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崇祯窃听系统 >

第381部分

崇祯窃听系统-第381部分

小说: 崇祯窃听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明军和建虏那是打得轰轰烈烈起来。
  “轰轰轰……”
  “呯呯呯……”
  “嗖嗖嗖……”
  “哇哇哇……”
  火炮轰鸣声,火枪射击声,弓箭声,喊杀声,成为海州城外的主旋律。
  建虏这边,出动步骑攻打明军大营;而明军在防守的同时,也会出动骠骑营趁机反击,战事打得那是非常地激烈。
  正如几个奴酋所担心的,双方兵力差不多,可明军的装备要精良得多,又善守,有火器助阵,因此,建虏损失就有点大了。
  但是,不管是岳托、多铎还是豪格,都是咬牙撑着的,要迷惑明军,一直拖着明军等到多尔衮领主力赶到。
  当然了,他们三人毕竟也肉疼自己的手下损失,因此,那是一天一派信使,加急赶回去催着多尔衮快点赶到海州城。
  不过要征调全国兵力,多尔衮的事情也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但是,他也知道,不能拖太久,于是,也是各种严旨催促,甚至还让先集结的先走,后到的追赶。
  就这么着,等阿济格到盛京的时候,多尔衮已经先一步到辽阳了。
  他并没有在辽阳休整,而是日夜兼程,催着手下赶路,这一日,终于赶到鞍山驿堡之后,他才让大军休整,同时,他焦急地等待海州那边的信使。
  如果明国皇帝这个时候跑了的话,那他就真得要气得吐血了。眼看成功在即,可千万别发生这样的事情!多尔衮心中想着,甚至都向皇太极和努尔哈赤祷告,希望能保佑明国皇帝还在,让他不至于前功尽弃。
  坐等不是他的作风,信使同时派出,前去告诉海州那边,他这边再有一两天的时间,就能赶到。
  刚派出信使之后,从海州来的信使也到了鞍山驿堡。
  多尔衮听闻,全然没有叔父摄政王的威严,下意识地站了起来,急急地跑出了大堂,迎面看到由亲卫匆匆引过来的信使,就忍不住先喝道:“明国皇帝可还在海州?”
  “回殿下,明国皇帝还在海州,今日一战,我军又损失了一千人马!”信使一见,立刻打千跪地,赶紧回答道。
  多尔衮一听,不由得松了口气,浑然没有管损失的一千人马,当即兴奋地一拍手,哈哈大笑起来道:“好,好,好!”
  “……”信使跪在那里,低着头,心中有点不舒服。这些天来,大清连续损兵折将在和明军正面交锋,虽然今天才损失一千人马,可这前后加起来,也已经不少了,摄政王就一点都不感到心疼么?
  多尔衮才不管他区区一个信使怎么想,高兴之后就立刻回到大堂内,开始考虑军队休整之后,用怎么样的方式突然出现在海州?
  此时的他,已经不满足只是把明国皇帝留在海州,最好是把这支来犯之敌,连带着他们的皇帝,全部都留在海州,这样一来的话,明国实力元气大伤,就算再出英明神武的皇帝,大清的日子,也不会再像眼下那么难过了!
  然而,他却不知道,他这个大明的金牌卧底,已经把情况在第一时间内,就已经禀告到了崇祯皇帝这里。
  看完了窃听种子处反馈回来的消息,崇祯皇帝便立刻下旨召开军议。
  等诸将见礼完毕之后,崇祯皇帝便带着一丝微笑说道:“卿等立刻回去悄然准备,今晚三更开始撤军,目标是耀州驿,不得有误!”
  这几天,正和建虏打得高兴,突然之间,皇帝就下令半夜撤军,这让所有的总兵和监军都是一愣:这也太突然了吧?
  “陛下,为何如此匆忙撤军?”贺人龙回过神来后,当即出列抱拳请教道。
  看到他们都是疑惑不解的样子,崇祯皇帝心中便想着,你们都感觉不到,那建虏那边就更是会意外了。
  这么想着,他心情很好,便对贺人龙说道:“奴酋多尔衮已经领着将近六万人马到鞍山驿堡了,后续还有两万建虏也在继续赶来。”
  一听这话,中军大帐内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建虏来这么多人马?这是豁出去了吧?
  基本上,这是比明军要多一倍以上的兵力了,而且建虏还是本地作战,不管是地形还是后勤方面,都是优势不小的。


第508章 大喜过望
  但是,你要说这些总兵就会因此怕了建虏,那也未必见得。不过崇祯皇帝在军中,他们倒是多了一分担心。
  皇上既然不愿意和建虏硬碰硬,想要撤退的话,那就撤退好了。
  不过曹变蛟却有一个疑惑,也出列奏道:“陛下,为何要撤到耀州驿,不如直接撤到盖州不更好一些?”
  事实上,撤到耀州驿和如今在海州,虽然是有差别,但并不太大!
  崇祯皇帝听了,微笑着摇摇头说道:“朕担心要是我们直接撤到了盖州的话,建虏就会偃旗息鼓,不追了,这就不是朕所想看到的!”
  担心建虏不追?众人听了,心中都有点疑惑,真要这样的话,为什么要撤么,直接在海州,不就没这个担心了?
  看到他们这样子,崇祯皇帝微微一笑,略显神秘地说道:“天机不可泄露,诸卿无需再问,执行吧!”
  “末将遵旨!”听皇上都这么说了,所有人自然就无话可说,心中带着一点好奇之意,齐声回应道。
  而后,自然就散会,全部都去忙碌了。
  一直快到傍晚时分,海州城这边的建虏,才刚刚收到多尔衮的消息,顿时,他们一个个都是大喜。
  “终于等到摄政王领着主力赶到了!”多铎大笑着说道,“明国那个狗皇帝估计还在为这几天占了点优势而沾沾自喜吧?”
  “肯定了,这几天都是明军占便宜的,搞不好还在琢磨明天又多占多少便宜,做着美梦呢!”豪格也是跟着大笑道。
  岳托同样松了口气,笑着说道:“这种战事,没有细作通风报信,明国皇帝又怎么可能料得到我大清会下定如此之大的决心,尽全国兵力和他一拼!这一次,他算是要栽了!”
  说到这里时,他还是收了笑容,谨慎地说道:“明天还有一天,我感觉,得派出大军强攻过去,切断明军退路,如此一来,等到傍晚时分,摄政王大军到了之后,明国皇帝就连逃都难逃了!”
  “不错,我看至少要派两万余骑才行。”多铎立刻附和,他绝对不想看到,在最后关头,让明国皇帝逃掉,“难得的机会,可不能只满足于消灭明军的步军而已!”
  豪格听了,当即一拍掌道:“那什么,就派个三万过去好了,海州这边只留步军和少量骑军就可以,有三万骑军断了这支明军的后路,只是坚持个一天,等大军合围,明国皇帝就彻底完蛋,这样最稳妥!”
  很显然,这几个奴酋看到形势不错,胃口就都变大了。
  大概的意思都取得了一致,而后他们三人就具体的兵力调配开始讨价还价起来。
  可以想得到,一旦明国皇帝知道要成为瓮中之鳖的话,那是绝对会狗急跳墙的。断后的骑军,很可能要承受明国骠骑营的硬冲,必须要顶住才行,那损失也就可以想象了。不管是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手下骑军损失过多。
  等到他们商量出结果时,天色已经黑下来了。岳托最是谨慎,还特意传来了探马问明军大营的情况。
  当然了,这天才刚黑下来,自然一切如常。
  “看你担心个什么?”豪格忍不住对他说道:“我都说了,明国狗皇帝肯定又在为明天的便宜高兴着呢!”
  岳托听了,只是笑笑,问一问,心中放心一下才好。
  随后,夜色慢慢地深了。这一日,半个月亮,满天繁星,月光也算是不错的。
  但是,对于有夜盲症的人来说,这个乌云密布的夜晚也没什么区别。一到了晚上,该睡觉就睡觉的好!
  最为关键的是,上面有军令传下,今晚要好好休息,明天会有一场大战的。
  然而,等到了后半夜之后,多铎睡得正香,忽然就被人叫醒了。
  “殿下,不好了,明军那边似乎有动静!”多铎的亲卫急了,一边推着他的胳膊,一边大声说道。
  多铎被推醒,一下坐了起来,眨眨眼睛,回过神来,便立刻惊了下,连忙喝问道:“明军要来偷营?”
  之前耀州驿之战的时候,他被明军偷营过,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第一时间,他便想到了偷营的可能性。
  “不是!”多铎亲卫连忙后退一步,才回答多铎道,“不像是要偷营,听着动静,是往耀州驿方向去的。”
  不可否认,这几年来,随着八大晋商被抄家灭族,建虏的后勤越来越差,他们吃得自然是越来越不好。于是,得夜盲症的人,就比以前多了很多。
  但是,建虏军中,自然不可能全都是得夜盲症的,当然有一部分人是正常的。他们或者夜间轮值,或者夜间监视明军大营动静。
  而明军这边,当然也有夜盲症的军卒,但是,自从崇祯皇帝穿越之后,随着抄家了八大晋商之后,他手中的钱就没怎么缺过。对于御马监辖下三大营以及整编后的京营,那都是保证后勤的。
  因此,明军之中得夜盲症的军卒,要远比建虏要少。而且明军这边还有车营,得夜盲症的军卒,就坐车上,不用睁眼瞎的赶路。
  但是,不管明军这边怎么小心谨慎地撤军,这将近五万人马,怎么样都会发出声音,被远处的建虏察觉到的。
  此时,多铎一听,不大相信,明军怎么可能突然会跑呢?
  于是,他便立刻追问道:“事关重大,可有确认?”
  “明军防范森严,暂时无法确认,只能从动静上推测!”
  亲卫的回答,让多铎顿时皱起了眉头,他也不睡了,立刻去找其他两个奴酋。
  谁知,岳托和豪格也几乎在同时收到了这个消息,都和多铎一个想法,都出门找人,结果就在街头碰见了。
  三人的亲卫散布四周警惕,而他们三人也不去别的地方,就直接在碰头的地方,立刻说起这个事情来。
  就见豪格焦急地说道:“这明军要是跑了可怎么办好,要不我们马上追吧?”
  傍晚的时候,一切计划都是好好的,眼看着明军要完蛋,结果在这时候出了这样的事情,真得是太糟心了。
  “此事要慎重!”岳托听了,立刻提醒道:“黑灯瞎火的,军中有多少军卒能野战的?”
  多铎听了,也是马上补充道:“你们没有和明国皇帝交手过,不知道他的阴险狡猾!万一明军其实压根就没有撤军,而是假象而已,就是要引诱我军派兵追击,如此一来,他伏兵一出,我们岂不是要吃大亏?”
  一听他这话,不管是豪格,还是岳托,立刻就想起了当初的塔山之战。
  黑灯瞎火之下,真要如同多铎所说,那大清绝对是要吃大亏的!
  这种可能性有没有?不管是谁,都不敢保证。因此,一时之间,三个人都沉默了。
  最终,还是岳托先回过神来开口说道:“多派探马摸过去探听消息,确认了之后再说!”
  其他两人听了,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三个奴酋都派出了最精锐的探马,摸黑前去探听消息。而他们自己,则再无睡意,索性就到了离得最近的多铎行辕大堂内等候。
  “报,明军戒备森严,到处都有暗哨,我军探马损失惨重!”
  “报,明军大营仍有岗哨,有战马声,听动静,似乎还有大量明军!”
  “……”
  隔一段时间报过来的消息,基本上都是不确定的消息。不管是明军戒备森严也好,还是明军大营有动静也罢,都说明不了明军到底是布下陷阱还是说真得撤军了。
  听到后来,岳托忽然叹了口气说道:“就算探马探到明军有后撤动静,这黑灯瞎火的,你们敢追么?”
  “……”多铎听了,不由得哑然,半饷无语。
  “……”豪格听了,同样如此,不过他还是有点不甘心地猜测道,“好好的,明军跑什么?搞不好,这就是一个陷阱!”
  岳托忽然叹了口气,看着豪格说道:“如果,我说是如果啊,要是明国皇帝得到了摄政王领军到达鞍山驿堡的消息了呢?”
  “……”豪格一听,下意识地说道,“不可能吧!”
  虽然持否定态度,但是他一点底气都没有。实在是明国的细作,太神通广大了。
  如果岳托所说的是真的话,那明国细作,也可能出现在多尔衮这次所带来的军队中。可是,这么多人,如何排查?
  豪格的话说完之后,大堂内又沉默了下来。
  傍晚时候,他们三人都还是很兴奋的,可没想到,这才过去了多少时间,他们就又陷入彷徨之中了。
  过了好一会,岳托忽然叹了口气回答道:“不管明国皇帝是布下陷阱,还是真得撤退,这黑灯瞎火的,我们是无计可施的。只有等到天亮之后,那一切就都有分晓了!”
  说到这里,他忽然提高了声音,严肃地说道:“如果明国皇帝只是布下陷阱,那我们没动静,就是对的,这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如果明国皇帝真得是后撤了的话,就有两种可能性了。一种是凑巧,因为某种原因,或者是明军的后勤,或者是明国出现情况,或者是明国皇帝的阴谋诡计而撤退;另外一种,就是明国皇帝真收到消息而逃了!”
  岳托看着豪格和多铎,又提高了声音,严厉地说道:“其他情况不论,如果是最后一种可能的话,明国皇帝绝对是直接撤回盖州,甚至撤回岛上才会罢休。因此,我们一定要把骑军全都派出去,如果明国骠骑营要拦的话,就死战;不拦的话,就把明国步军截住。不管如何,总要吃掉一些明军才行!”
  “对,海州离盖州有一百多里远,就是骑军,都要一天事情,明天天亮出发,也肯定能追上的!”豪格一听,毫不犹豫地肯定道。
  多铎却是沉默了一会,忽然问道:“那会不会,明军是撤到耀州驿休整再退呢?”
  “如果真要这样的话,我军就越过耀州驿,主力部署在耀州驿南部,放开北面……”岳托说到这里,露出凶狠之色,握着拳头一砸他身边的茶几喝道,“拼死也要把明国皇帝连同整个明军都留在耀州驿!”
  一听这话,其他两人都立刻点头,不过多铎有点不乐观道:“就只怕我们最想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