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崇祯窃听系统 >

第641部分

崇祯窃听系统-第641部分

小说: 崇祯窃听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动静,吴三桂当然要利用起来,立刻把奥斯曼帝国军队离开的缘由,广而告之,让拉合尔的将士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而是有友军,还在配合作战。
  说实话,那会儿的时候,城中士气立刻就高了不少。
  吴三桂也想过趁机突围的,毕竟城外敌人已经少了好几万骑军。一旦能成功突围的话,只是步军而已,应该会好对付很多。
  不过,第一,他不敢保证,奥斯曼帝国的骑军离开,是不是真得去围剿李来亨所部,会不会只是故弄玄虚,找了个地方埋伏起来等他突围而已。
  之所以还存在这种怀疑,实在是他所面对的奥斯曼帝国这个敌人,他不了解。他们的统领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平常打仗,惯用什么风格,这些他都不知道,因此就有此疑惑。
  第二个原因,是想突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在围困的这几个月内,挖了壕沟,围着拉合尔挖的,就是为了防止明军这边突围或者出城突袭。吴三桂如果要率部突围的话,伤亡绝对不会少。
  另外还有最后一个原因,吴三桂和李定国的出身不同。李定国出身流贼,对于唐王等人,从骨子里并不会特别在意。有了皇上的密旨,他就无所谓了,用互相伤害的招数,杀入了波斯帝国境内。
  可吴三桂是将门世家出身,想得东西很多,就没有李定国那样光棍了。虽然有皇上的圣旨,他还是有点担心的。
  唐王毕竟是皇帝的亲戚,如果他这边突围了,那奥斯曼帝国军队就可以东进,和波斯帝国联合在一起,不但唐国要遭殃,甚至另外两个藩国都可能遭殃。一旦真得出现这种情况,谁会倒霉?吴三桂心中,其实是没有把握的。
  心中有着种种顾虑,吴三桂就没敢动。时间慢慢地过去之后,之前鼓舞起来的士气,就又慢慢地消耗掉了。
  这一日,吴三桂在城中军营,和将士们一起用完了稀粥时,忽然城头来报:“大帅,城外敌人有动静,好像是他们的骑军回来了!”
  吴三桂一听,顿时大惊,连忙赶去城头查看动静。
  果然,西北方向,尘土飞扬。甚至都可以不通过望远镜,就能看到一队队的奥斯曼帝国骑军,正在返回城外大营。
  看到这个,吴三桂的一颗心,便沉下去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骑军回来,只能说明一件事。就是他们已经解决了后路问题,那接下来就可以全力攻城了!
  他不知道李来亨所部是被他们消灭了呢,还是扛不住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重兵围剿已经逃走。总之,不管怎么样,李来亨所部才五千骑军,打了这几个月,又突然遭遇重兵围剿,赢是绝对不可能赢的。
  想着这些,说实话,如今连唯一的友军都没有,拉合尔真得只剩下孤军作战,吴三桂是有点绝望的。
  不过,就算再绝望,他心里也明白,这种情绪绝对不能露出来,反而要找各种理由来鼓舞士气才行。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仔细观察敌人的动静。还真别说,就被他看到了一些反常的迹象。
  第一,那些回来的奥斯曼帝国骑军,并不是整整齐齐地回来,而是一队一队地回来。
  第二,虽然距离有些远,看不清那些人的面容,可他从敌人迎出去后的动静估计,好像不是一个好消息。如果真得完成了他们的目标而回的话,至少能听到欢呼声吧?可是没有!
  吴三桂相信,如果真得达到了目的,就算奥斯曼人很克制,但他们的统帅不会不知道,利用这个消息鼓舞士气简直是最好的。毕竟奥斯曼帝国被拦在拉合尔这边几个月,他们的士气也同样高不起来的。
  发现了这一点,吴三桂就有点狐疑了。难不成,李来亨所部那点人马,竟然能挫败重兵围剿?这怎么可能?
  心中虽然如此想着,不过不妨碍吴三桂把这个事情说出来,说给所有的将士们知道。总之,他是用了一切手段来鼓舞士气。
  “传令下去,让所有将士们知道,李大帅所部又打赢了!”吴三桂露出兴奋的“笑容”,对他的亲卫说道,“敌人仓皇而回,等着看好了,如果他们赢了,必然会送首级过来恐吓,如果没有,就是他们败了!”
  至少他从望远镜中看,好像没有发现有首级。
  于是,吴三桂这个合情合理的推断,又成为了明军将士的希望。
  陆续回来的奥斯曼帝国骑军,一直到傍晚时候都有,但是,吴三桂也没下城头,一直在拿望远镜观察。终于,他发现了有点不对,回来的敌军,好像少了上万骑军之多。
  并且最关键的是,这都一天了,奥斯曼帝国的军营那边,竟然没有一点欢呼声,也没有任何首级丢过来。要是换成吴三桂自己的话,他都能拿冒充的首级丢到城下来吓敌人!
  因此,这个时候,他就得出结论,要么敌军统帅不会打仗,要么敌人就是吃了大败仗,连弄这种手段的心思都没有了。
  相比较而言,吴三桂更相信是后面那种情况。但是,这好像也不可能啊!李来亨和他共事了几年,那支骑兵的战力如何,他是心中有数的!
  想不明白,他也没说。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吴三桂又有了新的发现。通过望远镜观察,好像敌人那边有人心惶惶的感觉。他就更惊讶了,难不成李来亨所部真得打赢了?
  这个时候,他倒也没想过是洪承畴所部或者说国内来了援军。因此敌人用过攻心之策,让吴三桂这边知道,奥斯曼帝国的主力还在北面。国内援军,则信使过不来,谁能知道会有这么快来,一般来说,至少要一年半载。
  几天下来,城外敌人好像更乱了,就连没有望远镜的明军将士,都能感觉出来了。
  希望,就如同春天的种子一样,开始在明军将士们的心中发芽成长,拉合尔的士气,终于回升了。不过他们很好奇,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才会有这样的转机?


第914章 我是老花眼
  拉合尔城外的奥斯曼帝国军队,想不乱都不行。
  有的人想撤,可有的人却坚决不撤。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搞不清楚明军的情况到底如何?
  之前围剿明军的军队,突然遭到大明援军的打击,逃出来的那些人,有的说明国来了很多援军,而有的却是不确定。
  只有一点是肯定的,明军确实有援军到了,他们围剿后路明军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因此就都退回了拉合尔。
  但是,回到大本营之后,他们的分歧就大了。
  奥斯曼帝国的将领,有的认为,明国来了援军,那必然是北路军失败了。连北路军都战败,那明军的实力可想而知。不早点撤的话,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但是,大部分奥斯曼帝国的将领却不这么认为,也不想想,北路军可是首相大人亲自领军,且兵力比拉合尔这边还有多好多,是奥斯曼帝国军队的主力来的。明军凭什么能灭了首相大人统帅的大军?
  就算退一步来说好了,万一首相大人败了,那至少也有消息传回来吧?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把至少十五万以上的大军全歼,一个都逃不回来!
  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拉合尔成为的奥斯曼帝国军营,乱糟糟的,但最终却没有立刻拔营而走。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围了拉合尔这么久时间,最终却这么灰溜溜走了,很多人都是不甘心的。
  大概四天之后的午时时分,吴三桂一如之前几天,趁着视线最佳的机会,又在城头上观察城外敌军营地内的动静。
  看着看着,忽然之间,有人在吴三桂的耳边大吼了起来,声音之大,几乎就吓了他一跳:“大帅,快,快看,快看啊……”
  此时的吴三桂,正在观察敌营的,听到了吼声,心中有点不满地放下望远镜,转头看向身边的亲卫喝道:“沉稳,沉稳知道么?本帅平时怎么教你们的?”
  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刚才耳朵都差点被他震聋了!
  他正在想着,就见眼前这名亲卫用手指着城外,还是那么大惊小怪地在大喊道:“大帅,看,尘土飞扬,好像是援军,是援军啊!”
  这个时候,吴三桂对于援军这两个字是非常敏感的。一听之下,稍微愣了下,几乎与此同时,身边其他亲卫也都大喊了起来:“援军,援军来了……”
  吴三桂再也顾不得其他,立刻转头看去。
  果然,在西北方向,尘土飞扬,极远处,隐隐有动静,看着好像是有一条红线。
  真得是援军?吴三桂心中想着,立刻举起望远镜,赶紧往那个方向看了过去。
  有了这望远镜相助,看得就更加清楚了一点。能够隐隐约约地,看到那条红线,真得是骑卒,身穿红色。
  不用说,这绝对是明军,是大明骑军!
  想明白了这点,吴三桂瞪大了他的眼睛,想要努力看清,到底来了多少援军?虽然他一直念叨着李来亨所部。可此时此刻,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更希望看到的,是别的援军!
  这时候的他,已经自动屏蔽了身边将士们的喧哗,整个心神,都已经投入到确认远处援军的番号中去了。
  近了些,更近了些,再近些……
  模模糊糊的影子,逐渐变为骑卒轮廓,然后又更清晰了一点。
  不过实在离得太远,想要分清是那路援军,真得非常困难。但这不妨碍吴三桂用尽想法,想要用最快的速度去确认。
  看着看着,吴三桂忽然激动地喃喃自语起来:“是了,是了,肯定不是他们,肯定是新到的援军……”
  “大帅,怎么样?到底是哪来的援军?”他的亲卫听到,立刻兴奋地问道。
  其他将士听了,都不自觉地围了过来,想第一时间听到是哪路援军来了?
  听到说话,吴三桂都忘记了刚才说他亲卫要沉稳,自己放下望远镜,激动地指着远处大声说道:“你们看,看到没有?数量,数量上绝对不止五千!由此可见,肯定不是李来亨他们,还有新的援军到了!”
  说到这里,他不等别人回应,就又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了,对了,这下都对上了。看看他们,为什么之前狼狈回来,还一团乱的感觉,就是因为他们遭遇败仗了,所以才会这样。这下好了,这都对上了!没错,肯定是有新的援军到了!”
  身在异国他乡被围,孤城坚守,对于有援军出现,真得比起国内时候,要激动得多了。
  这个时候,没有人嘲笑吴三桂自己都不沉稳,全都指着西北方向,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说着话。
  “大帅说得没错,那肯定是新的援军!那么多,都看不到尾巴!”
  “对啊,肯定是洪总督领兵南下了,要不然哪来的援军!”
  “真得,我不骗你们,我的眼睛特别亮,我看到总督大人的旗号了!”
  “你那算什么,我都看到总督大人的胡子了,真得是总督大人赶来了!”
  “……”
  他们这么一说,吴三桂反而冷静下来了。反正他们说看到洪承畴,他是不信的,实在是太远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来得援军数量庞大。
  这个时候,他立刻去看奥斯曼帝国军营那边的动静。果然,更乱了。
  远处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探马正在疯狂打马而回,而军营里面都在集合,可却像没头苍蝇一样,半天了还没集结完。
  “来啊,给本帅吹号,擂鼓,壮我大明声威!”吴三桂忽然转头,对他亲卫大声喊道。
  他的亲卫一听,立刻兴奋地回应道:“遵命!”
  随后就去传令,没一会的功夫,拉合尔城头上,就响起了号角声,还有震天的战鼓声。动静之大,吓得奥斯曼军队更乱了。
  拉合尔城内,其他方向和城里的将士,他们没看到城外的情况,但是城头的动静之大,也立刻传到了他们那边去了。
  听到来了援军,还是总督大人亲自领军赶来了。顿时,城内响起了如雷的欢呼声。要不是有军纪约束,估计他们都能拥到这边城头上来看个究竟。
  随着时间过去,远处的援军更清晰了。离奥斯曼帝国军营这边近一些之后,就不再是行军队形,而是往两侧展开。如此一来,军队的数量,一下就更直观了。
  “这肯定不止一万了,还都是骑军,厉害了!”
  “我看两万都有,信不信,我们打赌,全是骑军啊!”
  “……”
  吴三桂没参与他们的讨论,而是继续用望远镜观察着徐徐逼近城外敌营的援军。看着看着,他忽然傻眼了。
  放下了望远镜,用力地揉了揉眼睛,就马上又举起望远镜看了起来。
  注意到他这个动作有点奇怪,一名亲卫便高兴地问道:“大帅,您看见啥了,这么不敢相信的样子?”
  “大帅是看到总督大人的白胡子了,正在数有多少呢,当然要睁大眼睛看了!”另外一名亲卫,也兴奋地开起了玩笑。
  实在是绝境之中,都要绝望的时候,突然之间又变成过了绝境逢生,巨大的喜悦,也冲淡了一点等级上的差距。
  这个玩笑,吴三桂压根没有听进去,而是忽然之间,他立刻放下望远镜,然后用手指着远处,用那种惊喜交加的语气,大声地喊道:“皇旗,是皇旗,皇上来了,皇上来了啊……”
  他周边的亲卫一听,全都震惊了,以至于一时之间,刚才还喧闹的这块地方,一下变得鸦雀无声!
  皇上来了?皇上不是在国内么,怎么就来了?
  等他们回过神来,离吴三桂最近的那个亲卫,连忙对他说道:“大帅,属下能看看么?我眼尖!”
  被他这么一说,其他亲卫也回过神来,顿时,一个个吹他们的眼睛有多厉害,就想着能第一时间借过望远镜来看情况。
  “大帅,我也眼尖,我肯定能看清楚!”
  “大帅,我是老花眼,专看远处,我先看绝对没错!”
  “……”
  吴三桂没管其他人,把望远镜递给了第一个说话的,还用手指着方向让他快点确认。
  “没错,真没错,是皇上,是皇上来了!”这名亲卫定睛看了下,兴奋地喊了起来。喊到后来,都有那种要哭的感觉。
  其他亲卫都顾不得了,连忙争抢望远镜,一个接一个地看过去。
  没过多久,城头上的将士们,都已经确认,是他们的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