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窃听系统-第6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点是洪承畴没有打听到的,就是瑞典听说波兰国内大乱之后,又开始打起波兰的主意了。就犹如一头饿狼,躲在一边,等着最佳时机扑过去狠狠地咬一口。
当然了,沙俄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头北极熊也是伤痕累累,再也没有一点力气去做些什么,只能回到自己的窝里去舔伤口了。这个时候的阿列克谢,不但不敢撕毁萨马拉堡协议,反而担心明军这边不守约定,撕了萨马拉堡协议了。
整个东欧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
洪承畴了解之后,并没有真得撕毁明威堡协议,再领兵西进。不是说他不想再开疆拓土,而是他手下的兵力真得有限,如果再多占领领土,兵力分散之下,他怕出现意外。
毕竟在这陌生的欧洲,他有太多的未知事情。又没有像皇上那样自信能打绝对的胜仗,因此,他就想着好好经营明威堡,再慢慢地蚕食邻近明威堡的东欧平原,这才是他的打算。
总结来说,这个时候,并不是敌人的强大限制了大明开疆拓土的步伐,而是大明自己的人力有限。
这一点,大明和当初成吉思汗时代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成吉思汗时代,那是疯狂扩张,虽然占领的疆域极广,可没有好好经营占领的地方,就很快土崩瓦解,一下分裂成了很多汗国。
大明这边,是稳打稳扎型的。打下一个地方,近的,迁移大明百姓成为大明疆域,比如安南、洞吾等地。
远的,就分封藩国,以同宗同族的藩国形势去统治当地,比如说天竺这边,还有美洲地区等等。
到底是成吉思汗时代的方式好,还是大明如今的这种方式好,最终还是要等待历史的检验。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成吉思汗就算想学大明这种开疆拓土的方式,他也是做不到的。因为他的人口,比起大明还要少不知道多少倍,压根没法学。
当然了,大明虽然有近两亿的人口,可如此开疆拓土之下,也已经显得人口不够用,要不然,以如今大明的实力,绝对能更近一步,比如明威堡这边。
另外,还有一个地方,就更缺人口了,那就是后世的澳洲。
这个地方,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上,更多的是西方殖民者流放罪犯的地方。但是,不得不说,这地方其实是个好地方。全世界都在世界大战,澳洲那个方向,却很少能影响到。
要不是这个地方离欧洲太远,欧洲过去的人口基础太差,否则绝对比北美更容易埋头发展。
这个地方,大明也是要占过来,不过一如美洲一样,太远了,交通也太不便利,除了自己能对那边的控制力比较强之外,怕是后世的大明,对那边就有心无力了。因此,澳洲那边,还是分封藩王更好一些。
美洲那边再踢过去几个,其他的藩王,就都踢到澳洲去,大明的藩王,就基本搞定了。
不过眼下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还是基建啊!没有发达的交通,疆域太广,实在是有心无力。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代的疆域就只是那么大,而不是说以前的皇帝不想开拓疆域。
因此,崇祯皇帝并没有多想,全力扑在了国内建设上面。
虽然他有窃听系统在手,不出紫禁城,照样能知天下事而不被底下臣子欺瞒。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他显然是不爱待在紫禁城里面的。
于是,大明全国各地,都留下了崇祯皇帝的足迹。
坐火车直达归化城,视察河套平原,接见蒙古族的百姓,听取百姓民情,指导蒙古这边的官员如何更好的做事。
这一点,是其他任何皇帝都比不上的。以崇祯皇帝的见识,每一个指示,都能切中要害。
在这蒙古草原上,第一还是要大力发展河套平原上的农业,土豆的种植更是上了一层楼,充分保证天灾下的百姓口粮。第二,崇祯皇帝还特意去了包头,视察这里的铁矿,炼铁等情况。
另外,他还沿着黄河视察了一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黄河不泛滥,不改道。
随后,天气转冷之后,他又坐火车去了南方,视察长江流域,对于江防,同样是重中之重的巡防。各地的基建情况,更是他每到一地,都要听取地方官的奏报,有困难解决困难,没困难就大力搞好基建。
作为大明交通骨架的铁路,北到归化城,南到广州城,西到天山轮台,西南到昆明,都修得差不多了。
本来按照崇祯皇帝的计划,西南这条铁路,是要最终直达洞吾在印度洋的港口。但是,西南的地形,对于修筑铁路来说,实在太难了,修不过去,代价实在太高。唯有期待黄色炸药研发成功之后,再和大自然做斗争了。
崇祯皇帝就坐火车视察,还要求在这个火车交通的基础上,再继续兴修铁路公路,要犹如一张网一样在全国铺开。给后世不管留什么,都不如留这些东西最实在。
第898章 大明皇家学院
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崇祯皇帝并没有忘记精神建设。
之前圣旨公告天下的大明皇家学院落成的时候,他当时人在应天府,收到奏报之后,便立刻赶回京师。
之前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多少人重视这个大明皇家学院。除了衍圣公要举族迁往美洲那会,有牵扯到大明皇家学院而被人讨论过一阵之后,就犹如石沉大海,没人关注了。
新建的大明皇家学院并不在紫禁城内,甚至都不在京师里面,而是在城外郊区,是由原来的皇庄改建,占地面积极广。
建得再好,可这都是建在城外的,又有谁会重视?要是建在紫禁城,那绝对会引人注目。
可谁也没有想到,在大明皇家学院落成之后,日理万机的崇祯皇帝,竟然放下了手头事物,从应天府直接赶回京师不说,还领了司礼监、内阁在内的文武百官,为大明皇家学院揭幕。
听到这么隆重,傻子都知道,这个大明皇家学院绝对是非常高规格的那种了。于是,京师百姓纷纷拥出城去看热闹。一边看,还一边打听有关大明皇家学院的消息。
“这个大明皇家学院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皇上竟然领文武百官一起来揭幕?”
“是啊,还以为这个最多和国子监下面的医学院差不多呢!这阵势,还真是吓到了!”
“这怎么可能!当初衍圣公走的时候,皇上就已经说过,孔孟圣学,是要移到这大明皇家学院的,怎么可能与医学院去相提并论!”
“这么说,那这阵势也能说得过去。可本公子怎么觉得,皇上应该不至于这么隆重吧?”
“对啊,如今可不比以往,看看现在的科举都分多少种类,又不止孔孟之学了!”
“……”
他们虽然见证了揭幕阵势的庞大,也大概议论出了这种高规格的原因。但是,也终归是有想不通的地方。
比如,皇上大力推广新学,原本的孔孟之道独霸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还有,为什么要把这大明皇家学院建到城外来,这档次明显太低了吧,哪有在紫禁城那边来得有逼格!
种种疑惑,反而让大明皇家学院成为了热门话题。
不过他们没讨论多久,有关大明皇家学院的消息便多起来了。
“你们知道么?重大消息啊,真是没想到!”
“刘公子,你这就没意思了,神神秘秘的,真欠揍!”
“就是,这个样子,本公子真想说粗话了!”
“好吧,好吧,刚听来的消息,有关大明皇家学院的,绝对重大消息!”
听到这话,茶馆内的人,便都停止了议论,纷纷看了过去。因为他们知道,这绝对是皇上又出什么新鲜事了。
有认识那个刘公子的,一边让小二给刘公子上好茶,一边催着他快点说。
这刘公子享受众人瞩目的感觉,便给他们说道:“最新的消息,大明皇家学院的祭酒,是由皇上亲自担任!”
“哇……”听到这话,茶馆内顿时一片惊呼。由皇上亲自担任祭酒,那比国子监都要上档次了吧!
“刘公子,那你知道这大明皇家学院到底是怎么个回事么?”
“对啊,本公子敢打赌,这大明皇家学院绝对不止孔孟之学那么简单!”
“肯定了,这还用你说!”
“……”
听他们议论,刘公子便伸手示意一下,顿时,茶馆内一片安静,随后他才说道:“还有消息,大明皇家学院内会有分门别类的小院,为首之人,不称祭酒,是为院长。”
这个消息,基本在众人的意料之内,院长、山长的称呼也不罕见。因此,众人的关注点,是有什么小院。一众人等,纷纷催着这刘公子快说。
不过这刘公子却没有如他们所愿,因为小二刚上了上好的龙井茶,他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看到众人有发怒的迹象,才对他们说道:“大明皇家学院内,又分孔圣院,孟圣院,格物院,炼金院,医圣院,数学院,文学院,建筑院等……”
听到这话,顿时,有人就忍不住议论开了。
“孔圣院、孟圣院不难理解,我们也早猜到了。可为什么连格物院,炼金院,医圣院,数学院这些都有?”
“本公子明白了,皇上之所以这么隆重,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恐怕还是为了推广新学吧?”
“可不是,格物,炼金,医学、数学不都是皇上在大力推广的么?不过这文学院和建筑院是怎么回事?这也能和孔孟之道相提并论?”
“……”
在这些人的不解中,那刘公子则是呵呵一笑道:“这你们就不懂了吧!这些东西,其实就是诸子百家的东西而已,当年的孔孟之学,不也是一起的么?如今不过是换个称呼而已!”
听他这么一说,有人就觉得有道理了,当即举起墨学之类的例子。
刘公子喝了一会茶,便又插嘴说道:“其实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那建筑学,据本公子打听到的消息,是包括了造船,修铁路这些。这在春秋战国可是没有的吧!”
享受着新科技带来的便利,这个时候的大明百姓,已经对新学不抵触,甚至还很欢迎。听到这话,便都赞了一声。
也就几个儒生对此有微词,感觉孔孟之学好像一下贬低了好多。不过他们人少,也不敢引起口水战,要不会被淹死的!
刘公子说了一会,就又开始喝茶了,这是他用消息换来的茶,一次性把消息说完,这茶就没有后续了。
等他们讨论了一会之后,他就又说道:“你们有没有觉得这大明皇家学院,是不是还缺少点什么?是不是觉得还配不上皇上领文武百官去揭幕,这都赶上太庙、忠烈祠了!还有,这和国子监又会是什么关系,你们有没有想过?”
茶客中确实有人有这疑惑的,听到这话,没有疑惑地也有疑惑了。于是,就纷纷让他快讲。
结果,刘公子叹了口气,说这茶真不经喝。
听到这话,众人一阵笑骂,随后便又有人喊了小二上茶。这刘公子一稽首然后才笑着说道:“诸位可知,大明皇家学院内的各院长,都是带爵位的,而且是宗师爵位。”
听到这话,茶馆内顿时一片安静。过了好一会之后,才有人惊呼出声道:“难怪了,这可比国子监高多了,宗师啊,就差一级到新学爵位的顶级了。”
虽然朝廷没有明言,但在民间,都把崇祯皇帝后来颁布的爵位称之为新学爵位。而宗师爵位,就只比大宗师要低一级而已。
另外,从太子发明了蒸汽机、铁甲战舰之类,可也只能获得“宗师”爵位可知,这个爵位不是那么好拿的。
想到这个,便有人立刻问道:“那大明皇家学院中的各院长,可有人选了?”
“对啊,也不知道谁有这么好运,竟然能直接得到宗师爵位?”
“……”
一众人等,皆是好奇,纷纷追问。
那刘公子听了,面露神秘之色,往紫禁城方向一指道:“现在还没确定,正在廷推呢!”
“什么?你说廷推?我没听错吧?”
“我也听到说是廷推,刚才我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
这也怪不得他们,廷推这个东西,这些年来是没有了。但是,在以前的时候常见。
所谓廷推,就是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这廷臣,一般是六部尚书、都御史、六科给事中、通政使、大理卿及掌道御史等。由此可见,这级别有多高了。
按理说,这廷推是很好的制度,但是,架不住明末官员的结党营私,最终把这廷推都用废了。以至于原本的崇祯皇帝,都用抓阄来代替。后来崇祯皇帝穿越过来之后,独断乾坤,自己直接说了算。因此,崇祯朝已经很久没有廷推了。
刘公子见他们这样子,便呵呵一笑道:“没错,就是廷推。皇上让他们推举各学院院长,要求在所任学院方面的学问最高,得票最多的前三人,再交由陛下圣裁。”
说到这里,他看其他人要开口,便又补充一句道:“另外,院长一职,不得兼任。五年一考核,拿不出成绩,就得换人。”
喝了口茶,见他们还在震惊中,就又说道:“各科状元、榜眼、探花,皆要入大明皇家学院对应的学院中去做学问三年,然后才可入朝为官。”
说完之后,他才笑眯眯地说道:“怎么样,这些消息,还值得喝上这茶吧?”
听他这么说,一众茶客却没理他,只是自顾自地议论起这大明皇家学院来了。
这个时候,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皇上要亲领文武百官去揭幕了,这规格确实是可以有的。国子监是教学之地,而大明皇家学院却是学问之地,根本不能比。
不过有一点,他们却想不明白。按理来说,这么高规格的,直接安置在紫禁城都是够格的吧?可为什么要设到城外去呢?
第899章 奥斯曼帝国
“呵呵,这还不简单,大明皇家学院的宗师,那是真正做学问的,当然要远离官场,远离喧哗才行的了!”刘公子最终提醒他们道。
茶馆的这些茶客一听,都是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城外也确实够安静的了!”
“我家那小子,要科考,也被我撵到乡下去了,就怕他不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