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被误认是神明以后 完结+番外-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卜师麻溜滚了,留汉谟拉比一人,独自坐在王庭里,对着漫天的繁星,坐了一夜。
第二天,汉谟拉比便命人请伊丝塔小姐来到宫中。
“伊丝塔小姐,王想要请您指点迷津。”
面对这个年轻女人,王这一次显得十分友善,友善而恭敬,不再如父祖辈那样亲切,也不再叫她“笑嘻嘻的小坏蛋”。这令伊南扬了扬眉毛,感到十分好奇。
“去年在夏宫之中,您曾经向汉谟拉比提过,这世上,只有王一个人,拥有神授的王权。”
汉谟拉比谦虚地自称其名,这令伊南更加惊异。她听说了王请占卜师晚间占星的事,因此很想知道现在汉谟拉比的态度,是否与昨晚占星的结果有关系。却没先到汉谟拉比先提起了那件旧事。
“汉谟拉比想向您询问的是,怎样才能向世人证明,汉谟拉比手中的王权,是神授的?”
伊南眼珠一转,头脑在飞快地思索:汉谟拉比已经掌权数十年,带兵东征西讨,整个巴比伦王国在他治下俯首帖耳。世人都早已相信,汉谟拉比正是木星之神马尔杜克在人间的代理人——但他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汉谟拉比看她的眼神就已经知道她读懂了自己,晓得自己这个问题并不是为自己而问的。
汉谟拉比想要问的其实还是那个问题:他手中这样神授的王权,如何才能够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
他那些不成器的子孙后代们,如何才能凭借祖先的智慧,继续妥善地治理这个国家,让它按照现在的状态,继续这么走下去。
他将双手叠放在膝盖上,郑重向面前的女人躬身。
这已经是王能够做到的最高礼节。
“美貌而聪慧的伊丝塔小姐啊,汉谟拉比诚心请您赐教。”
望着苍老而谦卑的巴比伦王,伊南实在不忍心拒绝,于是开口:“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铸币。”
“铸币?”
“是的。”
目前整个两河流域,都已经脱离了古老的实物交换“麦元”体系,开始使用贵金属作为货币。货币的使用靠称量,人们使用巴比伦铸成的统一规格的“砝码”,来称量白银或者黄金的重量。
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首饰作坊铸成的“舍客勒银”,把白银分割成接近一舍客勒的“标准重量”,这已经基本成为“钱币”了,但是它和后世的“钱币”还有些差别:上面没有币值,也没有发行人的具体信息。
“您可以在这些银币表面压铸上您的头像,在银币背面铸上神明的头像或者标志。”
“这样,只要人们使用这些银币,自然而然地能够感受到,您与神明之间的联系。”
这其实不是证明,而是教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思维强化,甚至是一种“洗脑”,让人们在日常使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个观点,一天一天地反复强调。
事实上,很多古代的统治者都是这么做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毕竟“钱币”在古代社会的影响力,并不亚于金钱本身。
“好!”汉谟拉比凭空想象了一下这件事的难易程度,确认他能办得到,他的子子孙孙也能办得到。
能够被铸在钱币上,与神明“背对背”,这似乎令汉谟拉比更多了几分底气。他看着伊南的眼光十分信服,因此也更加期待她说的第二个方法。
“第二件是,希律——”
汉谟拉比扬起头:“希律?”
“希律现在正在编撰的法典。它应当成为神明赐予王的法典。”伊南说。
“法典?”
“您可能不了解,希律收集了两河流域大大小小的城邦所有的‘习惯法’,对它们进行了筛选,去除了重复和不合适的内容;又整理了您以前处理过的一万多件‘判例’,再加上各项原则,最终汇聚而成一部几乎能指导所有人一生的律令典籍……”
“这段时间里,希律已经将这些内容应用在巴比伦的‘正义之门’和王国里其他城市。现在不止是他,由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其他同僚,也一样能够按照这部法典上的内容,排解民间的纠纷,处理各处发生的案件。”
伊南说着说着,心头也难免激动。
她这次岂止是见证了“汉谟拉比法典”的诞生,她几乎是亲眼见证了“法律”的诞生。
“所以您需要一个契机,将这部法典用时间无法磨灭的形式将它记录下来,授予它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整个王国所有的国民都熟悉它,遵守它。”
“将这部法典颁行天下的那一天,人们就都会明白,这是神明赐予王的,王据此行使伸张正义、赏善罚恶的权力。”
因为身份的差异,这部法典终究不可能被称为“希律法典”,而只可能是“汉谟拉比法典”。
但希律本人付出了无数心血的这部法典,却会因为依托汉谟拉比之名,得以传世。
“如果人人都能遵照法典上的法律,行使权力,承担义务。王国里的不公将会慢慢被消除,犯罪将不再孳生。巴比伦王国的国力将会变得强盛而不再会被削弱,汉谟拉比王之名,将流传千古。”
“最要紧的是,有这部法典在,事实上可以解决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但需要您提早做准备。”
伊南向汉谟拉比神秘一笑,随即行礼,转身离开。
汉谟拉比错愕不已,半天才明白过来:王室也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王位的传承也一样需要遵循法典上的规则,才不致与神性相冲突。
他立即转身回居所去,思考许久,在短短一天一夜之间,做出了很多决定:
他宣布让膝下无子的王后认下两个妾室生的儿子做养子。这两个王子年纪都不大,但正是聪明伶俐,好学上进的个性。看情形,教一教,就算不是天纵奇才,但也一定比萨米耶那几个年长的王子要好。
第二件事是就是下令铸币。为此王室收购了一家铸币作坊,由这家作坊研发铸币的技术,以期能够将标准的一舍客勒银轧成统一大小的银币,并且在银币的正面与反面分别印上汉谟拉比的半身侧像和马尔杜克的神像。
在银币上印制头像的效果且不必说,但是人们都觉得王室肯定不会偷工减料,由王室铸出来的货币必定是标准成色的一舍客勒银。
于是,这边银币还没铸出来,巴比伦的人们已经在翘首期盼,等着把自己手里的白银拿去“兑换”这种王室颁布的“银币”。
等到银币铸出,人们把玩着精美的银币,看着上面轧印出来的头像与神像,虽然不明白是什么,但都觉得很厉害。
最后一件,是汉谟拉比王找来了王国内最好的石匠,从北方山区采购了最好的玄武岩石柱,宣布将希律整理出的全部“法典”内容,都刻在岩石上。
这样的岩石总共有十二枚。石匠们要用刻刀将这些楔形文字一笔一划地全部刻在高大的玄武岩上,工作量巨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但是汉谟拉比非常坚持:他要求石匠们先将在一枚玄武岩石柱上刻出“法典”的全文,但同时在每一枚石柱的顶端,都刻上一副石刻浮雕画。
画面上是站立的汉谟拉比,从端坐着的神手中接过一枚象征权力的短杖。
这些石柱上的浮雕画里隐藏着一个秘密——除了亲手雕刻的石匠之外,就只有汉谟拉比知道。
十二座石柱之中,有一座石柱上的浮雕画,授予汉谟拉比权杖的,是女神。
第99章 公元前1755年
“小姐; 伊丝塔小姐——”
阿普的声音在门外响了起来。
伊南笑着说:“这都结了婚的人了,脾气一点儿也不见改。”
已经改做已婚妇人打扮的阿普一掀伊南屋外的玻璃珠帘,走进伊南的屋子; 笑嘻嘻地行了个礼,说:“小姐啊,今天希律大人在‘正义之门’主持典礼,为王的法典揭幕。您去不去看?”
阿普已经和来自乌鲁克的中间商阿布结婚了。两人婚前; 伊南为阿普赎了身。小两口是自由民对自由民; 门当户对。两人都非常感激伊丝塔小姐。
“去,当然要去; 但是我要先找阿布说点事儿。”
“太好了!”阿普还是之前做侍女是那一惊一乍的脾气,“您有点儿事儿能指使阿布帮您; 那再好不过了。这样我也可以成天催他催他; 帮您催他……”
“那我可得先谢谢你。”伊南微笑; 和自己昔日的侍女一道,来到了阿布的铺子里。
现在阿布除了做玻璃中间商; 还连带帮人打理一些动产和不动产。
见到阿布,伊南笑着说:“大掌柜; 你考虑得如何了?”
阿布赶紧起身,把伊南迎进铺子,恭敬地说:“为您做事,这哪里还需要考虑?”
阿普则一跺脚:“你们聊,我先去‘正义之门’给小姐抢一个观礼的位置去。”便出门了。
伊南望着阿布无奈地笑笑:“我是说,我提出的那些夸张的条件,你难道就没有觉得太离奇吗?”
阿布却诚挚地望着伊南:“伊丝塔小姐; 在得到您的业务之前; 阿布是一个一文不名; 从没做成任何一笔生意的中间商。您却选择了相信阿布。”
“没有您就没有现在的阿布。”
“再说了,阿普难道没对您提起过吗?您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让我们觉得离奇。”年轻人异常坚定地说。
伊南听了忍俊不禁,心想确实,她行事一向出人意表。身边熟悉的这些人,应当早已习惯了。
“我想要用我名下的财产,设立一个‘基金’。”她的语言有自动转换的功能,但是“基金”听在阿布耳中,就是“一堆可以生钱的钱”的意思——有点儿令人费解。
但是巴比伦商业发达,在这里混迹多时,又在王国中走了一遭,阿布的见识早已今非昔比。他点点头,说:“您是想把本金都保留,然后用孳生出的利息来维持开销,对吗?”
伊南点赞:“正是这样。”
“本金保留着,孳生的利息用于支付你打理这些资产的费用,如果还有多余,你可以自行决定,用于慈善,或者兴办教育。我相信你和阿普的决定。”
“不过,我希望这个‘基金’能够保存很长很长时间,这个时间跨度甚至可能超过人的寿命。也就是说,将来你和阿普的孙子辈,甚至重孙辈,可能才会遇到我……我的后辈,过来要求提取基金里存放的这笔钱。”
阿布听说,顿时挺起了胸,赶紧说:“这个您一千一万个放心。”
“我和阿普,既然从您手中接下来了这份资产,就一定会精心打理,并且交代我们的子孙也精心打理……子子孙孙,都会不遗余力地完好保护这份财产,直到您的后人前来提取。”
“我想,我们需要约定一个记号,到时我……我的后人,前来的时候,双方可以核对这个记号,以确定身份。”
伊南心里有点儿不好意思:她这是不是太超前于时代了,把阿布当成瑞士银行了?
谁知阿布慨然应允,说:“好的。您说一个记号,我记下来。以后只要能够对上这个记号,我,或者我的后人,就会把代替您保管的财产全部还给您……”
“不过这个记号一定要够复杂,否则万一有人误打误撞对上了,或者又有人冒领……”
阿布挠着头,假想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说得非常好!”
伊南心想:这不就是后世的密码系统吗?必须提供足够复杂的密码,才能从瑞士银行里把财产提取出来。
她左顾右盼,正好看见阿布手边摆着一枚二十面骰子。这枚二十面骰子上,标注的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数字。
“有了,我们就完全随机……完全由神明来决定这个记号是什么吧!”
阿布赶紧拿了一副记录用的泥板出来。伊南将这枚二十面骰子在手里轻轻地掂了掂,掷出去,等它落下来,然后用落下来的一面在泥板上轻轻一摁——“随机”掷出的数字就成为了密码的第一位。
她连掷了八次,得到了八个苏美尔数字的组合——事实上,这样的组合比普通密码组合还要复杂很多,因为她手上这是二十面的骰子组合,上面标着的是一到二十的苏美尔数字。
现在这八个数字已经印在了阿布面前的泥板上。
阿布小心翼翼地把东西托起来,准备拿去烧制,烧完之后就好好保存起来。
他虽然不大相信伊丝塔小姐以后就不打算在有生之年动用这笔财产了,但是既然承诺了,对方怎么说他就打算怎么做。
这时伊南转身已经准备离开了。
阿布突然想到什么,说:“等等,我得给您原样复制一份,好让您手中也有一份才是啊。”
伊南笑着摇摇手:“不用,我记得住。”
八个连续的二十以内数字,这还难不倒她。
阿布待再劝,伊丝塔小姐已经走远了。他兀自惊骇:伊丝塔小姐这记性,快要赶上希律大人了吧?
可是再想想,不对啊,伊丝塔小姐说了,她需要保存这份财产的年限,可能是很久很久,这份财产也许是她保留给自己的儿子、孙子,子孙后代的——但她怎么好像表现得,将来回来提取这份财产的,可能还是她自己呀?
阿布凭空想象了一下,垂垂老矣的自己,和垂垂老矣的妻子,一起将财产郑重交给了他们的儿子,再交给他们的孙子,嘱托他们一代一代好好保存……几代人之后,前来提取这份财产的,事实上还是伊丝塔小姐自己。
想到这里,阿布就觉得自己后脊骨有些发凉,再看时:伊丝塔小姐早已人影不见了。阿布走出铺子,来到街面上,四处张望,完全不见她的踪影。
阿布傻了眼,心想:不会吧,难道说传言是真的?伊丝塔小姐……真的是神明悄悄潜入了人世间?她真的与乌鲁克的那位守护神……有关吗?
*
伊南手上的这份财产相当庞大。事实上,她仅靠玻璃作坊和瓷砖作坊,就在极短的时间内积累起了一个普通女人一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
但是这些财富也正是很多工匠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伊南正是考虑到她离开这个时代之后,希望这些产业依旧存在,好让工匠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同时这些产业所孳生的财富也能够为这个世界多做些什么。
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