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科举之市井生活 >

第17部分

科举之市井生活-第17部分

小说: 科举之市井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致拙恨没有照相机,这么好一席面,拍完往朋友圈一放,那点赞还不咔咔的来。
  顾彦汝先尝了酱排骨,首先便觉得甜,然后才是肉的醇香,又不肥腻,味道不错,他肯定地点了点头。
  若让章致拙来说,他家还会放几颗青梅来代替玫瑰米醋,一点点酸味更加开胃,在热腾腾的白米饭上浇上剩下的浓稠酱汁,随意一搅和,哇,真是神仙都不换的滋味儿。
  章致拙本身就爱吃甜口的,如今这桌子菜正合了他的口味。有一大半都是他吃完的,最后实在塞不下了,像身怀六甲的小媳妇似的扶着腰出的酒楼大门。
  傍晚,客栈的窗一打开,便是凉爽的风吹来。章致拙兴致勃勃地趴在窗口,看着不远处静谧的河道。
  这家客栈傍水而立,底下便是水,只得靠船渡岸。说起无锡,章致拙便想到了曹禺的经典话剧《雷雨》。周朴园小时候生活在无锡,和侍女侍萍有一段感情,以及语文卷子上常会看到的问题:“为什么周朴园说无锡是个好地方?”
  章致拙怀恋地笑了笑,过往的一切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永远的留在那个时空,它仍然支撑着章致拙在这里好好活下去。
  不能再想了,要落泪了。
  章致拙夸张地甩了甩了衣袖,做作地摸了摸并不存在的眼泪。说道语文卷子,便想到考试,想到考试便想到科举。妈的,果然一刻也放松不得。
  章致拙郁郁地坐回书桌前开始今日份的读书。点灯熬油地读了三个时辰,已经三更天了,章致拙扔下书,伸了个懒腰,打了哈欠。踱步至窗前,尽力眺望,又做了套眼保健操,珍惜自己明亮迷人的大眼睛。
  又洗漱忙活了一阵,终于准备上床休息了,眼神余光一瞟,便看见一封信掉在了地上。
  坏了!章致拙一拍脑门,之前轩哥儿给他寄了信,向他询问秋闱相关的事儿,他还未回信呢。
  章致拙是个今日事今日毕的人,向来最难忍受拖延症,没看见还好,一旦看见了又不让他做,那可真是难受了。
  章致拙叹了口气,又坐回桌前,拨亮了油灯,又另点了根蜡烛,细细研了墨,心里暗自组织语言。
  轩哥儿如今二十,两年后便是二十二,他的基础很扎实,文章写得也不错,下场一试也未必考不上;就算考不上,相信以轩哥儿如今的状况也可以重新调整,再考一次也没事。
  这么想着,章致拙心里便有了思路,给轩哥儿回信。
  夜很寂寥,浓墨般的天色似乎用那如顷的太湖水也冲刷不开,不知哪处传来一两声犬吠,很快又归于寂静。。。。。。
  ******
  京城,章家。
  温热的日光洒在宽敞的院子里,年前章则淮寻了几根木头,搭了个小小的紫藤花架,好给沈氏歇歇脚。
  如今紫藤花已开过,留下蓊蓊郁郁的绿叶,在夏日也有一处清凉之地。琳姐儿铺了家伙什儿,坐在花架下,仔细地绣着自己的嫁衣。
  天气到底有些热,琳姐儿拿帕子抹了抹秀气鼻头上沁出的汗水。对嫁人这事儿,琳姐儿心里的责任感多过欣喜;对于未来的夫婿李珏,她也只有些许好感,也没有话本里那恨不得生死相依的浓烈。
  琳姐儿拿着针搔了搔头,又伏下身子继续绣。成亲后与李珏能有爹娘一半的感情深厚便很好了,琳姐儿想得很开,她一向洒脱,君若无情我便休,日子是自己的,还得好好过。
  想到爹娘,前几日俩人还商量着一同出去游玩,琳姐儿在一旁听着,发觉似乎没有带上自己的意思,暗暗吐了吐舌头,心道好肉麻。
  沈氏瞧见倒有些难为情,章则淮很是理直气壮,说孩子们都大了,也知数了,他们老两口也要好好歇息。
  甚至变本加厉道:“琳姐儿七夕和珏哥儿出去,咱们七夕也去街上溜达溜达。”
  琳姐儿笑得前俯后仰,心想拙哥儿那活宝样儿定是学的他爹。其实也不是,章致拙那是真皮。
  正想得入神,仆从通报李珏少爷来了。琳姐儿只得放下手里的活儿,便看见李珏脚步轻快,以不符合他体型的速度小步跑来。
  琳姐儿掏出自个儿的帕子给他擦了擦汗,李珏嘿嘿一笑,也不客气,就坐在琳姐儿对面。兴奋的说道:“琳姐儿,上个月我那百货铺子可是大赚了一笔,爽!”
  琳姐儿也高兴,李珏赚得越多,二人家底越丰厚,可是大好事。又听李珏说道:“我娘昨日给了我一百两银子,叫我给她买首饰。我好一阵忙活,跑遍了大半个京城,花了九十八两,买了一嵌宝石金丝花钿,一对累丝嵌螺钿珍珠宝石金耳环。”
  琳姐儿不解:“一百两买这些不是足够?”
  李珏一挥手道:“害,一般人花一百两买也就这些了。我可不一样,我还给你买了一根琉璃折股簪,一根穿花戏珠镂空金簪,一环银手镯,也在这一百两里。”
  琳姐儿虽然知道他擅长精打细算,可一百两怎么也不可能买到如此多的首饰,心里肯定是他自个儿贴钱了。
  “我还买了些时新话本,最后还剩下二两银子,一个月的零用到手了。”李珏一番操作,心里很是舒坦,将有限的银钱通过各种手段买到最多的东西,如此极限的操作,非常完美地满足了他的强迫症,舒坦~
  “明日我计划着,就花二十文,朝食、哺食在家里吃,不必花钱;昼食便去自家酒楼吃,也不花钱;下学可买碗细面,下足足的臊子,十五文钱;再买盏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三文钱;剩下两文买个小小的糖人画儿。一文不剩。”
  琳姐儿知道珏哥儿有这个克制花钱的癖好,之前他还担心,怕未来媳妇儿知道了嫌弃他抠门,后来晓得她根本不在意,李珏便更加放肆了。一直憋在心里无法与外人言的古怪癖好终于有人倾听了。
  李珏在脑子里规划了一遍如何花,爽了一次;跟琳姐儿唠过之后,又爽了一次;最后真正花钱时,再爽了一次!试问,天底下还有何比李珏的癖好性价比更高?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吃了一斤多的小龙虾,爽!
  文中诗句出自宋…董嗣杲《栀子花》感谢在2020…04…24 15:28:56~2020…04…24 21:46: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马非马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7章 另一支
  又是几日颠簸,章致拙二人终于进了江浙地界。前头提到,章家有一支脉分到了江南,按照族谱记载,再对照辈分,如今当家的与章致拙祖父同辈。
  章致拙拿着章则河给他的信,又询问了官府文书,初步确定了当初章家定居在杭州一个偏僻小山村。
  下了船,又找行商买了两头驴,二人便背起行囊,冒着如丝细雨,往章家居住地泉浦村行去。
  章致拙骑在青驴上,头戴竹篾编织的斗笠,身穿棕黑蓑衣,有些怏怏。顾彦汝倒心情舒畅,甚至拿出一支竹笛,时不时横在嘴边吹一段曲子。
  “不仅就是丢了一袋子钱,多久的事儿了,怎还没放下呢?”顾彦汝受不了他那哀怨的样儿,开口安慰道。
  “我可不是你,如此家大业大,被偷了十两还无动于衷。”章致拙简直想哭,冷冷的雨丝在他脸上胡乱地拍,“我好不容易才赚些碎银子,倒让那贼一把偷光了!简直岂有此理!”
  章致拙越想越气,这可都是他辛辛苦苦一字一句出卖节操写小黄文赚来的。这十两平白无故没了,真是剐他的心头肉啊。
  “如今,老师没寻到,还倒贴了十两银子,我亏大了。”章致拙心里委屈,如今读书全靠他自个儿单打独斗,感觉到了瓶颈期,得找高人指点几句。
  谁知隐士是真隐士,学问是真有,对功名利禄也是真视之如粪土,人家压根不想收徒弟。章致拙碰了一鼻子灰已是很难过了,回程的路上还被贼人偷走了钱袋子,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顾彦汝瞧章致拙实在很难受的样子,便开口说道:“你若想拜师傅,我倒认识几个学问精深的老友,可去信替你问问。”
  章致拙的双眼“噌”一下便亮了,又有些不好意思总是麻烦他,便委婉回绝了:“这不大好吧,你可是名士,到时你巴巴地去信,结果人家压根看不上我,反耽搁了你的名声。”
  顾彦汝虽与家中关系不好,但人家好歹也是官宦子弟,章致拙自己只是个小商贩的儿子。若不是机缘巧合,阶级差距如此巨大的二人根本没有相交的机会。若总是扒着顾彦汝,在人家身上蹭吃蹭喝,也不是个事儿。
  章致拙心中感叹,在现代,教育资源如此丰沛的情况下,好老师也难求;更何况是在上升通道几乎只有科举这一条道的古代,名师更是千金难求。
  顾彦汝也不强求,朋友之间切忌口是心非和自作主张。
  二人走了整整一个晌午,两头青驴也累得喘粗气儿。转过一个山坳便是泉浦村了,秋风肃肃,两边的山上密密匝匝种了好些茶叶,排列得整整齐齐。
  村口池塘边,有些老人小孩坐着,端着饭碗在石板上闲闲地谈天。见有外人来,小孩儿赶忙喊了里正过来。
  章致拙二人也无意闯进人家村子,便在村口耐心等待。不一会儿里正便到了,几人有礼地拱了拱手,章致拙便说明了来意。
  幸好没找错地儿,里正唤了几个人去叫章家的出来认亲。小孩儿一年到头也难得见个面生的外人,偷偷躲在枫树后头好奇地瞧着。
  章致拙四处打量,这村子虽偏僻,看着倒也富足。此地多丘陵,小山上都被开垦出来种了茶叶,村口还深挖了田地,种了几亩的茭白。大人的衣着也齐整,没有衣不蔽体的情况;小孩儿眼神明亮,脸虽被晒得黑了,却也透着健康的红光。
  章致拙放下心来,茶叶是经济作物,能让一个村的人都种了不少,说明粮食基本不缺,能填的饱肚子。要知道,农民是对世道最敏感的一群人了,该种啥人家心里都本账。
  章和良带着家里人快步走出,一见拙哥儿,立刻握住了他的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这老头便是章致拙祖父章和允的堂弟,章致拙该叫堂伯爷的。
  跟在章老爷子身后的子孙忙托着他的手臂,怕他老人家心情激动岔了气。
  章致拙感受着老人粗粒的双手,花白的头发,还有一声声满含热泪的好孙儿,他也有些受不住,眼睛微红,用力地回握老人家的双手,喊了一声堂爷。
  众人好一阵激动,这年头,能横跨千里来找寻早迁的族人是多么不容易。泉浦村里人也都心生感慨,章家血脉未断啊。
  此处的章家已在泉浦村扎下根来,经过多年的打拼,盖了农家院子,生儿育女,一大家子人枝叶繁茂。
  章和良平复了激动的心情,殷切地看着拙哥儿,询问他京城的情况。章致拙一一说了,在讲到祖父已故去时,章老爷子又抹起泪来。
  章致拙同老爷子说了好一会子的话,又留在章家吃了哺食,月上中天,才洗漱完准备歇息。临睡前,又给家里写了封信,大意便是寻到了在江南的章家亲戚,章老爷子身子还康健,颇想念在京城的亲人。
  之后几日,章致拙盛情难却,在章家住了好几日,同众人也熟悉亲近了不少。大抵血脉间的的牵绊真能跨越千山万水吧,章致拙这几日感受到的都是家的温暖。
  不过,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停留了几日,章致拙也要告别章家人继续他的游学历程了。章家长子赶着牛车,陪着二人,直接一路送到了杭州城门口,这让章致拙既感动又不好意思,邀请道日后多到京城来看看。
  告别了章家人,章致拙二人便在城里寻了家客栈落脚,离大名鼎鼎的西湖颇近。每日一掀窗户便瞧见不远处的波光粼粼,还有船夫驾着小船晃晃悠悠,岸边夹植了桃柳。
  可惜的是还没有苏堤,连苏东坡现下都不知在哪儿呢。上辈子章致拙时常去西湖拍照,风景秀美。堤上绿柳如烟,红桃似雾,璀璨若霞。月沉西山之时,清风徐来,吹皱一江湖波,桥影照水,蔚为可观。
  唯一的缺点便是人太多了,节假日摩肩接踵,耳边全是游客的叽叽喳喳声,时不时还会碰着人家的自拍杆,国内的景点大多逃脱不开这一定律吧。
  顾彦汝也头回到杭州,游览了一圈西湖,诗性勃发,俱怀逸兴壮思飞,回到客栈潇洒地磨了墨,唰唰唰写下好几篇诗文,文采俊逸,文品如人品。
  章致拙看着胆寒,缩着身子,低着脑袋看自个儿的四书五经,半点不敢掺和。
  ******
  秋风清,秋风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秋色惨淡,烟霏云敛;秋容清明,天高日晶;秋色栗冽,砭人肌骨;秋意萧条,山川寂寥。
  京城章家,安哥儿吃过哺食便率先告退,回了房用功读书;章则淮夫妇和琳姐儿则聚在一块儿商量嫁妆的事儿。
  离婚期也不过三月余了,琳姐儿的嫁衣已绣得差不多,要陪嫁的银子、家具也早已备好。章家如今富裕,前门大街的点心铺已买下,宅子里的甜井又是源源不断的生财。
  沈氏开口道:“旁的陪嫁物什都齐了,只缺两个丫鬟、一个仆从。明日我遣人牙子进门让琳姐儿好好挑挑,还有几个月还来得及调。教。”
  章则淮看着手里的嫁妆单子,一边点了点头,道:“咱们家底还是薄了些,只是些木器家具,摆件也少,田地也只有牛膝村那几亩瘦田,房屋宅子更是没有。让琳姐儿受委屈了。”
  琳姐儿也不是出嫁便想掏光家里家底的人,便说:“爹娘还凑了两千两银子给我,这就够够的了。”
  沈氏又道:“到时将李家的聘礼也一并加到单子,咱们又不是那卖女求荣的,不指望着这点聘礼过活。”沈氏打开香箧,翻看琳姐儿的尺头,织缎锦、云锦、浣花锦、各色绢纱,还有几张皮子。
  薛定谔喵喵叫着,迈着猫步轻盈地跳上琳姐儿怀里,摊着软软的肚皮,四仰八叉。琳姐儿手法娴熟地从上到下伺候着狸奴,又抽出手来给它剥了半个熟鸡子。
  章则淮瞧见,半是埋怨,半是头疼地说:“外头穷苦人家还吃不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