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夏当大王-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沐月将受灾情况向姚云汇报。
灾情说严重也不严重,说轻微也不轻微,数千百姓今年蒙受巨大损失,上千百姓颗粒无收,若是没有开发赤水河两岸,熙国今年冬天就难熬了。
姚云微微点头:“赤水河两岸大丰收,目前部分田地受灾并不会对熙国造成太大冲击,如今最为关键的便是保卫熙国,一是巡视熙国境内有无再出现虫巢,二是防止其他大荒以及领国的虫子涌入熙国。。。。。。”
众人听到姚云的吩咐,当即连连点头。
二长老巫通道:“大王,老朽占卜过了,熙国逢凶化吉,境内再无虫巢,唯一担心的就是外国的虫子涌入熙国。”
孙沐月闻言一愣,他对师尊巫通的占卜未曾有丝毫质疑,不过从话中,她听出了关键之处:“老师,您为何不担心南荒深处的虫子?”
二长老轻轻一笑:“虫神骄虫是为了报复诸夏天朝,四荒中并没有出现虫巢,况且即便他想,自身神力也不够。”
众人闻言,当即连连点头。
二长老接着道:“即便是诸夏天朝,各大诸侯国之间的受灾情况各不相同,老夫占卜过了,天子甸服以及侯服各国受灾最严重的,四荒诸侯国灾情并不严重。”
秃头龙:“瞎扯,我们熙国够偏远吧,出现了六七个虫巢,这还不严重,若不是我熙国兵强马壮,高手辈出,及时灭了虫巢,恐怕这时候熙国已经哀鸿一片,大难临头!”
二长老巫通苦笑一声:“这很好理解,我熙国强盛之名传遍诸夏,恐怕那位虫神骄虫也有所耳闻,故而颇为“优待”,老夫为南荒小国占卜过了,小凶而已,某些小国甚至连虫巢都未曾出现。”
姚云听到二长老巫通的分析,姚云总算对局势有了一定的了解,当即哭笑不得:“这算是虫神骄虫的青睐?人怕出名猪怕壮,国家盛名太响,孤该高兴呢?还是郁闷呢?”
殿中众人闻言,纷纷跟着哈哈一笑,有些苦中作乐,也有脱险之后的庆幸,
无论虫灾的危害如何,至少熙国暂时控制住了局面,第一步脱险。
“嘿嘿嘿!”众人庆幸之时,秃头龙不合时宜地发出一阵贱笑,笑的很是肆意:“这么说,如今最为头疼的恐怕是天子帝暮了,甸服百姓,侯服各国虫灾严重,无数中土百姓颗粒无收,沦为难民,流离失所,哈哈哈哈哈,看他这个天子如何收场!”
巫通附和道:“说的没错,这一次是帝暮力排众议,率领大军讨伐虫神骄虫,这才引发浩劫,若是中土百姓哀鸿遍野,死伤惨重,即便百姓体谅他,他也不好受!”
龙二爷嘴都笑咧开了:“哼,这帝暮无德无才,活该!”
熙国老一辈对天子帝暮“落井下石”,口诛笔伐,其余人在一旁连连点头附和,默不作声。
一时间,气氛倒是有些轻松欢快,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架势。
姚云内心则是有些感慨,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无论如何,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百姓。
。。。。。。
熙国局势大定,南荒各国局面很快也得到了稳定下来,四方荒服各国情况大致相同。
然而在中土之地,天子脚下,侯服诸国,情况却极为糟糕。
屠神归来的帝暮更是脸色铁青,面沉似水。
第五百七十章满朝诸公与及时雨
第五百七十章满朝诸公与及时雨
在大战七天七夜后,天子帝暮于北荒三百里剑幕,诛骄虫!
一时间,北荒各地响起悲鸣之声,数地飘起血雨,各地虫子不由自主地发出哀鸣之声,恭送虫族之骄,虫中尊神——骄虫。
与此同时,诸夏各地不再涌现虫巢。
一场猖獗的浩劫由盛转衰。
然而,浩劫仍旧是浩劫,遗祸无穷。
整个天朝都受其冲击,尤其是天子脚下甸服,侯服诸侯国内的中土百姓。
骄虫首要报复凡人对象便是中土各国的百姓!
哪怕中土各国炼气士强者如云,精锐之师无数,然而架不住虫巢数目众多,根本招架不过来。
只要稍微晚一点消灭,哪怕虫巢就会引发一场浩劫。
之前熙国就是有两个虫巢没有及时消灭,虫巢孵化出海量虫子,导致数万亩林地、农田一片光秃秃,无数百姓颗粒无收。损失惨重。
而这一幕,在中土各国无数次上演。
在这里,及时发现,并且最终将虫巢毁去,那已经是侥天之幸。
有些地方虫巢未能及时消灭,几天之后,整个地方就变成沙石遍地的荒原,草木绝迹,鸟兽惊慌。
并且肆意的虫海开始向四周蔓延,如同瘟疫一般,形成更加恐怖的危害,无数生灵在此过程中灭绝。
曾经诸夏天朝百姓心目中安宁无事的中土世界依然沦为人间炼狱,成百上千万的中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如今棘手的局面,天子帝暮头痛不已,同时也有一丝丝愧疚。
在帝暮得知骄虫施展神通【万虫之庐】报复诸夏天朝后,他也有心与骄虫议和,即便是违抗上天帝命,他也会暂时饶过骄虫这一次,拖一拖,缓一缓,等有了万全之策,有了一击必杀的时机,再收拾骄虫不迟。
可是帝暮万万没有想到,骄虫竟然如此刚烈,如此决绝,根本没有议和的意思。
骄虫看的很透彻,知道是上面要他命,他无路可逃,更没有讲条件的余地,若是这一次罢手,那么下次,他死的时候垫背都没有。
这一件事的前因后果都不在帝暮身上,杀骄虫是帝命难为,然而他作为参与者,决策者,这一场席卷中土世界的浩劫,他难逃其咎。
在第一时间,帝暮向天下发出罪己诏,检讨自己未能及时消灭虫神骄虫,致使其施展浩劫神通,引发来一场史无前例的虫灾。
在【罪己诏】公布之后,原本对天子帝暮颇有怨言的各方诸侯心中稍稍好受一些,纷纷出言为帝暮摇旗呐喊。
在这世界,舆论始终掌握在各方诸侯,士族大家手上,天下诸侯为天子说话,传颂其功德。
于是乎,一场因为天子帝暮失手而造成的灾难在各方氏族的歌颂下,就演变成了天子出手灭掉了凶神、邪神,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生灵涂炭。。。。。。
各地百姓们听说了这事,一个个对天子感恩颂德,若不是天子,灾难恐怕更加严重。。。。。。
一个仁德爱民,救民于水火的贤明圣君随着虫灾而广为流传,事情进展顺利,一切都顺着天子帝暮有力的方向进行。
也许关中百姓不会怪罪与他,然而,骄傲的帝暮内心很是矛盾,在他平静的外表下,是一颗颇为愧疚的心。
这也是为何,灭了虫神骄虫后,他以天子之尊,亲自出手巡视各地,剿灭虫巢。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
在这危机时刻,中土炼气士,各国精锐之师马不停蹄,日日夜夜奔波战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几天后消灭了所有虫巢。
无论是满朝大臣、各国精锐、还是帝子启,一个个累得够呛,颇为狼狈。
然而在荡清所有虫巢之后,虫灾的余波未消,虫巢虽然彻底毁去了,可是仍有大量虫子逃逸出去,吞噬生机,繁衍后代,持续不断地侵蚀诸夏百姓生存空间,为害无穷。
司土西兴侯:“圣上,如今虫巢虽尽数剿灭,然而余波尚未退去,虫豸们受骄虫驱使,疯狂吞噬中土各地草木水源,蚕食生机,其危害甚大,需尽早灭虫。”
众大臣纷纷颔首赞同,不过姜公却是站起来,道:“西兴侯所言甚是,可如今虫豸遍布中土各地,繁衍生息,比起南荒的虫子还要猖獗,这虫豸不比虫巢,有迹可循,想要尽数灭去,谈何容易。”
“姜公说的有理,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句话,宁为中土狗,不当蛮夷人,这四方蛮夷之地虫蛇瘴气密布,极难治理,如今中土关内的情况,恐怕比起蛮荒之地也差不了多少。”
“说的是,四方荒荒之国花了这么久治理,这才开辟出生存之地,如今我们中土各国恐怕不妙了。”
“诸位,尔等勿要埋怨了,如今灭虫要紧,即便再难,吾等亦竭尽全力。”
“是极是极,以微臣之间,不如吾等施展神通,降下一场大雪,将虫子们一窝端,统统冻死。”
“不妥不妥,这时候降雪,你是要灭虫还是草菅人命,百姓们已经够惨的了。。。。。。”
。。。。。。
大殿上,满朝大臣争的耳红鼻子粗,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计策万全,认为别人的意见漏洞百出,各自争执,相争不下。
高坐的天子帝暮见状,头痛不已,不断地与底下大臣商量计策,以求寻找一条可行之路。
底下的帝子启也听得满头大汗,心中焦急万分。
他早年就出来做事,独当一面,遇见过的大事不少,可是像如今这么棘手的,却是极为少见。
一个处置的不好,无数百姓将为之丧命,若是事态演变下去,即便是自家父王也会因此沾上污点,洗刷不掉。
权柄与责任是相对的,天子乃是天下共主,受世人尊崇,他也有应该承担的责任。
“唉,若是汐妹在就好了,她聪慧过人,术法无双,说不定真有妙计。”在这危机时刻,帝子启不知不觉想起了自家妹子。
“帝子,帝女殿下来信了,颇为紧急,您快看看。”一个心神传音飞入帝子启耳中。
“滚,本帝子正在商讨大事。。。”帝子启脱口而出,不过当他意识到是自家妹子的书信,当即心中一喜,看了看四周,自觉并不引人注目,于是悄悄退下。
一出去,帝子启迫不及待地拆开自家妹子的书信,他知道,自家妹子向来靠谱,这时候十万火急灵鸟传书,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十之八九和虫灾有关。
果不其然,帝子启开启信件后,脸色一喜,果然事关虫灾。
汐妹果然靠谱,真是及时雨!
不过笑容转瞬即逝,随后一脸吃瘪。
只见信中,赫然是——【熙国灭虫策】!
第五百七十一章语出惊人帝子启!(修)
第五百七十一章语出惊人帝子启!
帝子启以为自家妹子回信,定然是为他、为父王出谋划策、治理虫害的;事实也是如此,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良策并非她所想,而是取之于熙国。
对于熙国、对于姚云,帝子启天生就有一种排斥感。
之前自家妹子让他学习熙国、重视符文之道,帝子启嗤之以鼻,心中早就下定决心,打死他,他也不想效仿熙国,鹦鹉学舌。
不过这一次为助父王排忧解难,为中土百姓生计,帝子启勉为其难,通读其自家妹子所写的【熙国灭虫策】。
一开始还是带着挑剔的目光翻阅,指指点点,鸡蛋里挑骨头,不过很快,随着深入通读【熙国灭虫策】,他整个人不禁沉浸其中。
不时还平平点头,深以为然。
“妙,妙哉!”
见到自家妹子思路清晰的策论,帝子启激动不已,看到精彩之处,更是情不自禁拍手叫好。
“不愧是汐妹,每一条措施都其中要害,行而有效,所思所虑,周全完善,此灭虫策真是一场及时雨!虽是熙国的灭虫之策,可是汐妹洞察一切,也非常了不起了。”
细细通读,吃透之后,帝子启由衷赞叹,溢美之词毫不掩饰。
不过读到最后,帝子启脸上的喜色消失大半。
在信的最后,帝女汐再三交代,此【灭虫策】乃是熙国灭虫策,尤其是其中的巫药秘方、灭虫符文之术,若是帝子启欲要引用,需禀明父王与满朝诸公熙国的功劳,派人前往熙国请教巫药秘方,讨教灭虫符文秘术。
当然,帝女汐还让帝子启为其保密身份,勿要将她暴露出去了。
“又是熙国,又是姚云出风头!”看到这,帝子启惊喜不已地脸上多了几分复杂之色。
事分轻重缓急,帝子启并没有纠结太久,很快他脸上就恢复自信地笑容,他对熙国姚云不满,可是谁让策略好用呢。
这一次的确是熙国姚云大出风头,可是只要他处理得好,他同样也能收获不少贤明。
想到这,帝子启斗志昂扬,走向大殿向父王与满朝诸公宣扬熙国的灭虫策。
说来就是那么奇妙,将姚云视为仇寇的帝子启有一天会与熙国站在同一条战壕上,为其说话,为其扬名,为其人前显圣。
帝子启心思复杂地返回大殿。
殿中,大臣们仍然争执不休,各抒己见,大论灭虫之策。
帝子启听了好一会,觉得大臣们的意见比起自家妹子心中的措施策略,差远了。
殿中众人皆是智慧过人之辈,不是说大臣们的主意不好,而是不合实际,纯属空谈,乍一听很有道理,然而细细深究起来却是一地鸡毛,破绽百出。
与熙国那种深处虫蛇遍布的偏远荒国相比,这些主意自然显得有些异想天开。
他是看不惯姚云,但是对姚云的才能还是非常肯定的。
想到这,帝子启自信满满,上前一步,在满朝诸公惊愕的目光中,高声禀报:“启禀父王,儿臣有奏!”
吵成一锅粥的大臣们虽然议论不断,不过大多都是大臣与大臣间争执,鲜有直接向天子帝暮上奏的。
当帝子启如此高调地站出来后,殿中大臣纷纷侧目,议论声渐渐停息。
天子帝暮乍听有臣子站出来,心中还颇为期待,不过见到帝子启后,他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不过,天子也没有当面打击自家帝子。
“帝子,有何高论。”
帝子启见自家父王不重视他,当即嘴一撇,颇为失望,不过想起自家妹子的长信,他便信心十足,自家妹子都对熙国的治虫之策推崇备至。
如今他背后站着姚云、汐妹,那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再加上他,诸夏天骄强强联手,还有这么可担心的。
当即,帝子启沉稳而又从容,行礼道:“启禀父王,儿臣以为,治理虫灾,并非难事!”
帝子此话一出,殿中大臣立即炸开锅,什么叫并非难事,若是不棘手,吾等能在此地争论不休?
让满朝诸公情以何堪
黄口小儿,大吹牛皮。
原本对于帝子印象颇为不错的大臣,此时对帝子启的口出狂言失望不已。
天子帝暮亦是紧锁眉头,脸色不悦,一开始他还以为帝子只是发表一些异想天开的计策,虽说无用,可是至少出发点还是好的。
可是眼下,口出狂言,实在是不像话。
“胡闹,退下!”
帝子启见父王发怒,当即也不敢装逼,装腔作势,他很清楚自家老子的脾气,若是不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