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传奇人生-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在训练场附近加盖500人的住处,木质结构,里面加入防寒层,不用好看,但要保证空间和暖和。”
老黄一丝不苟的把他的要求写在本子上,对于建房子这件事,他并不感到意外。
现在训练场旁边的厨房和教练住的房间,都是他找22区的街坊们建造的,每天每人5美刀,大家干的热火朝天。
“老板,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收起皮夹本子,老黄面无表情的看着他说道:“我们没钱了。”
随着保罗散出去的消息,越来越多华人聚拢在22区,大家都自发的帮助他们盖新房子,融入这个充满生机的大家庭。
别看李子涛一天无所事事,好像对什么都不关心,可每当有新的华人家庭来到22区,他都会亲自和对方聊一聊。
有没有生活上的困难,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想加入神盾局,需不需要本钱做点小生意。
光是这方面的开销,老黄大致一算,就有快2万美刀,否则5万美刀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没了。
“咔!”李子涛仿佛听到心碎的声音,没钱了,没钱了……
“这个应该够了。”取出口袋里崭新的支票,那是努基开给他的6。6万美刀的支票,三个月来唯一的收入。
当然,是属于他的私人收入,保罗那边时常‘雇佣’神盾局,为他解决一些小麻烦和押送货物,所得收入李子涛都留在神盾局账面上,算是日常流通开销。
再次变成穷光蛋后,李子涛从没有哪一刻像是现在,痛恨时间为什么过的这么慢。
“本,我的钱……?”拨通本的电话,跟他聊了一会,知道他的116。5万已经变成了127万,李子涛心满意足的挂掉电话。
虽然这些钱在到达他手里之前,都只代表一串零和数字,但他还是得到极大的满足。
1929年,127万美刀,这一切都属于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仅仅只有3个月的华籍黑工,谁能想象得到这一切。
“我爱1929年。”站在矮小的窗户前,李子涛目光陶醉的欣赏着自己的‘领土。’
他会在这里建立起一片片的豪华住宅,他会让这里成为人人向往的天堂,他会让每一位华籍的腰包都变得鼓鼓的,甚至装不下赚来的、香喷喷、带着墨香气息的富兰克林。
……
就在李子涛畅想未来的时候,刚刚结束工作的什洛莫·本·伊茨基奇,从芝加哥唯一的股票交易所下班回家。
这个时候的股票交易所,连同华尔街在内,每天开市的时间是早上11点,到下午3点结束。
交易所里充满了电话铃声和打字机‘嗒嗒,嗒嗒’的声响。
每只股票的交易,在每天只能进行一次,更多时候投资者们待在交易所里,只为拿到第一手资料。
毕竟在这个没有网络、电脑和智能手机,各种APP的年代,待在交易所是最快速、便捷、无错的方式。
“嗨,什洛莫,今天的收获怎么样?”走出交易所,熟悉的投资经理人们互相打着招呼。
“还不错,拉什,你的呢?”本轻轻抬起帽檐,身体略微前倾问好道。
“哈哈,我可是拉什·杰夫。”身旁的青年大笑,拍着他的后背贴耳道;“你还没有为自己挑选一只补票吗?要不要我透露些消息给你。”
“不,不需要。”本笑着挥手拒绝。
他曾经也为自己挑选过合适的投资股,但当他发现随着股票的攀升,他的理智开始跟随着股价起起伏伏,就毫不犹豫的抛掉那些股票,再也没有亲自参与进去。
也许他放弃的是暴富的机会,但除了上帝,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胜利,本不想有一天被贪婪侵蚀理智。
股票从本质上来说,与赌博无疑,永远都是庄家操盘,而人的贪婪是会无限放大的,他不想有一天变得一贫如洗。
相比起大起大落的生活,本更喜欢现在的小富即安,拥有相对富裕的生活,稳定的收入,存款,还有深爱的妻子。
“噢,什洛莫,”拉什·杰夫皱着脸,惋惜的看着他,“你不过才30岁,怎么像我的祖父一样古板。”
“拉什,亲身参与到投资中,会让你失去应有的判断和理智,最近的股市明显有些变化,你注意到了吗?”
“有变化不是正常的吗?股市每一秒都在变化,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在里面捡到大把的钞票。”拉什·杰夫说着停下脚步,弯腰伸出胳膊,在地上轻轻一捞。
手掌缩卷着摆在本的面前,拉什·杰夫神秘的说道:“看,赚钱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知道这位效力于大通国民银行的同行,已经在巨大的利益下失去了应有的敏锐和判断。
不过对于最近的变化,他还需要和华尔街的朋友沟通后,才能有更加清楚的判断。
但本可以肯定,目前股市并不像看起来那样的平静,有些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
而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搞清这些事情,以及其背后有可能引发的动荡和变故。
“亲爱的,你回来了。”回到家,温柔的妻子已经准备好晚餐,乔安娜的祖上来自F国,这让娶到她的本一直感到自傲。
“亲爱的,我需要先打个电话。”和妻子拥抱亲吻后,本提着公文包来到书房。
一战后得益于美利坚经济腾飞,股市疯狂攀升,本的家也从郊区搬到了现在的南奇勒街。
这里在1912年之前,还是芝加哥最初的唐人街,华人公会和移民大多聚集在这里,随处可见盘着辫子的华籍。
不过随着新联邦政府大楼的建立,华人很快就从这里搬到22街区,永活街和舍麦路,而南奇勒街也成了新的富人区。
“鲍勃,我是本,我需要一些消息……”看到丈夫在书房里夹着电话,不停的写写画画,准备好晚饭的乔安娜轻轻带上了门。
把食物罩起来,乔安娜打开收音机,调到喜欢的节目,拿起针织篓里刚刚起头的围巾,边听广播边勾挑着。
她要赶在冬天来临前,亲手为丈夫织一条暖和的围巾,那些挂在店里的高档围巾,一点都不符合她的心意。
第27章 组建智库
咚!
楼上传来东西碰撞的声音,乔安娜动作优雅的打了个扣,放下手里的勾针。
“该死,我不小心碰到了桌角,亲爱的,药箱在哪里?”本有些痛苦的竖着胳膊,手肘的衬衫出现小片的红印。
“过来。”让他坐在沙发上,乔安娜动作轻快又不失优雅的取来药箱,温柔的为她清洗消毒,“发生了什么事?”
“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我只是太激动了。”看着妻子专注的面容,本心中的焦虑逐渐消退,放松身体靠在沙发上,思考着刚才得到的消息。
“好了,小心这几天不要沾水。”处理完伤口,乔安娜收拾着桌上的药箱。
“谢谢,噢,我不敢想象没有你的生活。”本说着情话。
“那肯定会变得一团糟。”乔安娜很享受这种恭维,这会让她感觉到自己在这个家里的存在价值。
“我还需要打个电话,稍后我们一起共进晚餐,怎么样?”本拉着妻子的手,眼底却在透漏着想要离开的讯号。
“别让我等太久。”乔安娜并没有责怪他,她喜欢认真工作的本,正是他的认真负责,让他保持着属于自己的男性魅力。
“老板,我有一些发现要告诉你。”当李子涛接到本的电话时,他也正躺在床上收听广播。
广播里提到了卓别林去年出演的《马戏团》,为他夺得好莱坞学院奖,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奥斯卡金像奖。
“恩,我知道了,明天见面再谈。”听完本的判断,李子涛挂掉电话,心里不得不感叹,世界永远不缺乏天才。
什洛莫·本·伊茨基奇,这名聪明的犹太人,竟然仅凭股市的波动和一些信息,推测出近几个月,股市有可能会出现大的动荡。
当然,这动荡比他描述和想象的要恐怖的多。
第二天,李子涛在青花商会的会所中,见到了一脸激动的什洛莫·本·伊茨基奇。
“李先生,这是我昨晚做出的分析,从……”本掏出笔记本,放在李子涛面前,正想要夸夸其谈,就被他伸手打断了。
“本,我不需要看什么数据,但我可以告诉你,你的分析没有错。”李子涛平静的说道。
本的脸色就跟吃了苍蝇屎一样难看,‘FK,你凭什么这么肯定,你有数据吗?你有经验吗?你有庞大的人脉网和消息吗?’
没有,李子涛当然没有这一切,但他有一样,是他乃至整个世界都没有的。
他有前世的记忆,他知道黑色星期四和黑色星期二,他知道当大萧条来临后,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面临失业。
他还知道这场危机,会为他带来大把的钞票和麻烦。
当全世界都在赔钱的时候,那个赚钱的人,就像是站在人群中的猴子,会引发无数的窥探和关注。
所以他需要政治的力量,结交威廉·德弗,在努基拉拢的时候主动的靠过去,在想起德怀特的来历时,才会表现的那么激动。
大力发展神盾局,拉拢人手,收买人心,甚至不惜放弃垂手可得的‘教父’之位。
因为他不想在被人翻个底朝天的时候,带着黑手党的标记,那会让上流社会排斥甚至仇恨他。
而到那个时候,他即将赢得的庞大利益,会被所有眼红的混蛋资本家们,毫不留情的侵占和吞噬。
“本,还记得我说的话吗?”李子涛敲了敲桌子。
“什么?”本这会还处于失落和气愤中,为什么每次他想要表现自己的存在和成就感时,就会被李子涛毫不留情的打断。
“9月。”李子涛淡定的说道。
当听到那个数字时,本大脑中的某根神经一跳,接着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他,“9月?难道你早就发现了?”
“没错。”这个哔不装都不行,舞台都搭建好了。
轻快起身,李子涛信步游庭的绕着房间打转,“当10月来临的时候,现在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会,嗡……的一声塌陷。”
随着李子涛的手做出托举的动作,突然出现在眼角旁,本不由自主的心头一跳,身体猛然从座位上弹起,又无力的跌坐下。
“我需要你在这场盛宴中,为我取得应有的财富,有问题吗?”结实的手掌按在他的肩头,本陷入沉默久久不语。
“你怎么肯定?”本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此刻的脑袋很乱,思绪也很乱,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精明。
“本,你能够为我从JP。摩根取得贷款吗?”现在手里的资本远远不够,李子涛需要找来充足的资金,完成他的计划。
“我不知道。”本的脑袋很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我需要你为我尽可能的筹集资金,从9月初开始进场做空,你可以得到百分之1的报酬。”
按着本的右手用力压了压,李子涛肯定的说道:“相信我,那会是很大一笔钱,虽然它只有百分之1。”
还有两个半月,李子涛恨不得时间是一张张幻灯片,能够让他飞快的拉过,抵达丰收的时刻。
但他知道这一切都不可能,所以他必须更有耐心。
至于把这一切告诉本,李子涛是想要拉他入伙,集合各个行业精锐组成的‘智囊团,’这个在前世烂大街的称呼,在这个时代来说根本不存在。
大企业们更喜欢分门别类,擅长的事情交给擅长的部门,各自负责各自的事情,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李子涛知道自己对这个时代的记忆有限,他的脑子也玩不过那些在华尔街兴风作浪的投资者和资本大鳄。
所以他需要一颗睿智的‘大脑,’帮助他前行,帮助他走向成功。
而能够发现股市危机,并且做出正确判断的本,在他看来就是合格的人选。
李子涛不相信只有他一个人发现股市里的危机,那些能够搅动资本市场,让整个世界围绕着纽交所来转的华尔街精英们,难道就真的没有人发现吗?
不,只是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眼前的利益和美利坚持续40年的高速发展,让他们忘却了什么叫做危险。
相比之下,能够在财富和利益中保持冷静的本,显得是那么的难得可贵,人才啊!
20年代初,纽交所凭借着美利坚经济持续40年的高速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爆炸式增长,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交易市场。
这让骄傲的华尔街精英们认为,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抵挡资本的力量,而他们本身,代表的正是资本。
于是,直到灾难降临,他们还无法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李先生,我需要冷静和思考,现在的我无法给予你任何答复。”本有些茫然的站了起来。
“当然,不过在这场盛宴来临之前,你就住在这里吧!我会让人把你的夫人请来与你作伴,
放心,这并非软禁,只是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你们随时都可以自由出入。”
什么以德服人,李子涛自认没有王八之气,而且事关大萧条,李子涛不确定本会不会乱说,所以适当的措施还是有必要的。
比如说让他暂时住在这里,不能碰电话,进出都有两名‘忠诚’的特卫保护他的安全。
当然,这里的忠诚是指李子涛。
“请不要伤害我的妻子,我能亲自给她打个电话吗?”本的眼底闪过一丝恐惧,有些哀求的说道。
“本,请放心,我只是不想事情变得无法控制,绝不会做出伤害伊茨基奇夫人的任何事情。”李子涛真诚的说道。
“好吧!我想要回房间冷静一下。”本知道自己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现在他需要尽快让自己冷静下来,才能做出决定。
“当然。”打了个响指,两名华籍特卫走了过来,“送本回房间,有什么需要只管吩咐他们。”
当天下午,伊茨基奇夫人,乔安娜和本在会所2楼的房间里见面,当他得知乔安娜没有受到任何的胁迫和伤害,内心的不满和恐惧终于散去。
“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想到自己被两名陌生男子请上车,对方拿着丈夫的公文包,乔安娜到现在都有些心悸。
“没事,没事的,放心,不会有任何事。”本抱着妻子,一声声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