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传奇人生-第4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人失望的是,从头到尾朱莉安娜没有说一个字,甚至连墨镜都没有摘下来。
不过,就在她即将跨入富国大楼总部时,她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
朱莉安娜的表情好像变了变,接着加快脚步向大楼内走去。
“女士。。。”四名手捧文件的秘书迎上前,簇拥着朱莉安娜想说什么,却只看到她挥手快步向前跑去。
卫生间里,朱莉安娜俯身在洗手池上干呕起来。
莫名的恶心感让她怀疑自己是否吃坏了东西,但是这种感觉来的快,去的同样很快。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朱莉安娜就没事了。
“女士,你还好吗?”秘书担心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女士,女士。。。”
“没事了。”朱莉安娜突兀开门,表情冷漠的说道:“他们到了吗?”
“是的,都到了。”秘书点头道。
“很好,趁着这个机会,今天我们要敲定最终合约,明白吗?”朱莉安娜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吩咐道。
“明白,女士,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赶上来的谈判团队代表用手按着领带,才能确保自己跟上她急促的步伐。
第1007章 图穷匕见
富国和摩根合并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却没有人能够联系到两家公司的高层。
他们要么是不在,要么就是在出差,再不然就是开会、生病、失踪,没人知道在哪儿……
别去管是什么理由,总之就是没人能联系到他们。
而在富国的会议室里,消失的高管们正在讨论着合同的具体细节,他们都希望能够尽快结束谈判。
越快越好,因为富国的股票上升的太快了,这让JP。摩根在变相的贬值,也让他们的筹码越来越少。
而另一边,朱莉安娜带领的富国谈判团队,同样希望这场合作尽快结束。
因为他们想要的是JP。摩根,而不是一点现实的蝇头小利。
股份,双方的胶着点依旧停留在小数点阶段,14个小时的谈判没有任何进展。
双方对此都很焦虑,但是当他们走上谈判桌,所有的说辞和面孔就改变了。
富国抓准舆论热度和李氏银行控股的体量,覆盖性、全面性和庞大的储户群体与良好信誉,不停打压着对方的价格。
摩根自然也用它长久以来的成功,复杂且专业性的服务,长久以来的业务经验和高端客户储备为资本进行反驳。
只是在人们把注意力投向华尔街的时候,有些无人关注的大事正在发生。
赫斯特集团总部,哈里·钱德雷亲自带队,马哈迪担任律师,共同出席此次临时董事会。
“告诉我,哈里,他到底想要什么?”看到哈里出现,小威廉满目厉色的看着他说:“他想毁了赫斯特吗?”
“不,正好相反,他想要一个更好的赫斯特。”作为李子涛的全权代表,洛杉矶新闻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哈里非常清楚他们想要什么,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只有一个目的;赚更多的钱。
只是终极目的。
在此之前他需要先搞定点小麻烦,让小威廉同意赫斯特全面并入洛杉矶新闻集团,成为其下属子公司。
这是他们早就计划好的,在李子涛入股赫斯特的第一天。
不过,那时候条件还不成熟,现在才是合适的机会。
自从李子涛入股赫斯特以来,小威廉表现的很配合,只有在涉及要害的时候才会紧守底线。
这很好,对他来说已经是绝佳的配合表现。
但是对李子涛来说,对洛杉矶新闻集团来说还不够,他们需要的是完全掌控赫斯特集团。
无论是任何时候,什么情况,都没有‘反驳’的理由。
李子涛的入股对赫斯特家族来说是个耻辱,特别是在老威廉被赶出董事局后。
但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随着本的行动,他的二子约翰,四子兰道夫和五子戴维,全都放弃了自己的股份。
原因。。。
自然不会是他们觉着好玩,就把股份随手扔掉或送人。
或多或少的有些不情愿在里面,直白的说就是;被逼无奈的卖掉了自己的股份。
李子涛并没有做什么,只是给每人家里送了份一指厚的文件袋,里面装满了有关他们自己的信息。
如约翰是个gay,还和地区的牧师一起瞎搞。
兰道夫在担任公司宣传部长期间,中饱私囊的侵占了大约5万美刀。
这笔钱被他用来给自己的情妇购买公寓,就在布鲁克林。
比起两个哥哥,戴维的表现要更优秀,连续7年从公司赚了21万美刀。
要不是智库找人彻查了账目,又收买了他身边的亲信,也许他们什么都不会发现。
这孩子是个天才。
实际上他并没有侵占公司财务,而是和送报纸的运输公司合作,以赫斯特集团为掩护,让车子安全的运送大麻。
凭借身份和报纸运送车的安全性,这小子什么都不用作,每年就能拿到几万美刀的收益。
自从政府为打击非法移民,环境污染,而把大麻列为一级违禁品后,它的价格就逐渐飙升。
所以,无论是谁搞定销路,又找到特定的买家,肯定能够大赚一笔。
购买它的人也不一定都是用来自嗨,还有药店、家庭医生和医院需求。
要知道通过他们购买的话,要比正规渠道便宜得多,药店、医生和医院也能多赚点。
不过,他很倒霉的被智库抓到把柄。
在得到三人的股份后,李子涛握有赫斯特集团百分之41的股份。
随后又从股市上收购百分之11。5,这样就是百分之52。5。
“威廉,你对新的决议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哈里出示了新的股份合约,得到确认后再次问道。
“我特么的绝不会同意。”小威廉阴着脸说。
把赫斯特集团彻底并入另一家公司,这可是赫斯特新闻集团,属于赫斯特家族的产业。
对方竟要让它作一家下属子公司,这是小威廉这辈子听过最荒唐、可笑的决定。
而他也绝不会接受,让赫斯特成为其他公司的孙子。
“威廉,我劝你再考虑一下。”查理双手搭在桌上,面带微笑语气平淡的看着他。
“不用了,你可以带着该死的提案滚出去了,因为我决不允许你们这么做。”小威廉拍着桌子站了起来。
身体前倾让他充满侵略性,脸上的青筋说明他的心情有多糟糕,现在他已经顾不上表面形式。
在他看来,查理·李和哈里是图穷匕见。
既然他们已经选择下手,就不会轻易的半途而废,无论怎样他们都会想方设法的达到目的。
而小威廉要做的,就是不让他们得逞。
所以。。。
既然都这样了,翻不翻脸又有什么关系?
小威廉不想再假惺惺的选择屈服,去恳求对方,同样他也知道那没什么用。
不管是查理或哈里,他们都不是什么心软的好人,而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凶狠的食肉动物。
不幸的是,现在赫斯特成了他们嘴边的肉排,美味可口,鲜嫩多汁,充满诱惑的感觉就像天使在微笑。
“很遗憾我们没有达成共识。”哈里遗憾的摊手看向马哈迪说:“接下来是你的了。”
“好吧,从明天开始,我将代表查理·李先生,正式向纽交所提出私有化方案。。。你很快就会收到文件。”
听到马哈迪这么说,小威廉变得更加愤怒,咆哮道:“你不能这么做,混蛋。”
“实际上我当然可以。。。而且我正打算这么做。”马哈迪合上皮箱,提在手里皮笑肉不笑的点头道:“相信我,会发生的。”
第1008章 加深合作
欧洲战局的结束对杜鲁门来说是个好消息,极大缓解了他的压力,同时也送给他一定的政绩。
虽说是前人余荫,作为时任总统的杜鲁门算是捡了个大便宜,可谁让罗斯福时运不济。
要是能够再坚持半个月,罗斯福的功绩薄上就能再添浓重一笔。。。对他来说也许聊胜于无。
无论是谁,无论多久,罗斯福的伟大都是不可否认的。
哪怕后世的美利坚人民对他的认同感并不强,认为他的新政是专权,损害了州、个人利益,加强联邦专制,偏向社会主义,造成巨额赤字消耗国家未来等等。
相比起小罗斯福,老美们更喜欢他的亲戚,老罗斯福。
把国家利益从北美推向拉美和太平洋,抢夺巴拿马运河,为美利坚的强权打下基础。
他做过很多对美利坚影响深远的决定和政策,实际对老罗斯福华人也不该陌生。
美利坚获得的庚子赔款的一半归还华国,就是老罗斯福的决定,华清学堂就是这笔款项下开办的留美预备学堂。
好吧,话题扯远了。
有了战胜NC的功绩,杜鲁门的本届政府有了更多话语权,也让他腾出大量时间。
只是从内心来讲,杜鲁门对自己的前任并没有什么感激之情,罗斯福给他留了一堆烂摊子。
这些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造成的影响是长远的,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全力去完成它们。
在柏林举办的投降仪式,是由苏联元帅朱可夫主持。
实际上在7日晚,德国已经向盟军四方,美、英、法、苏递交投降书。
但是朱可夫元帅坚持要在柏林再办一次正式的投降仪式,无可奈何的德国军方只能答应这一要求。
9日当天,在朱可夫元帅的带领下,四国代表依次坐在面对大门的位置上。
他们分别是;英国代表空军上将泰德、苏联代表朱可夫元帅、美利坚代表斯巴兹将军和法国代表德朗西将军。
代表签署投降协议的是德国最高统帅部总长、元帅的凯特尔,从始至终他的表情都充满沮丧。
正式签署协议前几小时,凯特尔曾请求把时间向后推迟24小时,但遭到冷酷的拒绝。
协议的签署代表着大量欧洲战场的士兵即将返乡,有多少家庭会因此喜悦,又有多少家庭会整夜失眠。
还有工作岗位,如果说先前的美利坚处于用工荒,那么随着欧洲战场的结束,政府战时部门的裁减,失业率将会如野马般狂飙而生。
所以,杜鲁门需要大企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收容国家退伍军人,对失业者安排再就业,这些都需要商人们的支持。
在这点上李子涛首当其冲,因为他创造了两个新兴行业,TV和电子产业。
这里面不仅代表着利益,也蕴含着大量的工作空缺,华府希望他名下的企业能够起个好头。
李子涛也是这么做的,无论是LNC,还是IBM都在兴建新的工厂,同时贴出了招聘的告示。
退伍军人优先,在告示下方用黑色字体加粗标记出来。
这是李子涛的主意,反正他又不是政府部门,作为私人机构想用什么人是他的自由。
何况,作为这个国家的英雄,他们理应享受优先待遇。
如果有人找麻烦的话,李子涛相信军部和海军会主动出面帮他摆平。
否则,要是再次发生退伍军人抗议事件,血流成河的事华府没有能力再承受一次。
特别是在战争还未完全结束的现在。
太平洋战役依旧胶着,小鬼子的疯狂让美军吃了大亏,那些驻守在各岛上的残兵发动着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自杀式攻击。
联络中断,就听从现场指挥官的命令。
没有补给,就去抢土著或敌人的,找野果、虫子、蜘蛛和老鼠来烤着吃。
没有武器,就组织敢死队在夜里扛着刺刀冲锋,用人命去填。。。
太平洋战区的海军还好,负责驻守岛屿和抢滩登陆的陆军却吃足了苦头。
很多人甚至在被撤回美利坚后,患上了严重的战争创伤症,让后勤安置变得更为复杂。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美利坚涌现出了众多的精神治疗机构。
其中,奥斯本的精神康复中心显得默默无闻。
但它却通过了军部的审核,成为军方后勤保障部的合作商,负责接手士兵战后创伤的救治工作。
当然,这种工作仅限纽约、加利福尼亚和伊利诺伊州。
奥斯本正在尽全力满足三个州的需求,总计开设11家精神疗养中心。
这些疗养中心的规格是其它机构无法比拟的,它们不仅在居住和环境上花了心思。
还有权威的医疗团队和专家组,为病人提供全面化的私人治疗方案。
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所用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而非像其他机构一样,用所谓的电击和实验性药物进行强迫或折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奥斯本最大的改制,是所有的治疗全面透明化。
病房拥有宽大的树脂玻璃窗,安有中央空调,房间铺着干净的地毯,还有崭新的LNC电视。
每天固定时间开放,允许家属、个人或组织进行探视、参观等。
疗养院拥有两英亩的操场,能够进行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户外活动。
后面还有一个公共露天泳池,提供给病人全身心舒适放松的疗养环境。
无论是多么挑剔的人,在参观过奥斯本疗养院后都只会惊叹不已的喊着‘Ho,My God。’
最初洛杉矶中心疗养院建好,作为模板开放的时候,军部甚至因为规格过高产生非议。
要不是李子涛提出为校级以上军官提供每年2周的免费入住,长期疗养费用减免百分之50的条件,奥斯本能否顺利成为军部的合作方还是未知数。
这些自然不会写进合同里,但在军部高层是人尽皆知的福利,任何满足条件的在职人员都能享受同等待遇。
疗养院项目也让柏克德重新恢复订单,不过有些臃肿的分支机构,让智库计划在未来进行全面改制。
这将触及到数千个家庭的利益,智库必须小心谨慎,找寻合适的时机再动手。
此次配合华府的安置工作,柏克德也因此被排除在外。
第1009章 抢人行动
“政府机构必须进行整顿。。。大规模的整顿,特别是战时机构,我们竟然拥有165个临时的战争机构,
光是传递情报的部门就有30多个,近8万人……”
“现在有人能告诉我,这8万人都在传递什么情报,属于陆军部、海军的情报部门难道是摆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