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窃听系统-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朕另有重用……”
听到这话,陈弘绪愕然抬头,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后面的晋州官吏、百姓,也都一个个惊讶极了,甚至好多人都张大了嘴巴,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那名正在说话的锦衣卫百户。
“……如今满清军队还在关内肆虐,晋州的守城经验当快速推广,令各城学之。故此,陈卿速速总结晋州之守城经验,交由锦衣卫传至各城,以御满清军队,钦此!”
听到这里,陈弘绪可以确认,自己真得是没有听错。想起在皇帝的口谕中,还称赞自己是国之栋梁,顿时,他就激动了!
作为一名臣子,被皇帝评价为国之栋梁,这是多高的荣誉!一时之间,他都忘记了接旨,有点傻在那里了。
而他身后的那些人,听清了皇帝口谕的那些人,也都高兴坏了。他们没有发傻,而是激动地七嘴八舌起来。
“皇上圣明!”
“皇上万岁!”
“好人有好报,知州大人这么好的官,皇上英明啊!”
“……”
听到这些话,后面没听到口谕内容的人,心中顿时就急了。是什么好事,到底是什么好事?快点,快点说说啊,真是急死了!
在这嘈杂声中,陈弘绪终于回过神来,当即激动万分地领旨谢恩。而后起来后,立刻伸手示意,请锦衣卫随他去衙门,他立刻去写守城经验。
通往衙门的街道上,站满了的百姓,立刻自动分开一条道路,一个个兴高采烈地看着知州大人陪同着锦衣卫往衙门而去。不久之后,他们散去,也把这个消息传遍了晋州城。顿时,鞭炮声,此起伏彼地响起,犹如过年了一般。
到了衙门,周边人少了一些,陈弘绪心中多少还是有点奇怪地,想着首辅难道只是嘴巴凶凶而已,回京之后没有弹劾自己?
想不明白,他就顺便问锦衣卫百户道:“不知道首辅大人可有弹劾本官?”
第113章 喜出望外
听到这话,这名锦衣卫百户看着他的眼神便有点异样,这让他又有点诧异,心中想着,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自己难道问得有什么问题?
稍微过了一会,锦衣卫百户才收起那古怪的眼神,恢复正常回答他道:“当然有弹劾,不过如今他的首级已经挂在正阳门那,警醒百官了!”
“啊……”陈弘绪一听,不由得失声惊讶,他再怎么样也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么一个答案。
看到他这样子,锦衣卫百户便补充道:“说起来,他是弹劾你搞出来的事情,皇上圣明,发现了其中破绽,让东厂核查,最终他是欺君之罪,而你,则是国之栋梁!”
陈弘绪一听,不由得又是一愣,回过神来后心中感动莫名。
皇上真是圣明,并没有因为他是首辅,而自己只是一个举人出身的知州就偏袒偏信,甚至还夸自己是国之栋梁,自己何德何能啊!
此时的他,心中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那种感觉。二话不说,立刻开始伏笔疾书,把自己的守城经验详细地有条理地写下来。因为他觉得,自己目前能回报皇上的,那只有这一点了。
写完之后,立刻让其他人抄写多份,锦衣卫百户要多少,他就在这个基础上再多给一些。
每当写出一份之后,就立刻有锦衣卫校尉接过,而后快马离去,奔赴周边各城,从近及远,传授陈弘绪守城经验去了。
当然了,不是说别的城池拿到了晋州防守经验之后,就一定不会被满清军队打下来,毕竟人心各异,主官能力不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就如同戚继光的练兵之法问世,那么详细,可大明后面却再无戚家军一般。
但不管怎么样,有总比没有要好,在各城池的防御上,多少总有一点改进的。
如此一来,多尔衮就更加郁闷了。他领着十万大军在河北这一片地方游荡,想要继续攻城掠地,夺取更多的人口、物资,破坏更多的民生,但是,他就发现,每到一个地方,要是不认真攻打,基本上没戏,光是看到所有城池,竟然都泼水到城墙上结冰,光滑地很,他就很郁闷。
真是,这种招数哪学来的!
当然了,他更郁闷的是,屁股后面吊着一个让他非常讨厌的尾巴,怎么都甩不掉,赶不走,灭不掉。
从晋州离开之后,他就一直没有收获,只是从几个庄子劫掠到的物资,根本不够他这十万大军消耗的,这让他很是发愁!
这种情况下,哪怕脾气暴躁的豪格,也是没了脾气,不过他也不是很担心,因为他不是主官,这次入关的收获明显少于前面几次,对他来说,也无所谓,甚至隐隐还有点欢喜。
看看,你多尔衮得意个什么劲,不要看平时好像被人吹得厉害,事实证明,你也就这样了!等下次要再入关,说不定自己向父皇陈情,有入关经验的自己,什么时候也来当一回奉天大将军试试!
在又没有什么收获之后,多尔衮有点认栽了,心生退意,想着就这么出关算了。实在是这样下去消耗太大了。先前劫掠到的物资和人口,能有多少带出关,他都没把握了。
此时此刻,他心中其实已经后悔了,当初就应该无论如何都把卢象升干掉才走的,如今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虽然大明人多不缺人杰,可卢象升这种人杰,似乎也就这么一个,文官出身,说明政治上有优势,领兵打仗却能和最顶尖的武将去比,还能操纵军心,这样的人,当初真应该先杀掉得啊!
岳托也急了,他给多尔衮建议道:“叔王,要不我们以掠来的人口为诱饵,埋伏起来再度包围卢象升所部?”
“难啊!”多尔衮听了,没有信心,摇摇头道,“这卢象升非常狡猾,埋伏地事情,我们也试过多次,他就是不肯上当,一有风吹草动,立刻背靠明城防守。而当我们全力攻城地时候,他又在后方骚扰,实在是奸猾得很!”
岳托听了,不由得有点默认。他心中不得不承认,这卢象升是他见过以来最难缠的对手了。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帐外有亲卫进帐,对多尔衮禀告道:“主子,探马抓了一些汉人,说是晋商派来的,有急事求见主子,能帮到主子的忙!”
一听这话,多尔衮不由得大喜,站起来便走,激动之下,不小心撞到了案几,却丝毫不在乎,直顾奔出帐外亲自去迎接。
如今他处于困境之中,没想到晋商能派人来,那肯定是有好办法了。
别人可能不知道晋商的作用,他作为满清最高头目的几个人之一,自然是清楚晋商在他们崛起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有多大。
帐外不远,一群满清鞑子围着明显汉人装束的十几个人,在监视着他们。
多尔衮出了帐,看到那边,人未到,就已经激动地说道:“不知道是哪位贵客驾临,本王有失远迎,罪过罪过啊!”
监视着的鞑子一见,连忙让开了路,为首的那个汉人看到多尔衮,连忙抱拳作揖道:“草民范永斗,拜见和硕睿亲王殿下!”
多尔衮自然认得晋商之首,看到范永斗要拜下去,连忙加快了速度,冲上前去,一把扶起了范永斗,哈哈大笑道:“范兄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你可是我大清贵客,就算见了皇上也不用繁文缛节。来来来,帐内就座。”
说着这话,他又大声吩咐亲卫道:“来啊,立刻上好酒好菜,本王要招待贵客!”
说完之后,他是手牵手,拉着范永斗进帐去了。
这一幕,让远处刚好看到的锦衣卫百户伍忠看得目瞪口呆。一直看到那些人消失在帐内之后,他才回过神来,卑躬屈膝地问边上一个鞑子道:“大人,那到底是什么汉人,竟然这么大的胆子,敢让咱们殿下如此礼遇,就不怕折寿么?”
这名带着伍忠的鞑子,被伍忠伺候地舒服,也已经当他是二鞑子看待了,便回答他的话道:“能让主子如此以礼相待的,除了晋商还能有谁!”
第114章 忠君报国的证明
伍忠听了心中一惊,眼珠子一转,就装作夸张地说道:“晋商?凭什么?殿下可是大清国的亲王啊,战功赫赫,麾下皆是精兵强将,岂是低贱的晋商能攀附的?”
“呵呵!”那鞑子听了,不由得笑了,笑伍忠的孤弱寡闻,笑他的浅薄,加上伍忠原有的锦衣卫总旗的身份(伍忠明面上还是总旗),更是让他有一种优越感,就得意地给伍忠讲道,“这你就不懂了吧!我们大清在辽东那犄角旮旯里,要是没有这些晋商的话,还不穷死!亏了他们运去粮食,铁器等物资,我们才能壮大起来。你们明人是瞧不起商人,可这些商人,在我们大清却是宝贝。生意做大了的这些,不要说和硕睿亲王殿下了,就是当今皇上也是以礼相待的!”
伍忠听得又是一惊,没想到晋商通虏,竟然如此胆大包天!不过表面上,他却媚笑地纠正道:“错了,错了,我也不是明人了,我如今可是大清的一份子。”
看到这鞑子指着他,带着嘲笑意味,他也不在意,继续好奇地问道:“现在正在打仗的时候,他们商人过来干什么?”
“谁知道呢!”这鞑子很显然身份不够高,摇头说道,“反正他们每次出现,对于我们大清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伍忠听了不满意,还想再问,这鞑子却有点不乐意了,回答不出来没法显摆,掉身份,就直接喝斥伍忠走了。
与此同时,和满清军队保持半天路程的明军所在,卢象升也在头疼着。
不要看他能黏着满清军队,黏得多尔衮没脾气,可只有卢象升自己知道,这都是建立在对满清军队动向了如指掌的基础上的。
而要做到这一点,那派出去的夜不收必须要给力才行。可如何给力?唯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多亏了皇帝拨了银子下来,对于夜不收的哨探,那是实打实地给赏银。像这样重赏的机会,多少年都不曾有过的,那些夜不收就怕错过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自然效死力。
但经过了这些天,预留出来作为赏银的钱,用得快差不多了;而且敢效死力的夜不收,在和满清探马的交锋中,也损失了不少。接下来的哨探交锋,明军夜不收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而要是哨探出问题的话,就没办法及时掌握满清军队的动静,卢象升在做出判断的时候,自然不可能做到像以前那样黏着满清军队了。
正是这个原因,让他很是发愁。可这个原因,偏偏没法说,也就王承恩知道而已。
就在这个当口,忽然外面通传,说又有天使到了。
卢象升和王承恩一听,不敢怠慢,立刻去迎接天使。
见到来人只是宫中宦官,卢象升便知道这应该是中旨。他心中有点没底,不知道皇帝要交代什么事情?
按理来说,有可能是对之前替晋州知州陈弘绪解围的奏章的回复,不过又似乎不是,时间上有点对不上。难道是朝中有人,说动皇上要催自己快点驱赶满清军队出关?
卢象升之所以这么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之前皇上给这边拨下这么多银子,估计很多人都眼红。钱给了,那事情呢?总要有个交代吧?
事实上,朝堂上对外面领军作战的将领,多有指手画脚,这几乎是惯例来的。以前镇压流贼的时候,都有遇见过好几回,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心中想着这事,卢象升也有了心理准备。
可谁知道,天使确实是来传中旨的,但所传达地皇帝意思,和他所想得却是完全不同。
原来,崇祯皇帝知道卢象升军中,伤残军卒的士气很低。同时也明白,就算之前给出了那笔银子,可对于伤残军卒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因此,他早就有腹稿,等到王承恩的捷报一到,就派出了宦官来传旨。只是卢象升带着军队不停行动,转移地点,因此找上门来时就又晚了一些。
崇祯皇帝的旨意,是让卢象升统计这一次伤残军卒,确实是英勇作战而负伤致残的,可报给他,他准备安排在宫内,替换一部分大汉将军。
在旨意中,崇祯皇帝明确说了,在他眼里,这些将士的伤残,那就是他们忠君报国的证明,比起没有任何建树的大汉将军,更应该获得这样的荣誉!
听完了这份旨意,卢象升甚至都有点不敢相信,这真是皇帝看待军卒的态度?
历朝历代以来,大汉将军一个个都是人高马大,反正都是充门面必须有的条件。什么时候,要是把这些大汉将军换成了缺胳膊断腿的伤残军卒,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可要是换个角度来看,一如皇上所说,这些将士的伤残,那就是他们忠君报国的证明,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卢象升敢断定,这份旨意只要一公布,必定会激励不少将士效死力,没有了后顾之忧!
那名宦官宣旨完毕之后,微笑着对卢象升说道:“皇上很遗憾,如今朝廷没钱,唯有在力所能及地范围内,给这些大明将士一个安排。等到将来有钱了,大明将士的抚恤制度,就一定会重新完备起来!”
听到这话,卢象升不由得又是心中惊叹。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皇上在这种困境之下,却还能想到办法来激励将士们。这个法子,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到的!
佩服之余,他立刻传令全军,把皇帝的这份旨意加以公布。
这份旨意,不在于能解决多少伤残将士的安排,而是表露出皇帝的一种态度。世人所歧视的军卒,在皇帝的眼中,却是重要地很!这对普通军卒来说,当他们领会到皇帝这份心意的时候,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万军人地高呼,顿时响彻在军营的上空。
此时此刻的卢象升,从皇帝如此重视军卒的态度上,觉察到了一些东西,他对于结束这个乱世的信心,是前所未有的高涨。
于是,军令一条条地下去,原先已经疲软下来的夜不收,又一队队地驰出了军营。
明清两支军队中的一些消息,全都通过窃听种子反馈回了崇祯皇帝那。
卢象升所部这边还没什么,其实在崇祯皇帝的意料之中,可伍忠那边反馈地信息,却让他大吃一惊。
第115章 怒火烧向谁
晋商勾结满清,这一点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