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294部分

曹贼-第294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我那位兄弟说,田国让离开的时候,刘备曾执其手而称:恨不能与君共成大事。只可惜,他返回幽州之后,就一直没有被重用。所以我对他也不是很了解”大都是道听途说知晓。”
    想想,似乎很正常。
    夏侯兰华时候不过是公孙瓒白马义从之中的一员小将,当然不可能接触太多人。
    曹朋对田豫这个名字也非常陌生”不过听够被刘备称之为,恨不能与君共成大事”足以说明这田豫非同等闲。要知道,刘备的眼光是相当好,不管你是否喜欢他,都不能否认刘备看人之准,犹胜于诸葛亮。就著名的例子,就是那因街亭之战”而被诸葛亮挥泪斩杀的马谡。
    刘备曾说过,马谡不足以担当重任。
    可诸葛亮不同意,最后来时重用了马谡,而使得诸葛亮兵出岐山的大计落空,最后不得不挥泪斩杀。
    同样,在诸葛亮兵出岐山中立下大功的另一位蜀国大将马忠,也被刘备称赞为,虽亡黄权”复得狐笃,世不泛贤人,。这也充分说明,在看人的问题上,诸葛亮比刘备有很大差距。
    曹朋不知道的是,这个田豫在历史上,的确是一个大大有名的人物。
    此人一直活到了嘉平二年,也就是公元252年,官至太中大夫,享年八十二岁,是当时即有声望的一位曹魏名臣。
    不过,这并不会阻碍曹朋对田豫的看重。
    “子幽!”
    “嗯?”
    “既然如此”以后你不妨多与田豫接触一下。”
    “喏!”
    曹朋知道,田豫不可能像阚泽那样过来帮助自己。
    他历经刘备,公孙瓒和曹操”如今更是司空府军谋掾,其地位不同凡响。要这样一个人臣服自己”难度的确不小。可是,曹朋却能与他拉近关系。既然夏侯兰和田豫都在公孙瓒帐下效力过,那么他们之间就可以产生很多共同的话语。相信,田豫也不会对他的好意视而不见。
    后世不是有一句话: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曹朋知道,自己在曹操手下,要走的路还很长,能够多结识一个能人,日后必然能成为一大臂助。
    休息片刻后,队伍重新开拔。
    当晚,曹朋抵达阴沟渎亭,远远就看见一座略显破败的兵营,在夕照斜阳下,透出些孤寂。
    “何方兵马?”
    当曹朋率部快要抵达兵营的时候,从两边疏林,冲出十几名军卒,拦住曹朋的去路。
    “新任检验校尉曹朋,奉司空之名接掌渎亭大营,尔等什么人?”
    夏侯兰催马过去,厉声喝道。
    “新任检验校尉?”
    为首的什长一怔,上前一步道:“卑下乃浚仪部吴司马帐下什长,敢问新任校尉,可是那火烧白马的曹八百,曹中侯?”
    一个小小的什长,居然知道自己?
    曹朋催马上前,“我就是曹朋,你们何故在此?莫非是想要效仿盗匪行径?”
    什长吓了一跳,连忙道:“校尉休得误会,我等是奉吴司马之名,在此值守,并不是要做盗匪之事。”
    “哦?”
    曹朋眼睛一眯,“你叫什么名字?”
    “回校尉的话,卑下名叫高月,浚仪人。
    吴司马说,渎亭虽是后方,但距离延津并不远,位置非常重要,故而命我等在两边林中设下两座小营,轮流值守。卑下并未得到通知,校尉前来接掌渎亭,请校尉提交兵符腰牌,待验证过后,才可以通行。”
    高月说话时,不卑不亢。
    曹朋轻轻点头,扭头看了阚泽一眼。
    阚泽取出校尉兵符,并腰牌度牒等物品,上前递给了高月。
    “请校尉在此稍候,卑下这就禀报司马。”
    曹朋没有吭声,只朝着高月点了点头。
    高月跑回去,与部下交代了几句后,便跨上一匹瘦马,朝着大营飞奔而去。
    田豫突然开口:“这个吴班,倒是个人才。”
    “何以见得?”
    “渎亭大营并未有任何任务,若一盘散沙。这个吴班还能坚持设下斥候和戍卒,一方面说明他治军严谨,另一方面”此人说不定是看出了渎亭的重要性”所以才会在这里设立关卡。”
    田豫说罢,便闭上了嘴巴。
    但曹朋却从他这一番话语中,听出了别样的味道。
    田国让”你也太小瞧我了吧!
    曹朋心里有些不高兴:这吴班是忠于职守,我又岂能因为他设关卡拦截,而刻意去为难他?
    就在这时,一队骑军,大约有二十余人,从远处军营疾驰而来。
    为首一员小将,大约在二十上下的模样,一件已经掉了颜色的破旧战袍,一身札甲,装束颇为整齐。他催马来到队伍跟前,跳下战马后紧走几步,朗声道:“浚仪部军司马吴班,特来迎接曹校尉。
    敢问,哪位是曹朋曹校尉?”
    目光”下意识的向队伍中的夏侯兰和甘宁等人看去。
    高月连忙上前在吴班耳边低语两句,又伸手指了一下曹朋。
    吴班一怔,看曹朋的时候,眼中不免流露出一抹失望之色,但稍纵即逝,又恢复到平静之态。
    “末将吴班,拜见曹校尉。”
    他眼中的失望之色,被曹朋看在眼内。
    虽然不明白吴班为何会有这样的表情,可是在表面上,曹朋还是做出亲热之态,下马走上前。
    “吴司马”做的好!”
    吴班疑惑的看着曹朋,不太明白曹朋的意思。
    “渎亭虽非延津,但吴司马仍保持警觉,设立关卡,显然是用了心思。
    曹朋年少”又是初临渎亭,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还要吴司马多费心……,不过,这两座小营,只能起到关卡的作用,若袁军偷袭,只怕难以抵挡,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郝昭,韩德。”
    “末将在。”
    “你二人立刻接手关卡,并向东推进十里,我记得东十里处,有一处名为,小潭,的地方。你二人就在那里设下营寨,严密监视延津战事,若有异动,立刻向我禀报,不得有误。”
    “喏!”
    小潭,是一处水潭,面积并不大。
    距离酸枣大约二十里左右,也是酸枣道渎亭的必经之路。
    吴班眼中眸光一闪,脸上登时露出一抹淡淡笑意。其实,他也知道自己设立的关卡,只能有一个简单的预警作用。若袁军来袭,单靠一个关卡,根本没有用处。此前,他曾与其他三名军司马商议,把关卡向东推进十里,设立一座小营,四部兵马可以轮流在那里值守。
    但其他三人,特别是舒强坚决反对。
    在他们看来,渎亭又不是战场,根本不需要如此。
    如果曹操在酸枣无法抵挡袁军,那小小渎亭,又怎可能抵挡?
    一方面,是溃败后士气低落,军心不稳:另一方面,几位军司马各怀心思,谁也不肯做这种事情。
    吴班也是无奈,只好派人在这里守护。
    能不能抵挡袁军不说,至少不要让袁军抵达,而本部大营毫无所觉。
    曹朋一来,立刻表示了对他做法的赞成,并抽调兵马,在小潭设立前哨营寨,令吴班非常高兴。
    别小看这两座小营!
    有这两座小营,渎亭大营的军卒,至少可以睡上一个安稳觉。
    看起来,这位曹校尉倒是个知兵的人,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至少不是一个只为混资历才过来的纨绔子弟。
    田豫说,吴班是陈留吴氏族人,和吴老夫人有关系。
    可事实上,陈留吴氏早已经衰顽,不复当年兴旺。吴班的父亲吴匡,曾经是大将军何进的部将。光熹元年,何进谋诛十常侍事败被杀,吴匡因怨恨车骑将军,也就是何进的兄弟何苗与何进不同心,甚至怀疑何苗与宦官同谋,才使得何进事败被杀,故引兵攻杀何苗于朱雀阙下。
    三国演义里也有出场,和董显联手杀了何苗。
    不过也正因为这件事情,吴匡被人弹劾。加之他忠于少帝刊辨,于是和董卓反目。董卓入京之后,吴匡见董卓兵少,于是联络其他人准备攻杀董卓。不想董卓使了一手瞒天过海,命麾下兵马夜间出城,而后日间入城,致使许多人产生错觉,那就是董卓的人马一直在增加。
    吴匡见无人响应,自己也有些害怕,于是弃官而逃,返回陈留老家……,在史书中,吴匡后来成为张飞的部将。
    可如今,由于刘备并没能在豫州站稳脚跟,而后率部逃离,吴匡非但没有成为张飞的部将,反而当上了雍丘令。他和曹操是旧识,关系也不错。只不过,吴匡并不知道,自家族人当中,还有一位成了曹操的养祖母。吴老夫人入宫之后,也和家里断了联系,故而陈留吴氏也不太清楚自己和曹操的关系……陈留吴氏,如今只剩下两支,吴匡就是其中的一支。
    而另一支的代表人物,名叫吴懿。
    在中平六年时,举族随刘焉入蜀,如今出任益州中郎将,为刘璋做事。
    吴班少而豪勇,有任侠气,是陈留本郡极有名的少年游侠。官渡之战开始后,夏侯渊下令征召乡勇郡兵,吴班也因名气响亮,而被夏侯渊征辟,出任陈留军的军司马,颇有些战功。
    不过,吴班没有想到,陈留军在延津大败,主将被文丑所杀。
    陈留军随之溃散,吴班勉力保住了浚仪部,败退封丘之后,又奉乐进之命,在渎亭进行休整。
    虽未看出曹操真正的意图,但吴班也知道,渎亭颇为重要。
    于是勉力稳定大营,四部之中,唯有浚仪部至今仍保持着兵马操演……
    其他两部军司马,随吴班一同前来迎接曹朋。不过曹朋根本没有给他们什么好脸色,更懒得去记下他们的名字。
    “舒强呢?”
    在大营的中军大帐坐下后,曹朋环视大帐中众人。
    按道理说,他新官上任,部曲将领必须到齐迎接可是,这大帐中,独少了陈留部的舒强。
    看曹朋脸色不太好看,一位军司马连忙起身解释,“舒司马今日率部巡查,所以不在营中。
    “哼!”
    吴班突然冷哼一声,面露不屑之色。
    那说话的军司马,顿时露出几分尴尬表情,不知该如何是好。
    曹朋看了那军司马一眼,话题陡然一转,看着吴班道:“吴司马,可否与我说一下,这营中的情况?”
    吴班忙起身拱手道:“回校尉,渎亭大营现有四部兵马,共八百七十人。
    班本部兵马二百八十三人,屯驻渎亭浮桥东岸,其余三部,皆留守大营中,不过陈留部常出营,巡查”大多数时间,都屯驻大营北面的塔村。其具体的情况,末将也不太清楚。”
    “塔村?”
    曹朋眸光一闪。
    一名军司马连忙解释,“非是舒司马自作主张,他屯驻塔村,也是为了和大营遥相呼应,“”
    “塔村距此约十六里,向西过阴沟,就是阳武。”
    田豫突然开口,向曹朋解说。
    曹朋闻听脸色微微一变,大致上听出了这其中的奥妙。那家伙,莫非带着一帮溃兵,袭扰村落?
    “塔村有多少人?”
    “人口倒不是太多,也就是七八十户,不过三四百人而已。”
    “取地图来。”
    “喏!”
    曹朋抬起头,“本官既然来到渎亭,自当恪尽职守。若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还请诸位原谅,吴班,你去通知一下舒强,就说本官到任,明日卯时点兵,与营中操演。各部兵马,务必准时抵达。”
    吴班连忙起身应命。
    “从现在开始,渎亭大营辕门关闭,设立哨卡。
    入夜之后,若无本官兵符,营中军卒各守本部,不但随意游动。若有违犯,就依军法论处。”!~!
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
    舟车劳顿,睡了一天还有些头晕。
    今天只有两更,见谅则个。
    军法从事?
    舒强冷笑一声,“毛都没长齐的黄口小儿,又懂个什么军法。”
    屋中,面曲军侯忍不住笑了,其中一人更连连点头道:“点个什么卯?当小孩子游戏不成?
    以为烧了白马,就天下无敌?
    我听说,这曹朋也算不得什么,靠着父兄的余荫才有今日成就。虽说是司空族人,可司空族人何其多?说是什么族人,依我看不过是司空拉拢的手段而已。如今司空自身难保,他想要在读亭称王,那还得问问司空是否答应。这渎亭,除了司马,谁可当得起校尉一职。”舒强不由得哈哈大笑,透出张狂之色。
    塔村,在一千八百年后,命塔浦乡,归属河南延津。
    背靠曲遇聚,渡阴沟便是阳武所在。舒强之所以选择驻扎塔村,就是因为这曲遇聚有三艘渡船。
    如果曹操一旦战败,他可以凭借渡船迅速渡过阴沟,逃入阳武县境内。
    凭他手中这些人,怎么都能站住脚。舒强的手下有一百八十七人,全都是陈留舒氏族人,心思最齐。舒强的叔父舒邵,曾在袁术手下做官。不过袁术一死,舒家也随之破败开来……
    舒强带着一帮破落子弟,加入了乡勇。
    延津一战后,他带着残兵败将来到渎亭,很快就成为军中一霸。舒氏子弟人手多,心又齐,自然横行霸道。只是吴班手下兵卒也不少,战斗力也不弱。舒强不希望和吴班发生冲突,又不愿意屈居吴班之下,于是便离开渎亭大营,带着一帮舒氏子弟,屯守在这小小塔村。
    村子里有二三百村民,肯定不敢和舒强这些手握兵器的大兵作对。
    所以舒强干脆就在塔村住下,并和吴班说明,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谁也别找麻烦。吴班呢,即便是看不上舒强,但也不好和舒强发生冲突。他的人虽比舒强多,可也不想生出事持……毕竟,大家乡里乡亲,这同乡之谊摆放在那里。舒强不惹吴班,吴班也不愿节外生枝。
    得到曹朋的命令之后,吴班连夜来到塔村,告之舒强军令。
    只不过,舒强表而答应,可心里却浑不在意……
    在舒强看来,曹朋不过是写了几篇文章的书生而已,能有什么本事?再说了,他在塔村住的正舒服,又何需理睬曹朋?卯时点兵?开始操演?去他娘的!曹操泥菩萨过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袁绍干掉。让老子操演兵马?想要我去送死吗?我手里有这些兵,走到哪儿都能立足。
    所以,舒强根本就不理睬曹朋的军令。
    第二天,曹朋顶盔等甲,准时猴鼓升帐。
    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