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年代-第3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马奖为什么会做大?
那是因为矮子里面拔将军,金像奖故步自封,金鸡奖各种高冷……
获奖的大都是冷门影片和非明星演员,因此在影视圈影响力一直赶不上金马奖和过去的金像奖。
而且就目前形势来看,这个现象恐怕会长期存在!
至于公平性……
这么说吧,不给玛丽提名就是不公平的奖项!
《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还有《来电狂响》……
加一块超过四十亿票房!
但就是没有奖项给她个提名啥的。
咋了,喜剧演员就没有演技了吗?
而且吧,金马奖,包括李胺有点看不起内地电影——五十届金马,他担任评委会主席时,内地一个重要奖项后也没拿。
而且影帝、影后提名就只有一个章紫怡是内地演员!
最佳剧情片居然颁给名不见经传的新加坡影片,让人跌破眼镜。
甚至公开说了:“内地电影市场很大,但是还没有什么很出色的电影。”
扇了很多内地电影人的耳光……
讲这种话其实挺没礼貌的……
你所谓的好电影有市场吗?
……
拒绝了刘天王的好意相邀,但他也没有说什么‘黄博你别去了,因为蔡糠勇会说什么‘滚开,这里是我家,不是你家’’……
没必要。
博哥能拔尖真要感谢金马奖!
还是小透明阶段,斩获金马奖。
然后赶上了喜剧大爆炸的年代,接连主演了《泰囧》、《心花路放》包括《西游降魔篇》……
一举成为一线巨星。
但是,如果没有金马奖,谁能敢保证博哥之后的路会比郭韬好走?
别的不说,《西游降魔篇》会不会用他?
博哥不太可能拒绝金马的召唤……
不过宁昊、徐争就算了,他俩还得准备电影宣传呢……
插一句:沈梦溪想做的西安电影节还在审批阶段……
做电影节很费事的!
……
16号,晚七点,自宅。
沈梦溪在刷微博,看看名人撕逼,老有意思了!
最近吴君茹和赵娅芝撕了起来……
吴君茹真的是口无遮拦,公开在节目里说不喜欢赵娅芝,原因是她作为有夫之妇,曾和无数中国人的偶像———饰演83版霍元甲的黄元申有一腿。
还说有媒体爆料赵娅芝年轻时偷情被老公抓到毒打的往事,她现在左腿还有一条长长的疤痕。
啧啧,这种言论很像‘杨小蜜为李先生堕胎,刘前夫暴打李先生,事后李被打到整形’……
纯粹扯淡!
我是说杨小蜜和李先生的事是扯淡,至于赵娅芝的事……
话说老赵真可怜,《京华烟云》被赵巴菲粉丝踩;
《白蛇传》被刘韬粉丝踩;
《上海滩》,孙丽的粉丝各种踩着她得罪了孙俪粉丝……
其实老赵98年至02没拍过任何戏,但是人气却在04年左右再度暴涨,因为那几年疯狂翻拍老赵的戏,而当红女星的粉为了维护爱豆攻击老赵也很正常,另外还有汪阿姐的粉丝吧,几十年了念念不忘的黑老赵,不过阿姐粉终究量少翻不起风浪……
00后崛起的时代,基本对老赵无感了,年轻人总归是反感老人,黑也正常……
——老赵,赵娅芝当年真的牛逼,文化部出了个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影视翻拍项目,就是以赵娅芝作为标本的!
“快看!”
小姐姐忽然拍了他一下,他抬头看了看小姐姐手里的iPad:电影票利益之争:华宜、唐仁等发行方逼宫院线……
“一个由中影、华宜、唐仁等六大电影发行公司组成的‘复仇者同盟’,近日向各大院线‘逼宫’:要求发行方票房分账中多分两个百分点,达到45%,否则将停止向院线供片。”
“据了解,此次逼供涉及到冯晓刚的《1942》、宁昊的《一镜到底》,路川导演的《王的盛宴》,此外还有《大上海》、《十二生肖》、《血滴子》、《一代宗师》等片子……”
“从场面上来看,六大公司此番的先发制人占得了先机,记者采访到的一名院线工作人员表示,‘事情太突然了,我们完全懵了’。关于院线的反映,该工作人员表示,‘马上要开会讨论,不方便透露’。值得一提的是,贺岁档眼看即将于下周拉开序幕,留给院线反应的时间很有限。”
“……”
沈梦溪面无表情放下iPad,继续刷微博……
小姐姐等了半天,没见他说话,急了:“到底怎么回事?”
沈梦溪随口回答:“就是分账之争呗……”
“分账之争?”
“字面意思,制片方想多要分成,院线方不同意……然后就有争议了!”
“哦……”小姐姐哦了一声,然后反应过来:“为什么是现在?”
“今年国产电影势微,好多项目都亏了,贺岁档几部电影投资都不小,回本压力很大……时机更好,贺岁档没有进口片搅局……”
说到这,沈梦溪耸了耸肩……
“你知道这个事?”
“当然知道……你没看标题写着‘华宜、唐仁等发行方逼宫院线’,唐仁逼宫,我当然知道!”
“……那……”
小姐姐脸皱成包子,她很纠结……
以她不多的商业智慧,能看出这件事的关键就在这个所谓的发行方联盟牢不牢靠!
“多大点事,结果就两条,要么院线同意,要么院线不同意……”
“电影会照常公映吗?”
沈梦溪不屑笑了笑:“……你觉得黄忠磊能抗几天?”
小姐姐琢磨了一下,然后摇头:“不好说!”
“不好说就别管了,整件事我已经授权老赵处理了……咱们看热闹就行了!”
“看热闹?”
沈梦溪差异看了看小姐姐:“……你不会以为我会带头冲锋吧?”
“……你不管?”
“我怎么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私心,我这边跟院线打得不可开交,扭头一看,队友们全都逃了,而且站在院线那边……”
“不会吧……这种事关系到制片方的收益的,而且如果这次谈妥,之后会永远收益……”
“你太小看人心了!”
第八十章 表态
“咱不是有嘉禾院线嘛,如果他们谁退了,嘉禾院线就不排他的电影!”
“院线这块,我一般不介入……再说了,人家卖得好,你凭什么不让电影进院线?”
这就叫霸凌!
沈梦溪讨厌别人霸凌他,他也不会轻易霸凌别人……
小姐姐撇了撇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沈梦溪干脆挑明了:“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上面站哪方,上面如果尊重内容创作者,只需要暗示一下,院线方面肯定会妥协,但如果上面站院线方面……我们就得退步了!”
小姐姐勉强听明白了,接着问:“那你觉得上面会站哪边?”
“……这种事我哪知道?”
真当他是重生者了?
能未仆先知?
看了看小姐姐,沈梦溪突然想到了什么:“你之前不是跟华宜走得很近吗?”
“是教父跟他们走得近……当时做影视的只有华宜……”
陈教父很了解的一个人,人大毕业,你想想他的人脉……
否则,也捧不起亦非、二菲……
“那为什么没有签约?”
“那阵子好像出了点问题,教父还有妈妈不放心我进华宜,毕竟华宜名声不好……”
“……懂了!”
华宜名声……
确实不咋地。
随手百度黄忠磊、黄忠军,链接都是玩过哪些女明星!
女明星参与酒局、讲究咖位、曝光度、资源……
总之,港台玩的那套东西,基本上都是华宜引进内地的。
以前的娱乐圈叫文艺界,演员们叫文艺工作者,很受人尊重的。
……
很多事,不是你想看热闹,想低调就能低调的!
梦溪传媒,不管市场份额还是资产规模,都是内地独树一帜的。
即便华宜黄忠磊想担当排头兵,装逼啥的,人院线也不买他的账!
而且去年的谈判,沈梦溪干得非常漂亮,阶梯式合约,院线没有受损,电影卖的好的话,制片方也跟着受益……
——3亿元票房之内按发行方43%、院线方57%分成;3亿~5亿元部分按45%、55%进行;5亿~8亿元部分按44%、56%进行;8亿~10亿部分按43%、57%进行;
超过十亿部分,那就42:58……
大部分国产电影并没有过三亿……
那就按照原定的43%分账!
院线很满意,制片方……按理也没话说,你们牛逼,你们卖超过三亿啊!
总有人说我们的分账太低了巴拉巴拉……
但你票价相比较就很高啊!
美国票价大概在7-15美元左右,国内北京大约在40-150(包括IMAX),如果不是团购,去UME、旺达等环境较好的看一次,起码也要60-80左右,相比较老美的平均收入水准,这个差别是巨大的。
中国的电影发行时规定的最低售票价都是很低的,一般普通小片不低于10元,稍微好点的不低于15-20元,所谓的国产大片不低于25-30元,外国进口大片一般15-20元,由于利润的需要、消费水平和成本方面的问题,影院基本都会定价在最低售票价的2倍以上……
这就是优质市场,当然,对于观众来说并不是单纯的好事!
对于电影业来说,这意味着从每名观众身上得到的利润也要大的多,这对于回收投资,特别是当代大制作必需的高成本特效来说,是相当有利的。
所以,沈梦溪才敢做超过一亿投资的大片,甚至做起了1。2亿美元成本的《长城》……
内心深处,他觉得《长城》没准能通过内地市场收回成本!
回到这场分账之争,其实院线也没几年好日子——电影院房租、水电气成本、人员工资等支出项各种升高。
后来还有疫情……
所以,都很难!
这事很多人关心,一堆报道也都集中在六大发行方逼宫院线……
中影的一位市场部经理表示,六大公司此番联手几乎涵盖了贺岁档大部分重点影片,效果远超去年的《金陵十三钗》,因此,“院线很可能让步,毕竟不能让影厅空着呀”。
更多人关心这件事谁是发起人?
能不能快点解决。
一堆院线经理给徐小峰打电话,忙活着干脆给沈梦溪打电话,让他出面协调……
……
徐小峰被烦的不行,直接来办公室找了沈梦溪,后者皱眉,然后问:“黄忠磊那边怎么说?”
“他不接电话!”
“于胖子呢?”
“他在台湾参加金马奖!”
沈梦溪无语……
草踏马的,摆明了挖坑让老子跳进去!
一个不回应,另一个跑台湾躲清闲……
不要忘了,最先公映的是《1942》……
“覃虹呢?”
覃虹的《王的盛宴》27号上映,今年贺岁档头炮就是这两部片子。
徐小峰耸了耸肩:“他也选择不回应!”
这尼玛,共进退?
都不回应?
想了想,沈梦溪道:“你先跟老赵沟通,按照之前商量的措辞回答……”
商量的什么措辞?
中影牵头组成的复仇者联盟……
有什么事先找中影老大哥。
交代完嘉禾的院线经理,后者离开,沈梦溪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赵君。
前文提过,赵君、高君、吴松鹤,中国电影院线三维大佬级别人物,赵君手里的中影南方院线市场份额跟嘉禾接近。
他的电话,沈梦溪……还是接了……
“这个事确实办的不地道,这么突然发公告,也没私底下通知……”
“您一瞧就知道这不会是我的手笔……如果是我,肯定私底下先说一下,闹到台面,谁都不好看啊!”
“我当然站在制片方这头……能多分账,我也乐意啊!”
“牵头的应该是中影和华宜……老赵,我跟你说,明年开始,院线会迎来绝佳的机会,只要开影院就能躺着赚钱!”
“你还不信……我跟你说,明年一年,嘉禾院线会扩大到160家,直接增量30%!”
“我估计,明年开始,互联网会正式介入电影市场,他们不懂做电影,但他们懂概念炒作,我把话撂在这,明年,网上购票会迎来票补时代……互联网会烧钱补贴票价,吸引观众进影院……观众多了,院线赚的就多了呀!”
“……嗯,我的意思是可以适当让步一点……”
“行了,你们开会研究吧……我先挂了!”
沈梦溪好话说尽,甚至公开了预言家身份……
他敢肯定,赵君那边铁定收到了影响!
就是不知道黄忠磊会不会再像原时空似的提前缴械投降……
第八十一章 小丑们
现阶段的分账模式:一部电影下档后,所有票房数据先汇聚到中国电影专项基金办公室,扣除5%的“电影专项基金”,另外再征收票房总数3。3%的营业税;剩下的91。7%为净票房,再由院线和制片方分成。
基本都按照梦溪公司签署的阶梯式分账进行,三亿票房以下的作品,标准是影院和院线分57%,其中院线分2%-7%,制片和发行分43%,其中发行代理费4%-7%。
当然,大部分情况制片、发行是一家公司。
院线分账之争,说到底,还是钱的事!
好莱坞制片商的一些大片上映的第一周,制片商可以拿走80%的票房而影院只能拿走20%,这样制片方就能尽快趁着影片的热度收回成本;
随着影片上映时间变长,制片商分到的票房会越来越少,第二周、第三周在60%左右,到了第四周可能就只有20%。
国情不同,沈梦溪签的阶梯式分账模式的出发点和好莱坞并不一样,其实是为了“以收入换市场”,通过给影院更高比例的分成来换取排片,争取更高的票房。
票房高了,给予院线的分成更高……
国内的院线生态是什么?
目前还是大商场模式!
电影院与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配套。
商场+影院的合体模式,有非常多的周边衍生效应开始支持电影行业了。
沈梦溪估算过,以现如今的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