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崇祯窃听系统 >

第115部分

崇祯窃听系统-第115部分

小说: 崇祯窃听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查出,贪赃枉法。
  按理来说,那些被查封抄家的并不都是谋逆之罪,说明皇帝是有区分的,应该不是失心疯,他们应该能放心一些了。可事实上恰恰相反,他们没想到皇帝因为那些个御史都是贪赃枉法被抓,就更担心了。
  这个世道,谁没有做过一些亏心事?那皇帝回头是不是还会抓自己?毕竟昨晚之前,好像一切都还是好好的,突然就抓上了!
  一时之间,朝廷各衙门,基本都无心办公,忧心忡忡,互相之间唉声叹气。
  等到中午时候,趁着用膳的间隙,聚集起来的官员,就有开始商议起来了。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总不能皇上说谁是谁,想抓谁就抓谁吧?”
  “那有什么办法,又不是让刑部衙门去抓人,要不然,刑部衙门还可以找理由抗旨,或者由六科给事中驳回旨意。如今这次,是厂卫在抓人。据说,连驾帖都没有,直接抓人的。”
  “皇上这是不讲规矩了啊,这……这天下是皇上和我们士大夫共治,难道……难道皇上不管不顾,要当暴君了么?”
  “不行,不能这样任由皇帝乱来,我们身为臣子的,一定要规劝皇帝,做好臣子的本份才行!”
  “对,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可千万不能让皇上遗臭万年!”
  “……”
  就这样,他们慢慢地达成了共识,虽然不可能明面上去反对皇帝,但他们自然有他们的手段。
  有的臣子,开始上书,询问厂卫动静,要求公布证据,否则如此大规模抓人,必将导致京师人心惶惶。
  有的臣子,开始以各种理由请假,或者头疼脑热,或者腰酸背痛,反正只是找个理由请病假,都散伙回家。你皇帝独断专行,那行,所有事情你自己干去。
  如果只是一个两个官员这么干,那就是大海里的浪花,压根翻不起什么浪。可是,但罢工的官员多了,这事就严重了。特别是如今战后,百废待兴之举,还有难民嗷嗷待哺之时,一旦朝廷陷入罢工危机,那势必会引发一连串的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做这种事情,在皇帝那里肯定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可是,如今这些官员人人自危,都担心因为自己也有做过那些贪赃枉法地事情,而被厂卫抓了去。相比这样的后果,装病回家算什么?再者说了,大家都这样,法不责众,你当皇帝的,难不成还能把所有人都抓了不成?
  哪怕那些在京师等着升官、等着做官的人,也多有行贿之举。要是因为别的事情,只是抓了个别人,那这些人估计也没有顾忌,反而会拍手称快,腾出官职来了。
  可如今皇上一次抓了那么多人,还抄家,那这些人也不敢在这时候凑上去。否则的话,信不信立刻会有人把行贿的事情捅破,你皇帝到底抓不抓这样的人?
  抓的话,那就还是没人当差,衙门就还是瘫痪的。不抓的话,何以他们就能这么干,别人就不行?你皇帝失了抓人地理由,这就有问题了!
  等到第二天地时候,在京师的大明官员,罢工地越来越多,已经开始影响衙门的运行。
  当然了,在大的舆论方面,这些官员还不会那么笨,把他们同样贪赃枉法的事情摆出来,说皇上你不能处置这个;明面上的理由,都是纷纷对这次的谋逆一案提出了各种各样地质疑。
  粮商造反?这可能么?
  御史造反?这是个笑话吧?
  杨阁部这样的重臣造反?他连当个权臣都没人相信吧?
  这种质疑,他们是质疑的理直气壮,因为他们觉得,皇帝以谋逆之罪把这些粮商和官员抓了,又怎么可能让天下人信服?只要抓住这一点,天下人必定质疑四起,哪怕是当皇帝的,在这么大的压力之下,必然也不可能扛得住!
  皇帝你想任性是吧,那就等着瞧好了!这天下,已经不是皇帝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了!
  对此,崇祯皇帝在第一时间已经获悉了这些事情。对此,他其实早有预料。


第192章 欺君之罪
  为什么要换了身边人,从内书堂捞了一群被欺负的宦官当贴身内侍?
  为什么要整顿内宫,裁撤人员,同时借助成国公谋逆案打击和宫外有联系的宦官宫女?
  为什么要对御马监下手,施恩于勤王军,改编整顿成三大营?
  为什么要把大汉将军换成伤残的勤王军将士,让他们来护卫宫禁?
  ……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崇祯皇帝为了能在面对群体事件的时候,有足够叫板的实力,哪怕是所谓法不责众的情况,也有足够的底气去应对。
  而如今,预料中的法不责众,终于出现了。
  对此,崇祯皇帝毫不客气,立刻采取了行动。
  首先,对于那些质疑谋逆一案的声音,他给出了答复:勇卫营、骠骑营就是去抓谋逆主力。谁要是敢担保如今抓了的这些粮商、御史或者杨嗣昌没有一点关系的,他可以放。但回头等勇卫营和骠骑营回来了,证据公布天下,证明了这些粮商、御史或者杨嗣昌就有参与其中,那么担保的人就同罪!
  这个答复一出,所有为之前抓了的人喊冤、质疑皇帝的人,顿时一个个都变成了哑巴。有些刚上了奏章,估摸着还没到皇帝手中的,一个个飞奔通政司,求着把奏章拿回去。
  谁能有那个胆子,敢确保这些被抓的人,真没参与到谋逆中?就算是亲兄弟,怕也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担保,更何况是这样一群心怀鬼胎的官员!
  紧接着,崇祯皇帝又派出大群东厂番子,声势浩大地出了紫禁城。
  不少人看到这情况,顿时又是胆战心惊。
  这刚过去的一夜,缇骑四出,已经抓了不少人了,这会怎么又出动了这么多东厂番子,难不成又去抓人了?
  几乎每个看到这么多东厂番子出动的人,都是心中惊惧。不过,同时他们也更是有点不解。
  因为在东厂番子的队列中,有好多个番子都抬着牌匾,非常显眼,金色字体,上书“国之栋梁”四个字。只要有点经验的,看这架势,应该是能看出来,搞不好就是皇帝御笔亲题。更为让人惊讶的是,这样的牌匾有好几块。
  由东厂番子带着这样的牌匾,这是怎么回事?为首那人,不是最近很得意的东厂提督曹化淳么?可他为什么是紧绷着脸,怎么看都不像是送这种牌匾的神态啊!
  还有,紧跟在牌匾后面的,还有三名御医。
  这御医混在东厂番子之中,这又是怎么回事?
  如果没有昨天发生的事情,如果不是曹化淳那张要吃人的脸,搞不好看到这情况的人都会想,该不会皇帝是要派御医去给朝中重臣看病,顺便再送上一块“国之栋梁”的牌匾吧!
  越看越奇怪,越奇怪心中就越痒痒,于是,很多人不顾东厂威名,都跟在后头瞧热闹。
  没有多大功夫,他们就发现,曹化淳领着东厂番子是去吏部尚书田维嘉府上。顿时,他们不由得都议论上了。
  “对了,听说田天官上书称病在府,没有上朝,皇上这是派御医来给他看病了,真是简在帝心啊!”
  “可不是,你们看,还带了国之栋梁的牌匾,这圣宠,也真是没谁了!”
  “如果不是厂公送过来就好了,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你们看,还有好几块牌匾,不知道还要送去哪里?”
  “看这架势,想想看,还有谁是有病没有上朝的?”
  “今天没有上朝的可多了,该不会,也有我家老爷的一份吧?不行,得赶紧回去禀告老爷,回头说不定还能拿点赏赐呢!”
  “……”
  就这么说着话,不少人撒腿就跑,都赶回去报信了。
  而在田维嘉府门口,门房听到动静已经先出来看情况了。
  第一眼看到大批厂卫过来时,吓得那腿都软了。不过好在他随后又看到了显眼的牌匾,心中顿时定了定。
  “去禀告田尚书,厂公奉旨带御医来给他看病了!”一名东厂番子对那门房大声喝道。
  听到这话时,他也已经看到牌匾后面的几名御医了。
  顿时,这门房就高兴了,连忙答应一声,然后转身立刻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了起来。
  此时,田维嘉正在喝着闷酒,琢磨着这风云突变。
  他是有资格经常见到皇帝的,毕竟是吏部尚书,尊称天官的。
  这几个月来,皇帝仿佛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让他再也没有了熟悉的感觉,心中一直有点不安。
  这一次,在听闻了厂卫大肆抓捕京师官员,其中有不少是有名的贪腐官员时,他心中就更是紧张了。心虚之下,不敢上朝,就称病在家了。在他的暗示下,吏部衙门更是有很多人都跟着装病。吏部衙门,几乎就已经是停摆了。
  “希望这样能让皇帝有所顾忌吧!”田维嘉想到这里,自言自语地说道。
  他当然也知道,不止他一个衙门是几乎停止运转的。如果不是各衙门跟着一起这么做,他也不会当这个出头鸟。如今大家都这么做了,在这个时代,法不责众的道理,大家都懂,也就不怕了。
  喝了一口酒,夹了口菜后,他又开始想了起来。
  如今的皇帝行事,实在是太难以揣测了,一个不好,要是翻了船就麻烦大了。
  这么想着,他就立刻想起了一个人。吏科都给事中吴麟征!
  这人太不识相了,分给他的银子,竟然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他就不知道,这么不合群的后果是什么么?
  听说他竟然还在暗中调查自己,呵呵,真以为自己能扳倒衙门主官,堂堂吏部尚书了?
  想到这里,他又喝了一杯闷酒,把心中的怒气压了压,又有点担心了起来:在眼下这个时候,要是他真捅出来,会不会有点危险?早知道如此的话,应该在之前就把他给想办法捋了才好。
  他正想着,忽然就听到外面有人快步跑来,同时带着惊喜地声音喊道:“老爷,老爷,皇上派御医来看您了……”
  听到这话,田维嘉刚端起来的酒杯,一下掉回了桌子,脸色明显有点惊慌。
  皇帝派御医来看自己?这是什么意思?
  “……老爷,还有一块牌匾呢,国之栋梁啊,皇上还让人送来了国之栋梁的牌匾……”
  说话间,来人已经到了门口,没敢入内,就站在门口那喘着气说道。
  听到这话,田维嘉的想法立刻又变了。
  上奏章称病不上朝,皇帝派了御医来探视,顺便还送来一块“国之栋梁”的牌匾,这怎么想都是好事啊!
  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先例。一般都是皇帝重视的大臣如果有病不上朝,皇帝就会派御医以示对臣子的关心。
  想着这些,田维嘉就高兴了,没想到自己在皇帝的心目中,竟然有这么重要!
  这么想着,他立刻兴奋地说道:“快,快快有请!”
  说完之后,他又立刻喊道:“快点拿茶来!”
  至于到底是不是真得有病,一般来说,又有谁会较真?
  年纪大了,多少有点体虚什么的,反正借口到处都是。一个小小的御医,难道还敢乱说话?
  于是,很快他就用茶水漱口,尽量减少酒水的味道,而后躺去了卧房,就等着待会,勉强起来叩谢皇帝的赐匾隆恩。
  可是,他没想到,没过一会之后,竟然有大量地脚步声传来。听这声音,人数之多,有点超乎意料啊!
  管家先行推开门,而后闪身到一边道:“老爷在里间,厂公里面请!”
  厂公?田维嘉一听,有点意外,脑子甚至稍微愣了下,是曹化淳么?他来干什么?
  正想着,就见面无表情的曹化淳已经走进了里间,在他的身后,还有三名御医。
  看到这,田维嘉傻了。怎么是东厂提督过来了,而且一次还是三个御医?
  这情况不对啊!
  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曹化淳那鼻子动了动,而后冷冷地说道:“来啊,给吏部尚书田维嘉会诊。”
  三名御医听了,躬身向曹化淳一礼,而后就走到床边去。
  这个时候,田维嘉就是再误会,也不至于看不出来,这似乎是来者不善!
  这么一来,他就担心了,便连忙说道:“有劳皇上挂念,本官只是偶染小恙,并无大碍,并无大碍的……”
  然而,这三名御医事先已经得到旨意,并不管他说什么,为首那个,抓了他的手就想诊断。
  田维嘉一见,就想挣扎,可是,就在这时,却听曹化淳阴恻恻地喝道:“怎么,莫非田天官是想让咱家派人帮御医的忙么?”
  这一刻,田维嘉可以非常明确,曹化淳满满地都是恶意,顿时,那颗心就凉了。
  不是说好的“国之栋梁”么?为什么会这样?
  他不相信,他的仆人会撒谎,也就是说,“国之栋梁”的牌匾一定是有的!
  就在他想着时,第一个御医已经诊断了起来。
  田维嘉几次想挣扎,可看到曹化淳冷眼看着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唯有在心中祈祷,自己身体应该多少有些毛病的,没事!
  第一个御医看完了,就闪到一边去,埋头开始写起东西来。
  第二个御医上前,诊断,而后,也到了另外一边去写东西。
  ……
  等三个御医都诊断完了之后,田维嘉脸色有点不好看,就躺在床上看着曹化淳问道:“厂公,这是何意?皇上是让你这样给本官看病的?”
  曹化淳没理他,转手就接过第一个御医呈给他的纸。刚看完,第二个御医也已经写完了,同样呈给了他,第三个御医也是。
  看完手头的这三分诊断书,还有三个御医的签名。曹化淳抬起头来,对田维嘉阴恻恻地一笑道:“看来,田天官是拿不到皇上御赐牌匾了,真是很可惜!”
  田维嘉一听,不由得好可惜,应该是自己病得不重,所以就和那牌匾无缘了?
  可是,就在这时,却听曹化淳突然一声冷喝道:“田维嘉贪赃枉法,生怕追责,鼓动其他官员,借口有病不上朝,致使衙门无人处理政事,公务堆积如山,误国误民,以此要挟于皇上,罪该万死,斩!”
  听到这话,立刻,在他身后的几名番子,便猛地扑了过去,当场就把田维嘉从床上揪了起来,拖着就走。
  田维嘉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