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崇祯窃听系统 >

第429部分

崇祯窃听系统-第429部分

小说: 崇祯窃听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策。不过小人相信,大人对此根本不会在意,朝鲜人这个馊主意,根本就没有一点用。”
  这话说得也是有理有据,松平信纲听了点点头,不过他还是皱着眉头吩咐他手下道:“立刻搜查方圆百里,看有没有明人的踪迹,要是抓到朝鲜人,也要严刑拷打,询问有点明人的消息,看这块牌子,到底是明人所立,还是朝鲜人搞得鬼!”
  “嗨!”他的手下答应一声,便去忙了。
  接着松平信纲便再次传令,大军开始扎营休整,不再北去。一是要稳固这边的统治,把那些烦人的朝鲜猴子从山里赶出来消灭掉。要不然,什么时候蹿出来威胁大军后方,就不是他想看到的了。
  另外,大军的粮食,也要等待水师沿着海岸从汉江运到汉城。要是光靠陆路,随军运送的话,这粮食消耗就太多了。
  两天之后,除了有一部分倭军开始搜剿朝鲜人之外,又有一部分倭军开始清理粮田。
  这些倭军军卒,从军之前就是农夫来的,相对来说,其实摆弄田地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一时之间,汉城周围,就全是倭人在劳作,很有热火朝天的气势。
  松平信纲看着这一切,对于那块木牌带来的隐忧就又不在意了。就算明国知道了自己这边占据了朝鲜又如何?他们有清国牵制着,又能分多少兵力来朝鲜,还要远到汉城这一带?等他们真过来的时候,自己这边早已准备充分,立足已稳。等到那时,明国远道而来,想战便战就是!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松平信纲又看到有快骑从南面飞驰而来,就那速度,那是死命的跑,一看就知道有急事。
  后方会有什么事情?松平信纲见了,不由得眉头一皱,如果说是剿灭朝鲜人不顺,似乎也不用急成这个样子的。
  耐着性子等了一会,等看清来人之后,松平信纲不由得有点诧异道:“这不是去给清国送粮的么?怎么跑这里来了?”
  因为和清国有关,他这是用大明官话说的。
  范文程一听,立刻便有一种不妙的感觉。可是,仔细想想,又觉得没道理啊!
  为了提防明军的捣乱,当初商议这批粮食的时候,那是远到了虾夷之海那边去的。明军的活动,最多到镇江堡那里而已。更何况,自从耿仲明事件之后,明国的重心转到了盖州、海州一线,不要说镇江堡了,就连金州附近,明军的活动也少了。
  于是,范文程便排除了明军捣乱的可能,便皱着眉头问松平信纲道:“该不会是遇到了风浪,所以没法送粮过去?”
  想到这里,他就觉得有理,就又补充推理道:“所以大清那边没有收到粮食,战事吃紧?”
  听到这话,松平信纲想起前些天时候,英俄尔岱着急的样子,不由得有点信了。
  于是,他就有的皱眉头了,要真这样的话,清国那边的压力就大了。那倭国这边,还要坐山观虎斗么?就怕不是虎斗,而是老虎在欺负病猫了!
  就在他们猜测时候,疾驰而来的头目就已经赶到松平信纲面前,气喘吁吁地禀告了起来。
  边上的范文程在看着,虽然他听不懂,可他看到松平信纲忽然脸色大变,叽里咕噜地急速和那人沟通,包括周围的倭人,脸色都是难看。顿时,范文程刚才那种不妙的感觉就又冒出来了。
  他还没想什么,忽然,就见松平信纲盯向他,带着一点狰狞表情喝道:“清国的战力到底如何?不是说纵横辽东无敌手,野战无敌,打得明军连都城都差点丢了么?”
  一听这话,范文程便明白了,原来直觉没有错,还真是和明军有关!
  可是,这么一来,他就想不通了,明军到底怎么回事,那都有他们的踪迹?
  于是,他连忙问道:“怎么回事,是出什么事情了么?”
  “粮食交接给你们清国的什么和硕肃亲王手中,可船队才离开,就亲眼见到了一支明国骑军杀出,就如同摧古拉朽一般,打得那支清国军队全军覆没了!”松平信纲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有点慌,就更是凶狠地问范文程道,“说,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清国不会是把我家将军大人坑了吧?”


第576章 想要赤壁之战
  听到这话,范文程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这一点,从他的脸色上都能看出来,只见他立刻向松平信纲确认道:“真得是和硕肃亲王?被明军摧古拉朽般地一下打败了?这绝对不可能!”
  松平信纲见他这么肯定,不由得有点疑惑,该不会是哪里搞错了么?
  为了证明自己所说得话,范文程便立刻给他分析道:“和硕肃亲王乃是我大清先皇的大皇子,也是如今大清皇帝的亲大哥,手握军权,皆是大清精锐,百战之士。虽然可能因为粮食不足而战力受损,但是,要说这样一支军队被明军摧古拉朽般地一冲而灭,老中大人,您也是带兵打仗的,您觉得这可能么?”
  松平信纲听了,就更是怀疑了,不由得看看报信的手下,又看看范文程,心中一时再琢磨,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人要是不信,小人愿意和这位核实,肯定是有什么地方搞错了!”范文程见了,便进一步要求道。
  松平信纲听了,便点头同意。他自己是不会来当翻译的,这翻译的活自然有人顶替,松平信纲只是在边上听着。
  于是,范文程就开始描述细节,核实那人所看到的,到底是不是他所描述的。
  首先,他先核实了到底是那一支明军,什么旗号,穿着等等细节,最终得到结论,便向松平信纲说道:“这支明军,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当是明国东江骑军,为首的那员明将,是明国陕西人,叫李定国,只是区区一个参将还是游击什么的。”
  汇报完了之后,范文程就又开始继续问话。
  边上的松平信纲则是一下皱了眉头,出征朝鲜之前,多少总有了解过明军的情况,因此,他知道东江军是明国在辽东和朝鲜一带活动的明军称呼。
  这支明军,有说非常能打的,但也有说是一支烂军,根本没什么战力。
  说能打的,也大都提及的是明国保定总督的威猛,至于其他将领,基本就没人提及。包括这个李定国,也是没听说过。
  想着这些,松平信纲不由得有点怀疑,难道刚才是自己冲动了,情况其实不是自己想得那样?
  他这边正想着,忽然,就看到范文程的脸色难看了起来,于是,他就立刻问道:“什么情况,清国那边,确实是那什么和硕肃亲王?”
  范文程点了点头,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回答他道:“应该是肃亲王,没有疑问了,而且所领本部人马,约是四千,也附和小人知道的情况。”
  来报信的那头目,经过这么长时间,已经顺了气,也理了一遍头绪,此时,虽然不知道范文程在说什么,可他大概也能猜出来,便对松平信纲说道:“大人,明军就三千左右而已,而清国军队有四千,却还是被明军一鼓而定!”
  松平信纲听得心头又沉重了起来,要他自己所想的话,那是真不愿意看到一边倒的情况。
  “如今,你有何话可说?”松平信纲圆睁双目,怒视范文程,半抽出他的武士刀,仰着脸,厉声喝问道,“欺骗我家将军,哄我倭国出兵朝鲜,还想着瓜分明国,说,你们到底是何居心?”
  范文程此时心里慌啊,不是因为松平信纲的抽刀威胁,而是好像大清要亡了!
  不过眼下不是想这个事情的时候,他强制打起精神,连忙对松平信纲说道:“老中大人,大清绝对没有骗贵国将军大人的。此战如此局势,小人知道原因,且听小人细说!”
  这个时候,就算劈了范文程也没用,毕竟出兵朝鲜的事实已成,因此,松平信纲就厉喝道:“若发现半句谎言相欺,死啦死啦的!”
  范文程好歹见过世面,心中并不惊慌,便开始又给松平信纲分析了起来。从豪格的领兵打仗特色,到豪格所部的补给影响,还有明军的突袭以及当时的情况等等,还真别说,虽然他并不在现场,却也差不多把李定国一举歼灭豪格所部的主要原因都讲了出来。
  说到最后,就听范文程面露恳切之色道:“老中大人,大清军队的强大,都是没骗您的。但这几年来,明国就逮着大清粮草缺乏这点做文章,以至于大清战力根本就发挥不出原本的十分之一。如今粮食又被明军劫走,大清怕是危在旦夕。小人以为,老中大人当急速北向,救大清于生死存亡之际……”
  说到这里,看到松平信纲和周边能听懂他话的倭人,都面露怒意时,范文程赶紧加快了语速补充道:“如此,不但盟友还在,能分担明军的兵力,说不定还能出其不意,打明国皇帝一个措手不及,万一能消灭或者抓获明国皇帝的话,那就是天大的意外之喜。救大清,对贵国最为有利。就算来不及,到时候退回来便是,可要是有战机呢,如果白白错过,岂不可惜?”
  听到这话,松平信纲沉默了,他的武士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收了回去。仔细考虑之后,他不得不承认,范文程说得有道理。
  如果明国和清国真是两强相争,那他当然乐得渔翁得利。可此时按照范文程的分析,那是明国要吃掉清国了,真要这样的话,对于倭国来说,就很不利了。
  说真的,不管是他,还是德川家光,其实对于自己单独和明国争霸的话,还真有点怕的。这一次,要不是朝鲜成为白地,要不是清国跑来结盟,还真不一定会出兵。
  可是如今,汉城这里发现了牌子,说是明国朝鲜省汉县所在,虽然说有可能是朝鲜人捣鬼,可也不排除是真的。这就等于,倭国要想占领朝鲜这个白地,那就是直接和明国干上了。
  原本以为清国会牵制明军兵力,可如今看来,清国自身难保,又何谈牵制明军兵力……
  左思右想之下,松平信纲倒也果断,伸手想拍下范文程的肩膀,没想到,身高不够,手伸出去了够不到,很是有点尴尬。
  倒是范文程识相,立刻膝盖骨一软,凭空矮了一截。
  松平信纲见了,目露赞赏之色,顺利地拍了下范文程的肩膀道:“吆西,文程君说得有理,我倭国又岂能不顾盟友安危!”
  说到这里,他又赞道:“文程君能言善辩,有古之孔明之风,厉害!”
  听到他的这番话,范文程心中非常受用,不过表面上,却谦虚地俯首,配合着说道:“如今刘吴两家共抗明国这个曹魏,定然能有赤壁大胜!”
  《三国演义》在这个时候,倭国那边也是流行了的。对于其中的典故,也多为人知。
  松平信纲没想到自己随口夸了范文程一句,他就顺着杆子往上爬,还真是认下了他自己是诸葛孔明?
  不过没关系,就让他当诸葛孔明又如何,只要真有赤壁大胜,那就是好事。
  这么想着,他便哈哈大笑起来,心情好了不少。
  范文程和其他倭人见他笑得这么开心,自然也都陪着他笑了起来,就好像真得打赢了“赤壁之战”一般。
  随后,松平信纲就开始为北进救清开始伤脑筋了。
  他原本的计划,是占据汉城之后,以这里为根据地,先经营起来,同时派兵往北方,不慌不忙地进行蚕食,纳入倭国疆域。
  如今要急速北进,从汉城到盛京,相距一千多里路,一路行军前去,大概得走一个月左右。能不能来得及是个问题之外,还有大军的粮草怎么办?
  虽然随军携带了一部分,可不足以支撑大军赶去盛京所用。再者说了,万一能救下清军的话,就那些饿死鬼,也是需要倭国这边提供粮食的。这个事情,有点伤脑筋了!
  想了半天之后,松平信纲便有了决定。
  第一,军队先往北赶,不过也会派出斥候,尽快赶往辽东摸情况。
  第二,派人回倭国向将军大人报信,禀告朝鲜这边的最新动静。如果战事继续的话,最好随后尽快再派出军队,还有民夫来占据朝鲜各地。毕竟就十万人马,散布在朝鲜的话,那这人数也太少了!更不用说,这作为先锋的十万人马,还要赶去辽东。
  第三,通知水师那边,要求水师那边先运粮食去平壤,至于汉城这边,等后续船队到了,再运来不迟。
  随着他做出的决定,汉城这边的倭军,便立刻动了起来。
  大批的倭人伺候,骑着他们的矮脚马,犹如火烧屁股一般,急速赶往北方,先一步去侦知辽东消息;而倭人大军,也在第二天,分批开始北进。声势之浩大,吓得残余的朝鲜人,躲进深山压根就不敢露面。
  可惜英俄尔岱早早地离开了,因此倭军的这个动静,崇祯皇帝因为没有窃听种子,并不知道。不过,并不是说没有窃听种子,就不会打仗了。
  对于打仗这事,崇祯皇帝最深有体会的一点,就是打仗,其实打得是钱粮。钱这个事情,且不说,粮这个,就真是太重要了。而倭军登陆朝鲜,他们的粮草辎重,至少今年内,绝对是要从倭国运来。
  如此一来,事情就简单了。


第577章 运筹帷幄
  鸭绿江入海口这边,海面上,遮天蔽日的,都是大明的战船。水师旗舰上,郑芝龙正站在甲板上,看着随军而来的运输船中,大部分船只开进鸭绿江,运粮前往镇江堡那边。
  此时的他,虽然早已秘密准备,就为这明倭之战一直在做准备。但是,他的心中,其实还是有不少隐忧的。
  倒不是说他怕倭国水师厉害,而是大明水师之前退缩旅顺这边,皮岛那边,基本上也都已经撤离。如此一来,他率领的登莱水师要去和倭国水师决战的话,别的地方不知道,但釜山附近海上,定然是会有一战的。
  如此一来,其实就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登莱水师要走非常远的海路,长途奔袭而去,就算沿途能找岛屿停靠休整下,可如此一来,对于登莱水师也还是不利的。
  如果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这样才最是稳妥。不但饮食上能保证将士们的身体素质,更能保证战船处于最佳状态。
  但是,郑芝龙从崇祯皇帝那边得知,皇上是要把侵入朝鲜的倭军都留在朝鲜,以减轻到时候征讨倭国的难度。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