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盛唐 >

第61部分

调教盛唐-第61部分

小说: 调教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还不站回去。”杨钊压低着声音道:“怎么,想站在这儿挨批?”
    年轻的谏官刷的一下退了回去,然后一脸严肃,仿佛刚才的事儿没有发生过似的。
    杨钊只好再次弯成九十度:“愿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男人笑着摆了摆手道:“杨卿平身。能想出此等祝词,也算有心了。”
    “有劳陛下谬赞,学生惶恐之至。”杨钊回道。
    万岁这个称呼在唐六典和宋代律法中都没有明文规定是皇帝用的。只有到了明清时期,才成了皇帝的招牌。杨钊这么说,在这时算得上比较时髦了。
    高力士知道皇帝对杨钊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因此只是笑呵呵的没有动。至于那个吃多了的谏官,无所谓,谏官不都是这样德行的吗?默默估算了一下时间,高力士随即在老男人的耳边道:“陛下,吉时已到,殿试可以开始了。”
    “哦?”李隆基扫视全场之后,才道:“那便宣昭吧。”
    高力士立马捧着一张黄色锦缎做成的诏书,念道:“宣大唐明皇帝昭:昔日荣登大宝以来,朕夙兴夜寐,以不负先帝所遗为事。今于开元十七年甲申常科,纳天下贤才为国之基……”
    待到高力士读完诏书,所有的学子再次整齐的鞠躬。看得杨钊很想笑,这场面越看越像是参加葬礼的德行……
第135章:抡才大典三
    随后光禄寺的官员手里拿着名单,大声的喊道:“开元十七年甲申常科殿试,届时开始。用时两个时辰。宣各位学子入座。”
    每个案几五尺见方,两百个对于面积三千多尺的含元殿来说,只占了一小半不到。皇帝率文武百官监考,这是多大的荣耀,学子们全部激动的犹若筛糠,但是又偏偏故作镇静,那德行反映到脸上,可谓相当精彩。
    而一脸从容的杨钊跟杜甫两人就显得鹤立鸡群,愈发出众。李隆基只是轻抚长须,微笑不语,下边大臣,便也静默不语。在他们摸不清皇帝的脉搏以前,所有的事情都只能等,尽管场中有着他们的不少子弟。
    学子就坐,光禄寺的官员禀报明皇请下口谕,便可捧出试卷。试卷有礼部拟定,报大内由皇帝裁决,也可以由皇帝出题。试卷被封在一个暗黄色的锦囊之中。
    手捧着锦囊的光禄寺官员,接受学子们的一次大礼,才可开启试卷。随后由完全不相干的皇家千牛卫士,将试卷分发下去,以杜绝联合作弊的可能。
    杨钊心头发苦的看着拿到手的试卷,自从进入含元殿开始,他的腰就没有直起来过,好吧,这些都是大佬,给予适当的敬重很正常。但是还要挺腰直背的跪坐两个时辰来答卷,就有些吃不消了。
    整张试卷上只有两题,一是作诗一首,题目不限,想写啥写啥,甚至可以把以前写的拿过来充数,但前提是不能让人知道,否则就得倒大霉。欺君罔上的罪名可以将之发配到岭南以南,还是一辈子都回不来的那种。
    第二题是策论一道,这个倒是有题目,上书:国之大,曰兴,曰亡。历朝更替曰:缘何?
    这样一道题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哪位老表心思一动,临时出的题目,而这个老表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就是在坐中间,尊荣无极的大唐明皇老男人阁下。
    大多数人看着这样的题目就头疼,太敏感,说多了是错,说少了也是错,甚至没注意跐溜了一句什么话,都可能是错。历朝历代的君主贤人大多探讨过这个问题,但依然没有标准的答案。
    唯一标准的答案就是孔圣人的那一套,但是那一套已经在千多年的时间里,被人么用烂了,凡是认识几个大字的人都知道用仁啊,礼啊什么玩意来回答。
    写不出花儿来,又怎么可能脱颖而出?
    但是写出花儿来,要是犯忌讳了呢?虽说这是殿试,皇帝不会在这样一篇试题文章上较真儿,但留个坏印象以后还怎么混下去?于是很多考生纠结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到了午时,老男人做个样子以后,便连同百官前去蓬莱殿宴饮,等殿试即将结束的时候再回来。皇帝起驾以后,皇家卫率千牛卫就会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二百来个学子团团围住,以防作弊,就是防贼,估计都没这么彻底。
    杨钊咬着笔杆子,琢磨着写什么诗,想了半天没有合适的,就随便胡诌一首算了,意思到了就行。
    又想了一会,杨钊提笔写下:“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万国贺拜望长安,千秋盛世道开元。”
    写完放下笔,杨钊不由得点了点头,诗是七拼八凑来的,算是应景之作,就那么回事,不过这马屁拍的,倒是啪啪响彻天下。这些都老男人的得意之处,谁敢说不好,老男人肯定抽谁。有那么个意思就成。
    大头是后面的策论,老男人不会无的放矢,这么一题策论做好了绝对是前途无量。唐人爱诗是不假,可是安邦定国却不能靠诗,不然李白早就封侯拜相位极人臣了。关于这一点老男人还是很清醒的。
    第二题,杨钊思索了片刻,便提笔写道:“国家兴亡,看似理同人之生老。不可止之乎?不然也。须知国之大者法久必弊,兴衰交替皆源于此。可决乎?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可也……”
    随后杨钊仿佛下笔如有神一般,寸许大的楷书如同缓缓流淌的清泉,从杨钊的笔下不断涌现……
    两个时辰以后,也就是申时左右,老男人便带着文武百官吃饱喝足,满面红光的回来了。
    高力士离得老远,一声众学子离座,便标志着殿试的结束。随后自然有鸿胪寺的一帮子例官上前,一一将写满的宣纸试卷收归,当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封存报入内省,等着回头李隆基亲自阅看。
    但实际上,却是皇帝随便翻看过后,由高力士这位牛叉的班子连同阁部大佬一同阅卷,然后拟定名单,报给皇帝,再由皇帝下旨,完成这一复杂且有序的抡才大典。
    答完试卷,老男人会在大明宫内管一顿饭,然后将众位学子全部打发回去,等候消息。待到试卷评定之后,再下旨将三榜进士招进宫里,状元跨马游街之后,举办琼林宴,顺便开始封赏这些殿试进士们,要么入翰林院,要么外放为官,要么进入国子监闲置,以待吏部大考之后,官位缺失之后补上。
    众位学子来到蓬莱殿偏殿,不声不响的吃东西,有些人是心里想着殿试时,那一句写的好,什么什么的,反正是食不甘味如同嚼蜡。
    腰弯生疼的杨钊,拉着杜甫,很随意的吃了起来,饿了大半天,他已经没有闲工夫去伤春悲秋的感叹什么皇家威严等等的东西了。
    于此同时一个刚刚伺候着众位准进士的太监,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的情况下,慢慢的离开了。
    唐明皇将大臣们打发走了,只留下张九龄王维牛仙客李林甫等人,有说有笑的等着太监将那些学子的动向报告过来,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面试。
    小太监一阵小跑,很快来到紫宸殿,能进入这里的大臣便是真正的阁部了,因此紫宸殿又有内朝一称。
    瞄了小太监一眼,李隆基问道:“学子中可有甚子特异之处?”
    “回陛下。”小太监单膝跪倒:“会试解元杨钊和二甲第九的杜甫两人比较随意,起于的大都无甚子异常……”
    “哦?”李隆基笑了,笑的很有深意……
第136章:小李子
    殿试当晚,老男人便将杨钊殿试的试卷给调了出来。并且仔细过了一遍,他很好奇,杨钊会写出什么样的观点出来。
    虽然点杨钊为会试解元的时候,多少有些对当年杨钊造水车的补偿心思。但是轮到殿试就不得不慎重了。状元肯定要入翰林院的,塞一个无能的人进去,李隆基养得起,但他却并不想那么做。
    将杨钊的试卷给过了一遍之后,李隆基的眉头皱了起来,整篇文章的观点的就两点,一是承前启后,二是与时俱进。承前启后的观点不新鲜,可以说是被用烂了的。但是与时俱进的观点就太新鲜了。
    与时俱进说起来很好听,可是做起来却难如登天。转手将试卷交给了高力士,李隆基道:“力士,你也看看吧。”
    高力士拿过一看,愣住了。
    他不得不不惊讶,杨钊的心太大了,大到让他吃惊的程度。法久必弊,与时俱进这种观点根本就是谋取千秋万世的观点。虽然每一个统治者都希望能千秋万世,可是也都知道不可能。
    “陛下,莫不是想点此子为新科状元?”高力士握着试卷道:“此子虽有些毛躁,但终究还是很有才华的。”
    李隆基点了点头道:“薛锈乃是会试甲等第二,但可惜他是河北氏族。斐庭光是山西士族。这两人都不合适。且论及才华,始终低了杨钊半筹。不过这个杨钊也是个事儿精,怎么安排是个问题。”
    “陛下,奴婢以为将是招进翰林院即可……”
    于是杨钊的未来就在老男人和高力士几句话之间定了下来。
    殿试三日之后,正是中秋,恰巧的是老男人李隆基刚好是这一天的生日。于是琼林宴和老男人的寿宴便合在了一起,在蓬莱殿举办。
    大清早,杨钊眼睛还没有挣开,昌平楼外面就已经闹腾了起来。一帮子宦官带着皇帝的圣旨,不由分说的直接闯进了杨钊的卧房,将睡眼朦胧的杨钊一把从床上拖起来。那德行快赶上工程队强行拆迁了。
    杨钊睁眼就看见一帮子宦官,吓了抬腿就是一脚,幸好杜甫眼力劲儿好,一把将杨钊给抓住。才没有闹出殴打天使的罪过。
    传旨的太监,对着杨钊咧嘴一笑:“杨钊杨子午,还不快沐浴更衣,迎接天家圣旨?”
    “啊?”杨钊一愣,正想说点什么的时候,杜甫却一把将他给拖了过去:“天使还请用些茶水。”然后不由分说的拖着杨钊就走。
    “睡糊涂了你?”杜甫知道杨钊高中状元:“赶紧沐浴更衣,你杨子午以后可就被称为杨三元了。”
    将杨钊拖进不远处的一个房间,杜甫便吧嗒一声,将杨钊给关在了屋内。留下一句快一些便扬长而去。
    莫掌柜已经早早的准备好了沐浴的水桶。杨钊迷迷糊糊的坐到大浴桶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中状元了。
    左搓右揉一番,收拾停当以后,杨钊便准备好了去面对那个五肢不全的所谓天使了。
    见杨钊身穿宝蓝长衫走出来,钱即开捧着黄绢道:“永乐杨钊杨子午接旨。”
    然后再杨钊九十度的鞠躬中,满意的打开圣旨,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大意无非是杨钊被点为新科状元,以后要尽忠朝廷报效家国等等之类的话。
    念完以后,将圣旨双手递到杨钊的手里,这传旨的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然后宦官钱即开伸手一挥:“帮状元郎更衣。”
    一帮子在旁边候了多时的太监,为首的一人,捧着一套大红的衣服,招呼众人刷的一下便将杨钊给围了起来。然后伸手向着杨钊摸去。
    “停!”杨钊大喊一声,道:“我自己更衣成不成?”
    “当然不成。”也不知道是谁回了一句,之后便是一阵噼里啪啦,跟打架似的给杨钊换上了一身状元喜服。远远的看去,跟新郎官的衣服一点都没错样。搞笑的是帽子上还别着一支大红花。
    随后一个宫女打扮的女子,拿着一个小包裹进来,三把两下,将胭脂啊水粉啊什么的全部朝杨钊的脸上招呼,让杨钊郁闷的是,他连照个镜子的机会都没有。收拾完了以后,杨钊连同杜甫便上了去往礼部的马车。
    坐在马车之上,杨钊不死心的问杜甫:“杜兄,我看起来怎么样?”
    “美。”杜甫十分肯定的道:“美男子一个。”
    “真的?”杨钊有点不相信:“杜兄,你不是忽悠我的吧?这穿的跟个红包套似的,会是美男子?”
    “靠。”杜甫嘴巴一撇道:“知道你还问?”
    “他母亲的。”杨钊愤愤的道:“早知道当个状元这么多毛病,当初说什么都不参加科举了,这算什么事儿这?”
    “别废话。”杜甫瞪着眼睛道:“别得了便宜卖乖,这身衣服不知道让多少想疯了。穿你身上完全是糟蹋了。”
    杨钊不知从什么地方,刷的一下抽出一条湿毛巾,将脸上的胭脂水粉等等的全部擦掉:“哎,杜兄,你殿试多少名?”
    “二甲第一。”杜甫慌忙的道:“别擦啊,本来就丑,这一擦……啧啧。我说子午,你又把头花给摘下来了,那可是魁首的标志,你……”
    “这样顺眼了不?”杨钊将帽子从新带好,虽然还是一副红包套的样子,不过看起来舒服多了。
    杜甫闻言苦笑道:“子午,等会礼部的人肯定会批你的。”
    “不理他。”杨钊撇了撇嘴道:“那个小李子我看见了就像揍他。”
    “小李子?”杜甫很疑惑,在他的印象中礼部好像没有这号人物啊:“子午这个小李子指的是谁?”
    “小李子是谁你都不知道?”杨钊一脸鄙视的望着杜甫道:“杜兄,你太孤陋寡闻了,这样可不好。”
    “别废话。说,小李子是谁。”杜甫被成功勾起了好奇心。
    “还能是谁,就是李林甫呗。”杨钊继续擦着脸上的水粉道。
    “哦,原来是李林甫啊。”
    随即杜甫反应过来,一把揪住杨钊:“你,你,你竟然称呼礼部尚书为小,小李子?”
第137章:装傻充愣
    结果不出所料,礼部的官员一见杨钊的样子都傻眼了,能把状元服给祸害成这德行的也算是人才了。
    于是可怜的杨钊被一帮子人给压着再一次打扮成美男子的样子,骑着一匹白马,沿着朱雀大街,在长安城内转了一圈。新科状元的出现,点燃了长安城内最为热烈的气氛,人山人海都不足以形容。
    耗了大半天的时间,杨钊两腿快磨出泡来之前,才堪堪游街完毕。但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还有着大明宫蓬莱殿的琼林宴等着他。
    开元十七年的殿试,状元杨钊,榜眼薛锈,探花斐庭光。三人都穿着很有特色的衣服,在蓬莱殿内晃来晃去很是扎眼。
    因为老男人过大寿的关系,琼林宴已经彻底改头换面,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着大腹便便的官员大臣,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