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

第98部分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98部分

小说: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晋代的时候,已经在这片东亚之地风行起来,这主要得益于它相对完整的宗教理论。而宗教的实质是什么?也可以说是人类的某种jing神寄托。

    中国土生土长的思想家,道教的也好,包括后世被西方人称之为儒教的儒学也罢,还有那些chun秋战国的百家,它们都有个勉强可以称之为“不足”或“缺陷”的地方,那就是人死后会怎么样?没说。老子没讲,孔子也不屑于论述。

    《论语?先进第十一》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认为人有时候很奇怪,活着的时候,君臣、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等等一大堆人,你都没侍奉好,却忙着拍子虚乌有的鬼神马屁,世上好多的道理还没弄明白,又迫不及待地去琢磨死后会如何,你不是咸吃萝卜淡cao心吗?

    当然,后人们可以猜测,人类出现这种现象,好奇和对死亡存在某种恐惧的心理因素,恐怕都有。

    但孔圣人是实在的,如果他当年忽悠一把,以他的才华,咱估计后世外来的宗教,在这块土地上站住脚都很难,早就歇菜了。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讲的实际上多是“现世现报”,尤其是儒学,在孔老夫子的带领下,对什么鬼怪之说嗤之以鼻。

    但正是咱们本土思想上的这个漏洞,让外来的宗教钻了个空子。因为外来的宗教和中国本土最大的不同,是多了个死后的描述,它们把现世和来世密切地结合起来,这就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佛教死后有轮回转世,基督教有上天堂下地狱,就是伊斯兰教也有追求两世的平安。这是他们能在这块土地上传播的原因之一。

    儒学自汉以后,历代都是官方学说,它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但在民间传播的宗教上,中国本土的道教,却基本上处在下风。

    出现在金末元初的全真教,它的教义其实借鉴了儒、佛两派的很多东西,它更把以前道门中比较隐秘的成仙追求给公开化。而且不再提倡“**不死”,相反身子死了,但你通过修炼,可以得到“真xing”的解脱和“阳神”升天。简单地说,就是你能够成“仙”。

    从表象上看,这和佛家的成佛,基督教的上天堂,也就大同小异。说实话,很多时候,道教一方面大肆反对佛教,另一方面也偷梁换柱地抄袭了不少佛教的做法和理论。

    如此,这个教派就部分地弥补了中国本土宗教在理论上、关于人死之后所存在的“缺失”。又由于它是“自己”的教派,因此就更容易被汉人所接受。这就是它在北中国盛行的原因之一。

    但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宗教历史均表明,任何宗教一旦成立,它都具有对其它宗教的排斥xing。兄弟您可以稍微查查基督教的历史,它的宗教迫害历史就短了?但您千万不要简单地以为这仅仅是由于宗教信仰和学说的不同,因为在这背后,还有着关键的“权利”。打击别人,广招信徒,也就是在为自己争取“权力”和“利益”。信徒多了,收来的香火钱也就多了,您说是不是?佛、道之争同样也不例外,佛门在历史上遭受了“三武灭佛”的厄运,这里面主要就是他们自身的问题。

    全真派由于丘处机和成吉思汗支持的缘故,在以后风光无限,信徒众多,难免就出现良莠不齐,甚至可以说部分地背离了当初重阳真人和长chun真人的宗旨。他们借着强势,不仅将几百座佛寺改为道观,甚至为了打压佛教,以便在佛道两派相争中取得理论上的优势地位,还广泛传播《老子化胡经》。

    《老子化胡经》据说是晋惠帝时的道士王浮所着,它杜撰了老子西出函谷关,到了印度,最终成了释迦牟尼老师的故事,由此认为三教之中道教最大。

    您瞧瞧,这忽悠的本事,古人一点都不比后人小,甚至更大。

    自那以后,它始终是道教对佛教的杀器之一,佛徒们对此恨之入骨。但是这“化胡”两字却为蒙古人所忌,因为这里面不仅体现了汉人文化上的优越感,而且还有要将他们给“化”了的意思。因此在宪宗八年的佛、道大辩论中,北元袒护了佛教,道门大败。当然,这里面实际上道门自身也有很大的问题。

    全真教遭此重创,不仅《化胡经》等许多道教典籍被焚毁,五百多处道观被迫交给佛教,而且参加这次辩论的十七名道门人士,被强行押往寺院,剃发为僧,等于被监禁,从此整个教派一蹶不振。

    蒙古人虽然打压了以全真教为首的道门,但忽必烈却也并不是将其往死里打,因为老忽同样心存顾忌。在北中国动乱的哪个年代,许多士大夫包括一般百姓,因战乱流离失所,沦为奴隶者有之,冻饿在街头的也不少,是全真教大量收容了他们。老忽要是把道士往死里整,万一老道们一激动反了,人家可不是没有群众基础,相反,群众基础还很雄厚。

    老忽压制道门,实际上还是和压制汉人的动机是一脉相承的。

    白云观今ri“迎”来了两位重要的“客人”,桑哥和杨琏真加。这个时候,佛门弟子的地位可是高于道门弟子的,更不要说他们是什么帝师、国师的弟子,因此牛鼻子老道们的态度很恭敬。至于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天知道。

    全真教现在的掌门,是丘处机的四传弟子洞明真人祁志诚,但他并没有出现。此时在这里的,是掌管教中ri常事务的张志仙、孙德或等人。

    但自这两个番僧进门之后,他们就扬言要与全真教的掌门道长切磋武艺。桑哥和杨琏真加的行为,其实就是砸场子。而砸场子的人,基本上都会嘴里冒出不少鸟语。

    全真门下立刻神se大变。虽说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但这里是丘祖的道场,还不是什么人都能前来撒野的地方。

    张志仙不卑不亢地说道:“掌教师兄正闭关静修,现不在此地,此事大汗也知。如大师定要切磋,请另择时ri,全真门下定会奉陪。”

    桑哥yin测测地一笑:“今ri前来,本座并非要决生死,较量一下而已。莫非你们除了祁老道,门中已经无人了?”

    杨琏真加冷冷地说道:“既然你们无胆,也罢,本座只需与你们互击三掌即可。”

    全真门下的老道脸上都显出了怒容,这话说的贬人太甚。张志仙和孙德或互相看了一眼,走前一步,“那就让贫道接大师的高招如何?”

    其他人立刻退开几步为他们留出空地,那四人在场中对面而立。

    桑哥和杨琏真加先双手合十,张志仙和孙德或亦做了个揖,他们的目光随即相互锁住。没有任何声息,桑哥和杨琏真加迅急向前,大手印冲着对手挥了出去,张志仙和孙德或的掌同样迎了过来。

    在周围的人眼中,场中两对人影一触即分,只发出几声并不响亮的互击之声,然后双方又回到了原地。两番僧的面容不变,全真教的老道也波澜不惊。

    桑哥再度合十为礼,“本座领教了。”随即和杨琏真加一起离观而去。

    望着这两人的背影,全真教的人都有点面面相觑,这两秃驴前倨后恭,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有张志仙的眼中有些晦涩难明的东西在里面。

    桑哥和杨琏真加并不真是来砸场子的,长chun宫毕竟是成吉思汗所命名的道场,丘处机又是他亲命的神仙,这里葬着长chun真人的仙骨,你到那里上门闹事,真出了什么大事,就是忽必烈也不敢包庇他们。

    他们的目的是要验证一下自己心里的一个疑惑,那就是在绍兴宋皇陵和他们交手的两个人,武功上到底和这帮牛鼻子有没有关系?因为自到中原以后,在和他人的交手中他们两次发现,别人的武功似乎暗含着克制自己武功的地方。

    这第一次就是和全真门下的祁志诚,那时候他们刚到中原还没多久,祁老道也不是全真掌门。而第二次,就是前不久在江南皇陵和他们打斗的那两人。而且这两次,对手的武功好象还有着某种的关联,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但在今天和老道的交手中,他们终于察觉到了、也可以说验证了他们心中两者细微的差别。因为在对掌的过程中,他们感觉到张志仙和孙德或的掌力中,有某种“吸”力。正是这种吸附之力,能对他们的变化产生某种克制。但皇陵中的那两人略有不同,他们更应该称之为“粘”,也就是哪两人的招法当中,有种要沾附在别人身上的意思。

    在打斗中被别人沾住了那是不妙的,可假如沾和吸被结合在一起后又会怎样呢?

    金阁山,风光秀丽,景se宜人,但在宁静的山中,却有着一个道观,它叫崇真观。在道观后面的林中空地,有两个人在慢慢地转圈。如果后世的人到此一看,多半会知道他们是在进行太极推手。

    这是两个年龄都不轻的人了,一个中年,另一个须发皓然。

    山中非常静逸,时有的鸟鸣,只会给这大自然的杰作,增添了丝丝的活力。这两人的眼睛都快要闭上了,他们是沉静在自然的景物中,还是沉醉在推手当中呢?

    漫步在林间,这两人还是没有多说话,只有当立在山峰高处面对山峦以外的原野之时,老者才轻声问道:“你是说这拳法叫太极?”

    “是的,道长。”中年之人恭敬地回道。
………………………………

第一百四十一章 骑兵

    ( )东回到琼州之时,心里实际上像揣了个兔子,多少有点忐忑不安。因为这次他跑出去,比?山那回跑得更远,时间也更长,杨淑妃怕是会真生气。在他的心底深处,那是真的对这个女人有些忌惮的。但他没有想到,杨淑妃并没有给他上课,反倒是赵?跟他缠了个不轻。

    东的“?弟”可算是“逮”着他了,时不时就要他讲讲在外面的见闻。前段时间,这个穿越者整天带着别人在外面乱窜,不说在这个时代,就是后世,多半也要将像赵?这样的小屁孩的心给钩野了。心既然野了,就不那么好收了。

    东郁闷啊,兄弟咱还要忙着争霸天下的大计,小学辅导员哪只能是客串。但看着赵?眼巴巴的神情,他心一软,只好在进膳的桌上给他讲了些外面的“故事”。

    他倒是声情并茂、绘声绘se地说了,就是杨淑妃也听的津津有味,没料到最后赵?眨着个眼、满脸期待地来了句:“皇帝哥哥,下次你带?弟一起去好吗?”

    闻言,太后当即斜了东一眼。东的汗差点都出来了,如此非常时期,你小子不是给兄弟咱惹事吗?这个穿越者一急之下,随口就用谢大侠的名言回绝了赵?:“不可,?弟,你还年未弱冠。”

    好家伙,杨淑妃顿时又瞪了哪个穿越者一眼。“官家,凡事须以国事为重。”

    东的脸上立马全是杯具:“母后教训的是。”咱提“年未弱冠”干吗?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看见杨淑妃面se不善,赵?偷偷做了个鬼脸,不敢再吱声。

    只是当陛下离开之后,帝国太后的脸上却带了点忧郁。

    帝国借着翁州大胜的东风,正式在军中颁布了新的“军功爵位”。帝国兵部尚书文天祥、参谋院总使张世杰、副使刘师勇被授予帝国大将的军衔,督军司指挥使苏刘义和军情司指挥使杜浒为中将,张应科、张德、刘尚武、谢明、谢复、张达、邹?、凌震等一干将领被授予少将军衔,其余将士均授予等级不同的“军中爵位”。

    那个穿越者当然少不了在里面恶搞。他按照后世的做法,事先赶制了一批“军功爵位”证书,封面印上“帝国之雄”四个金字,里面再盖上玉玺大印,然后将这些证书发给将级将领。

    同时,又由于其本人对这个时代的武官官服毫无兴趣,因为他认为那根本无法体现军人的雄xing魅力。故此,他特意下令为这些帝国将领制作一身漂亮的银制将军礼服铠甲,并在肩上按将官等级,分别铸上一颗星到三颗星。

    他这么做多少也有点他少年时的情结在里面。当年第一次看三国演义小人书时,他就被那里面所绘的众多武将的铠甲所吸引,在他的眼里,武士穿上这个就两字,“帅”和“酷”。

    只不过在隆重的、所谓的“授衔仪式”上,当帝国第一批被授予将级军功爵位的将领们,身着铠甲站在众人面前时,面对帝国陛下亲自参与设计的、银光闪闪的“军服”,军中将士又小小地被撼了一下,所有人眼中均露出了渴望的神se。那是帝**人的荣耀啊。

    他们这时候还并不知道,帝国皇帝的内心有多邪恶,因为那个穿越者真正的目标,是将他们着装改为后世的军服。

    东认为这个时代的服装有很多缺陷,你比如说,它们不像后世,在设计上便利于人的行动。他自己穿着所谓的皇帝龙袍,就没少觉得累赘,宽衣长袖、乱七八糟的服饰、拖泥带水,一点也不方便。但更重要的也许是,这个时代的服装不够贴身,在防寒xing上不如后世,而这在以后的北方作战中,将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每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审美观念是不同的,这件事要做,阻力可就大了,还是找机会慢慢来吧。

    当然,哪个穿越者并不准备将女xing的服装也改了,这小子也是满脑子的龌龊。她们穿的像花蝴蝶似得,这是可以滴,顶多给她们增加个更能展现女xing身材的旗袍款式就行了。

    东其实对兵部报上来的,由参谋院和督军司共同拟订的、军中主要将领的军衔授予名单,并没有提出多少异议,但有两个人让他踌躇了一下,那就是张世虎和左大。因为从未来考虑,东想更好地发挥这两员悍将的能力,不过有些事情他需要先解决。

    这个时候,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朝廷新的“邸报”,翁州大捷的消息已传遍琼州和流求各地,它使整个帝国的民心士气一振。而在所有人当中,最振奋的是参谋院的人。通过此战,它足以证明,在攻守两道上,宋军守的能力有了本质的提高。他们非常明白,在战争中,能守得住,有很多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