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窃听系统-第4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
对于京师百姓来说,穷凶极恶的辽东建虏从此成为了回忆,很多人的大仇得报,又怎么可能会不开心!
对于朝廷官吏来说,几十年来头疼的辽东之乱,终于得到了平息,再也不用为辽东建虏发愁,还可以节约无数的钱粮,又怎么可能会不开心!
反倒是皇后和太子两人的笑容中,带着一点特别。有时候皇后和太子四目相对时,皇后就瞪下她那对凤眼。太子似乎有点心虚,但是也有着坚持,经常扭头不看,就当没见到。
崇祯皇帝的御驾一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喊声,再一次回荡在京师上空,久久不息。
崇祯皇帝的文治武功,可以说凭着灭掉辽东建虏这事,到达了他自从登基以来的顶峰。
在他的面前,跪伏着他的臣民,全都虔诚而恭敬;在他的身后,一队队精锐的御林军,看着他的背影,眼神中透着狂热。
这一次,京师城外的迎接仪式并不长。不过崇祯皇帝并没有回宫休息,而是领军直接去了大明忠烈祠,以凯旋的皇帝身份,送进了此次光复辽东牺牲将士的英灵。虽然其中其实有不少是非战斗减员,死于疾病和其他意外,但是,崇祯皇帝还是把他们当大明忠烈看待,这让后面跟着的明军将士们都暗自记在了心中。
如今之皇上,乃恒古未有之英明神武,善待百姓,善待兵卒,为皇上效力,虽死无憾!这就是他们心中的回应,虽然不说,可彼此间通过眼神,将士们都能明白彼此的决心。
等忙完了这一切,天色还早,崇祯皇帝便摆驾文华殿,开文武大臣的会议。
陪同着的周皇后见了,欲言又止,最后瞅瞅太子,还是没说什么。而太子见了,则是松了口气的样子。
他们两人的异样表情,崇祯皇帝其实就看在眼里。
有窃听系统在手,离京征战天下,他对于京师这边,当然不会全然不顾的。锦衣卫和东厂监督,那只是其他皇帝能用的手段。而他崇祯皇帝,丢几颗窃听种子,就比其他皇帝不知道高明多少倍。周皇后,监国太子身上,当然是免不了要“赏赐”的。
以前时候,崇祯皇帝还“穷”的时候,就只能给丙级窃听种子,离目标十里内,才能翻看过往的记录。如今连续打胜仗之下,崇祯皇帝早就给朝堂上重要的大臣,还有皇后太子都“赏赐”了甲级或者乙级窃听种子,离京师还有上千里的时候,都能明白京师发生的情况,周皇后和太子的事情,自然也瞒不了他。
也因此,他知道还有其他事情,便先到文华殿议事,处理了其他事情再说。
此时,就见崇祯皇帝坐在御座上,对底下一群大红绯袍臣子说道:“朕离京这段时间,可有要事,尽且奏来!”
第595章 朕说话算话
如果是以往,都是大明首辅出列奏事,司礼监这边,一般不主动出面的。
可是这一次,崇祯皇帝的话音一落之后,就见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第一个出列,带着恭维之色奏道:“陛下,南方粮食已于上个月运到京师,原本司礼监会同外廷是准备还掉之前朝廷所借之粮。结果百姓皆言托陛下洪福,剿灭建虏指日可待,那些粮食,就当时他们捐了,无需再还!”
“哦?”崇祯皇帝听了,假装不知道。
“是啊,陛下!”薛国观赶紧跟着出列奏道,“原本还只是部分百姓明言,但等到陛下大捷消息传来时,无论官民、无论穷富,皆说不用还。甚至前有些已经收了粮食的,也纷纷把粮食退回来了。”
仿佛是排练好的,曹化淳和薛国观对视一眼,而后便不约而同地向崇祯皇帝奏道:“百姓如此识大体,全赖陛下英明神武,教导有功,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臣子见了,也都纷纷出列,紧跟在内外廷第一人的话音后面,一起恭敬施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借粮这件事情,之前发生的时候,不少人的心中,其实是对这种做法有意见的,但他们迫于崇祯皇帝日益深重的威望,不得不借出来。哪怕后来出现了崇祯皇帝在街上撞见普通百姓的那一幕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还是有不少人觉得朝廷借粮这个事情,是逼迫百姓(官吏)的强权之举,难不成以后朝廷还真会还,还是按照银行利息来还?这怎么可能!都吃到嘴里去了,能吐出来就怪了!
后世的史书上,必然是有人会批判朝廷这种强行借粮之举,对崇祯皇帝也会持批判之意。这种事情,几乎可以说,自古以来未有,就算有类似的,那绝对是臭名昭著的。
可是,崇祯皇帝临走之前,那是下了旨意的,要司礼监和内阁牵头,另外有厂卫监督,皇后、太子总控全局,等粮一到就要兑现诺言的。
如此一来,朝廷真还粮的时候,以前那些心中恶意定性之前借粮之举的人,就再没什么话好说了。如果只是这个的话,可能曹化淳都不会抢着第一时间说这事了。
朝廷要按银行利息多还百姓粮食,但是,百姓却知道感恩,纷纷拒绝了朝廷的好意。这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所有百姓都是这么要求。那么这个事情,就必定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称为大明王朝的一件流芳千古的美事。
出现这样的结果,皇上之圣明,得民心之高,史书上的评价也必定是非常高的。这么好的事情,不抢着说就怪了!
当然,暗地里,也不是没人有意见,不过不是说皇帝,而是说其他人。
“他们才借出多少一点粮食,一石有没有都是个问题,他们当然慷慨了,说不还就不还了!”
“可不是,他们是大方了,结果却害得我们多少粮食都没了。原本还以为有利息,算是赚了一笔的,结果倒好,鸡飞蛋打!”
“……”
说这些话的人,也只敢躲在自己的府里说说而已。
他们有一点,却绝对不会去想,那些只借出一石粮食的百姓,可能还是他们从牙齿缝里一粒一粒地节约出来的。不知道多少时候,要饿着肚子,才能省出这些粮食。而他们呢,哪怕借出去一百石粮食,可能也只是他们的九牛一毛而已。有这一百石粮食,还是没有这一百石粮食,只是他们在账簿里的一个数字变化而已,根本不会对他们的日子有多少影响。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这些臣子提起这个事情,他当然也是高兴。用后世通俗易懂的话来说,京师百姓都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说明他威望高,人缘好,得百姓拥戴,绝对算是一个好皇帝才有如此待遇。
看到皇上很高兴,底下臣子早在意料之中。龙颜大悦,这个是最开心的事情了。
趁着皇帝高兴,户部尚书也想着表现自己,就马上大声奏道:“陛下,倭国和建虏结盟,不但侵犯我朝鲜省,还觊觎整个大明。教训倭国,乃是定然要做的事情。如今无须还粮,就正好节约下来用于对倭战事。”
英俄尔岱是先大军一步押回京师,同时那份建虏和倭国的盟约,也已经公之于众,在京师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应。
这个时候的大明官吏也好,还是普通百姓也罢,都已经被崇祯皇帝培养出了强烈的自信心。敢对大明有恶意,那就揍便是!能发生不用还粮的事情,除了感激崇祯皇帝剿灭辽东建虏之外,或者也有让朝廷打倭国的意思在里面。
此时,文华殿内,其他官员听了,也纷纷附和,赞着皇上圣明,才有如此好事,刚好不用朝廷额外多付出粮食什么的。
听到他们说话,崇祯皇帝只是听了一会,发现都是这个意见之外,他就伸手示意安静,而后收了笑容,严肃而认真地说道:“朕说过,之前乃是借粮,那便是借粮。朕之子民曰不用还,乃是他们的心意,朕很高兴,也领了这份心意。不过既然朕已经说了,那就断然没有不还之理。此事,卿等可与百姓说明,勿要使朕失信于民!”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安静了片刻。这些臣子再看向崇祯皇帝时,他们的眼神中,都多了一份敬意。
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官场多年混到如今高位,稍微一想,他们就明白了,皇上坚持要还,是向他的子民,还有他们这些臣民宣告,崇祯皇帝绝对是说话算话。
不管是当百姓,还是当臣子,有这样的皇帝,自然都是非常愿意!也会非常受到他们的尊敬!
于是,曹化淳又是第一个出列,恭敬地奏道:“是奴婢考虑不周,皇上圣明!”
其他臣子听了,也纷纷跟着开口,一时之间,文华殿内,自责的,恭维的,等等声音不绝于耳。
这种表态,对于他们是必要的,崇祯皇帝让他们表达出来,那也是有必要的。
在等了一会之后,文华殿内安静了下来之后,崇祯皇帝才重新露出微笑对他们说道:“至于倭国,屡次觊觎大明,如此狼子野心之辈,朕决不轻饶,等他日朕必定会再次御驾亲征。”
虽然是笑着说话,不过语气很坚决,向这些臣子传达了他的决心。
不要说如今京师已经有讨伐倭国的声音,就是没有这个,以崇祯皇帝如今的威望,还有他的赫赫战功,也没人敢反对的。
崇祯皇帝在扫视他们一眼之后,便又稍微透露道:“朕班师之前,对于侵占朝鲜省的倭军,朕已经有布置,相信之后必然会有捷报传来,卿等就等着看好了。”
他所说的,就是指派出郑芝龙所领水师去断朝鲜海峡的事情。通过窃听系统,他已经知道大捷。不过没必要在此时说出来,就让郑芝龙自己把捷报传来就是。
此时,底下臣子听到崇祯皇帝这么肯定的说话,基于之前的经验,顿时一个个都是大喜。同时心中也是恍然,皇上英明神武,那些倭寇还想着虎口夺食,当然是会有所反应。估计就是略施小计,那些倭寇就要吃个大亏了!
呵呵,试问当今之天下,还有谁比当今皇上还能打胜仗的?
他们如此想着时,崇祯皇帝见已经说到倭国的事情,就顺便商议了下以后征倭的事情,大概让这些臣子心中有个底,然后他看了下天色,感觉还可以,就又问道:“诸卿,还有何事要奏?”
听到这话,大明首辅薛国观终于抢先一步,立刻重新出列奏道:“张巡抚传来好消息,如今江南核实官绅优免和催缴欠赋已经基本完成,所得钱粮用之于地方,大大缓解了朝廷压力。内阁和司礼监并六部已经初步核算过,今年国库当能加多五百万两收入以上。”
边上的曹化淳听了,又立刻跟着奏道:“陛下,以后再无对虏军费开支,又省下了一大笔钱,年底的国库收入,绝对是大明朝开国以来之最也!”
这又是一件大好事,自然人人抢着说了。
或者说,皇上刚御驾亲征归来,除非是什么了不得的坏事,没法隐瞒,那会第一时间禀告,要不然,谁也不想皇上扫兴,会拿不高兴的事情在这个时候上奏。
户部尚书又站不住了,刚才上奏时,好像那个马屁拍到了马脚上,皇上还是要还粮食。那眼前这个事情,绝对是不会再错了。于是,他也跟在曹化淳的后面上奏道:“陛下,微臣也去核实了,今年的玻璃厂利润又是暴涨,这部分的收入,到年底的时候,绝对也是一个让人非常吃惊的数目!”
王承恩看他们说得热闹,忍不住也跟着奏道:“陛下,还有银行,奴婢派在各地监督的手下回报,说今年银行的利润也有不少!”
……
听着一个个臣子报喜,崇祯皇帝当然开心了。他一边听着,便一边盘算开了。
第596章 祖训
等到文华殿内的声音重新安静下来时,崇祯皇帝已经回过神来,心中也有了想法。
不过此时,天色已经近黄昏,崇祯皇帝知道,后宫还有事情等着自己去处理,便没再议事,摆驾回后宫了。
果然,周皇后已经在等着他了。见礼完毕,又恭维了下崇祯皇帝的武功,然后才带着一丝忧虑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有一事……有一事……”
说了一次,没能说出来,很显然,对于和崇祯皇帝说这个事情,她其实还是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引发的后果到底会如何?可是,要是不说的话,她觉得也实在不像话,要是被外臣发现弹劾的话,也不知道最终后果会如何?
崇祯皇帝看她这个样子,放松地坐着,由皇后的贴身宫女揉着肩膀,伸手示意,让周皇后在身边坐了,才微笑着说道:“夫妻说事,还需要犹豫什么,难道宫里宫外,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告诉朕的?”
听到这话,周皇后就没有犹豫了,把心一横,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妾身觉得烺儿有点过了。他身为太子,当以治国安邦为要,可是,他……他……”
“他怎么样了?”崇祯皇帝听了,有点不高兴地说道,“朕都说了无需吞吞吐吐,有什么就说什么好了!”
“他去搞那个蒸汽机了,对孔孟之道,帝王之术却只是敷衍而已。”周皇后一口气说了出来,看到崇祯皇帝好像有点不以为然的样子,就立刻补充道,“可是他是太子啊,这不是不务正业么?妾身说他时,他却和妾身顶嘴,说这是陛下的意思。妾身是真有点拿他没办法,又不好为此大动干戈,让外人看着笑话。陛下,这事您要管管才行!”
这个事情,崇祯皇帝通过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其实早已知道。此时却装出第一次听到,便点点头说道:“朕知道了,这样吧,把太子和他的弟弟妹妹都传过来,让其他爱妃也一起过来,朕来说!”
“……”一听崇祯皇帝这么大动干戈,顿时,周皇后就不乐意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批评太子,万一让人有了觊觎之心,会动摇太子根基怎么办?
她沉默了一会,只好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妥,万一……”
“有什么不妥的?”崇祯皇帝脸上的笑容没了,“你不是让朕管教么?”
说完之后,他对门口候着的王承恩吩咐道:“大伴,去传旨!”
“奴婢遵旨!”王承恩在崇祯皇帝面前,当然不会管皇后同意不同意了,立刻领旨离去。
周皇后见了,心中不由得非常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