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重生] 完结+番外-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
柴远道心想着“我儿牙口真好”,一边道,“所以你想派我去两江之地沿海之滨看看?”
赵谦笑了,“柴大将军威名远播,我这皇位都是指望你坐上的,更何况我与你多年戎马生涯,生死与共。此事不劳烦你,我还能去找谁呢?”
“别,”柴远道赶紧摇头,“我史书兵法都读得不少,功高盖主这一说还是清楚的,你要是再给我带高帽子,我现在就得给你跪下了。”
“……”柴筝从来不知道,自己老爹还有这么放松的时候。
在她的记忆里,柴国公总是有些病歪歪的,虽说打仗揍孩子的时候也生猛,但脸上却甚少有血色,每次去上朝回到家,精神气就会再被抽去几分。
有时候就算重病卧床,听见赵谦来了,柴国公也会先到院子里跪着候驾,哪有现在的没大没小。
应该就是这一两年间发生了什么事,才导致君臣生了嫌隙,到最后抄家灭族,深恩负尽。
柴筝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抬头看向她才三十出头的父亲。
在柴筝的心里,柴远道一直是个魔鬼形象,此刻端正审视他,才发现自己的父亲并不是记忆中那么雄伟粗壮,孔武有力,一巴掌能拍死一头狗熊。
相反,柴远道有些像个锋利些的文人,眉眼脸型没一处不齐整的,眯着眼睛时,多年征战打磨出来的杀气都收敛了,懒洋洋往椅子上一滩,跟赵琳琅颇有几分夫妻相。
而大靖的长公主,世所公认的漂亮。
柴筝没良心地想,“原来我那死人老爹长这副模样啊。”
她跟柴国公之间跟父女有仇似的,向来谁也看不惯谁,柴筝多年不拿正眼盯她爹,加上人死时她才十几岁,脑海里分分钟妖魔化成歪鼻子斜眼的壮汉。
把柴国公放在她面前,柴筝能立马认出来这是自己亲爹,刚一挪走让她画,她能画出个魑魅魍魉四人组来。
相较于柴筝的不务正业,四岁心智的阮临霜都比她显得成熟。
寻常人家的女儿,这个年纪别说国家大事,就连自家一亩三分地的争吵都搞不明白,但阮临霜的聪慧仿佛是骨子里带出来的,懵懵懂懂中竟然能够明白一些东西。
只是这些东西相较于她还是太高深,以至于阮临霜的脸上现出几分忧愁,心中隐隐觉得有些害怕。
“不怕。”柴筝忽然伸手够向她,手指在阮临霜的脸上飞快戳了一下,当阮临霜抬头时,刚巧看见柴筝无声的嘴形。
“……”阮临霜在同龄人中,一直是比较寡言的那一个,倒不是因为性格孤僻,而是她混在当中做游戏时过于厉害,最后搞得趣味全无。
小孩子也是有棱角的。
阮临霜并不打算装糊涂,其它孩子也能感觉出彼此不同,久而久之开始排外与躲避,阮临霜也就更愿意与书本为伍。
但就在刚刚,她忽然发现这个小妹妹能够明白自己的想法,柴筝的手指有些温热,擦过阮临霜的眼睛,刚好抹去她因为惧怕,挂在睫毛上的眼泪。
“姐姐抱,”柴筝向着阮临霜挪动身体,“饿了,吃饭饭。”
赵谦他们的谈话也进行到了尾声,柴筝亲眼看见赵谦往她爹的怀里塞了什么,随后一手抱起她,一手牵着阮临霜,“走走走,舅舅带你们去长安城最大的馆子吃饭去。”
阮玉璋跟在后面摇头苦笑,“陛下,你这样要宠坏孩子了。”
“……阮大人您想多了,”柴筝露出两颗门牙,叼住了赵谦的耳朵,她心想,“我跟小阮以后都会盼着他英年早逝,宠不坏的。”
===第4章 第 4 章===
长安最大的饭馆叫松鹤楼,上面还挂着先帝所提牌匾。
松鹤楼是公认的热闹,东西也确实做的好吃,只不过口味有些清淡,分量也比较小,讲究个七分饱。
赵谦提出请客的时候,柴远道就呼朋唤友,想将一家人全部捎上了——
柴筝上面还有个哥哥叫柴霁,典型的书呆子,整日没事就窝在书房里,才十几岁就已经出口成章,眼瞅着是要往五体不勤的文官方向发展,就算是柴国公亲自来薅,也很难将他薅出房门。
父子两间的谈话通常是,柴国公道,“儿啊,你皇帝舅舅请吃饭,出门走走?”
柴霁头也不抬,“哦,不去。”
按理说,柴国公这辈子就一儿一女,奈何这儿子是早产,胎里不足,不干体力活看起来也没什么不同,但要带兵……柴霁倒是想,柴远道还怕家底被败光呢。
柴国公也叹息过,怕儿子不成器,但柴筝却在亲娘的怀里腹诽道,“您儿子我大哥以后可是户部尚书,管着全天下的钱粮,要不是我们兄妹两有‘勾结成隐患’的嫌疑,还不至于死的这么快。”
有时候儿女太争气也是祸害。
盖世的英雄在亲娘怀里也有气短的时候,柴筝打了个哈欠,小手从赵琳琅怀里伸出去,拽着阮临霜的衣角,死活不愿意撒开,大有宁可断臂的决绝。
大概是母女连心,有相同的审美,赵琳琅对阮家的丫头也很喜欢,走哪儿都带着,反倒是阮玉璋跟在后面,成了个尴尬的外人。
“我家柴筝很皮,一点没有女孩子该有的乖巧,琳琅她大概是见你家女娃安安静静的,想给柴筝认个姐姐吧。”
柴远道话音刚落,柴筝的耳朵就整个儿地竖了起来,她要不是因为口齿不清,这会儿能给她爹念出套长篇大赋,劝她爹做个人。
阮玉璋苦笑,“虽说霜儿自小缺个娘,但她脾气比较拧,远不是表面上看来那么……平和,更何况柴小姐精力充沛又机灵,兴许以后能接你的衣钵。”
“我也想啊,但是筝儿才两岁,还得看她自己以后想干什么,带兵或读书,都随她愿意。而我这个做父亲的,只想给子女撑个天。”柴远道双手合十,望天道,“老天保佑我长命百岁。”
“……”柴筝心想着,“您老人家还这么想过呐,我还以为往死里抽我,是您无聊中培养出的爱好。”
随即又发现自己果然是柴国公亲生的,都喜欢向上天祈求些难以完成的事情,譬如投胎转世成蚊子,又或……这辈子长命百岁。
他们这一行人不算浩浩荡荡,不过好几个脸熟的,小二和掌柜的都迎了上来,给开了个东边的雅间。
盖窗户的帘子刚放下来,阮临霜就看见长公主的脸色一变,温柔和善的笑容瞬间像开锋的刀,透出些不可忽视的危芒。
她原本的美明艳而雍容,若非皇家,养不出这样骄阳般的贵女,即便是嫁了人也有了些年纪,赵琳琅仍然是沧海中明亮的珍珠,而此时,她那种美夹杂了金戈铁马,却猛地惊心动魄起来,这是后天磨砺产生的,再大户的人家想养,也养不出一二分。
阮临霜有些敏锐的直觉,从长公主放下帘子的那一刻,她就回握住了柴筝的手指——危险在往这小小的地方聚拢,待会儿可能会有大事发生。
“皇兄,你这是多不招人待见啊。”赵琳琅笑了,“吃个饭也有搅和的。”
赵谦无奈地笑了笑,“没办法,时局不稳啊。”
先帝驾崩前的那几年,内忧外患,节度使与外邦勾结,导致漠北十六州一夕之间数度易手,是柴远道临危受命授印挂帅,又遣赵谦为他管钱粮军备,赵琳琅为先遣军前锋。
他们三个是青梅竹马长起来的,军中几年又磋磨了心性,因此算是过命的交情。
柴筝对她娘身上的这种变化并不奇怪,她柴家的女儿郎骨血里就有野性,当年赵琳琅也是打遍三军无敌手,只是她跟柴筝又不同。
赵琳琅比起柴筝鱼死网破的烈性,她更有种兼容并蓄的温和,是生长在水中百折不挠的蒲苇。
柴国公日后哀叹,便是叹女儿随了自己,怕是命不长久,若能像长公主哪怕三分,日后的路不至于那么难走……
雅间里就算是不点菜,也会先送上三小碟的点心和一壶茶水,只要钱给足了,就算各位只是坐在里面打瞌睡不吃饭,掌柜的也允许。
松鹤楼上下两层中间做了架空,大部分的声音都能过滤,相互之间不打扰。
但即便如此,此时外面也过于安静了,几乎一点声响都听不见——
松鹤楼迎来送往,有这样临街开窗,能见松园柏林和潮涨潮退的雅间,也有闹腾起来的大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自然高谈阔论,醉酒闹事也在所难免。
老板当初建楼时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螺旋式的外走廊可以直接从一楼上二楼而不经过大堂,方便达官显贵们避人。
可现在本该最热闹的大堂鸦雀无声,反而是外走廊上传来些轻微的动静。
来人非常的小心,连风铃都未曾惊动,只是这一屋子中除了阮家父女,都是枕戈而眠的高手……才两岁的柴筝都认为论拳脚,自己比四岁的阮临霜厉害。
“孩子给我吧。”阮玉璋也警觉起来,他主动承担了后勤工作,又道,“早知道就该让陛下多带几个护卫,他的身份毕竟不同往日了。”
“哎,”柴远道不高兴了,“小阮啊,你这是看不上我嘛?有我在,赵谦他小子的命丢不掉。”
“……”柴筝心道,“爹,我的亲爹,您行行好,待会儿趁乱插赵谦两刀行不行?”
然而两岁的孩子实在没有发言权,柴筝大头朝下,直接被塞进了阮玉璋的怀里。
柴远道跟赵谦合力将红木的八仙桌架在角落中,形成个不小的空间,让阮玉璋带着孩子们躲了进去。
红木桌桌面有三四寸的厚度,一般的刀刃绝对扎不穿。
柴筝向外伸着脑袋,堪堪能让视线越过桌子边缘。
她尚未发育完全的脑子超负荷运转,竭力思考松鹤楼的刺杀事件为什么没能形成气候,甚至于她都未曾听说过。
“来了。”赵琳琅将桌上的杯子拿起,即刻便有一枚小小袖箭从窗户处射了进来,袖箭后续力道不足,被困在杯子底部,一声脆响断成了三截。
看分工,柴远道是负责保护赵谦的,赵谦是疯狂作死的,而赵琳琅兜底,就守在桌子旁边,因此袖箭掉落时,柴筝看清了铸造工艺。
这东西明显不属于中原,虽然有意识仿造,但中原产铜量不大,一般袖箭箭头为铁制,杆为木头,倘若用久了即便保养得当还是会产生锈渍。
而这只袖箭箭头是黄铜所制,箭杆虽然也是木头,不过这种木头的纹路很奇怪,从中间断开后散发着淡淡的青草香。
柴筝曾经南征北讨,对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有见识,这种带香味的木枝喜阴喜潮,喜盐碱地,大部分都长在沿海地区。
观察完这些细节,柴筝的目光又落在闯进来的人身上。
一共是四个人,柴筝估计外面应该还有一到两个人是撤退时接应的,而闯进来的人全部蒙面,没有穿夜行衣,青天白日穿夜行衣实在过于瞩目,有些招摇过市的嫌疑,大概率他们还没开始做坏事,就被衙门给捉了个现行。
这些人的服饰都比较简单,粗麻布衣,灰色或深褐色,混进贩夫走卒里面完全找不出来,长安城中天子脚下,又是非一般的繁荣,若真要兴师动众的排查,十个里面能揪出五个相似的。
就这些精密的部署来看,幕后之人应该有些头脑,只是对大靖王朝还不够熟悉,也没实地考察过,单凭外观上的臆测,才有袖箭这样的破绽。
柴筝又想,“这要是我,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这四个人的身手都很不错,培养来做死士都绰绰有余,而且用的都是短兵刃,小空间内也能施展的开,相反,柴远道他们却是赤手空拳。
“身手虽然不错,但行刺这类活儿不是谁都能做,这么精细的布局,最后却派了几个江湖人士,明显是不想成功啊。”
柴筝皱了皱眉,“栽赃嫁祸?”
这时候阮临霜的声音从她背后响起,柴筝隐隐惊了一下,但没表现出来。
阮临霜道,“他们好像很怕死。”
连阮临霜都看出来的怕死,那基本就等于写在脸上了,这几个人若是拼尽全力,恐怕柴远道也会吃点亏,但很明显,他们行刺的目的就是为了撤退,一点额外的劳动都不愿意给出。
柴远道将一双筷子分成两支,一支拿在自己手里,另一支飞抛给了赵谦,翠玉制得筷子只要不是横着撞在重物上,就能保持不断不碎。
他伸手拉住面前的赭衣人,在短刀刺过来时将筷子顶住刀背,刀身猝然下沉,砍在赭衣人自己的手指上,刹那间鲜血横流,而另一根筷子直接从天灵盖灌下,在赭衣人脑袋上开了瓢。
柴筝回头,遮住了阮临霜的眼睛。
===第5章 第 5 章===
短短不过半盏茶的时间,自诩武功高强的“刺客”就已经失去了一位同伴,剩下的人更加不想恋战,望天吹出一声长哨就想撤退。
赵琳琅刚刚挡下袖箭的茶杯仍然完好,她屈指在杯上一弹,这小小的东西便崩裂开,分前后两片袭向刺客,一片正中后心,另一片压于其上,直接开膛破肚。
柴筝对自己的父母还是了解的,一旦动手,场面必然十分血腥。
四个人来的,最终只走脱了两个人。
楼底下的喧闹又忽然恢复过来,柴远道伸手,将挂在窗户上的尸体往后一拉,此人流血不少,死相也不太平,肠子掉出来一截,松鹤楼的外墙上应该到处都是血肉碎片,但短时间内居然没有听见惊叫声。
“看来行刺的人不简单啊。”柴远道将尸体放在地上,迅速摸了一番,从口袋里摸出半张银票,另外还有一捧牛毛小针。
柴远道有些不解,倘若此人在逃脱之前放出暗器,不求伤人至少可以增加全身而退的机会,难不成这些东西极为稀有,宁可没了生命也要揣着跑?
柴远道盯成了斗鸡眼,都没看出个与众不同。
就在这时,赵琳琅也搜查完了另一具尸体,这具尸体更加奇怪,全身上下连张银票都没找到,怀中却放着一个普通的木匣子。
木匣子制作粗糙,没有带锁,街面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