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年代-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部现象级的大片,中国的《辛特勒名单》,我不希望因为一点争执,就造成了电影困局!”
“中国电影由不得任性!”
直接@了沈梦溪……
他发微博的时候,是晚上十点,沈梦溪忙着跟小姐姐进入生命大和谐,没有第一时间回复。
赵劲松回了一句:
“两件事,嘉禾院线的排片不归我们管,如果我们可以任性胡来,我们会把《一镜到底》排片100%;
排片的依据是院线经理的判断——中国电影市场预测票房最准的永远是院线经理们;
其次,《1942》这个电影在嘉禾院线的上座率只有8。2%,比《少年派》低很多,甚至上座率比不上排片只有5%的《创可贴》……”
他的回复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你不卖座,还指望我多给你排片?脸大了不起?
赵劲松说的很委婉,但言辞很犀利,一点面子也没给黄忠磊……
第九十章 骂战(下)
很尴尬,原时空,《少年派》阻碍了《1942》登顶被冯晓刚点名怼了……
这个时空,《一镜到底》承担了这个任务。
为什么要骂?
因为伴随《1942》的公映,华宜的股价遭受重创,早盘低开后一路震荡走低,10点半过后即被封死跌停板……
一个交易日,市值蒸发接近16亿……
太惨了。
黄忠磊急了!
现阶段的文娱市场,一部电影的成败对票房的影响很大……
按照华宜的业绩规划,《1942》的票房目标是5~8亿之间。
受到《一镜到底》、《少年派》的影响,《1942》首日才2100万,完全没有达到预期!
病急乱投医,他把矛头指向了嘉禾院线……
老实说,嘉禾院线市场份额不到10%,就算它直接不排《1942》,能有多大影响?
给了15%的排片,接近600个场次,不低了!
《王的盛宴》也才15%的排片啊,怎么没见他出来逼逼?
额,好吧,《王的盛宴》很凄惨……
不到600万的开画成绩显然与其古装大片的身份不符。
目前评论界包括网上对《王的盛宴》的评价也以负面评论居多,很多观众表示难以接受过于舞台化和戏剧范的处理方式。
……
老赵是梦溪传媒执行CEO,职业经理人,很多场合都代表梦溪传媒出席。
他出面跟黄忠磊对擂,这叫牌面相当!
沈梦溪如果出来,岂不是代表他跟黄忠磊是一个等级?
所以,即便看到了黄忠磊发的微博,他也没说话……
倒是有很多吃瓜群众兴奋了。
大部分是支持沈梦溪的,毕竟冯导在网上的口碑真的敌不过沈梦溪!
‘人家都说了上座率不行,还让他加排片,你良心不会痛吗?’
‘《1942》排片还不够多?你想要多少?《王的盛宴》首日排片只有18%,也没见它们说什么啊,你是心血之作,别人就不是了?’
‘呵呵,我就是那种到电影院傻乐的观众,看不了深刻剧情的电影!’
也有攻击沈梦溪的:
“即使《一九四二》有不足之出,但相信这是国产电影的诚意之作,也是可圈可点的,支持!”
“内容是沉重的历史问题,但适时的黑色幽默给了观众些许回味!非常不错的电影,强烈推荐;”
还有一圈电影届公知站队:
谭非:请嘉禾院线尊重作品本身,遵守电影市场规律,根据作品质量合理排片。私人恩怨归私人恩怨,这么一部有诚意的作品,我相信沈梦溪作为一个和导演知道《1942》的不容易!
史航:《1942》确实是一部好电影,好的电影应该得到尊重,一部电影拍出来不容易,想要搞毁它很简单;
还有很多评论提到了‘派拉蒙法案’,说什么‘梦溪垄断市场’……
就很搞笑……
沈梦溪正要发微博,他的粉头姬慧芙已经出马了: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说过一个故事,蛮适合《1942》和《王的盛宴》,我照搬一下:约翰·L.沙利文是一个电影导演,拍摄过一系列商业成功的影片,到了一定年纪后,世界的惨状使他良心发现,于是他决定,他的下一部影片必须具有“社会意义”。
制片厂老板指出他来自好莱坞,因此根本就不知道“社会意义”为何物。
沙利文决定进行研究。
他在美国长途跋涉,后面跟着一辆空调旅游面包车,配备着他的管家、厨师、秘书、女朋友和一个宣传员,旨在将沙利文的这一疯狂冒险变成一次宣传推广的噱头。
后来,由于弄错了身份,沙利文被误认为罪犯,和其他园犯锁在一起,被押解到了路易斯安那的沼泽地中。
突然之间,“社会意义”把他淹没了,他连给经纪人打电话的硬币都没有了。
一天晚上,沙利文听到从监狱大院的一幢楼内传来哄堂大笑,循声找去,他发现,在一个临时改装的放映厅内,他的狱友们正在看米老鼠的卡通片,笑得不可开交。
他意识到,这些人并不需要什么“社会意义”,他们生活中的社会意义已经足够了!
他们所需要的只是精彩而轻松的娱乐。
事实上,大部分号称是教育社会如何解决其问题的商业电影肯定都是虚伪的。
除了极少数特例之外,大多数电影制作者,就像沙利文一样,只对电影中的穷人感兴趣,而对实际生活中受苦受难的穷人却不闻不问。”
沈梦溪……
既欣慰又痛苦。
妈个蛋,你丫把我的逼装了,你知道吗?
有时候粉丝懂得太多,也不是好事!
罗伯特麦基,他当然知道,好莱坞编剧导师,代表作《故事》——编剧圣经!
姬慧芙引用的这段话,他也看过,但一时之间没想起来。
再加上他手快……
居然抢在沈梦溪之前就回复了!
而且赵劲松、宋航还点赞了……
沈梦溪把自己准备写的‘这事儿我觉得挺逗的,电影拍的没人看,导演居然嫌弃观众水平低……’给删了……
跑去点了个赞,顺便留言:五毛钱,你删了,我来发!
‘活捉沈梦溪!’
‘大佬来了啊!’
‘大佬,《泰囧》什么时候上?《一镜到底》我已经三刷了……’
他回复了最后那个提问:“应该是12月20号左右……”
……
冯晓刚一直挺淡定的……
首日成绩不代表什么!
看的是长尾效应,口碑上去了,电影票房铁定也能上去!
话是这么说,可是市场盘口就这么大,《一镜到底》又是大众最爱的喜剧题材……
29号、30号两天,继续压制《1942》……
29号,《一镜到底》,报收3900万,《1942》2400万;
30号,《一镜到底》单日4600万;《1942》2900万……
12月3号,首周末过后,《1942》上映4天,票房破亿,但是冯晓刚、黄忠磊一点也不高兴……
同档期排名第三,不仅以大差距输给了《一镜到底》(单周3。2亿),甚至没打过《少年派》……
最主要的,被骂的好惨!
尤其是《少年派》的影迷,直接把《1942》骂上了热搜——因为《1942》霸占了IMAX影厅,《少年派》撤档了。
第九十一章 水军?
其实,这件事算是冯晓刚赶上了!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只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上映IMAX,它的IMAX也是后期特意转制的,所以大陆能看到IMAX已经是不错的待遇了。
而且华宜确实跟IMAX影厅签署了排他协议,这个协议沈梦溪也签了,所谓排他协议,就是在合作方的IMAX影片上映后的两周之内不允许排映其他的IMAX影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合约?
IMAX电影的转制,必须要得到IMAX公司的后期转制支持,数字版本也要做后期母带增强,就是我们说的DMR处理,这玩意很贵的!
所以……
制片方为了保证收益,就跟IMAX签了排他协议……
真是很正常的市场行为。
但影迷们不这么看!
他们只看到结果:《少年派》只在IMAX影厅呆了一周时间,然后就被《1942》赶下台了……
不公平!
这件事让《1942》口碑暴跌……
豆瓣评分下降到了6。7分……
网上恶评很多,很多人抱怨冯晓刚故意展示人性之恶。
包括他去人大续传电影,有学生说《1942》有媚俗的嫌疑,直截了当提问‘为什么要拍《1942》?’
冯导很‘伤心’,当即回了一句‘我拍的电影任何一部都是我自己想拍的,这里面不存在媚俗的成分,电影中说的这些人性恶的东西如果冒犯了你们,我真的可以说你爱看不看。’
现实,他还很客气,到了网上,直接化身喷子:
‘经常有媒体和观众问我“为何要拍《一九四二》?”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美国导演,他叫斯皮尔伯格,他拍了一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当斯皮尔伯格要拍《辛德勒的名单》的时候,犹太人围绕他做采访的时候,当他和犹太人见面的时候,没有人问他‘导演你为什么要拍这个电影’,他们只是觉得你拍晚了,你应该早一点拍这个电影。为什么在中国有这么多媒体朋友和观众问我这个问题,原因是大家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但这件事不应该被忽略,不应该被忘记。’
‘认为我冒犯你们,就不要看,看了是脏了我的电影!’
撕逼,冯导演很专业。
但是呢,这里面有个逻辑漏洞!
沈梦溪另一个粉头‘广木木海风’:“冯导对美国不了解,对斯皮尔伯格的生平也不了解,其实《辛特勒名单》拍摄时候,很多人反对,包括导演组要进集中营取景,全美犹太人协会从纽约发来的一封急电,上面写着‘请勿惊扰亡魂,让他们安息吧。’,斯皮尔伯格是怎么做的?他独自一人离开了摄制组,乘飞机直接飞往纽约向犹协致歉……”
“这个举动,获得了犹协成员对这部电影的支持。”
“别拿自己不专业的东西举例,很容易被打脸!”
……
所以,沈梦溪的粉丝真的是卧虎藏龙!
人家大导演举例说明一下,你就配合着听呗,唧唧歪歪,让人不爽……
也难怪冯晓刚急眼……
进入新的工作日,《1942》票房非但没能像之前预估的那样出现长尾效应,反倒掉队了。
12月3、4号,《一镜到底》依然独占第一梯队,工作日继续3000万往上,《1942》和《少年派》成了第二梯队,报收只有1000万左右……
就这样的票房走向,别说什么破五亿、六亿,能有两三亿票房就算不错了!
而且,有不少媒体带节奏踩《1942》,首当其冲就是《苹果日报》:李胺3D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中国票房大胜冯晓刚的《一九四二》,冯小刚不满网友指该片渲染中国人的人性之恶,怒呛‘别看这个电影,要看了是‘脏了我的电影。’
一些自媒赶紧跟上……
冯晓刚的热度不蹭白不蹭!
为什么冯晓刚遭黑?
很多人说是因为闲的?
真不是,主要我们心里有杆秤,我们向往的是光明正大!
在如今这个大国争锋,强人斗法的时代,中国如果还是电影中这种主流价值观导向,那这个国家就完蛋了。
但冯晓刚能改吗?
改不了,他就这么成长起来的!
至于华宜兄弟,作为影视公司,出好的片子才是王道,赚自己该赚的钱,如果还有梦想和情怀那就更好了!
可惜,华宜兄弟啥也没有……
倒是大清朝那套贵族制度学了个遍……
看不惯,又干不掉他,黑一下怎么了?
回到话题,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愤怒反击!
冯晓刚干脆下场撕逼了,连发微博怼观众:鉴于观众普遍反映《一九四二》是部虐心的电影。本导演郑重劝告:太平绅士和谐淑女慎入。如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饮酒过量有害健康。
‘认为我冒犯你们,不要看这个电影,你要看了是‘脏了我的电影’!’
不止《1942》冯导亲自下场撕逼,《王的盛宴》也公开宣布自己请了水军。
“然选择站在阳光里,就没什么好隐瞒,现在应该没有哪一个片方能站出来说自己完全没有雇过水军,我们是有自己的底线的,只为自保,绝对不雇‘黑水”抹黑其它影片。”
“我们的口碑维护团队是在12月1日紧急加入的,要不是遭遇之前的疯狂打压,何必出此下策,费力而不讨好。”
‘不止一支团队在黑《王的盛宴》,有两支、三支团队在同时做《王的盛宴》,而且背后指使的人,财力雄厚,态度坚决,似乎不弄死《王的盛宴》决不罢休。’
‘我不明白都是中国电影,为什么一定要抹黑对手呢?’
‘我希望公众能知道,《王的盛宴》所谓的低分,所谓的恶评,只是一个假象。’
‘在宣传期,各家吹捧自己的作品是正常的,但去黑别人就不应该了,这越过了商业的底线,也越过了道德的底线,甚至也越过了法律的底线。!’
路川还揭露了‘水军’真容:‘分辨水军的方法很简单,同档期上映的电影,你看他给谁打了满分,又给谁打了一星……’
矛头直指沈梦溪的梦溪传媒……
因为很多观众都给《一镜到底》打了五星,然后给《王的盛宴》一星差评……
就很离谱!
到底是什么样的自信让你觉得黑你电影的就是水军?
没准大家只是审美正常呢?
关键他说了这话,确实上热搜了!
好多业内专家表示‘电影公映前雇佣水军刷评分或黑同档期竞争对手,已是国内电影圈公开的潜规则。去电影网站看看,不是满分就是1分2分。即使不抹黑对手,也会对自己的影片作所谓的口碑维护。’
第九十二章 被迫害妄想症!
《1942》片方也站了出来,义正言辞表态:“电影都是创作团队的心血,希望这种恶意的攻击能够早日停止。”
还有一些法律专家也忙着刷热度:从根本上来说,诉诸法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