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年代-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梦溪懵了一下……
他真的只打算嘉禾下映——嘉禾院线份额排名国内第六,旗下345家影院,2900块银幕……
两年规模扩大了一倍!
没办法,全都在做院线,嘉禾院线已经很谨慎了……
回到话题,即便嘉禾下映,影响也不会很大——毕竟全国五万多块银幕。
没想到,后面的院线也跟着下映了……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
陈栋一语中的:“……你跟上面走得这么近,他们猜测你可能收到了上面的暗示……”
沈梦溪无语:“我?暗示?我这十几天都待在剧组!”
“但他们不知道啊……”
“……他们不担心我装逼?”
“反正一部电影影响也不大……如果是真的呢?”
沈梦溪摇头:“你对人心研究的可真透彻!”
“我一个中国人在韩国讨饭吃,可不得多研究人心……”
“……你给我做制片人真的屈才了,你要是有想法,我觉得不如……”
陈栋直接打断沈梦溪:“我实在不想再做发行了……”
“好吧……”
他俩就在剧组闲聊——《看不见的客人》拍摄真的不用费心!
第三十二章 小姐姐的一天
梦溪大厦,楼下有一家PASCUCCI咖啡店,是柳亦菲妈妈开的,主要顾客就是梦溪公司的员工……
还有一些粉丝打卡留念……
算是网红店!
一般来讲,明星喝咖啡、吃东西,都是助理帮买外卖,毕竟人多的地方,他们出现不太合适。
这家咖啡店算是例外。
经常有梦溪系的演员、导演、明星光顾……
因为不可能有狗仔偷拍!
上午九点,一辆黑色的路虎开到店门口,店里的服务员赶紧迎上去,帮忙开门,柳亦菲抱着闺女下车……
“亦菲姐!”
“……嗯,你把车子开到停车库!”
“好的!”
小姐姐抱着女儿到了二楼,工作人员给她上了点心、咖啡,几分钟后,又是一辆黑色的奔驰CL500停在咖啡店门口,这次来的是柳亦菲的合伙人苏仑……
苏仑也是常客,熟练地走到二楼,沈羲和立刻从小椅子上跳了下来:“苏妈妈!”
“羲和……”
她一把抱住沈羲和,亲了亲她的脸蛋:“今天跟妈妈一起来了?”
“嗯……”
……
沈羲和跟谁都很亲近,尤其是咖啡店的八只猫……
她之所以跟来,主要就是为了猫猫……
柳亦菲看着她喝完牛奶,然后工作人员带着她去了猫屋——就一个单独的大房间,算是开辟的猫屋,毕竟柳妈妈很喜欢养猫,效仿猫咖……
“养小孩真累啊!”
“哪里累,羲和这么乖!”
“……那你也要分出精力照顾她!”
有了小孩之后,你生活的重心肯定要转移一下……
柳亦菲叹了口气,然后主动转移话题:“说吧,写了什么剧本?”
“……”
苏仑拿出《超时空同居》,递给柳亦菲,后者翻开……
“不是说《浪漫满屋》嘛?”
“……咱不是跟韩国有矛盾嘛!”
前两年中韩电影关系亲密,各种合拍片立项,韩国明星大肆出现在大陆市场……
又是参演电影,又是主演电视剧。
而且一个个身价不菲——金秀贤曾经在60天就拿下16个代言,16项中国区代言为金秀贤带来的保守进账约1。1亿元人民币!
更有很多项目合作,其中苏仑团队就跟KBS合作,打算开发电影版《浪漫满屋》……
中韩各出一位顶级明星!
然后因为限韩令,项目中止了!
苏仑也刚好借口歇了半年……
“失意女青年谷小焦因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不得不与陆鸣开启同居生活的故事……”
“嗯,我喜欢一间房、两个人这种蕴含的戏剧张力的东西,为了让故事看起来不单薄,又加入了奇幻元素和‘爱情和贫富’的主题……”
柳亦菲无语:“大姐,又是爱情?”
“爱情怎么了?”
“我都30了,而且婚姻幸福……我怕我的粉丝看了,没有代入感!”
苏仑点头:“……这倒是个问题!”
柳亦菲跟沈梦溪的关系,公认的娱乐圈最甜蜜夫妻!
国民CP……
成业CP,败也CP——人设深入人心,再跟其他演员演一些甜甜的爱情戏,总让人出戏!
“那让……周枺辍瓥|雨不合适,女主角得是三十岁上下……”
“三十岁上下?”
柳亦菲琢磨了一下,然后问:“杨小蜜怎么样?”
苏仑赶紧摆手:“不怎么样……”
“我可不想追着她说戏!”
“还有这种事?”
“《绣春刀2》呗,也不知道陆洋哪根筋不对,居然女主角请了她,听说她还要同时拍电视剧,根本没时间代入人物……”
“别这么说嘛,她还是有想法好好拍戏的!”
小姐姐替自己的闺蜜辩解了一句,然后转移话题:“先选男演员呗,然后凑有CP感的……”
苏仑点头:“那你帮我留意一下,25岁上下,不能太帅,但也不能丑,最好有点喜感……”
“有喜感?”
“对,就是那种有观众缘的,看了他,不讨厌的。”
“……彭宇昌可以吗?”
苏仑犹豫了一下:“会不会太小了?”
“你问问梦溪呗,彭彭最近正好跟着他拍戏呢!”
“别!”苏仑摇头:“我才不去找他!”
“怎么了?”
“你家老公现在是教父!”
小姐姐皱眉:“教父?”
“他一声令下,院线就得下映一部电影,要知道这电影热度还在呢!”
“哦,那是因为对方心虚,这种事他不说,院线就当不知道,上面也当做不知道,他站出来捅破了,而且民众很愤怒……那就按照规章办事呗……这跟教父扯不上关系,我觉得就算他不说,也应该会有其他人说!”
苏仑翻了翻白眼:“你想多了……”
这种出头鸟,谁也不愿意做的!
毕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背后站着的是光线+腾讯,顺便还有阿狸——张佳佳跟阿狸合作了《摆渡人》……
也就沈梦溪这种人,傻不拉几出来喊一声……
……
“咔……可以!”
《看不见的客人》拍摄现场,沈梦溪照例起身鼓掌,然后摄影组调整机位……
好的演员真的让导演各种省心!
尤其是这种只需要正打、反打的戏份,镜头跟踪拍摄就行,其他的,演员能搞定。
巩利当然是好演员,都已经被架在神坛上了,还是坚持自己的创作演绎方式——体验生活,了解,然后模仿!
体验派……
拍《归来》的时候,冯婉瑜是个失忆症病人,她就直接到老人院,和失忆症病人相处两个月。
张亦也是体验派……
都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徒子徒孙!
沈梦溪大部分时间就喊个咔……
很轻松!
原本估计25天拍完,现在看来,可能要再缩短一点时间!
其实,之所以找巩利,沈梦溪有点小私心——他打算拍摄《中国女排》……
陈可欣的那个版本核心有问题——他看中的是个人主义,女排代表的是国家精神,集体主义!
他的那个版本,片面批判旧有女排精神,然后把个人和家国情怀对立割裂起来……
——如果是纪实片,请不要那么多莫须有的虚构情节;如果是创作剧本,请不要套用那么多真实人物姓名!
所以,《李娜》很大概率不能过审……
当然啦,巩利一直在拒绝,她不太愿意出演郎平……
沈梦溪正在琢磨这部戏拍完了,怎么说服她,陈东走过来:“导演……”
“怎么了?”
“李胺的新电影下个月上映……”
“关我屁事?”
“……北电准备做个大师对谈,邀请你还有张艺某跟李胺对话一下……”
“我还有阿谋?”
沈梦溪抿嘴,然后问:“楷哥大导演呢?”
第三十三章 电影节?
楷哥大导演……
最近挺尴尬的。
《道士下山》……
影评人magasa老师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艺术才华对一些导演来说,是总量恒定的。
若是在前面支取过量,整个后半生都会处于透支的状态。陈导演从《黄土地》到《霸王别姬》再到《荆轲刺秦王》,这十余年的创作无论成败,都壮怀激烈,淋漓尽致,但从《和你在一起》之后,经过《无极》,到《赵氏孤儿》,再来到现在的《道士下山》,感觉就像霸王从垓下出来,不管怎么用力拼杀,挽回颓势,每一步都只是在逼近乌江!
很对,《妖猫传》空有形式,《白粥流星》干脆基本的现实逻辑都不讲了!
当然,他不缺洗地的!
也不缺资本追捧,再不济,也能跟小四一起担任导师嘛!
顺便带一下自己老婆的艺人……
打工人·楷哥!
反正,他已经从一线大导演掉队了……
既没有商业成绩,电影也不出彩,但不管怎么讲,人家也是戛纳金棕榈获得者,这种对话李胺的情况,总应该邀请人家的!
陈栋见沈梦溪没说话,劝了一句:“我觉得您还是去一趟比较好……”
“怎么了?”
“怎么说你也是电影学院的骄傲啊!”
“……什么时候?”
“28号,听说他的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用了120帧、4K、3D的技术……”
沈梦溪点头:“我知道这个事。”
顺便加了一句:“凡是用技术、特效主打宣传的电影,要么故事讲的不到位,要么故事本身很沉闷,不讨市场欢心!”
陈栋下意识就问:“《阿凡达》?”
“……”
每天一个辞职小技巧?
沈梦溪语塞了,陈栋赶紧换了个话题:“你不看好这部电影吗?”
“谈不上看好不看好,《少年派》透支了李胺太多的思想,他现在有点沉迷技术……认定了120帧是电影的未来!”
“那你觉得是吗?”
沈梦溪摇头:“谁知道呢!”
……
电影的本质是以一个被观赏的形式纯在的!
诞生一百多年,这点一直没变。
有个话题:电影将来会是什么没样子?
应该还是技术上的革新,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能感受到气味、有触感、视角自由等,总而言之,有更多的参与感。
这些技术在现在也已经初现端倪了。
比方说交互式体验……
早在1967年的加拿大世博会上就已经有最早的交互式电影了——观众需要在关键情节处通过按钮选择决定剧情走向。
但一直没发展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技术的局限。
在电影院座椅上加装按钮投票决定剧情走向,不止体验单一,小部分观众还会一直选不到自己心仪的走向,肯定是达不到预期的互动效果。
随着载体的进步,内容消费的主要终端开始转移到了小屏幕,也就是智能手机上,互动有了进一步的发挥空间,奈飞有《黑镜》等互动剧,腾讯也做了《最后的搬山道人》……
当然啦,电影不会消失!
随着观众审美的提高,大众对于文化的需求慢慢强烈。
艺术电影应该会出现新的高峰!
至于120帧……
意义不大!
电影在这种超高清里失去了本质和定义,原来和电影有关的词汇,比如梦幻,颠倒,燃烧,神秘,灿烂,忧伤,矛盾,等等,全部被数字夺走了魂魄。
所谓的“沉浸式数字体验”,跟高清电视有什么区别呢?
……
沈梦溪答应了会出席交流会,陈栋离开。
执行制片又跑了过来:“导演……”
“怎么了?”
“有人找!”
“谁呀?”
“贾章柯还有马可·穆勒……”
“谁?”
沈梦溪怀疑自己听错了……
老贾还有马可·穆勒?
他跟这俩人完全不挨着!
马可·穆勒是2011年之前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主席……
沈梦溪压根没参加过威尼斯,虽然跟老马认识,但一点私交也没有……
贾章柯更不用说了,沈梦溪当年可没少喷第六代!
“好修是因为平遥国际电影节,他们想让咱们的电影开幕!”
“……啊?”
沈梦溪有点犹豫……
《看不见的客人》立项的时候,沈梦溪给吉尔斯·雅各布发了邮件,说自己有一部电影,准备用罗生门结构叙事,后者很感兴趣,直接预定了主竞赛单元门票——沈梦溪是戛纳嫡系啊,就连《唐人街探案》这种纯商业片,戛纳展映,主办方也用了最高礼仪,卢米埃尔大厅放映!
而且,明年是戛纳七十周年……
阿谋有《痛苦与荣耀》,沈梦溪则有《看不见的客人》……
多好!
现在,平遥影展来抢片子……
沈梦溪不是很想答应。
“你去跟他们说一下,就说我已经答应雅各布会把电影带去戛纳……”
“……那好吧,”执行制片犹豫一下:“导演,要不然您亲自去跟他们说?”
“……行!”
……
老贾想做电影节,而且不只是小众的电影节……
其实平遥国际电影节,从它诞生就带有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来源于贾章柯、来源于平遥古城的地标、或许也来源于艺术总监马克·穆勒的策展安排。
独立、文艺、小众电影……
就是它的符号!
但是老贾想做大,不想小众!
怎么做大?
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让沈梦溪也加入……
有沈梦溪的地方,就由大众关注!
你说,为什么不找流量?
邀请杨小蜜之类的担任形象大使或者宣传大使……
那还叫电影节吗?
不如叫金鹰奖!
“贾导演……”
“马可·穆勒先生!”
沈梦溪很热情走了出来……
“沈导演……”
三人直接用中文交流——马可·穆勒一嘴流利的中文。
其实威尼斯电影节定位挺恶心的,新任主席阿尔贝托·巴贝拉亲口说的:电影节是为制片人提供可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