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555部分

曹贼-第555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朋,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他猛然向伊籍看去,突然间明白了,伊籍刚才为何破口大骂。
    伊籍是个极具风度的君子,口碑甚好。而今却口出污秽之言,与他以往言行颇有不同。一开始,曹朋以为他是因为失败所以才会如此。可司马徽这一说,他猛然醒悟了伊籍的真正用意。
    伊机伯,你好算计
    荆襄是一个文风极其鼎盛的地方。
    在刘表的治理下,荆州虽说不得是风调雨顺,国富民安,但这文风之盛,未必就逊色于颍川。君不见,徐庶、石韬、孟建、崔均四人纷纷来荆襄求学,不正是因为这文风的鼎盛吗?
    这里聚集了太多名士,人言荆襄名士冠绝天下,虽有些夸张,却可见一斑。
    在荆州,文士的地位远远高于武夫。
    以文聘之能,还要摆在蒯氏门下求学;蔡氏之所以能强盛,也是因为有蔡讽的名声做底蕴。
    荆州的风气,颇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宋朝。
    宋太祖曾立下‘不得杀害读书人’的规矩。荆州虽然没有宋朝那么明文规定,但文士的地位之高,却未必逊色宋朝。祢衡那种‘愤青’,数次羞辱刘表,而刘表不敢坏其性命;黄祖只因为杀了祢衡,结果是众叛亲离,连他亲哥哥对他都恼怒异常,甚至不肯给予他原谅。
    由此可见,在荆州,名士的地位何等高贵。
    伊籍虽是山阳人,但素以风姿儒雅而著称,为荆襄人士所敬重。
    如果曹朋杀了伊籍,名不正言不顺,更会被荆襄士人所指责。到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当年黄祖杀祢衡的状况,弄的曹朋声名狼藉。伊籍,这是要用他的性命,来和曹朋做一次交锋。
    曹朋的脸上,陡然间露出一抹诡异笑容。
    历史上,伊籍并不出彩。
    刘表死后,伊籍归附刘备,就再也没有登场……
    也正因为这样,曹朋才不把伊籍放在心上。没想到,这老儿竟有如此能耐……如果曹朋杀了伊籍,激怒了荆襄士人,则曹朋在荆州的未来,必然艰难。同时,也可以为刘备争取时间。
    好算计,真好算计
    “机伯先生,你言我助纣为虐,却不知曹丞相,何以为纣王?
    想当年,天子东归,诸侯漠视……刘荆州身为汉室宗亲,二十二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他不肯出兵;天子东归时,他仍旧没有动作。反倒是丞相面对关中李郭之强盛兵力,迎奉天子,尽人臣本份。天子定许都,至今十载。荆州未曾贡奉,更不要说,刘荆州亲自前去朝拜天子。
    丞相迎奉天子十载,治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争徐州,灭吕布,平刘备,战袁绍,定关中,镇西北,取北疆……就连海外藩国,也因仰慕我天朝之赫赫声威,远渡重洋,前来归附。此不逊色于霍骠骑,班定远之功勋,何来国贼之说?”
    伊籍闻听,不禁哑口无言。
    曹朋说的这些,都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他虽然和曹操为敌对,但是对曹操这十年来所做的种种,有时也会拍案称赞。不过,称赞归称赞,却不代表伊籍对曹操认同。说到底,就是因为曹操当年斩杀浚仪名士边让,激起了整个兖州士人的愤怒。伊籍,同样是兖州人士,而且与边让也颇有交情。故而曹操斩杀边让,让伊籍对他极为愤怒。在伊籍看来,曹操的所作所为,就是对名士尊严的践踏和羞辱。
    曹操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恐怕就是斩杀边让。
    若非边让之死,引发兖州之乱,激起兖州士人之怒火,令曹操当年好友张邈,甚至与他反目成仇。而这后果,至今也未能消除。边让之死,逼反了陈宫,引来了吕布,造成此后徐州,数年战乱不止。曹操也因为这个原因,不得不从东郡撤离,迁移到了豫州,安家落户。
    曹朋见伊籍不言,不禁冷笑。
    “倒是尔等,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伊机伯你自诩贤良,我且问你,与国家,与百姓有何建树?整日坐而论道,满口道德文章,只知道夸夸其谈,为一己之私,却不顾生灵涂炭。曹丞相代天讨伐不臣,你这种所谓贤良,却在后面拖后腿。你本为刘荆州幕僚,却要助那刘备,篡夺荆襄……好一个忠臣贤良,好一个风雅名士。伊机伯,刘备何等人也?一织席贩履之徒,窃命皇亲国戚,为祸天下。
    当年曹丞相待他何其重,不思报效国家,却为一己之私,而肆虐苍生。
    此人归附公孙瓒,却在公孙瓒危机时,不予援助;此人解徐州之危,却暗地里收买人心,窃取徐州。不过,刘玄德终究是个无德行之人,哪怕是得了徐州,最终却被吕布夺走,惶惶若丧家之犬。丞相收留此人,他却在汝南招兵买马,心怀不轨。他假托天子血诏,却四处招摇撞骗。自称汉室宗亲,却无半点证据,证明其出身……官渡一战,袁绍让他驻守濮阳。
    他却带着袁绍兵马,逃去了东海,与海贼造反,致使东海郡生灵涂炭。
    走投无路时,刘荆州收留此人。
    他不思报答恩义,反而私下里四处招揽,收买人心,令荆襄内部,混乱不堪……刘荆州头七未过,他便要篡夺荆州。此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不知礼仪廉耻之辈,也敢称之明主?依我看,刘备才是国贼,才是逆臣,而你伊机伯,才是真真正正,助纣为虐的卑鄙小人……”
    老子杀不得你,但至少要骂个痛快
    骂不死你,也要骂臭你……
    伊籍瞪大而来眼睛,看着曹朋,嘴唇颤抖不停,呼吸陡然间变得急促起来。
    一旁司马徽和庞山民想要阻止,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劝说。曹朋说的,似乎是句句在理,没有半点虚假。两人相视一眼,不由得暗自苦笑。司马徽更在心中感叹:十年前,这小曹朋以十胜十败论,令我等哑口无言。那时候,我就该知道,他是一个口舌伶俐之人;却不想十年之后,他不仅功成名就,这伶牙俐齿之能,似乎比之十年前,更甚一筹,直让人无法辩驳。
    伊籍的脸色苍白,胸口更剧烈的起伏不停。
    他想要辩驳,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而曹朋越骂越很,一个脏字不带,同时又句句诛心,让伊籍感到气短……
    他张了张嘴,却觉得喉咙发甜,胸口发闷,当曹朋骂他是‘助纣为虐,卑鄙小人’八个字的时候,伊籍大叫一声,“羞煞我也”
    一口鲜血喷出,身子随之瘫软地上,气息全无
    “机伯,机伯”
    “父亲……”
    司马徽和庞山民,以及一旁的伊阳,不由得大惊失色,大声呼喊。
    可伊籍再也没有睁开眼睛,静静的躺在冰冷的地面。
    “机伯,故去了”
    一旁押送伊籍父子的卫士,抬头骇然向曹朋看去。
    却见曹朋面透冷意,微微一笑,转过身,看也不看一眼。
    而站在曹朋身后的蔡中蔡和,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个寒蝉,再看向曹朋的时候,那目光已透着浓浓惧意……
第634章 梳理(一)
    伊籍死于急怒攻心!
    固然了,东汉末年没有突发性心肌梗塞这个说法但在众人眼中,伊籍就是被曹朋活活骂死。
    曹朋没有动伊籍分毫,只是以言语训斥。
    人常言,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伊籍急怒攻心而死,荆襄士人不但不会怪罪曹朋,反而会对他交口奖饰。你伊籍若不是被人说中了要害,如何会怒极攻心?如何又会被曹朋骂死?
    这说明,曹朋说的没错!
    刘备就是一个国贼,而你伊籍,则是助纣为虐的小人……
    对此,司马徽和庞山民也是无可奈何,难以指责曹朋。孔子说,
    以直埋怨,而非后世以德埋怨。至于啐面自干的事情,决然不成能呈现在东汉时期。在这个时代,任侠气尚重,风骨极为刚烈。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所谓以德埋怨的事情,在世人眼中并不是什么泱泱大国气象,而是一种懦弱表示。伊籍身为阶下囚,能骂得曹朋:曹朋为胜利者,自然可以还口。
    只是,司马徽没想到,伊籍竟然被骂得吐血而亡。
    “友学,你这人……””
    司马徽苦笑摇头,但并没有责怪曹朋。
    他看了一眼正抱着伊籍尸身痛哭的伊阳,犹豫了一平,拱手道:,“友学,机伯一时糊涂,也算是罪有应得。
    然东升无罪,不过屈从父命,算不得大罪。机伯于荆州,有教化之功劳,还请友学能看在我的面子上”放过他家人……若实在不可,
    可以将他一家流放,但请留他血脉。”曹朋也没有想到,会呈现这样的结果。
    他对伊籍没什么好感”但也没有什么恶感。
    还嘴,也走出于本能,他实在是看不惯伊籍这种人物。
    闻司马微求情,曹朋倒也真欠好驳了他的面子。于是犹豫了一下之后,他招手示意蔡中过来,在蔡中耳边低声细语几句。蔡中脸上lu出一丝不悄愿,但却还是点了颔首”承诺下来。
    蔡中仓促离去,曹朋则长出一口气。
    “先生,我已托付蔡中前去拜见德挂,请德佳高抬贵手。
    至于德佳是否领情,我也说欠好。究竟结果我非襄阳之主,而今这荆襄九郡确当家人,是少主琮公子。我所能做的”也只有这些,成与不成,还望先生勿要怪罪,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曹朋大可没必要理睬司马徽的求情,司马徽也不会怪罪。
    究竟结果这伊籍犯下的罪行”抄家灭族其实不为过。曹朋求情是情分,不求情是本份,谁也说不得什么。可自己一番话,曹朋立刻承诺下来。这也说明了,自己在曹朋心中,颇有些分量。
    这种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让司马微很是满足。
    “那……”
    司马微刚要开口客套,却见曹朋一拱断了他的话语。
    “机伯先生猝死,朋亦敢意牛本只是想与先生争辩一番,哪料到……先生猝死,朋心慌意乱。正如德操先生所言,机伯先生与荆州有教化之功。功是功,过走过,这功过还需分清楚。人死如灯灭,过往的事情,就算了吧。只是,机伯先生这身后事,还需请德操先生与山民兄长操心,需隆重准备才是。
    刘荆州方故去,机伯先生亦相随而走,实荆州之难。
    朋会请夫人,数往不咎……,只是朋不宜出面,就奉求二位。”
    曹朋这一番话,可算是给足了司马徽等人的面子。就连从偏厅里走出来的那些荆州士人,也禁不住连连颔首,暗示赞赏。
    曹朋与众人一拱手,告辞离去。
    自有司马微等人,看护伊籍的尸首,准备准备丧祭。
    看着曹朋的背影,司马微突然间发出一声幽幽叹息。他扭头对庞山民道:“机伯先生故去,只怕还要请德公出面方可。昔日,我以为曹朋有才,却不想还是小觑了这人……他刚才这一番举动,可算是恩威并施。世人只会说机伯不晓是非,不知轻重,而不会怪罪友学今日之举。
    荆州,要变天了!”
    庞山民领首,lu出若有所思之色。
    对曹朋而言,伊籍的事情,只是一个小插曲,算不得什么大事。
    在内心深处,他更在意刘备接下来的动作。他已经发现,三国演义已经无法给予他什么帮忙。原因很是简单,三国演义中说,刘备重新野撤兵,携带苍生逃往江夏。而今,刘备其实不执掌新野,而是驻扎樊城。他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曹朋还真就无法预测。是集结戎马,死,
    战襄阳;亦或者是撤离樊城,前往江夏?两者都有可能,但最可能的,还是撤往江夏。
    时间!
    归根结底,还是时间不敷。
    曹朋手中若有足够的戎马,就会立刻集结军力围攻樊城,将刘备完全消灭。
    偏偏,他手中除八百亲军之外,再也无法调动一兵一卒。荆州戎马尽数被蔡氏所掌控,蔡氏一日不归降,那么曹朋就无法真正接掌荆州戎马。而曹朋麾下的精锐,尽集结于棘阳、涅阳一线。文聘虽然返回襄阳,可章陵刘虎,仍在拼死抵当,与曹真屡战不休,成为拦路石。
    “公子,何需给饶过那伊机伯?
    若不克不及斩草除根,早晚必定会有后患。”
    蔡和蔡中兄弟,早已经被贾诩收买,可谓忠心耿耿。
    蔡和这一番话,却是真的发自内心…………他感觉的出来,由于他的叛变,蔡瑁对他兄弟其实不待见。也就是说在这荆襄九郡真正可以保他荣华富贵的人,就是眼前这今年纪轻轻,却享有偌大声名的南阳太守曹朋。
    曹朋一笑,“伊阳这人,能力如何?”
    “一腐儒尔。”
    曹朋放声大笑,而后突然压低声音,在蔡和耳边说:“茂才造反,十年不成。
    一腐儒尔,我惧他甚?若他真有本领大可放马过来。不过,若我是伊阳,倒不如守住家业,老老实实做人。而今大势,轮不到他跳出来搞三搞四。如果他犯傻,那我倒不介意,让伊机伯绝后。”
    蔡和闻听lu出一脸仰慕之色,连声赞道:“公子胸襟广阔,见识不凡,和不如公子甚多……呵呵,若我是伊阳就老老实实,也能为伊机伯留已血脉。否则的话,他又能奈公子何?”
    说实话,曹朋身边大都是做事的人。
    非论是庞统还是而今杜畿这些人,德性甚好。
    如今蔡和靠上来,虽说没什么本领可拍马溜须,却也能让曹朋轻松很多。
    忍不住笑了笑,曹朋对蔡和其实不反感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让蔡和又一阵〖兴〗奋。
    抵达官驿,黄忠已率戎马返回。
    曹朋见到黄忠,连忙询问:“老将军,入城之后,一切尚好?”
    黄忠是降将,曾为荆州中郎将。他归降曹朋,说不定会被人指指点点。老将军年纪大了,难保会生气。万一有个好歹,曹朋可是后悔都来不及。
    黄忠忙道:“公子安心,老夫不是那三岁孩童,他人想说什各,随他们说去。”
    “嗯,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汉升能有此态度,我也就安心许多…………对了,宛城可有消息传来?丞相那边,可返回许都?”“回公子,贾豫州命子璋前来送信,就在偏房等待。”
    “速带他来见我。”
    曹朋二话不说,直奔大厅。
    蔡和有些手足无措,却见曹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