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年代-第3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梦溪说完,黄忠军很赞成他的话:“我们华宜就是做大片……”
老王嘀咕了一句:“《太极》嘛……”
黄忠军有点尴尬,《太极》惨败,已经是业内的一项谈资了……
他换了个话题:“今年国庆档,我们大意了,其实以《太极》的体量,我们觉得三亿票房还是有把握的,不过,这也算有益的尝试吧……”
“《太极》的失败,只能说明电影拍的不行,其他的什么也说明不了,一部核心内容是蒸汽+功夫的电影,注定是小众类型,居然花了两个亿来做,我们的《画皮3》、《九尾》制作成本还没到1。8亿!连最基本的市场调研都不做,就匆忙上项目,而且还是大项目,我反正很佩服……”
沈梦溪没忍住夸了黄忠军一句,后者咬了咬牙,回了一句:“我觉得中国电影不能制作中小成本,要战胜好莱坞,必须做大片!我们制作的《1942》成本接近三亿,是华宜最大的一笔的投资,我对它的预期是十亿起步!”
“我们贺岁档就两部成本不高的喜剧,一部是宁昊导演,葛尤、黄博、胡戈主演的《一镜到底》,另一部是徐争导演的两年前《人在囧途》的续集《泰囧》……”
王长田插了一句:“你之前说了喜剧电影会成为一段时间的主流?”
沈梦溪点头:“好莱坞大行其道,如何抵抗他们?在工业基础不是很完善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借鉴海外情况,比方说欧洲,欧洲各个国家最流行的是本土喜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最卖座的本土电影几乎全是喜剧!”
“生活化接地气的故事题材,地域性强烈的俚语和典故,让本土观众觉得分外亲切,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世界电影能够呈现更丰富缤纷的多样性、更多不可替代的特色性,才是电影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生生不息的根本……”
佟钢很感兴趣:“法国、德国本土喜剧很强吗?”
“法国的《虎口脱险》、《欢迎来到北方》、《唐·卡米罗的小世界》、《岳父岳母真难当》之类的都是千万观影人次的作品;德国本土影史票房第一的作品《没有耳朵的兔子》就是喜剧,德国本土票房前十名全是喜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然,最终我们要做的肯定是大投资、高概念的大片,否则,我们辛辛苦苦,每年五千张荧幕,每张荧幕平均在三百万到五百万的投资规模,一年几十个亿投下去的院线的增长,荧幕数量的增长,实际上是把这些荧幕市场体验型的电影院的消费市场拱手相让了。”
“好莱坞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整个好莱坞的电影都会向着大荧幕、超级大片的规格去发展,工业电影,这种电影就是适合大荧幕、影院观影。”
“其他国家呢?”
“我们做过一些研究,亚洲国家吃动作片,欧洲不怎么喜欢,墨西哥、俄罗斯吃爱情片,其他国家不怎么吃……我们在卖片的时候,很有针对性的做一些部署……”
“你们怎么研究的?”
“采样数据,做大数据比对……就跟我们推出《心理罪》一样,也是经过大数据对比的!”
“大数据?”
……
好,沈梦溪要装逼了,不对,应该是做预言了:
“大数据是IT行业用语,很多时候,我们做电影都是通过经验判断市场,但市场讲不好的,通常一个好的故事,不一定能收获好票房……这个就要运用到数据采样了!”
“传统的宣传模式,打广告、抢排片这种单一的拉动,很难有效推动观众走进影院,怎么才能精准判断观众对电影感不感兴趣,这个是我们最后想打通的链条……”
“我做猫眼在线购票,做土豆视频,就是加码线上资源投入……”
“当然,我始终坚信,再怎么互联网变化、再怎么互联网+,好作品、好内容永远是王道。如果拍不出好电影、拍不出好的作品,就是把互联网吹得再牛,也没有人去看!”
“我在这边先做个预言,最多两年时间,互联网肯定要进驻内容生产,到时候肯定出现一堆新词,什么大数据预测票房、大数据决定电影,那是说给资本听得,咱们自己人听听就行,千万别相信!”
“你为什么笃定互联网会做内容?”
“这就是互联网边界论,影视产业属于产业链上游,不做上游,只做下游,不符合边界论,而且中国电影市场这块蛋糕正在推大,我估计最多五年,电影票房产值就能突破五百亿,带动的相关产业可以达到万亿规模……”
全场进入沈梦溪装逼时间,黄忠军有点不爽:“我不同意,电影这块产值还是太小了,而且,即便你说的是对的,这五百亿里面有一大半是好莱坞的电影;所以,我们要向外看,我们华宜会成立一家北美的独立公司,希望能够触达好莱坞并融入好莱坞,借船出海……”
沈梦溪翻了翻白眼,真的在台上翻白眼了……
“沈总有什么想说的?”
“我就觉得融入好莱坞挺可笑的……我要是想融入好莱坞,直接把布伦屋、S工作室改个名字就行了,谁都知道这俩公司是我做出来的!”
第六十七章 友好建议
布伦屋今年特别牛逼,《五十度灰》、《饥饿游戏》、《潜伏3》、《招魂》四部电影,全球刷下17亿美元的票房……
这是大卖的四个项目。
还有很多票房千万左右的,比方说《无法无天》、《险恶》、《恐怖海湾》等等……
单从票房分额来看,布伦屋已经铁定进入前六了!
S工作室,三部电影,《机械姬》票房最低,目前没到100万美元,跟《爆裂鼓手》类似,都准备冲击颁奖季,《触不可及》全球票房已经破了五亿美元,还在上映中,莱昂纳多很有可能连庄奥斯卡影帝,当然,这玩意得看公关还有运气……
对了,还有一部《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这片子应该明年公映,比较纯粹的商业爱情片。
不管布伦屋还是S工作室,两者都是沈梦溪的资产。
这玩意,沈梦溪在戛纳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
所以,听黄忠军说什么融入好莱坞、借船出海,他觉得自己很牛逼,但在外人看来,就觉得挺可笑的……
就好像有个人跟你说喇叭裤真好看,烫个头发好潮流、高端一样……
大哥,这都是什么年代了?
你大清早就没了,能不能睁开眼睛看看世界?
“我不赞成融入好莱坞,因为融入好莱坞代表你接受了它的规则,那你永远不可能战胜它!”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我们的电影是拍给谁看到?”
“肯定是拍给观众看的,这个观众的概念,我们要分清楚,我在戛纳跟海推公司的人聊过,他说中国人没有普世价值观,讲不好人类故事,所以,中国电影走不出去……我非常不赞成这个理论!”
“所谓的普世价值是什么?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入侵,他们自己都未必信奉那一套东西!”
“我是学老马那一套东西的,我就觉得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是以主体为尺度的主客体统一的状态,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和意义。”
“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举一个例子,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存不存在?我觉得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样东西,有人反对,就有人支持,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否则,民主就是空谈。”
“这东西本身就立不住脚,所以好莱坞电影也很少玩那一套东西,他们都在做漫改作品。”
“其次,规则。现阶段,好莱坞垄断了电影话语权,好莱坞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从kodak胶片到arri和red摄影机全是好莱坞建立的,所有的arri灯光和电影理论也是由英美建立起来的,还有影评人系统、颁奖季评奖机制、人民选择奖、电影的宣发机制等等,全部是由好莱坞发展出来的。”
“我们怎么挑战它?这个问题,很难,但我知道完全融入是不可行的!借船出海,说得好听,不就是资金转移嘛!”
“最后,我想说一句,我做电影真的不是为了赚钱!”
“我不是说客套话,如果我想赚钱,我完全可以自己做美团,或者专注猫眼票务,专注土豆视频!这三个领域做出来都是百亿美元甚至千亿美元的市场价值……”
“我为什么做电影,因为兴趣还有对好莱坞大片的不屑……”
“95年吧,我看了一部《独立日》,我怎么都想不通这电影逻辑在哪,一个人怎么就拯救了地球?”
“结果人家全球卖了快九亿美元,我都傻眼了……”
更傻眼的是这破电影豆瓣评分8。1分!
……
论坛结束,沈梦溪跟王长田一起去了后台,准备歇会,然后离开……
很尴尬啊,他跟王长田,包括于冬、黄忠磊都是人来了。
什么意思呢?
仅仅只有人来了,没有宣布任何项目,没有带任何剧组……
连个发布会都没有!
为什么?
真看不上长影节!
媒体关注度很少的,即便沈梦溪过来了,也没用……
这么说吧——连一条相关热搜都没有!
缺乏媒体关注,没有版面,大部分剧组不会把长影节当成宣传站,自然也不会过来。
很冷清!
“你对黄忠军有意见?”
“没有啊……”
“没有,你还这么针对他?”
“我不是针对他,我是觉得他蠢,巴巴给好莱坞送钱,还跟人吹自己多厉害,搭上了什么什么人……有意义吗?”
“他朋友多嘛!”
“关系根本不是生意,生意就是生意。如果帮不到别人,光靠关系是没用的。现在的大家多数都是私营企业,你能不能帮到我,帮到我多少,大家在心里都是有一个客观的考量!”
老王笑了笑:“这是他处事方面的哲学,你也不能说这是错的!”
沈梦溪依然摇头:“我知道,但我不喜欢。”
顿了顿,他问老王:“光线贺岁档准备做什么电影?”
“这就是最头疼的事!”
上个礼拜,光线主导发行了《大海啸之鲨口逃生》,烂片……
居然让他卖了1。5亿……
比《太极》牛逼多了。
但到目前为止,几家公司基本已经部署完了贺岁档:星美有《王的盛宴》,华宜《1942》,博纳《大上海》,寰亚主推《血滴子》;
梦溪《一镜到底》、《泰囧》、《内在美》、《西游降魔篇》四部电影……
当然,具体上映时间还没定下。
也就光线貌似没有储备粮了……
“头疼?”
“我们接下了《寒战》的发行,不过它们是11月上映,12月……到目前为止,我只看了《血滴子》,那电影太烂了……”
顿了顿,老王补充一句:“光线之前跟香港导演和公司进行了过多的合作,有些项目不成熟,有些人也不负责任,所以生产出来口碑不够好的影片。商业的这种谈判处在不够平等的位置,有些合同谈的很傻。”
“我不太喜欢跟他们合作!”
沈梦溪非常同意:“这个行业有好多东西我不喜欢。骗子、混混、说大话的人……有人一张嘴就是,有的是钱,投资电影不怕赔,我觉得都是吹牛。电影,你有多少钱都不够赔。你赔了,人家会否定你的智力。做生意的人最怕讨厌的就是被骂是傻子,那帮人表面上哼哼哈哈,背地里不止一次说过我们人傻钱多……”
“我听说《无人区》可以公映?”
“对……不会吧,你想买断发行?”
第六十八章 又?考验我吗?
老王也是没招了。
于胖子虽然喜欢开炮,言过其实,但他有句话说的对:每个大档期,大型制片公司必须要参与,这是最起码的牌面问题。
没有项目怎么办?
那就买!
保底发行也要拿下项目……
老王是干大事的,就算亏损,他也不想缺席大档期——原时空,保底八亿拿下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发行,就是赌一点点可能性……
那个暑期档,光线手里只有一部《秘果》,票房仅600多万,还有一部《大护法》,很难达到《大鱼海棠》或者《大圣归来》的程度。
今年贺岁档,老王手头没项目,或者说,他看不上《血滴子》……
那怎么办?
找沈梦溪呗!
据他所致,梦溪至少有数十部已经成熟的项目可以随时推上市场。
他看上了《无人区》……
问题来了,沈梦溪怎么可能在同一个档期卖一部电影给对手呢?
即便老王说了愿意保底3个亿发行……
那也不行。
沈梦溪但凡脑子没病,就不可能做出自己公司的电影互相打的情况!
爱莫能助……
他建议老王拿下《少年派》的内地版权。
“李胺的电影,可以赌一下的!”
“不好弄吧?这是进口片!”
确实,进口片基本上都是中影的盘口,你想变成批片,需要疏通的地方太多了。
也不知道《钢铁侠3》是怎么运作的,怎么就成批片了?
上头确实是有人啊!
老王叹了口气:“我再想想办法吧。”
……
这场预言性质的论坛,只有当地报纸报道了一下——长春电影节,30位电影大佬和大咖开了一整天会,他们的‘长春共识’……
可惜,沈梦溪的精彩发言了,写了两章呢!
黄忠军估计没听进去他的肺腑之言……
其实,华宜也是有机会的。
2013年12月,华宜和腾讯合作上线了一款明星粉丝交流平台“星影联盟”,入口直接放在了手机QQ的生活服务板块内。
根据华宜的数据,星影联盟上线8个月,用户数接近1亿,活跃用户数超过千万。
一个有流量,一个有明星,这是个粉丝经济的好剧本。
如果当机立断,All in,没准真能打造成粉丝平台!
还有卖座网——一家在线购票平台,他也是入股之后,直接不管了……
两年时间过去,卖座网没了……
人生不是电影,喊不了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