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411部分

曹贼-第411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道:“我的想法就是,先通过朝廷,以这银楼的名义,统一铸造五铢,以稳固中原局势。而后,公子设法铸造五铢,混以杂物,使其在外表来看与五铢钱相同。再将这大量的劣币,投入……比如,巴蜀!恩,就是巴蜀……巴蜀乃天府之国,今刘璋治下,尤以宽松。其物产丰富,粮米充足,正是凉州所需。
    公子通过河西郡商会,将大量劣币投入巴蜀,换取货物。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许一两载,也许四五载,但是刘璋一开始决不可能觉查出来。待这许多的劣质五铢钱充斥巴蜀的时候,势必会造成大规模的货物价值上扬。刘璋想要再去治理,却已经晚了……即便是他愿意自己出钱,来换取这些劣币,估计也难有成效。这种情况下,巴蜀必luàn。到时候公子出兵,便可兵不刃血,占领巴蜀之地。这是我的一个想法,但若要实施起来,还需要仔细筹谋。”
    尼玛,这不就是假钞吗?
    曹朋真的懵了!
    他诧异的看着李儒,有点回不过味儿来。
    但如果仔细想,又觉得这并非没有可cào作xìng。
    但先决条件就是,必须统一中原的货币,以避免这劣币回流所造成的巨大冲击。
    银楼,等于中央银行?
    李儒言语中的银楼,岂不就是后世的中央银行职能吗?
    不过如此一来,银楼的所有权,肯定要被完全收回。此前,这银楼是在曹朋和陈群等人手中,如果真要实行这劣币淘汰良币的计划,那么曹cào会第一时间,将银楼收回。
    如果说,历史上刘备孙权等人的做法,是为了凑集粮饷的话。
    那么李儒就是在有意识的利用货币,扰luàn对方的市场,破坏对方的经济……
    这东西,可以搞吗?
    毫无疑问,可以搞!
    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的话,说不定三国征战,就无需持续太久。
    曹朋闭上眼睛,一边消化着李儒的计划,一边努力的回忆,这后世的金融战细节。
    他虽然只是刑警,可是看过,听说过许多这样的事情。
    于是,曹朋不断将他记忆里的那些金融犯罪手段提出,并通过李儒的不断改变,以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到后来,李儒干脆拿起纸笔,记录并书写起来。不知不觉,天亮了……当李儒的亲兵走进小帐,想要叫醒李儒的时候,两人已写下了厚厚的一叠纸张。
    “天,亮了?”
    李儒丝毫不觉得疲惫,似乎又回到了当初为董卓谋划时的那种状态,极为亢奋。
    曹朋则觉得脑袋一阵阵发懵。
    站起来时,甚至有一种天旋地转的感受……
    “先生,今天就到这里吧。
    关键是,这些东西目前都只是一个轮廓,cào作起来必然会有许多的具体问题。不如这样,请先生先筹谋起来,若需要我帮助,大可开口。我会寻找机会,向司空上奏,一步步完善这个计划……最好是,咱们一边做,一边完善,如何?”
    李儒闻听大笑,连连点头。
    举手投足间,让人感受到一种意气风发的昂扬气概。
    “要做起来,其实不难。
    河西郡商会运作之时,便是这计划推广之日。这样,我不需什么兵卒,只要将苏双和祝道两人与我,便足矣!”
    一个是未来河西郡商会的大行首,jīng通商业。
    另一个则是游侠儿,jiāo友颇广。让他二人为助手,的确是绰绰有余。毕竟,如果真要执行这计划,所需要的并不是才高八斗,也不是文采过人。这是个需要办实事的人,才可以执行的计划。相对而言,苏双和祝道,的确是最合适人选。
    曹朋道:“我会让他二人,全力协助。”
    +++++++++++++++++++++++++++++++++++++++++++++++++++++++
    建安八年的最后一天,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虽说环境贫苦,可是对于生活在红水大营的百姓们来说,依旧兴致不减。他们兴高采烈的,在营地里进行布置,每一个简陋的帐篷上,都缠上了一抹红绸,以示欢喜。曹朋也下令,让人们把那气死风灯笼披红挂彩,增添新年的气氛。
    同时,他下令屠宰牛羊,每个帐篷都会分上一些,作为新年的礼物。
    当所有人都在忙碌着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时,曹朋把徐庶庞统,以及步骘贾星找来,将昨晚李儒所说的那些事情,告知众人。果然,庞统等人闻听,立刻感受到了一丝丝威胁。他们相互间窃窃私语,而后向曹朋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计划……
    夜幕降临!
    当曹朋带着一身疲倦,返回住所的时候,就看到郭寰步鸾等人,正在准备饭食。
    蔡琰带着甄宓也在一旁帮忙,阿眉拐(蔡眉)则用小手支着下巴,看众人忙碌。
    “在准备什么?”
    “新年将至,当然是要准备年夜饭喽。”
    曹朋扫了一眼众人准备的材料,突然兴致勃勃的说:“既然是新年,怎能少得了饺子?”
    “饺子?”
    “哈哈哈,莫着急,我来示范,其实并不难。
    今夜除夕,百无禁忌……把蔡迪也叫过来,咱们一起动手,庆祝大家有缘,相聚一起;希望来年,能事事如意,无灾无难……都过来,咱们一起过这个年。”
第451章 食货志
    第451章食货志
    建安九年的chūn天,在不知不觉中到来。
    冰雪消融,颖水滔滔,河两岸的垂柳,已生出嫩绿枝芽,透出勃勃生机。原野中,地气勃发,预示着新的一年到来。随着雨水的临近,水獭开始捕鱼,并把捕获的鱼儿摆放在岸边,如同祭祀一般,感谢上苍恩赐。而后才会慢慢的享用。
    正月中,天一生水。
    雨水的到来,给大地注入了活力。
    一夜小雨过后,曹cào披衣走出卧房,jīng神抖擞。
    白沟,已开凿完毕。
    对邺城的攻击,也准备妥当。
    接下来,将是他横扫河北的开始。去年一冬,曹cào总感觉有些心悸。刘备在新野县虽然还不成气候,但峥嵘已露。这个人在去了荆州后,似乎变了个模样。特别是在得到那不知何方神圣的诸葛亮辅佐,更与早先,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如果在以前,刘备说不得会对南阳发动攻击,以扩大地盘。
    而闲杂,刘备却悄无声息……
    可越是悄无声息,曹cào就越是紧张。他有一种预感:刘备已脱胎换骨,进入了另一个境界。如果说,以前的刘备还有些张扬,有些锋芒外露的话,如今的刘备,变得格外内敛。据贾诩回报,刘备的实力一直在扩张。新野县虽小,却是个土地féi沃的地方。刘备据此沃土,收拢百姓,把这小小的一个县城,治理的井井有条。一个冬天的时间,整个新野的人口暴增三万余人,令曹cào感到心惊。
    他,从只重军事,逐渐演变为一个军政兼顾的枭雄!
    谁都不能否认刘备的军事才华,不管是在初出茅庐时期,与黄巾鏖战;亦或者是在徐州时,左右逢源。汝南一战,千里大迂回更是刘备军事才能的巅峰体现。
    可惜投奔袁绍以后,只能做一个马前卒,所以难以施展才华……
    而今,这家伙开始沉淀了!
    从一个只知道征战的家伙,变成了一个知道收敛,学习隐藏锋芒的枭雄。
    可越是如此,曹cào就越是担心!
    河北之战,必须要尽快结束……否则,一旦刘备羽翼丰满,夺取了荆州,必有大祸。同时,曹cào又有些恐惧。如果继续留在许都,一旦刘备突破南阳防线,便可兵临颍川。到时候,许都将直面对手,实在是太过凶险。当初,曹cào因躲避袁绍锋芒,而定都许县;而今,他必须要考虑刘备的威胁……若是能dàng平河北,邺城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念头刚一升起,便被他按捺下去。
    算了,想这么多,倒不如考虑一下,如果征伐冀州。
    +++++++++++++++++++++++++++++++++++++++++++++++++++++++++++
    “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yīn鸷下民,相协厥居……”
    从远处的青梅园中,传来一阵朗朗读书声。
    那声音带着几分稚气,却又充满了活力。曹cào听到那声音,不由得心情顿时愉悦。他听得出,读书的人正是他那宝贝儿子曹冲,而读的,却是《尚书…洪范》。
    “君明,仲康,咱们过去看看。”
    曹cào突然打消了处理政务的念头,对紧随身后的典韦和许褚笑道。
    两人相视一眼,也不出声,只是用力的点了点头。
    三人沿着院中小径,直奔青梅园。晨间的露水,打湿了曹cào的衣襟,而他浑然不觉。走进青梅园,就见一个小亭子里,三个少年正跪坐亭中,背诵文章。环夫人则闭着眼睛,似乎假寐。可实际上,却又在聆听着三个少年背诵的内容。
    曹冲,在背诵《洪范》。
    荀俣,看得是《淮南书》。
    而邓艾背诵的,却有些古怪,似乎是兵书,但曹cào从未听过。
    脚步声,惊动了环夫人,却没有惊动三个孩子。环夫人睁开眼睛,看到曹cào,连忙想起身。却见曹cào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她不要打搅孩子们背书,然后站在凉亭外,面带笑容,静静聆听……环夫人见此,也就作罢,旋即又闭上眼睛。
    片刻后,几个孩子把书背完了。
    曹cào这才大笑着,鼓掌喝彩。
    “父亲!”
    曹冲扭头看去,见曹cào,立刻兴奋的跑上前来。
    已八岁有余的曹冲,看上去很健壮,个头也比同龄人高出不少。而荀俣和邓艾连忙上前行礼,而后恭敬的在一旁垂手肃立。
    “仓舒刚才读的,可是《洪范》?”
    “正是。”
    “可我记得,你去年就已经学过,为何今又重读?”
    曹cào走进凉亭坐下,招手示意三个孩子上前。
    典韦和许褚,则分立亭外,抱胸而立。
    曹冲搔搔头,有些羞愧的说:“先生来信,说读书不可囫囵吞枣,并提问孩儿八政之说。孩儿有些看不明白,便决定依照先生所言,重读《洪范》,还有《货殖列传》和《食货志》。这两天再读下来,觉得颇有收获,故而再三诵读。”
    “先生?”
    曹cào以为曹冲说的先生,是官学的老师。
    环夫人在一旁轻声道:“仓舒只认一个先生,就是友学。”
    “哦?”
    曹cào一怔,旋即笑了。
    “仓舒还在向友学求教吗?”
    “一直未曾中断。这孩子每每遇到问题,都会想到去找友学解释。不过之前友学忙于政务,所以便托付月英和小真代为讲解。偶尔会写信询问仓舒的课业,并提出一些问题,让仓舒思考。有时候,还会着重介绍一些书籍,让仓舒重读。”
    “是吗?”
    曹cào这一年来,忙于河北战事,倒是疏于对曹冲课业的检查。
    他低头,看了一眼摆放在书案上的几本书,眉头不由得轻轻一蹙。
    《尚书》、《货殖列传》、《食货志》……
    他发现,曹冲读的书,似乎一脉相承,全都是有关食货的书籍。抬起头,曹cào疑惑的看了一眼曹冲,片刻后沉声问道:“仓舒,何以如此关心这食货之事?”
    曹冲想了想,朗声道:“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自古民以食为天,而王以民为天。由此可知,食货是根本。先生说:不知食货,不可以治天下!孩儿颇有感怀……去年孩儿就学时,先生曾赋诗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儿当时并不太理解,可重读食货后,方知这食货之重。”
    曹cào眼中,流露出欣喜之sè,连连点头。
    打天下时,或许可以不知食货;但若治天下,怎能不知食货?
    如今,他在打天下;而未来,治天下的人,必须要懂得这民生经济。曹冲开始重视食货,说明他已经开始关注以后的事情。他才只有八岁,竟然就有这等眼光?
    不过,曹cào心里随之一颤。
    曹朋似乎是在着重培养曹冲治天下的本领,难道说,他是在……
    这念头一出现,就再也无法抹灭。曹cào脸上虽然带着笑容,可这心里却有些嘀咕。
    “嗯,仓舒所言,极有道理。”
    曹cào说着话,拿起了另一本书,“小艾,这是谁写的?”
    “回司空,此乃舅父所著。”
    “是吗?”
    曹cào翻开来,但见扉页上写着《三十六计》四个大字。
    好大的口气啊!
    他翻开扉页,往下看去,却见三十六计的总纲。根据其计谋类型,分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六种。这书中的开篇,便是胜战计,记载六条计策,分别是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和声东击西。每一条计策下面,都会有相应的注释,以及一些案例的注解。
    比如这瞒天过海四个字后面,便写着: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yīn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内。太阳,太yīn。
    再往下面,则有三个战例,专mén用于解释。
    而这些战例,大都出自于chūn秋战国时期的战事,除此之外,还有楚汉之争,以及有汉以来的几次经典战役。这一看不要紧,曹cào顿时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不过,这书里只注了胜战计,其他五个类型,并无记载。
    曹cào忍不住问道:“小艾,何故未有其他战计?”
    “舅父今正忙于事务,故而还未写出来。这六条计策,是舅父在去年时派人送来,让我闲暇时学习。”
    曹cào听罢,不由得轻轻点头。
    “那就是说,你舅父尚未完成此书?”
    “没有吧……月英舅母说,若舅父完成了,肯定会派人送回来。如今既然没有动静,想来是还未完成。”
    曹cào忍不住感慨,“友学,真奇才哉。”
    环夫人轻声道:“仓舒这一年来,在官学中就读,回来时常说,先生讲解的无趣,不若友学生动。妾身是觉得,既然友学有此才能,何不让他回来,继续教授仓舒?总好过那那些迂夫子误人子弟。再说了,河西苦寒,让他留在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