鸡奖最佳影片、百花奖最佳影片3个大奖,是中国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首次获得最高奖项;
不仅如此,同年,主演第一部电影《老井》连获东京电影节、金鸡奖、百花奖3个影帝,成为中国第一位A级国际电影节影帝!
一年内如此高密度的获奖,这样彪悍的纪录前无古人,估计……后无来者。
《红高粱》电视剧,其实很多人都想拍……
根据莫言的说法:这件事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一拨又一拨的人走了。有的人是因改编费没谈好,有的是搞了一半知难而退,感觉挺难弄的。
是啊,肯定难弄,有电影版珠玉在前,一个拍不好就得被人拍板砖!
编剧团队赵冬苓(《中国地》)、廉越(《走西口》)、申捷……
三个老师各自写自己擅长的部分,最后由沈梦溪、高满堂还有莫言审核……
导演孔生,堪称内地最强电视剧阵容。
这个剧立项一直是保密的,但是呢,还是被外界打听到了。
毕竟很多人都在盯着沈梦溪的一举一动!
《红高粱》诶!
再加上这么好的团队,所以,连章紫怡都动心了。
……
有那么一瞬间,沈梦溪有点心动,章紫怡第一部电视剧作品,不说的别的,光这个噱头,就够回本了!
从商业角度考虑,这事完全可行!
你说章紫怡电影咖,演不好电视剧?
那跟她撞脸的童瑶为什么可以?
侯洪亮给他倒了杯茶,然后问:“你怎么想?”
“……我在想,章紫怡如果来演,那我们关于九儿的人设就得全部推翻了!”
剧本设计,九儿是充满江南水乡轻灵气质的女孩的。
不是巩利那种高大健壮身材饱满的厚重女孩……
就是为了区别设计的!
但是章紫怡……
实在很难想象她演轻灵气质的女孩……
“那……拒绝?”
“拒绝吧……走,咱们去找孔生导演!”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临危受命?
章紫怡为什么不接电视剧?
因为定位!
她从一开始走的就不是群众路线啊,人家走的是高逼格、国际化的路线……
电视剧拍得再好制作再精良比如《大宅门》,除了能收获口碑还有呢?
走不到国际上的。
但这几年,情况不太一样了,她的注意力放在国内,需要一部高口碑的电视剧。
国内拍电视剧的剧组,大都是一帮干行活的,行活的意思是:把影视创作的过程当做打卡上班,标准制作,态度敬业,完事走人。
干行活的人没把所谓的创作当回事,但也不会做到60分以下,基本能保持在70~80分……
梦溪出品的电视剧大部分也是这个水准,除非是重点剧——时间有限,工程庞大,不可能每一部都保证90分以上……
尤其是唐仁独家出品的很多电视剧,他们很喜欢用香港导演,就是因为香港导演在经历了TVB的高峰期后,对于行活的操作简直手到擒来,哪里该笑,哪里该哭,哪里该打,剧情到哪里该转折了。这些节奏拿捏的恰到好处,拍出来的电视剧虽然算不上精品,但也不会太差!
在加上唐仁幕后创作团队的强大,所以,无限接近精品剧……
行活在业内是有存在的必要的,毕竟这是庞大影视工业体系!
沈梦溪虽然不喜欢,但也不抗拒,最多自己不参与。
所以,《红高粱》,他没找香港团队!
……
车里,侯洪亮看了看孔生,后者拍了拍沈梦溪,问他:“你为什么要做《红高粱》?”
“……你们关注过矛盾文学奖吗?”顿了顿,沈梦溪道:“莫言的《蛙》拿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侯洪亮微微皱眉:“茅盾文学奖……我以为你会拍《白鹿原》……”
《白鹿原》也是茅盾文学将获得者……
而且《白鹿原》离沈梦溪更近,那是发生在关中的事!
“先拍《红高粱》,《白鹿原》先等等……而且,我听说莫言先生已经给瑞典文学院寄了挂号信,万一能拿诺贝尔文学奖呢?”
“他?”
“……也不是没有可能嘛!至少……能拿个提名……”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很好操作的:实际上,只要是作协或教授,谁都有权利提名备选作家。只要给瑞典文学院寄封挂号信,收到信件回执,就等于被提名了。
所以,李敖、王蒙,10多年来都孜孜不倦玩被提名的把戏……
莫言拿诺贝尔文学奖,其实挺好的,现如今的文坛,是一个郭景明呼风唤雨的时代,纯文学大作家很难生存……
至少能振奋一下纯文学!
如果莫言拿奖了……
那《红高粱》……
侯洪亮激动了:“你有多大把握?”
“五五开,要么能拿,要么不能拿……”沈梦溪摆了摆手:“《红高粱》铁定卖得出去,莫言先生能拿奖,最多卖的贵一点,没那么多影响的!”
“也对。”
侯洪亮自嘲地笑了笑……
沈梦溪没说实话,莫言如果拿了诺贝尔,《红高粱》就有机会成为年度剧王!
剧王的分量,比较起‘卖得出去’,中间的差距可不止一星半点!
孔生接话:“如果周讯不接,咱们得找好备选!”
“……实在不行,就去找章紫怡吧。”
……
周讯不接《红高粱》的原因很简单。
除了身体疲惫,最主要,她担心自己的年龄……
按照剧本描写:九儿年方二八……
她的年龄接近五个八了……
饰演余占鳌的朱丫文八零后……
青梅竹马张俊杰,胡戈也是八零后……
“我看过《红高粱家族》,对九儿的印象太深了!我不合适……”
——身高一米六零,体重六十公斤……奶奶脑后垂着一根油光光的大辫子,脖子上挂着一个沉甸甸的银锁。走起路来双臂挥舞,身腰扭动,好似风中招摇的杨柳!
这是莫言在《红高粱》原著里的描写。
“但我们的剧本……”
“我们明年有一部《听风者》,还得拍《云图》……实在挤不出时间了。”
她经纪人余光照接过了话……
周讯默认了。
沈梦溪也不想再劝了……
难道要她放弃进军好莱坞或者放弃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