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红楼上位记 >

第6部分

红楼上位记-第6部分

小说: 红楼上位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周了,我没想到琏奶奶厉害到了这等程度,是我害了晴雯姑娘。”

    “不过,你们不必杯弓蛇影,首先,琏奶奶自然以为我被打发了,我一个小小奴才,她不会放在眼里。就算知道是我冒领,得知小蓉大奶奶救了我,她就不会插手的。其次,赖嬷嬷非常有体面,不可能是琏奶奶撵晴雯走的,应该是赖嬷嬷面子挂不住,觉得晴雯与我们勾搭,自己领她回去的。最后,领银子的毕竟是庆儿,罪责只在他身上。”兴儿推测道。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2章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奴才们见到闺阁小姐,要远远避开,庆儿帮晴雯的忙,肯定进不了姑娘们的房里,只有丫头能进。

    问题在于,晴雯姑娘心里聪明,却不屑于使用心机,不在乎这点子事,而庆儿,他原本是去领银子的。王熙凤一查库房账本,多领了一百两,而交给自己的只有二百两,焉能不怒,自然而然认为是庆儿私吞了,并且勾搭晴雯。

    司棋和潘又安有私情,马上就被收押了,被安上这种罪名,赖嬷嬷只好领晴雯回去。

    “不错,我领了银子之后,二百两是交给了庆儿的,他就算把我们供出来,也百口莫辩。主要是兴儿你被小蓉大奶奶保住了,琏奶奶才不愿意多此一举,个中得失,她比我们还清楚呢。”隆儿也放了心。

    “兴儿你的事情,都传开了,虽然大家表面上不敢说,但心里无不佩服,你真是有种!”昭儿竖起了大拇指,又道:“好了,我们还要跟琏二爷出门,有空咱们再聚一聚,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开口,东府西府,还不是一个贾府。”

    多年好友离别,三人不免伤感一番,各自拍了拍肩膀,隆儿昭儿自去了。兴儿搬了行李出大院,他的名声就算传开,也不会是好名声,多数人都以为他疯了。

    传播的范围也仅限于小厮、丫头、管事之间,主子们顶多当做笑话,认为是奴才多有抱怨罢了,谁也不会当成大事来看。

    “平时多少好话你不听,那琏奶奶岂是轻易能得罪的,你怎么就犯傻了呢?唉……”林之孝家的在荣国府大院挨近角门口的地方,唉声叹气地对兴儿道。

    “连我这么个宝二爷跟前的得意人,对袭人姐姐她们也得时刻尊敬小心,亏得兴儿你干了这么多年。”茗烟也出来笑嘻嘻地噘嘴。

    他们都不知道兴儿被秦可卿保了,只认为下场不好,至于吴新登媳妇、钱启之流,则不免冷嘲热讽了。吴新登是库房总管,吴新登老婆仗势欺人,贾探春出来管家,她藐视探春,结果被探春教训了一通,典型的欺软怕硬。钱启亦是仗势欺人,想强娶柳五儿。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平白无故,打嘴现世的,丢人!”吴新登媳妇连连摇头,她们皆惧怕凤姐,平时要帮着王熙凤。

    “林大娘,多谢你多年来对奴才的照顾了。”兴儿笑笑,林之孝夫妇和别人不同,属于明哲保身的一类,是以他并不怨恨。

    而对那些冷嘲热讽的,兴儿则是扬起眉毛来,横眉冷对,毫无惧色,根本不屑于还口。

    “今天一看倒是个好孩子,可知是那天冲动了些。”林之孝家的点点头,各自散了。

    林之孝夫妇和赖大家一样,是夫家势力,不同的是,他们又是王熙凤心腹。周瑞夫妇、王善保家的、费婆子等则属于娘家的陪房势力。

    第二十七回,林红玉对王熙凤说:我妈是奶奶的女儿。

    林之孝家的既然是王熙凤的干女儿,其心腹确定无疑。

    同一回,王熙凤说:林之孝两口子都是锥子扎不出一声儿来的,我成日家说,他们倒是配就了的一对夫妻,一个天聋,一个地哑。

    所以,林之孝夫妇很多时候只会明哲保身,但后来也变得仗势欺人,林之孝家的收了秦显家的贿赂,收押了无辜的柳五儿,实在是人心不古。

    第二十四回:林红玉原是荣国府中世代的旧仆,她父母现在收管各处田房事务。

    可以看出,林之孝夫妇和来旺夫妇、周瑞夫妇有一个区别就是,林之孝夫妇是夫家势力,而不是娘家势力。

    这些信息在兴儿脑海一一闪过,他心想:我也不想得罪人啊,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君岂不闻“山木自寇,源泉自盗”乎?

    兴儿抹了抹腰,转身出荣国府,却看到赖嬷嬷带了晴雯出来,赖嬷嬷刚要上轿子回去,谁知晴雯一见兴儿,火气便来了,冷笑道:“你们干了那些偷鸡摸狗的事,何苦来拿我顶缸?什么事瞒了我?真是好一个狗奴才,自己想要挺尸,也不瞧瞧你那下作黄子的样!”

    晴雯特别有个性,因为她是赖嬷嬷买来的,是奴才的奴才,是以内心特别敏感,是红楼里“反奴性”最强烈的一个人,她从来不愿意别人把她当作奴才看。王夫人要见她时,她不好好打扮,贾宝玉要洗澡时,她也坚决不服侍。

    她那张嘴,也不一般。红楼骂人的话很多,焦大、茗烟、薛蟠、鸳鸯、何婆子、赵姨娘,个个都会骂,甚至男女器官都喷了出来。但那并不是最毒的,最毒的是“下作黄子”这句话。

    黄子,意思是蛋黄,下作黄子,意思是你从胚胎里就不是好货色,这句话,比“下流”还要恶毒百倍。

    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曹雪芹落魄的时候,经常在底层社会走动,“举家食粥酒常赊”,对世俗骂人,最熟悉不过了。

    “晴雯姑娘,原是我害了你,你要打要骂,我都不会说什么。但我并不认为自己错了,别人害得我家破人亡,我还能坐以待毙不成?”兴儿对她有愧,因此眼见晴雯拔出簪子要来戳,也不躲闪。

    晴雯看他这般模样,也知道他不是有意陷害自己,便冷笑一声,不下手了。

    她在红楼里拿一丈青戳坠儿的手,这是晴雯唯一一处残忍、过分的地方,从中可见,大丫头、小丫头等级森严,坠儿被晴雯撵出去,坠儿她娘都不敢大闹的。

    “我当是什么事,好了,晴丫头,老祖宗说你是最好的,所有丫头,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你。你现在跟我回去搁一下,过几天求老祖宗送你到宝二爷房里去,大家都放个心,也都高兴。”赖嬷嬷笑道。

    “给赖嬷嬷请安!”兴儿不敢托大,磕了一个头,赖家是贾家当之无愧的奴才第一家,贾蔷叫赖大“大爷”,林黛玉叫赖大老婆“婶子”,那么,赖嬷嬷的辈分,是和贾母平级的。

    在贾母房里,赖嬷嬷还要被赐座,王熙凤等人都没这个殊荣。再者,她孙子赖尚荣从小被放出去,锦衣玉食,比之一般大户人家,毫无差别。宁国府大总管赖升,说不定也是赖家的。

    有研究者指出,赖嬷嬷是贾政的乳母,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测。

    “行了,折煞不起,只盼你们以后懂点规矩。不要乱吵乱闹,我这一辈子,还不是这么熬过来的?”赖嬷嬷笑了笑,挥手令他去了。

    她们上了轿子,兴儿道:“晴雯姑娘,一人做事一人当,奴才会亲自登门,给你赔罪的。”

    轿子渐行渐远了,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听见。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3章 红楼机变第一:王熙凤!

    兴儿疲惫不堪地躺在小厮宿舍的床上,在将养了几天,用了点药敷上,创伤渐渐好了之后,遇到一件事都要想好大一会子的秦可卿并没有立刻重用他,而是要他听从小管家俞禄吩咐。

    这几天俞禄都叫他抬轿子,抬秦可卿的轿子。

    所幸他还有点力气,不是“侍儿扶起娇无力”,腊月已完,如今已经是初春了,红楼第十年。秦可卿的未来岌岌可危,他这只大树上的鸟儿,更是预知到了危险。

    兴儿拿起一支自制的炭笔,刷刷刷地在黄纸上推测起来,这段时间,他把一本《红楼梦》默写了下来,装订成册,珍藏密敛,又在另一本粗纸上写了《红楼上位记》,作为他在红楼世界的上位日记和红楼问题的推算稿纸。

    《红楼梦》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礼俗、典制等他前世倒也查过资料,还在其次,问题是其中的时间、逻辑、因果等需要读者自己推测,可是大伤脑筋的事情。

    比如,林黛玉的家产去哪儿了?

    “养小叔子的”是谁?

    等等之类,很多人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根据红学家刘梦溪先生统计,自一九二一年胡适、俞平伯创立新红学以来,红学界的论战,将近有二十次之多。

    胡适和蔡元培论战,倒是不失学者风度。但是何其芳先生和另一位红学家论战,因为意见不同,使得生活、感情出现隔阂,这就得不偿失了。

    后来的论战亦不乏这种情况,妙玉的几件器物,因为曹雪芹喜欢用谐音手法,从而引起了周汝昌先生和沈从文先生的笔战。

    张爱玲女士在《红楼梦魇》中指出,尤三姐是裹脚的,三寸金莲,怎么不是裹脚?这个问题看起来小题大做,其实涉及到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排满不排满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搞清楚的。

    兴儿粗略看过几位大家的叙述,他很喜欢红楼梦,他对红楼问题看法如下:第一,他有自己的理解,第二,他的理解会变,并不是永远的,第三,他对自己的理解并不固执己见。

    不说新红学,旧红学时代,清朝的两个文人朋友,一个喜欢林黛玉,一个喜欢薛宝钗,差点儿大打出手,令人啼笑皆非。

    因此,很有必要说明,笔者永无论战之意。

    兴儿在纸上写下了三个目标:第一,救出秦可卿,她救过他,他必须帮她。第二,干掉王熙凤,仅仅是干掉王熙凤,不是干掉贾府,干掉王熙凤和保留贾府是不矛盾的,比如,让贾琏休了王熙凤,这就和贾府没多大关系了。第三,赚一笔钱,赎身,彻底和贾府划清界限,因为贾府的结局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他才不会那么傻,自取灭亡。

    这就是他现阶段分三步走的目标。

    但是王熙凤这个人,给他的压力非常大,不说娘家夫家势力,单单王熙凤本身,就很恐怖。

    王熙凤最强的一项能力,是随机应变能力,简称机变。

    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王熙凤夸她像个“嫡亲的孙女”,有人说这句话讨好了八个人,而当时在场的重要人物有贾母、林黛玉、王夫人、邢夫人、李纨、三春。贾母、林黛玉高兴自不必说,三春因为听出了亲孙女更标致的意思,也是高兴,而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也被讨好了。这种世故、机变能力,兴儿望尘莫及,有多少人一句话可以把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人讨好?而且不能是随意敷衍。

    王夫人说该拿两匹缎子给林黛玉做衣裳,王熙凤说她早预备下了,是真的吗?非也。脂砚斋在下面批了,王熙凤根本没有预备下,是提前敷衍的,偏偏王夫人就信了。

    有一次,探春说,她们的海棠诗社缺一个监社御史,王熙凤马上就明白了,哪里是什么监社御史,分明是跟她要钱的。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一回,宝、黛、钗暗含机锋,拿杨贵妃、杨国忠、李逵等人来说事,众人都听不懂,唯有王熙凤说,火气这么大,你们怎么不吃生姜呢?

    王夫人拿了绣春囊来质问王熙凤,王熙凤急得流泪,但是王熙凤更是急中生智,拿出了五条理由,硬生生说服了王夫人。

    邢夫人要王熙凤给贾赦讨鸳鸯,王熙凤先是不同意,但在邢夫人不高兴之后,马上变脸,说不给大老爷给谁呢?

    包括讲笑话就地取材,等等之类,不胜枚举,王熙凤的机变能力,堪称红楼第一,无人能及。

    长袖善舞、八面玲珑,说的就是这种人。

    王熙凤的管理才华,就如红学教授说“是皮鞭式的奴隶主义”,一针见血,她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是靠贾母、王夫人的宠信。当然不能一笔抹煞她的管家才华,协理宁国府,她能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这点就不简单。

    不过,王熙凤这个人缺德,她的善良屈指可数。

    兴儿恨王熙凤,但对她的优点,绝不抹煞,能够向敌人学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王熙凤的善良,仅仅只有两处,一次是刘姥姥进大观园要回去的时候,因为刘姥姥讨好了贾母并且给王熙凤女儿取名字,王熙凤非常感激,送了很多自己的东西。需要说明的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第二次来贾府,第一次来,王熙凤没有一点善心,全凭王夫人的话办事。

    也许,从王熙凤的角度看,穷人到富人家骗吃骗喝,自然要讨人嫌,难怪脂砚斋说,写尽了富人对贫人的态度。

    第二处善良表现在邢岫烟身上,邢夫人对侄女儿不闻不问,王熙凤便可怜邢岫烟,时常接济。

    这是凤姐仅有的、不可多得的两处善良,可贵啊!

    兴儿通观全书,王熙凤最大的弱点是:封建礼教!

    贾琏和鲍二家的有情,王熙凤撒泼之后,见到贾母就不敢闹了,害死尤二姐,她不敢明目张胆,只能背地里使阴刀。

    这就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德、言、容、功”这种三从四德的束缚,王熙凤可以借助礼教大刀杀了尤二姐,但是礼教大刀也可以杀了她自己。

    兴儿探究过,七出之条,王熙凤已经犯了四条,一定可以让贾琏看清王熙凤的庐山真面目,从而休了她!

    每次看到尤二姐吞金自杀,兴儿都非常痛心,他绝不会让这种悲剧再次重演!

    高鹗的后四十回,王熙凤没有被休,很不解气,兴儿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王熙凤这个“贾府的掘墓人”,被休的那一天,高高在上的她,会是一副什么嘴脸!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4章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快点!快点!起床应卯了!”领班的人懒懒散散地吆喝,虽是初春了,但残冬的冷气没有消散,众小厮里面都夹了一层棉袄,万分不情愿地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