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在诸夏当大王 >

第398部分

我在诸夏当大王-第398部分

小说: 我在诸夏当大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菜,赚了他们数百万两黄金,结果回过头还来感谢他,这世界,还真是奇妙!
 “依本龙看,中土帝族肯定还没有发现自己是怎么被坑的,不如我们继续割韭菜,嘿嘿嘿。。。”
 二长老巫通笑着摇摇头道:“龙大爷,中土各大帝族是看破不说破,主动声称远期贸易是族中的考验,为的只是不想族中子弟得罪我们,坏了大局,说白了,中土各大帝族主动与南荒诸国交好,花钱结个善缘罢了。”
 “二长老一针见血!”
 姚云颇为赞同二长老巫通的剖析,事实上,形势的发展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半年前,他之所以敢杀帝族神裔纨绔子弟,对各大帝族子弟一波又一波割韭菜,就是因为他对南荒与中土的形势看得很透彻。
 比起中土诸国,天朝帝都,南荒诸国势力自然小很多,可是南荒同样是天朝重要的一环,有着上百位诸侯,是一股极其庞大、不容忽视的力量。
 天朝与中土势强,可以强压南荒诸国一次,可是却并不敢太过分,相反,天子与中土帝族逼迫南荒让步后,为了两地和平稳定,他们会激励安抚、给予南荒各国补偿。
 只要南荒诸国做得不算太过分,天子与天朝诸公都会竭力容忍。
 而姚云作为南荒方伯,南荒诸国盟主,他的身份地位决定他的行事准则——那就是站在南荒诸国的立场上行事!
 无论是整治中土纨绔子弟,还是抬高出口商品的价格,统统都符合南荒的利益,
 而只要代表南荒的利益,姚云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他背后有着整个南荒诸国为后盾。
 就算是出云国、楚国这些与熙国有矛盾,可是每次出事,无论是出云伯还是楚侯,统统都是站在姚云这边,摇旗呐喊,出人出力!
 他的根基不在中土,而在南荒。
 对于中土帝族太过怀柔,太客气,中土各大帝族不会高看他,
 可是当姚云代表南荒诸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中土帝族反过来巴结他,将其视为南荒最有权势、最有地位,最不能得罪的大人物之列!
 这半年来局势的变化,中土帝族的态度,无不印证了姚云内心的猜测!
 秃头龙见世子没打算继续割韭菜,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不过很快,他便转移话题道:
 “咳咳~不割就不割了,反正也割的差不多了,第一批远期商品契书还有三天到期了,他们这会竟然着急了,生怕我们耍赖不兑现契书,真是小家子气!”
 姚云笑了笑,早点拿到粮食物资就能先人一步,他们自然急迫了。
 “国相,粮食可收上来了。”
 孙沐月道:“启禀大王,粮食前些日子就开始抢收了,各地粮庄给百姓们的收购价提升五成以上,每石稻谷十五刀币,如今已经入库三百万石粮食,足以兑现第一批五十万石粮食的契书!”
 “嗯,不错。”姚云微微颔首,契书兑现粮食非常关键,不容有失,听闻准备妥帖,他就放心了。
 至于粮食价格,各地粮庄与当地百姓都签署了长期契书,每石稻谷十刀币的价格也是收的到的,不过熙国没有那么心黑,还是将价格提升了五成。
 事实上,以熙国在粮食上获取的超额收益,百姓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红利,不过姚云与孙沐月研讨一番,还是放弃了。
 不是舍不得利益,而是民以食为天,粮食价格抬的太高,加大下半年熙国国有粮庄平抑粮价的成本,同时也会造成熙国国内局势不稳。
 时间飞快,匆匆三日过去。
 第一批粮票契书到期了,一大批中土帝族天骄翘楚拿着粮票契书找上熙国贸易钱庄,要求兑换粮食!
 兴许是远期商品契书在这半年名气太大了,第一批契书吸引力无数围观的百姓、商贾。
 姚云对此事颇为上心,这远期商品是以他和熙国主权信用为担保,故而第一时间,他也到场了。
 他要用事实证明,一纸值千金!
第八百六十八章十年磨一剑今朝露锋芒!
 第八百六十八章十年磨一剑今朝露锋芒!
 熙都中心贸易市场,人流如潮,车水马龙。
 城中居民、商贾学子,外邦旅人,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人潮涌动。
 到了这个时候,熙国士族商贾、南荒各国人已经没有多少人持有各类远期商品契书,大多数百姓来市场上只是看热闹。
 想看看这半年来炒来炒去的契书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为何中土人疯也似地抢购!
 “俺现在也搞不明白,这粮票契书是什么东西。”
 一个肤色黝黑、身材精瘦的中年农夫打扮的男子好奇地向身边人发问。
 周围众人闻言,便有商贾卖弄道:
 “它就是粮食嘛,和寻常吃的粮食也没啥区别,只是国君把粮食提前卖了,一张粮票契书就是一百石粮食,目前市价十两黄金了!”
 “我的昊天!你不会是在骗俺吧,为何这粮票契书卖的这么贵,市面上一石粮食也就十二刀、十三刀,为何外乡人要买这么贵的粮食,他们疯了嘛?”
 商贾不屑道:“你个泥腿子懂什么,中土人买粮去打仗,当然舍得花钱,南荒粮价就是被他们炒上去的,南荒各国现粮价格一石普遍二十刀以上,也就我们熙国,有大王平抑粮价,我们才能吃上便宜的粮食!”
 “咦,不对,我们村子今日收上来的新粮都卖出了一石十五刀的高价了,比市面上的粮价还要高,这是咋回事,俺都弄晕了。”目不识丁的黔首一头雾水。
 “从你们手上收上来的新粮就是契书上的粮食。。。额”说做说着,商贾愣住了,似乎意识到自己点破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啊~我们十五刀卖的粮食,转手就卖了一百刀?”农夫长大了嘴巴,惊愕不已。
 “不。。。也不是这么简单。。。”
 方才还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的商贾顿时冷汗直流,支支吾吾,想要解释,然而一时间又有些词穷,不知如何辩解了,若是农夫们因为他的话而群情激奋,那他可就闯下大祸了。
 而就在这时,身旁一位天问弟子装束的青年,笑着站出来道:
 “事情的确不是这么简单,第一批粮票契书售价才二两黄金,后面才涨到四两,六两,事实上,熙国粮庄根本没有卖出十两黄金一张的粮票契书,
 并且今年【当康金壤】是粮庄主动投资,免费下发的,农家大叔没有出一分钱,要知道,我们的【当康金壤】在南荒诸国价格也跟着飞涨,涨了两倍有余;
 另外,农家大叔,你们和各地粮庄签订了长期售粮契约,以前粮价低迷,粮庄依旧履行契约,高价收购,今天粮食大涨,按理说粮庄也能以十刀每石的价格收购,不过大王爱民如子,强令粮庄提价收购,把粮票契书所获利润分给农人了。
 农家大叔,今年你们可是发财了,可赚了不少钱呦。”
 天问学院弟子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将事情由来经过,其中道理娓娓道来,周围百姓听的连连点头。
 “对,就是这样,小哥不愧是天问学院弟子,熙国翘楚,说话就是不一样!”商贾连连小鸡啄米似地点头,大松了一口气。
 “嘿嘿嘿~的确赚了不少,俺家有二十亩地,亩产六石!”中年黔首咧嘴大笑,黝黑的面容下,满是幸福与自得。
 “哇~”
 周遭百姓、商贾乃至外国商旅纷纷发出羡慕的惊呼声,半年收获一百二十石粮食,刨去地税地租以及自家人的口粮,完全出售大几十石粮食,每石十五刀粮食,那可就是差不多一两黄金。
 半年一两黄金,那一年岂不是。。。
 “了不得,了不得,熙国农人太幸福了,别看今年粮食大涨,可是我们出云国百姓根本就没赚到什么钱,钱大多都被贵人赚走了,并且如今国中物价飞涨,百姓好不容易赚点钱,结果又吐回去了,和你们熙国不能比,物价都没涨什么,你们赚的钱才是实打实的钱!”
 一个出云国商贾感慨,神情中满是羡慕。
 “那是自然,谁叫你们没有一个好大王!”
 “哈哈哈,那是,老夫还记得十年前年轻大王刚刚执掌熙国的时候,我们熙国那叫一个穷,衣衫褴褛,穷的叮当响,哪像眼下吃穿用度不愁,还能攒下继续供孩子学学问。”
 “对,我家孩子以后也去天问学院念书,像这位后生一样成才,后生,你学问大,再给我们说说这契书呗,这东西怎么就能换粮食,还那么值钱!”
 “老丈过誉了,晚辈只是院长门中一位普普通通的弟子,当不得学问大的评价。”这位天问弟子谦虚一番,颇有谦谦君子风范,气度比之大荒中的君子国民不遑多让,引得众人连连点头。
 随后,这位天问弟子很快就讲解其粮票契书来。
 “诸位父老乡亲,其实粮票契书本不值钱,无非就是一张纸,他之所以值钱,那是因为我们大王与熙国官府的信用为其担保,保证一张粮票契书能够兑换一百石粮食,于是乎,契书便价比黄金。”
 天问弟子见周围百姓似懂非懂,于是顿了顿,又问:“诸位父老乡亲,你们会担心大王失信,熙国拿不出粮食嘛?”
 百姓们原本还在琢磨,可是听到天问弟子问这话,他们想也不想,异口同声,脱口而出。
 “不担心!”
 “后生,你说的什么话,有大王担保,契书就是国法天规,大家怎么会担心!”
 “就是,我们熙国是南荒乃至天朝粮仓,各类货物月产无数,谁会担心熙国拿不出货物,这不是笑话嘛,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周遭熙国百姓顿时笑出声,一副理所当然,事情本就如此的模样,就连南荒各国的商贾、士族贵人也纷纷点头,他们也不担心熙侯会食言。
 “这就是对了!”天问弟子击掌,随后声调上扬,高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你们可知何为财富?”
 周围百姓们一愣,一个个颇为纳闷,财富不就是财富嘛,还能是什么?
 天问弟子将众人狐疑,然后从袖中取出一张白纸,扬了扬道:
 “诸位父老乡亲,若是我手中这张白纸有大王与熙国担保,称其价值一两黄金,
 诸位认为它值不值一两黄金?
 能不能用它买等价的粮食?”
 百姓们微微思考了一会,不过很快,立即有人呼应。
 “能!当然能了!”
 “对,我也认为能,这和粮食契书差不多,有大王担保,俺信,若是后生你担保,俺肯定不信,拿来擦屁股还差不多!”
 “哈哈哈哈哈~话糙理不糙!”
 天问弟子丝毫不恼,反而笑着附和:“农家大叔说的不错,晚辈的信用不值钱,大王与熙国的信用才能做到一纸值千金。。。。。”
 。。。。。。
 在集市中,在熙都街边茶楼酒馆,在熙国各座城池,这类似的一幕纷纷上演,上万天问弟子奔走各方,宣称、普及,就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寻常军队打仗刀枪剑戟,保家卫国;
 天问大军出征,唇枪舌剑,定国兴邦!
 这便是姚云数年来投入无数心血练出的强军。
 十年磨一剑,今朝露锋芒!
第八百六十九章财富经
 第八百六十九章财富经
 无数天问学院弟子在街头巷尾宣传何为财富、何为一诺值千金的时候,姚云也没有闲着。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熙国贸易钱庄开业,姚云携熙国群臣主持局面,见证第一批粮食契书兑现!
 这几天中土各国援助各国天骄翘楚的精锐之师已经抵达部分,各大帝族手上现粮并不多,故而他们纷纷提前向熙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提出兑换请求。
 最早一批五十万石稻谷的粮票契书,无一例外,全部选择立即兑换!
 姚云携熙国群臣抵达市场后,见到了所有粮票契书的的主人,细细定睛一瞧,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持有大量第一批粮票契书的人大多都是各大帝族的领军人物或者他们的手下。
 姜无虚、公孙武、刑天黎、帝子启、中土商国公子子婴、伏羲风氏风九阴。。。。。。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中土赫赫有名的顶级天骄翘楚。
 帝子启,在一众天骄翘楚群中,持有的契书并不多,只有区区五十多张,很显然,帝子启出手很晚,基本上是见大势已去,这才无奈也加入了抢购队列之中。
 “帝子启能力还是不错的,在信息不对等的条件下,他做得选择无疑是最佳的,志向明确,不为外物所动!”
 姚云曾暗关注中土天骄的行动,帝子启更是其中重点,对于帝子启近半年来的表现,姚云也无话可说,这一次与其说是他压帝子启一头,不如说是人性如此,人力回天无力!
 而在这半年中,中土商国公子、中土天骄子婴,表现无疑是最为亮眼。
 没错,正是财神王亥的后裔,现今商国公子之一,无论是修行天赋还是治国经商,无不彰显祖父财神的风范。
 第一批粮票契书他持有的不多,可是其他各类契书总和,他最多。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本金不超过三万两黄金!
 也就是说,子婴公子是少数在这场投机赌~博中赚取丰厚利益的人,他不仅没有被割韭菜,反而敏锐地看破局势,跟着熙国主力喝酒吃肉,赚的盆满钵满。
 花最少的钱,买到了最多的物资,本金不少不说,反而增长不少,这番表现,堪称惊艳,引得无数帝族神裔惊叹羡慕乃至追崇。
 因为跟着熙国赚了一大笔钱,商国子婴公子是一众帝族天骄中最为热情的一个,见到姚云,他便主动过来攀谈,态度很是友好。
 “熙侯,您终于来了,我们几家的精锐之师已然抵达南荒,粮食紧缺,可是等不及了。”
 子婴公子嘴上这么说,可是笑容满脸,丝毫没有紧张、担忧之色。
 “放心吧,就算拿不出粮食,孤也会按照最高价赎回粮食,不会让诸位吃亏,不过熙国今年各地大多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所有契书统统都能兑现,不会让影响诸位开拓南蛮之地。”
 姚云这么说,一众中土天骄翘楚吃了一颗定心丸,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相比起金钱,他们更看重粮食。
 一旁的刑天黎闻言,连忙道:“既然如此,熙侯,那便快快兑现粮食吧!”
 姚云望了望刑天黎,脸上立即露出耐人寻味之色。
 这位与他有“杀弟之仇”的刑天黎恰巧是拥有第一批粮票契书最多的人,表面上他只有两百张粮票契书,可是明里暗里却拥有整整五百张,一个人就占了十分之一。
 由此可见,这刑天黎不是下手早,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