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620部分

曹贼-第620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园中,有女子嬉笑声。
    曹朋远远就看到曹节带着一个还梳着双鸦髻的女童,在园中戏耍。
    看到曹操和曹朋,曹节忙带着女童上前问安。
    那女童,就是曹操的幼女,名叫曹华,而今不过六岁。曹操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揉了揉两个女孩儿的脑袋瓜子,笑眯眯说道:“去别处耍吧,孤与你们阿福大哥有事要谈,莫要打搅了我们。”
    曹节连忙答应,带着曹华离开花园。
    曹朋搀扶着曹操走进湖上花厅,在一个垫着锦垫的石凳上坐下来,曹操长出了一口气。
    额头,有细碎汗珠。
    曹朋摆手,示意扈从上来,拿起一块布巾,递给了曹操。
    “老了!”
    曹操笑着说:“想当年,太平道作乱。孤奉命率领部曲,夜行三百里,追击张宝。战后与诸君狂饮,也未感疲乏。而今走几步路,就有些劳累,真的是有些老了……阿福,你也坐下。算起来,咱爷俩儿自那次青梅煮酒之后,再无机会推心置腹。每次都是匆匆忙忙,连个囫囵话都说不来。”
    看着曹操一脸疲态,曹朋心里有些酸。
    一代枭雄,却终有老去之时……
    曹朋忙坐在一旁,“大王莫言‘老’字,我看大王是虎老雄风在。”
    “哈哈哈!”
    曹操闻听,畅快大笑。
    只是才笑了一半,就剧烈咳嗽起来。
    “虎牢雄风在吗?这话说得好,孤爱听!”
    说完,曹操脸上露出落寞之色,仿佛自言自语道:“孤于弱冠而入仕,毕生所愿,不过是在将来石碑之上,能写下一个曹定远的名号。然汉室衰颓,非孤所预料……二十二路诸侯讨董,孤当时所愿,只要能平定董卓,兴复汉室,孤即便肝脑涂地,又有何妨?哪知道,诸侯各怀心思……
    袁本初当年,也曾任侠。
    原以为能成就大事,可是孤看出,其私心甚重,遇事优柔寡断,非成大事之人。
    官渡一战,孤怀必死之心,与本初决战。
    然则……
    阿福,非孤为英雄,实乱世造就耳!”
    也许很久没有与人这样倾诉,曹操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曹朋一旁静静聆听,不时为曹操面前的杯子里添水。良久,曹操突然闭口不言,呆呆看着池塘。一阵风拂过,拂动湖面,波纹荡漾,水光粼粼。
    曹操突然问道:“阿福,若有一日孤不在,你可愿担当重任?”
    “啊?”
    “子潃和子桓战死,孤心甚悲。
    孤膝下诸子,若言可成大事者,唯子潃与子桓二人。子文,性情刚烈,若同烈火。为将可独当一面,却难以成事……这几年,他好读史、书,有许多改变。可是想要统领全局,依然有些不足,还需更多磨练。
    孤使其守御边塞,亦有磨练之意。
    若有十年光阴,子文可成大才……然则荆南一战,孤这身体却是……
    子建聪慧,才情卓绝。
    其文章华美,词藻璀璨,假以时日,比为士林大豪……可若想为雄主,却先文弱轻浮。其心不坚,易为人左右,孤甚喜之,却难托付大事。
    仓舒聪慧,性情坚毅。
    孤曾属意于仓舒,哪知后来现,此子凉薄,若成大事,诸子当绝!”
    曹操说到这里,凝视曹朋。
    而曹朋则倒吸一口凉气,看着曹操,半晌说不出话来。
    曹操,这哪里是推心置腹,分明有托孤之意。这也让曹朋有些忐忑,不知道曹操究竟是什么心思。
    半晌,曹操突然问道:“阿福,你敢对天起誓,令曹氏崛起?”
    “啊?”
    “我要你一生一世,忠于曹氏,不可有谋逆之心,你能做到吗?”
    曹朋忙站起身来,匍匐曹操身前。
    “大王,何出此言?”
    “你生性坚韧,遇事冷静,有大将之风。
    虽有时候不够冷静,甚至是莽撞,可孤却甚为欢喜。当初你私纵吕氏家眷,孤心中不快。然孤后来一想,吕布与你滴水之恩,你敢冒死而救,说明你心中极重情义。后来你在凉州杀了韦端,孤且怒亦喜……
    阿福,你是个有情义的男儿!
    有时候,孤就在想,为何你不是我亲子?
    若是,哪怕将孤这全部基业都交给你,孤纵九泉之下,亦能瞑目啊。”
    “叔父!”
    曹朋听罢,不由得涕泪横流。
    曹操这番话说得极为动情,让曹朋心里,更加酸楚。
    “阿福,你起来。”
    “喏!”
    曹朋站起身,复又遵照曹操之意,在旁坐下。
    “能答应孤吗?”
    曹操拉着曹朋的手,轻声道:“孤这一世,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虽有仲德奉孝文若大才,然孤而今,可以托付者,为阿福一人。你能答应孤吗?”
    曹朋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叔父放心,但阿福一息尚存,绝不负叔父重托。曹氏当兴,汉室必亡,此天道循环之正理……阿福会护佑我曹氏大兴,一生一世,忠于曹氏。今日立誓,他日有违,当断子绝孙,永世不复为人。”
    这誓言,恶毒的很!
    曹操的眼中,透出一抹温情。
    他轻轻拍了拍曹朋的肩膀,“有阿福此言,孤便放心了!”
    说着,他站起身,走到亭边。
    “西北动荡,事突然。
    马儿勇猛,非子廉可敌。而氐、羌之乱,必与马儿有莫大关系。隽石治理凉州,可萧规曹随,但若应对乱局,却还是有所不足。孤本欲使元让出兵援助,然元让秭归战败以来,锐气尽失,恐难以担当重任。
    公明可使关中平静,却难定西北。
    文若建议,由你都督西北,然仲德不准。此前奉孝不断从西北抽调人手,其用意孤并非不清楚,看似削弱你的力量,实则也是为你着想。
    你在朝中,人脉甚好。
    孤本犹豫是否让你前往西北,可今日你风尘仆仆而来,令孤下定决心。
    阿福,孤将任你为前将军,武乡侯,司隶校尉之职,使持节都督西北军事,两千石以下官员,若有犯忌,可先斩后奏。一年,孤要西北平靖。”
    曹朋激灵灵打了个寒蝉,呆愣愣看着曹操。
    老曹,你好魄力!
    我年方二十七,你就让我做乡侯,前将军,司隶校尉吗?
    这个职务,也等同于是让曹朋的权力最大化。那个使持节都督西北军,也是这一系列官职中,最为可怕的一个职务。两千石以下官员,他都可以先斩后奏。也就是说,太守以下,曹朋皆可斩杀,这权力着实惊人。
    一年,平定西北?
    曹朋搔搔头,拱手道:“臣愿立军令状!”
    “甚好!”
    曹操深吸一口气,接着道:“马儿坐拥武都,实乃心腹之患。马儿不除,孤恐难寐。阿福往西北之后,当设将其诛杀……武都一旦得手,你可自行决断,是否进军汉中……孤累了,不想再等太久,你可明白?”
    曹朋如何能不明白!
    曹操的目光,恐怕已经盯住了西川。
    “臣,明白。”
    曹操笑了!
    他轻声道:“你前往西北之后,隽石不宜继续担任凉州牧一职……不过,你不用担心,换个人会对你有所牵制。孤将命贾诩为凉州刺史,助你平靖西北。希望你不要有所顾虑,该如何,便如何,自管放手而为。”
    “臣,遵命。”
    +++++++++++++++++++++++++++++++++++++++++++++++
    曹朋返还许都的消息,于短短时间,为所有人知晓。
    而他在晌午入丞相府,直至晡时过后才离开。曹操一直和曹朋单独一起说话,究竟说些什么,无人知晓。但不少人却从这件事情上,看出了一丝端倪。
    曹操对曹朋的宠信,从未有过减少。
    哪怕此次曹操册封魏王,而曹朋却从头到尾不曾出现,也无改变曹朋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傍晚,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曹朋回到新武亭侯府,就见蔡琰黄月英夏侯真,还有张老夫人,以及曹楠,都在厅中等候
    西北战事起,牵动了曹氏一家的心神。
    本不愿回许都休养的曹楠,在第一时间,陪同张老夫人返回许都……
    曹朋回许都,第一时间前往丞相府。
    一家人便在家里等候,并不停派人前往打探,看曹朋何时能够回来。可是曹朋被曹操拉着说话,根本无人知晓状况。这也让一家人心急如焚。
    见曹朋回来,老夫人顿时哭了!
    “阿福,你阿爹在凉州病倒,而今又有了动荡,该如何是好。”
    曹朋摆手,示意在大厅里伺候的奴婢退下。
    而后搀扶着母亲坐下,轻声道:“娘,你莫担心,阿爹很快就会回来。”
    “啊?”
    老夫人惊喜万分。
    可是蔡琰众女,却露出了紧张之色。
    “阿福,你要回去西北?”
    曹楠突然问道。
    跟随邓稷这么多年,曹楠也不再是当年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村妇。事实上,这些年来的起起落落,让她学会了很多东西,更能从表面,看清楚本质。
    老夫人复又露出紧张之色,拉着曹朋的手。
    “怎么,你要去西北?那怎么可以!西北正在动荡,你去西北岂不是很危险?”
    曹朋,笑了!
    “再危险,也不会比我当初去河西危险。”
    这一句话,也就等于是回答了曹楠刚才的提问。
    曹朋,将赴西北平乱。
    “你看你们,干嘛这么紧张?”曹朋笑道:“西北之乱,看似严重,其实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父亲年迈,确不适合久居凉州。大王已经安排妥当,此次父亲自凉州返还,将接掌大司农之职,留居许都。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我在西北,如鱼儿入海,无甚危险。
    倒是姐夫那边,姐姐需告之他,大王将不日向并州用兵……姐夫镇守河东,当防范当地归化胡人。胡人狡诈,且无信义,不可以与之推心置腹……
    这样,我令汉升前往河东,说不得能助姐夫,一臂之力!”
    曹楠闻听,露出感激之色。
    她很清楚,曹朋往西北,正是要用人之时。
    黄忠虽年迈,可是曹朋对其却是推崇备至,那必是有本事的人……邓稷身边,缺少可用之人。虽有蒋济等人襄助,可武将还是有些缺乏。
    细数,邓稷手下除了一个从海西带过去的冯,再也没有心腹武将。
    这对于邓稷而言,并非一件好事。
    至少,对他控制军队,会有很大的麻烦。
    “那你呢?”
    “我?”
    曹朋微微一笑,露出一抹骄傲之色,“天下能胜我之人,屈指可数。
    马儿虽勇,能奈我何?”
第691章 春潮(三百万字了,求月票!)
。    第691章春潮(三百万字了,求月票!)
    暮色降临,细雨靡靡。
    这是一个恼人的春夜,让人心情也随之变得有些抑郁。
    一队巡兵行过,大街上又恢复了宁静。黑夜里,一个男子深一脚浅一脚,来到新武亭侯府侧门前停下。看左右无人,他抬手,轻轻叩击门扉。
    片刻后,就听里面传来一个沉厚的声音:“什么人?”
    “小人有要事,求见武乡侯。”
    “武乡侯?”
    门打开来,一个门丁举着火把,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武乡侯是谁?你找错了地方了吧。”
    门外男子,脸上蒙着黑纱,身披蓑衣。他轻声道:“请小哥辛苦一趟,只需禀报主人家,自然知晓。”
    “等着。”
    门丁关上了门,脚步声远去。
    大约过了一会儿,就听里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片刻后,侧门复又打开,再次出现的,却是一个陌生的面孔。
    “主人家请客人到厢房说话。”
    “多谢。”
    男子也不犹豫,迈步走进小门。
    沿着曲折小路行进,踏着满地桃杏凋零,很快就来到一个偏僻的跨院。
    院子里,有两排厢房,寂静无声。
    其中一间,点着灯火,几名黑衣男子站在门口。
    “主人家就在屋内,客人请进。”
    男子再次道了声谢,迈步就走进了房间。门外的黑衣卫士,迅关闭了房门。
    曹朋站在屋中,看着那男子,“你是谁?”
    声音清冷,透着一丝威压。
    武乡侯这个封爵,是今天在丞相府,曹操私下里与曹朋说起,还没有颁布,知晓的人并不多。可来人一口便唤出‘武乡侯’,说明是曹府来人。
    这深更半夜,曹操又在耍什么手段?
    来人撤下脸上黑纱,却是一张熟悉的面容。
    曹朋记不得此人叫什么名字,但却知道,他是曹氏族人,在曹操身边做事。
    “小人曹鉴,奉丞相之名,送一件事物与君侯。”
    “什么东西。”
    曹鉴也不迟疑,立刻从怀中取出一个细长筒子。筒子是用黑色檀木所制,封口处押着火漆,上面有曹操的印鉴。连同筒子,还有一封书信。
    曹朋接过来,看了看檀木筒,又看了看手中书信。
    “你且先坐。”
    曹朋说着,在炕上坐下。
    这房间的床榻,是曹朋命人以北方火炕的形式做成,上面摆放着一个炕几。
    他打开了信封,取出书信。
    字,是曹操的字,苍劲有力。
    内容很简单:这檀木筒内不可以轻易开启,里面的东西至关重要,唯有在最关键时,才可以开启。此事,不得为人知晓。阿福你看完这封信,一定要处理干净。曹鉴虽是族人,却也不可以走漏风声,妥善处置。
    最关键时?
    曹朋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什么时候,是最关键的时候呢?
    “有劳兄长辛苦一趟,请回复丞相,我已明白。”
    “那小人告辞。”
    这曹鉴,恐怕不得曹操所喜,故而才会前来送信。曹朋打开了房门,陪着曹鉴走出来。一只手在暗中朝着身后黑衣卫士做了个手势,而后站在门廊上,驻足不再相送。
    这也正常,许都城里,又有多少人值得曹朋,送至大门?
    曹鉴没有怀疑,告辞后下了门廊,在两名黑衣卫士的护送下往外走。
    曹朋看了他一眼,转身返回屋中。
    片刻后,房门敲响。
    “公子,办好了。”
    “明日一早,送他出城,好好安置。”
    “喏!”
    曹朋此时睡意全无,坐在炕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