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崇祯窃听系统 >

第524部分

崇祯窃听系统-第524部分

小说: 崇祯窃听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个,他们的世界观再一次崩塌了,该不会,真得有神仙,有天界吧?
  崇祯皇帝却不管他们的这些人心中在想什么,又一次提高了嗓门,大声强调道:“而那些卿等所谓蛮荒之地,地下其实都有着数不清的猛火油。如今未被人发现,朕先去占了过来,是为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抢夺资源。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享受我们的努力给他们带去的好处,让他们能一直领先世界!”
  说到这里,他看到底下发愣中的臣子已经有不少回过神来,便又严肃而认真地说道:“开疆拓土之事,将来也会一直有,因为朕知道的,还有好些个地方,那底下埋藏着的猛火油更多,可以供我们的子孙后代享用几百年!”


第727章 忙成狗了
  如果不是太祖在梦中告诉皇上有关这些事情,打死这些臣子都不会相信,皇上又怎么可能从其他地方来知道这些事情!
  这一刻,文华殿内这些儒家子弟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相信了死后上天入地的事情,相信了神仙的存在。
  五军都督府的这些武将们,是最先回过神来的。他们从崇祯皇帝的话中可以确认,以后还有得是仗可以打,那也就意味着有军功可以立。因此,他们都是欣喜的,从心底拥护的,当即一个个大赞皇上英明!
  经过他们这么一回应,处理文事为主的文官和秉笔太监们也回过神来了。
  对他们来说,皇上明确了以后还要继续开疆拓土,也不算是坏事。
  从这几年的开拓疆土来说,大明其实并没有多少付出。
  蒙古和漠北以及更远的地方,都是以蒙古族人为主去征讨,也没遇到多少敌人。朝鲜则是被建虏祸害完了,大明基本上只是顺手接受而已。洞吾和安南,是皇上御驾亲征,也以极小的代价就基本打下来了。
  除此之外,开拓了这些疆土所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解决国内土地兼并的问题,南涝北旱之下,能更多的把人口分流出去,不管是去河套平原,还是辽东,又或者朝鲜、洞吾和安南,都能大大缓解国内官府救灾安抚灾民的难度。
  还有,多出了这么多地方,那就需要有很多官员去治理,这对朝廷为官的人来说,也未尝不是好事!
  更为重要的是,开疆拓土,乃是历朝历代所追求的,是最能彰显皇帝之威,评价一个王朝国力的标准。
  自古以来,历史上最为有名的皇帝,不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已。
  秦皇一统天下,对于秦国来说,不就是开疆拓土!
  汉武把匈奴打得西迁,封狼居胥,据是大汉天下,也是开疆拓土!
  唐太宗威震四海,盛唐便是他传下的根基,是为天可汗,更有西域归于大唐,更是开疆拓土!
  宋高祖一统南北,对于宋来说,当然也是开疆拓土!
  如此种种,可见开疆拓土的重要性!如今皇上有志于开疆拓土,是为一代伟皇,那他们这些臣子,也必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只要开疆拓土时,不断地打胜仗,不会劳民伤财,那就没人会不喜欢!更不用说,皇上开疆拓土的目的,并不只是为自己增添丰功伟业,而是为子孙谋福利。
  当然了,如果对外打败仗,影响民生,搞得大明自己都是民怨沸腾的,那就是穷兵黩武的评价了。但显然,从目前来说,还看不到有穷兵黩武的可能性!
  因此,文华殿内的这些文官和秉笔太监们,也一个个高赞皇帝英明。
  而崇祯皇帝,对于今后的总体规划,已经对这些股肱之臣说得足够详细,便严肃了脸大声说道:“因此,为将来计,这交通必须尽快修筑起来。朕在几年前就对卫所进行变革,分战兵,工程兵,以及淘汰一部分为农户。这个事情在京师这边实行,也已经是有经验。因此,朕决定,接下来全国范围的卫所革新,必须尽快完成。”
  对于卫所的变革,可不是下一道旨意就可以的。从大明开国以来就实施的军户卫所,是大明兵事的基础,如果出问题的话,是会影响大明根基的。因此,在连续酝酿了几年,并在小规模的试验之后,崇祯皇帝才决定开始提速。
  文华殿内的这些臣子,对于崇祯皇帝执行的这卫所变革,之前就已经知道,并且有关注,如今又明白了前因后果,便都明白,皇上对这卫所变更的决心,是不会为任何意志为转移的。
  他们正想着,就听到崇祯皇帝对他们继续说道:“今后的战兵,便用于对外战事;而所谓的工程兵,就是修路架桥之兵,并以此为骨干,辅助于各地的民役,用于实现我大明交通的大变样!”
  “微臣(末将)(奴婢)遵旨!”文华殿内,一众人等齐声领旨。
  崇祯皇帝随后向内侍一点头,就由内侍又挂了一副地图到屏风上。
  这些文官武将都有点好奇,便纷纷打量这份新地图,发现还是大明地图,不过上面有不少红色圈圈和线条。
  他们正在看着时,却见崇祯皇帝已经拥细棒指着那些红色给他们解释道:“原归化城要扩建,从榆林修一条路过去。今后,归化城便为北方草原之中心。”
  “京师到汉中要修一条路过去,今后要继续延伸,通西域再往西。京师为辽东要修一条到沈阳。再从沈阳延伸到釜山。还有,京师南下路,经过应天府到广州。另外,再从应天府修一条路到云南洞吾一线。”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收回细棒,握在手中对底下群臣说道:“朕刚才所言几条路,是今后大明的主道。先修这几条,然后以此为依托,向大明其他地方扩散。至于道路的标准……”
  顿了顿,示意了下内侍,又挂上了一幅画,不等群臣看仔细,崇祯皇帝就给他们解释道:“这就是即将要修得道路。双向两车道,以如今的四轮马车为标准。这边上的这个,朕称之为铁路,先行预留。可以不着急修筑。”
  不得不说,他是有雄心壮志的。既然要用水泥重新修路,他便打算一劳永逸,就按照高标准来做。水泥修路是双向两车道,另外在公路边上再预留出铁路。等到火车试验成功,再开始修铁路。
  作为一个预知未来发展的穿越人氏来说,崇祯皇帝觉得这种规划是理所当然的。要不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进行修修补补什么的,那样付出的代价反而更大。
  这个时候,他的意志不可动摇,底下臣子,最多是问问清楚,并加以补充完善,而绝对不是否决。
  在崇祯皇帝的强势之下,轰轰烈烈地重塑大明运动,便在这崇祯二十年开始了。
  在崇祯皇帝所划定的路线内,按照如今水泥厂的生产能力,开始设置水泥厂,以供给各段道路修路之用。
  这个水泥厂,并没有采用股份制,而是朝廷直接掌控。
  当然,不管怎么样,水泥厂是要资金投入的。而这个钱,朝廷国库出一部分,另外的,则把水泥卖给沿途的有钱人家。
  水泥修筑的房屋,道路什么的,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新奇,有面子的事情。再加上实用,以及比木头房子要更好的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可以说,水泥绝对是受欢迎的商品。
  而在人力方面,除了卫所革新而来的工程兵之外,还要当地官府在农闲时候安排劳役进行修路。这其中,工程兵是要付饷银之外,劳役是不用付报酬,甚至还要自带干粮。
  不过崇祯皇帝显然没有这样做,虽然同样是没有付报酬,可却是规定官府管饭。这样也能让百姓对于修路不至于那么抗拒。
  对普通百姓来说,大道理真没用,不如这种来得更实惠。如今国力允许,崇祯皇帝自然就更慷慨一些了。
  对此,有的官员曾有过劝谏,说如此一来,就会成为定例,怕会不妥。不过崇祯皇帝并没有听,还是要求各地官府执行。
  当然了,所谓的官府管饭,并不是说白米饭吃饱。每人的口粮,必须是有定量。而且也不全是白米饭,包括玉米、番薯、土豆等等这些都有的。
  还有,修路的过程中,遇到的土地这些事情,在这封建王朝时期,也都不是什么事儿。
  不过不可避免地是,这种涉及全国大规模的动作,绝对是有副作用的。崇祯皇帝基于后世带来的经验,感觉水泥厂这边可能会有腐败,因此,除了下旨让地方都察院巡查水泥厂之外,还派了厂卫暗地监视。
  除了这个之外,撒出去的厂卫,也要负责各地修路对于民生的影响。定期汇总,呈送于他。
  崇祯皇帝在这崇祯二十年的这一年内,虽然没有再外出领兵打仗,可同样忙成了狗。
  首先是科举方面,多了杂科,都是第一届考试,他得盯着;卫所革新,他也要盯着;修路铺桥,还得要盯着。更不用说,他还要兼顾太子朱慈烺和长平公主的婚事,还有其他几个子女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
  另外,对于自然学识的补充,他也要再从脑海中搜刮出来形成文字;蒸汽机的改进,蒸汽机在车船上的应用等等,他都要去关注。
  至于其他日常政务,基本上除了最重要的几个事情之外,其他事情都已经当了甩手掌柜。不得不说,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不这样就得累死!
  有的时候,崇祯皇帝心中确实佩服朱元璋和朱棣,不知道他们亲力亲为,不累么?
  等到崇祯二十年八月的时候,洞吾巡抚阎应元发来捷报,说洞吾全境都已经平定;到十月的时候,辽东伯卢象升也传来捷报,安南全境也已经扫平。
  对此,崇祯皇帝没有特别在意,因为这是在他意料之中。不过有一个情况,却是他没有想到的。


第728章 吕宋惨案
  在崇祯二十年十月底的时候,有关安南那边的消息,便传到了吕宋马尼拉这边。一时之间,明军占领安南并把安南直辖的事情,便成了大部分人讨论的话题。
  对于当地明人来说,他们一个个都是很兴奋的。
  “没想到啊,皇上竟然会御驾亲征这么远的地方,把那些安南猴子给收拾了!”
  “收拾得好,你们不知道,以前的时候,他们对我们明人可不友好。来吕宋的时候,都不敢靠近安南沿海!”
  “……”
  除了拍手称快之外,还有的人,也对大明国内的情况感到诧异。
  “在我少小离家之时,大明都乱成一团的时候。你们不知道,辽东的建虏打进了关内,据说连济南府都被他们攻占了。那叫一个惨啊,全城百姓都被屠了个大半,然后一把火还烧了,剩下的人被掠去辽东。”
  “可不是,除了辽东建虏之外,还到处都在造反。凤阳的皇陵,不都被那个八大王给掘了么!那时候,我以为很快就要改朝换代了!”
  “是啊,那个时候民不聊生,到处都是乱贼,到处都是饿殍,皇上还连续下过两次罪己诏,就感觉朝廷已经不行了,我这才逃出来,到吕宋来混吃的。”
  “我也是,国内真是太乱了,还不如出来的好!”
  “可是,看如今的样子,国内应该平息动乱了吧?要不然,皇上怎么可能御驾亲征到这么远的的南边?”
  “是哦,如果北方未定,流贼不息,皇上应该不可能南征吧?”
  “总觉得有点不可能,这才过去了多少年,就能平定辽东建虏之祸,流贼之乱了?该不会……该不会皇上是迁都到了南边,不管北方糜烂,所以要巩固南边的局势吧?”
  “……”
  身在吕宋,对于国内的消息终归是不及时,这些在吕宋的明人开了他们的脑洞,对国内情况进行了猜测。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猜测,却少有人觉得国内形势应该好了,可以回国了。整体来说,只有一些老人才有这种念头,想要落叶归根。但是,如今的他们,也只局限于讨论之中。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他们在吕宋这么多年,凭着传统美德,勤劳致富,都是有家有业的,也不可能说走就走。
  在他们猜测国内局势的时候,当地土著就没那么高兴了。
  “什么,明国把安南占了?这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这消息都已经在传了。你们不知道吧,明军在安南那边杀得血流成河,据说安南人的尸体连江面都堵住了。”
  “这么凶残,那他们会不会攻占其他地方,比如我们这里,会不会也杀我们啊!”
  “不要乱说,我怎么听说安南百姓都分到了田地呢!”
  “怎么可能,你看看那些老爷们什么时候会为平头老百姓考虑过了,还给分田地,那他们那么辛苦打安南来干什么?”
  “说得也是哦,看来我是听错了的!”
  “……”
  安南那边,有能力逃出去,顺带着把消息传开的,一般都是安南的地主豪强。至于普通百姓,听说了大明的政策,又怎么可能往外逃。而且就他们的实力来说,也没法往外逃!
  因此,这传出去的消息,多半是对大明不利,抹黑大明的那种。
  虽然不同的人,听到的消息会有不同。更有势力一点的,听到的消息会多一点。可对于大明这边来说,也不见得友好。比如,吕宋岛最大势力,也就是西班牙殖民者,对于外面的消息听到的更多,他们的讨论就更为担忧了。
  “明军占领了安南,把荷兰人给杀光了。听说葡萄牙人倒是继续抱着明国的大腿,反而没事。”
  “可不止安南的那些啊,之前不是有消息说,在台湾的荷兰人,也被明国水师给剿灭了么!”
  “这些都是我们西班牙的叛逆,都死了才好!”
  “话不能那么说,有他们在前面和明国接触着,至少我们不用担心明国有什么图谋。如今他们都被灭了,明国的势力都已经延伸过来了,万一对我们吕宋岛有图谋怎么办?”
  “哈哈,明国怎么可能会对我们吕宋岛出兵,你们忘记了,前几次我们杀光那些明人的时候,明国那边也没有出兵啊!”
  “咦,对哦,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哦!”
  “……”
  这些西班牙人所提及的,就是在吕宋岛上发生的三次对明人的屠杀。
  第一次,是在万历三十年,万历皇帝在打三大征,没钱,就听从矿税使者阎应龙、张嶷所言,派遣张嶷、海澄县丞王时和、百户干一成前往吕宋机易山勘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