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幻年代-第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圈外人,他也奋斗了几十年,才有机会拍电影、电视剧……
可惜,都被禁了——《永失我爱》、《情殇》、《我是你爸爸》、《一地鸡毛》和《月亮背面》……
那个年代,拍电影是一种特权,只有各大制片厂才有机会!
然后,拍了《甲方乙方》,一战成名……
却被一堆圈内人认为这不是电影,说这是段子集……
反倒让他愈战愈勇,《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
如今年过六旬,大概是《私人订制》的失败,让他找回了初心,拍文艺片!
但是,他骨子里信奉的东西,跟不上时代了!
一个大国升腾的年代,他的那套东西,再拿出来,或许还有人看,但终究不是主流了……
冯晓刚聊完,到了阿谋……
很多人说《英雄》是跟风《卧虎藏龙》的作品,他摇头:“真不是,《英雄》本来是一部罗生门结构的文艺片,预算只有几百万,电影筹备的时候,李胺的《卧虎藏龙》已横空出世,我本来打算放弃,但江志强说这个题材很好卖,而且帮着介绍了梁超维、张曼钰,最后还找来了李连结……阵容和投资以几何倍增长,为了美观,连片中的马匹都被焗成黑色,造就了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片!”
“很多人说我开创了中国大片,真不是,有眼光的其实是江老板!”
尹洪岔开话题:“听说导演在制作一部自导自演的作品,能说说吗?”
“这个,你问梦溪吧!”
沈梦溪总算有机会说话了:“嗯,叫《痛苦与荣耀》,算是根据导演的人生经历做的一部作品,本来打算我来执导,毕竟我也很想拍一部严肃电影……剧本大纲我都写好了,但是导演说他很想自己执导,那就他自己执导!”
“痛苦与荣耀?”
“半自传体……不能透露太多,这电影需要细细咂摸!”
“那我们很期待……”尹洪接着问:“沈导演对电影有什么看法?”
“您是问电影本身还是?”
“您对120帧有什么想法?”
沈梦溪看了眼李胺,然后道:“站在电影人的角度,我当然很佩服李胺导演的尝试……其实,我时常看电影看到镜头拉动一片糊的时候就想要是帧数高一点就好了,电影里太多太多需要高帧的镜头!”
“但站在观众角度,我觉得观众不需要了解120帧的意义,也不需要了解电影的未来,他们只在乎电影好不好看,能不能打动他们!”
“我有时候也想做一些尝试,因为我也觉得戏剧形式早就定型了,技术不断突破同时能带来戏剧表现形式的衍化……但是呢,戏剧形式的固定,内容方面却也能做一些创新……反正我暂时不会把120帧当成主攻方向……”
李胺接话:“有时候你选择一个方向,不是因为,它一定会成为未来,而是因为,它有可能成为……不一样的未来!”
沈梦溪摇头:“事实上,我个人认为,4K、120桢、非裸眼3D,都不会是电影的未来,我自己的想法,身临其境的VR或全息影院有可能是未来电影的主流,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过于强调技术,可能会造成叙事上的缺失!”
在场很多人没当回事……
李胺导演诶!
叙事缺失?
怎么可能?
他是写剧本出身,所以他早年的电影在影像上相对剧本来说显得比较粗糙,经过《卧虎藏龙》、《断背山》、《少年派》之后,再没有人挑的出影像上的毛病……
叙事是他的基础!
……
“很多人推崇美国工业化电影制片,其实,美国电影的片场制度非常模式化,没有什么活力,做不出什么新奇的东西。反倒是大陆这边不光是有钱,大家对电影满怀憧憬,还没有疲劳,这个很宝贵。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做起来,而且持续很健康地发展。”
沈梦溪点头:“今天的好莱坞电影,是职业经理人的天下。除了迪士尼之外,几大公司,基本上都没有老板。都是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有一个特点,跟创始人的公司会有一个最大的区别,他们可以拍屁股走人。所以他们领的很高的薪酬,年薪很高,干得活不能赔钱。因为他背后的股东都是华尔街的投资家、银行家、金融家。所以他对他的要求是盈利,这就是上市公司带来的问题,我们可能都会面临季报、财报。”
“不赔钱是他们的目标,这种前提下,不要指望他们拿出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这些职业经理人们做得最坚决的一件事就是不停地拍续集,不停拍科幻英雄、动漫英雄。这样不会犯错,因为这些IP都成熟了,甚至蝙蝠侠大战超人这样的IP都能想得出来。我们回顾好莱坞崛起的时候,是一批伟大的电影投资家跟制片人,把电影从东海带到西海岸,创建了世界梦工厂。那个时候的好莱坞是全球电影供应商。”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电影真的有很好的机遇!”
张艺某也说了:“现在中国电影数量和票房是上去了,质量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这要靠所有人坚持不懈地耕耘,一定有收获,但不可能马上就来。中国电影的质量立即有大幅度全面提升?不会那么快的,这是文化。这是需要辛勤创作、清晰思路、历史发展的机遇的。”
冯晓刚很想插话,但他不知道该说啥……
还好尹洪主动问了《我不是潘金莲》的圆形构图……
“我看了加拿大导演多兰拍摄的电影《妈咪》,我受了他的启发,但他已经把电影拍成了方的,所以我不能拍方的。我跟摄影师说我要拍圆的,当时所有人都反对,说不行,这个太冒犯观众了。这句话又让我变得特别兴奋,因为我很想‘冒犯’一次观众,很多年来我都在服务观众,但是现在我很想‘冒犯’观众。”
“……”
这有什么好兴奋的?
不是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吗?
看来,真的是时候宣传的时候补充的啊!
主持人尹洪:“沈导演呢,聊聊您的新电影?据说已经开拍了?”
“还差几个镜头就完事了,《看不见的客人》,一部犯罪片,我本来想让宁昊拍,他看上了另一个剧本,后来巩利说想合作一下,那我就担任导演……”
“所以,这个戏,是为了巩利?”
几个人,包括李胺全都看向阿谋……
沈梦溪解释:“我想排《中国女排》,我一直觉得巩利老师适合演郎平,但我邀请了好几次,她都没同意……所以,先拍《看不见的客人》……”
“我必须要称赞一下巩利老师还有张亦,我拍《看不见的客人》,有几场戏,我写了好几页的台词,他们都是一条过的……坐在监视器后面,我都不敢相信,看了好几遍,然后给了通过!那一刻我心里在想,这个世界有两种导演,拍过巩利的和没拍过巩利的。我幸运的属于前者。”
“张亦也一样,他是那种你把剧本给他,剩下的看他自己发挥就行的演员,总会给你带来惊喜!”
……
最后的结尾还是留给李胺,后者依然很谦卑:“如果大家不喜欢这部电影,不要怪技术,要怪就怪我!”
唉……
《比利林恩》、《双子杀手》之后,可能再没有导演愿意尝试所谓的120帧+4k+3D了……
第三十七章 滑铁卢?
三十岁之后,沈梦溪柔和了很多!
看事情,也没之前那么偏激了……
一方面圈内关系比较复杂,瞎几把喷,很容易误伤队友,圈子就那么点大,能办事的人其实不多,很有可能,你喷的剧组里就有你的朋友;
另一方面,资本加持后,传统电影圈的人更加团结了……
经常私底下会做一些小聚会,彼此之间也更加了解了……
以前你觉得这个人好讨厌,但慢慢了解之后发现,还可以,也还不错。
李胺也一样,《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个电影,幕后投资方有博纳,沈梦溪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
还没上映呢,直接开喷?
这不叫耿直,这叫不懂事!
要是搁以前,他肯定好好讽刺一把120帧——为了所谓的技术,牺牲了叙事。
这种行为就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但现在……
他觉得李胺也不容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他经常为图像信息的缺乏和每秒24帧的频闪而感到沮丧,这使得他很难看到画面的深度。
当一个手头有资源的导演,愿意做一些不被市场看好的事情,还是值得鼓励的,总比某些大导演坐拥巨资而不将钱用在电影上面的行为好很多!
至于冯晓刚……
沈梦溪对他没什么要说的……
《潘金莲》这个项目的前生今世再加上叶拧……旺达铁定会做出反应的!
祝他好运吧!
……
沈梦溪先是跟几个领导、老师说了几句,再次婉拒了硕士学位的邀请,倒是保留了北电讲师的职位,并且答应18年之后,每学期至少来学校代课十次!
嗯,他也是有编制的人……
沈梦溪整体的教育基金,每年确实在盖楼,大部分都用在山区小学建设,小部分则购置一些设备,免费租给电影学院,供他们拍摄使用,每年还会定期举办剧本大会、短片活动之类的,甄选一些好苗子。
这些东西对沈梦溪来说,不值一提,但对电影学院很重要!
毕竟梦溪传媒业内第一。
客套了几句,沈梦溪离开礼堂,刚上车,阿谋找到他:“你要拍《女排》?”
“有这个想法……我是想做,未必我亲自执导……”
“怎么对这个题材感兴趣?”
“我一直觉得体育题材是一座金矿……”
“你得考虑审查啊!”
“审查?”
“我们国家的体育制度一直是举国体制,但是有名的运动员却是个人……很容易被批判的!”
沈梦溪点头:“我知道,所以,我对女排感兴趣,因为女排精神契合了现代价值观……”
爱国是女排的灵魂,团结是女排的法宝,拼搏是女排的特质!
这三个东西就是中国女排!
后来,最高领导人接见女排,说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
竞技体育,本身可看性就很多,尤其是中国女排,1981年,38年前,女排姑娘们第一次世界冠军,从而奏响了世界大赛五连冠的传奇,女排精神响彻神州!
但是呢,随着陈忠和教练率领的0304“黄金一代”队员逐渐退出后,中国女排就一度陷入了低谷。2010年世锦赛仅仅获得第十名。2012年奥运会,输给此前30多年从未输过的日本女排,未入四强,更让很多人认为中国女排已坠谷底,快要沦为亚洲二流。
关键时刻,正是郎平教练临危受命,重执教鞭。亲自挑选了朱婷、张常宁、袁心玥等一批16、7岁的年轻小姑娘进国家队……
奏响了另一段传奇!
从戏剧结构就很有看点!
为什么拍女排?
大哥,总不能拍中国男足吧?
至于《中国兵乓》……
说实话,没什么波澜起伏,一直拿冠军,一直拿冠军,从戏剧结构上来讲,可看性不足!
“……最好跟体育局合作,写完剧本,拿给他们看一下!”
“我知道……”
沈梦溪看了看他,然后突然笑了笑:“导演,您能不能帮忙说服一下巩利,我真觉得她很适合演郎平!”
张艺某有点小尴尬:“这个……你自己说吧,你把剧本写好,拿给她看,她要是喜欢,肯定会接的!”
“OK!”
阿谋想到了什么,又问:“你不看好李胺的尝试?”
沈梦溪皱眉,实话实说:“……不是不看好120帧,我是不看好《比利林恩》,S工作室跟我说了,《比利林恩》纽约首映,效果不咋地……”
S工作室本身就是奥斯卡常客,当然会关注潜在的竞争对手,今年的项目,《爱乐之城》、《夜行动物》、《龙虾》……
李胺作为奥斯卡常客,新电影《比利林恩中场战事》肯定要关注。
口碑很不行。
“李胺对于表现手法复杂化的需求却让影片陷入两难境地,其中一边是常规叙事,另一边则是以更加露骨的方式进行表达的存在质疑的尝试……”
“屏幕上的画面没有颗粒,色调很冷,它们看上去透明而光滑,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不断给那些渴望与这个故事建立情感关联的观众们泼冷水。”
“不只是视觉上虚假,它的故事本身太像新闻报道了,太准确也太匆忙。”
大部分差评都跟120帧有关,宣传团队想增加一个卖点,然后被理解成了影片的重点,最后变成了大家的喷点……
“很差劲吗?”
“非常差劲,口碑很不理想,估计扩大上映都没有可能!”
“……”
阿谋有点小震惊……
李胺诶,这么大牌的导演,扩大上映都不可能了?
……
李胺的影响力真大!
沈梦溪回到家,小姐姐立刻问他:“你不看好120帧?”
“……什么?”
“媒体出报道了,说你跟李胺一个代表电影的未来,另一个只能看到眼前的东西!”
沈梦溪愣了一下:“哪家媒体?”
“《新京报》!”
“……啧啧……”
这是想踩着老沈?
沈梦溪掏出手机搜了一下李胺,立刻跳出一堆吹捧120帧的营销稿:
《全面解析,李胺的3D/4K/120帧实在太牛!》;
《李胺谈高帧率电影∶120帧才是电影的未来》;
《李胺新片采用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20帧新技术》……
你看,人家宣传通稿都是120帧,你这个时候泼冷水……
第三十八章 舆论
这么说吧,斯皮尔伯格也聊过120帧,而且持反对意见:
“我不喜欢高帧率,因为那会让电影看起来不像电影,像真实的世界。对我而言,看电影是为了逃离现实,我不想去复制现实。我敬佩李胺,我支持他尝试任何新技术。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