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的出版,则多受到查禁。
陆秀夫等人其实对这些很熟悉,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东提出每份“邸报”出来后,要大量印刷,并卖给天下之人。他更指出,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可以一周出一份或两份,将来每天都要出。
东实际上认为,过去的邸报是不完善的,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制度,因此他决定采取渐进方式,逐步从周报过渡到ri报,并建立相应的发行制度。但陆夫子等人就误解了,因为宋代出现过专门抄录邸报,并出售牟利之人。小鬼头就是坏啊,连个邸报他也要弄钱。只有老赵在心中暗自称妙,还是陛下聪惠,弄出活字印刷后,抄录邸报这样的旮旯角落里的钱,他都一扫而光。
陆夫子这时候也顾不上和小鬼头计较这些事了,他看了看文天祥,宋瑞兴奋地说道:“臣恭喜陛下,刘师勇已大破北军水师,翁州前线,我禁军大胜可期。”说完,他把一份战报递给了小皇帝。
东急切地看了一遍,他立刻忘形地挥舞着拳头:“好,好,好,朕要御驾亲征。”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春游
( )在这个世上,有许多场合,遇事怕都要尽量淡定,因为此时激动是肯定要坏事滴。// 高速更新//
东的嚷嚷才出口,屋子里的热烈气氛立刻就降了五十度,陆夫子和文夫子的脸se更瞬间就向碳棒靠拢。但这次还轮不到他们开口,谢夫子的眼珠子早瞪起来了。
“陛下此言谬矣。君者,社稷之重,天下之要也,焉可轻入险地。国有难,臣等负其劳。莫非陛下以为臣等均为贪生怕死之辈?”
谢大侠生气了,胡子都吹起来了,没跳到桌上更算是给你面子了。就是其他夫子的眼神,也颇有点要把小鬼头吃了的意思。你也太瞧不起人了不是?
咱那敢瞧不起你们这些把大海当澡堂子跳的大哥哦。在一遍冰冷的目光中,东的声音立马被冻得降了八度,他弱弱地说道:“谢爱卿,太祖、太宗,就是先帝真宗,可都是亲临过战阵的啊。”
老谢冷冷地哼道:“太祖、太宗、真宗先帝亲临战阵是不假,但昔ri他们均在壮年,而眼下陛下年未弱冠。”
得,咱算明白了,在你们眼里,咱就还是个小屁孩。可咱都在这岛上呆五年了,你们也许是还没待够,兄弟我是早已够够了。现在正是chun暖花开的好季节,咱chun游一下都不行?
这个穿越者挖空心思、胡搅蛮缠,终于找出了一个在他看来十分合理的理由,他要巡视大宋新拓之土,流求。
那里不是战区,海面上又没了威胁,风好象现在刮得也不大,咱还不能去?那这个帝王还有鸟的意思?nainai的,你们还不如把咱废了得了。
好家伙,屋子里一帮大大小小的夫子们一听,差点没摔到地上去。狡诈,太狡诈了啊,真不愧是人小鬼大的小鬼头。什么巡视新拓之土,无非是你想到离战区近一点的地方凑热闹,理由你还真找的冠冕堂皇。
其实他们也知道,小鬼头是心野了。就冲他平ri里爱折腾的劲头,你想让他安分,可能吗?当然,这么多年在岛上,也实在是憋坏了。
但这可不是他们敢擅自做主的事,这帮夫子们彼此私下里一商议,转身就一起进宫见了杨太后。
杨淑妃听了众夫子所说的来龙去脉后,先是楞了一下,很快她的脸上就露出了似笑非笑之容,她叹息着说道:“官家长大了。”
见众夫子面面相觑,她想了一下,又接道:“此事还是由众卿家来定吧。”
好么,这样的大事太后竟然也不问了,变成咱们的事了。可众夫子也有点犯晕,因为杨淑妃虽说没表示可以去,却也并没有表示反对的意思,这就让他们费思量了。
应该讲,帝国太后的态度最终使得大臣们采取了一个妥协的方案。小鬼头去流求是可以滴,但要派人看着,派谁?宋瑞。因为他是兵部尚书,本身就负有保护陛下的职责,同时也只有他的铁嘴,必要时才能说得过这个狡猾的小子。
东终于“chun游”了,只不过在他心里,这个“chun游”顶多就是从一个岛“游”到另一个岛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帝王也是这个世上最没有人身zi you之人。能出门就不错了,现在还是将就点吧。
载着帝国陛下、由十艘炮船组成的小舰队,于二月下旬静悄悄地抵达流求的东宁郡,即后世的台南。也许在外人看来,那不过就是又有帝国新的战船进驻到流求。
这并不是一次大张旗鼓的出行,当然,与哪个穿越者心底里向而往之、理应有很多乐子的微服私访,也同样有着天壤之别。但这仍然给前来迎接的行朝官员带来惊喜。
东和姚良臣、冉安国等人稍事会面之后,立刻就与文天祥见了在流求的将领。此时的流求,所驻步军计有一万五千余人,由左大统领,这其中就包括了为加强力量,临时抽调的林琦、张唐、熊桂、吴希?、陈子全等人。
帝国的江西步军在第一次整编后,虽有补充,但实际上兵力不到一万人,因为当时主要补充的是江淮军,这也是为了保证帝国仅存的最有战力之军的完整。
江西步军中现在比较成建制的是邹?和吴希?两部,各有三千人。而邹?的部下,主要就是在那次整编中又补充的。张唐、林琦、熊桂、陈子全实际上各自所率的兵力连千人都不到,可他们手下的军士,个个都算是已历过阵之兵。
帝国固然已新招了部分军士,但为了保证此次前所未有的大战能全胜,彻底摆脱以往失利的yin影,鼓起将士们的信心,因此动用了这些在东看来是宝贝的“老兵”。
得知帝国陛下突然驾临,左大jing神异常亢奋。这个如凶神一般的悍将,挺着个身板,像山一样戳在哪里。“陛下,军中将士都已准备妥当,就等下令上岛撕杀。”
东笑了:“好,好,好,左将军,告诉下面的将士们,不要着急。朕听少傅说了,昌国城中储备的粮草,城里的兄弟们三年都吃不完。既然咱们将北兵困在岛上了,耗一耗他们也好。其实,如果他们肚子饿了,还可以下海去摸鱼吗?”
下面的众将均露出了笑意,只有胖大的吴希?没笑,他站了出来。“末将恳请陛下恩准,让所部上岛与敌撕杀,以报效朝廷。”
吴胖子和他的部下作为留守,宋军东进没参与。而此次大战,虽被调到了流求,仍然被安排的是看家。自到琼州以来,除了训练,寸功未立,他是真有点急。
闻言,帝国小皇帝笑着摆了摆手:“吴将军,朕知道您是忠勇之士,报国心切,但还是那句话,不要着急。复国的大业,将来大战还多得很,此次没有,还有下次。”
东对文天祥的部下其实已经有更远的考虑,因为他认为,这些帝国的忠勇之士,应该被赋予更大的职责,故此他很少动用江西之军。你像上次,实际上只有邹?所部参与了东进。如果不是为了加强战力,他是连张唐等人也不愿动用的。但这样的确也容易在军中造成被轻视的感觉。
那个穿越者在和宋瑞私下里商议之时,稍稍透露了些心中的打算:“文相,帝国在海上有了稳固的根基后,就该考虑登陆沿海了。但江西之军的大用,应该是在登陆之后,告诉将士们,一定要先沉住气。”
东在众将面前调侃的饿肚子,其实是参谋院早就拟定的。因为硬拼,说实话,这时候的行朝仍然还拼不起。再说了,有巧不占,咱哪还是二十一世纪的废才啊。
但是,这里面更关键的是新附军,因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帝国事先拟定的针对xing策略,实际上就四个字,“分而化之”。
在翁州之战中,谢复的确是耍了威风,炮轰了定海城,可是他却惊了兔子。
你不开炮范文虎心里都发慌,再来个这么大的动静,人家范大帅立马就走人。但在“走”之前,他却命郑师爷暂时留下来,立刻烧掉堆集在定海的粮草,以免资粮与敌。到了这个时候,范大帅也知道,留在岛上的人,多半是凶多吉少了。
对待粮食,郑师爷历来是看重的,他并没有马上动手。他这一稍加“犹豫”,在夜里就等来了个老熟人,假老道陈子敬。
第二天,郑师爷对跟着他留守的军将下令,凡是能带走的粮草,要尽量带走,带不走的,统统烧毁。
哪个军将摸着揣在怀里叮当作响的景炎至宝,结结巴巴地问道:“先生,就这样烧了?”
郑师爷从牙缝里吐出一个字:“烧。”
他看了看哪个军将又说道:“将士们都还在岛上啊。”
此时此刻,在军将的眼中,郑先生的脸上有着悲天怜人之se,他更是捶胸顿足、痛心疾首。
定海城里火光四起,烟雾冲天,但当随后宋军的水师再度抢占这座城池时,所有的粮草却并没有动,仍然完好的放在那里。也许此时在新附军的军将心里,这个郑师爷的胆子很大,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郑先生的行为是正确的。
在景炎一月下旬的这一ri,转眼之间翁州海面就出现了戏剧xing的变化。原先集于海上的北元战船仿佛忽然之间就全部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琼州水师的炮船。
忙兀台和囊家歹开始还很镇定,因为他们知道,元军水师的出动是要和琼州水师决战。但他们实在无法想象,原先看起来庞大的水师,会被击垮。他们相信,只要元军水师回援,这些琼州战船必然会被送到海底。可是他们等来等去,结果等来的却是越来越多的对方战船。岛上的气氛立刻大变。
新附军的兄弟们固然对海上的变化惊愕不已,但后面使他们更冒火的是,范大帅竟然已经“走”了。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再有人出来解释,范文虎丢下他们,自己跑了这个概念,在他们心目中无论如何也是抹不掉了。李将官和其他几个被扔在岛上的新附军将领聚在一起是破口大骂。
忙兀台和囊家歹紧急聚集在岛上的众将,他们胁之诱之,以坚这些人之心。也许此时他们的心里还有着大汗的指望,毕竟翁州岛离大陆是如此的近,但新附军的将领已全是别样的心思了。
因为琼州水师的实力,他们要比北边来的人更清楚。更何况在前面的攻城战中,蒙古人不动,伤的都是他们自己的弟兄,这已经让他们寒了心。如果没有退路了,那是另一回事,但假如还有出路,他们就要考虑其它的选择了。
………………………………
第一百三十四章 由厢而募
( )流求自景炎四年下半年行朝正式掌控以来,到景炎七年初,迁移来的人口已超过了百万。这个过程在东的心目中,其实算是比较慢的。当然,战争也导致了这个迁移的过程时断时续。
但即便是这样,移民的安置工作也给行朝在流求的官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姚良臣和冉安国等人在其中居功至伟,说他们为此殚jing竭虑并不为过。在和他们的会面中,东毫不吝啬地说出了自己对他们的溢美之言。
对实实在在做事的人,咱是一定要笼络滴,收买这样的兄弟更是应该不遗余力。就算是后世的企业老板,他们最看重的也还是这样的人。这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更不要说是一个帝国了。
对姚良臣和冉安国等人来说,安置移民是耗费了他们大量的jing力,但令他们最头痛的,却是陛下所要求的修筑道路。因为小皇帝说归说,他们认为城池还是要建的,这也是农耕民族定居的特xing所决定的。
修筑道路和筑城,如果按历代的惯例,那是要大量地征用民夫。但在宋帝国的历史上,实际上绝大部分这样的事情,有一支专门的队伍来进行,这就是厢军。厢军的主要职责,包括了修城,修路,筑桥,制造武器,运输,放牧,传送邮件,治理河道等等,他们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役兵”,因为宋代百姓绝大部分的徭役,都被其所从事。地处边境的厢军,有时也参与作战,不过厢军的待遇远比不上禁军。
帝国太祖在立国之初设立禁军和厢军的本意,是收天下jing兵以归zhong yang,剩下的老弱士兵留在地方,彻底消除唐末及五代以来各地武将称雄一方、乃至威胁到朝廷安危的隐患。
而设立厢军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除盗恤饥”,也就是将天下的饥民难民吸收进厢军来,通过给他们事情做,并给予一定的军俸,以避免他们因饥饿而为盗,甚至造反。如果素质比较好,有的还把他们转为正规的禁军。仁宗皇?年中,河北水灾,农民流入京东三十余万,安抚使富弼就曾在他们中间招募为兵。
这种做法相对历代来讲,实际上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天下所有事情都有个度,不能过。在帝国的历史上,太祖的这项政策就被滥用了。
帝国在太祖开宝年间,军队总额只有37。8万,其中禁军为19。3万,厢军为18。5万。
到了太宗至道年间变为军人总数66。6万,禁军35。8万,厢军30。8万。
真宗天禧年间再进一步,军人总数91。2万,禁军马步军43。2万,这个时候,厢军的人数达到了48万,甚至已超过了正规的禁军。
等到了顶峰的仁宗庆历年间,帝国发展到军队总数125。9万,而禁军马步军82。6万,厢军43。3万。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没有一个zheng fu能够供养的起,更何况这个帝国还要向周边支付大量的“岁币”。帝国终于不堪重负,陷入内外交困。王安石的变法就是这样在帝国深深的危机中,于神宗年间登场的。
只是“拗相公”王安石并没有完全改变帝国的困境,相反,他为此几乎身败名裂,《jing世恒言》中的《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就是后世的文人专门写来调侃他的。甚至书的结尾还有如下之言:“后人论宋朝元气,都为熙宁变法所坏,所以有靖康之祸。”
东其实在内心里认为,厢军的设立是有道理的,因为从军事上讲,这算是建立了重要的后勤保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