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曹贼 >

第658部分

曹贼-第658部分

小说: 曹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话,荀彧过来时,曹操还有些猜忌。
    他总担忧,荀彧的投靠另有目的。究竟结果此前荀彧对他的一些政策,一直不太满意。甚至于在曹操称王的时候,所有人都来祝贺,唯有荀彧没有呈现。
    这让曹操又失望,又难过。
    想当初,征伐董卓之后,曹操立足东郡。
    荀彧是第一个投靠过来的谋主,为曹操的大业,可算得上是尽心尽力。
    他推荐了郭嘉等人ォ,更为曹操确立了目标。
    无怪曹操那时曾对人说,荀彧就是他的张子房。只是随着曹操事业的不竭成长,特别是在汉帝东归之后,荀彧和曹操之间,就呈现了一道裂痕。
    曹操一直希望,能与荀彧共创一段君臣相知的佳话。
    可随着那裂痕不竭扩大,也使得两人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转变。
    此次荀彧献策,让曹操恍如又回到了当初在东郡时,荀彧为他出谋划策的时光。看着荀彧,曹操脸上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暗自点了颔首。
    孤有文若,大事可期!
    不过,让曹彰主持征伐巴郡之战,真的合适吗?
    曹彰今年不过ォ二十二岁,这么早就独领一军,恐怕……
    “老严颜之名,孤曾闻新武侯提过。
    当初张松前往荆州时,孤听人说,新武侯对严颜极为重视,更有‘巴郡严颜若在,则西川固若金汤’的说法。子文这些年,简直是有些上进。但要和严颜对决,孤还是有些担忧,子文非严颜敌手,文若以为如何?”
    荀彧马上笑了!
    “正因此,ォ要子文出面。”
    曹操忙问:“此话怎讲?”
    “臣亦因新武侯,而知巴郡严颜。
    当初严颜返回巴郡时,臣曾请人,对西川做了一番了解。这严颜乃巴郡豪强身世,颇有威望。其人善战,更熟读兵法……若以力敌,严颜借巴郡之险,有张任冷苞之人协助,想要攻破,困难重重。但严颜对新武侯,却是颇为赞赏。两人后来常有书信往来,关系很是亲密……
    严颜这人,性情高傲。
    若派个轻易人前去,恐怕未必被他看重。
    但世子不一样……他与新武侯有师生之谊,更兼兄弟,严颜也会看在新武侯面子上,不为难世子。若能使新武侯书信一封,说不得可以使世子,事半功倍。若换个人,怕难有效果,唯有世子出马,方能胜任。”
    曹操,陷入了寻思。
    良久之后,他突然一咬牙,颔首道:“文若说的极是!
    便让子文统兵……不过江东方面,单凭邓范和魏延,恐未必能招架太史慈。
    使子丹前往督战,也能避免万一。
    还有,命东陵岛周仓,广陵太守庞德,也一起动作,务需要牵制住孙权戎马主力,不成使其增援西川。其余各部,也全都行动起来。待新武侯返回之后,孤自有放置。所费辎重粮草,文若当尽快做出章程!”
    “喏!”
    荀彧闻听,立刻插手应命。
    ++++++++++++++++++++++++++++++++++++++++++++++++
    陪伴着曹操令下,曹魏戎马,立刻调动起来。
    贾诩在凉州,征召五十军府,戎马四万余人。同时更有并州邓稷,调动三十府戎马,约两万人,在汉阳集结。而京兆尹徐晃,则征伐八万军卒,随时待命。
    幽州、曹州两地戎马却是没有大规模调动。
    不过为避免鲜卑异动,还是进行集结,于彰城郡征发三万大军,提防轲比能趁机作乱。
    各地戎马,调动频繁。
    而远在高句丽郡国内城,曹朋则迎来了一批客人。
    “文成先生此次身涉险地,劳苦功高。”
    在国内城的高句丽皇宫里,曹朋举起酒杯,走到一个酒案前,躬身一礼,“请先生满饮此杯。”
    那酒案后,危坐一人。
    看年纪,大约在五十出头的模样,面目丑恶,却身着一件黑色长袍。
    见曹朋敬酒,他也不敢怠慢,忙起身一饮而尽。
    “儒有何德何能,当得公子厚爱?”
    这男子,正是李儒。
    随着扶余国归降,辽东战事,已基本平息。
    曹朋的日子,一下子变得悠闲起来,每日陪着吕蓝和大乔等人,游山玩水。
    大乔,在半年前,正式嫁给了曹朋。
    事情进行的极为顺利,就如吾粲在私下里劝说的那样:夫人可以失落臂自己,却也要为公子和两位姑娘着想。今夫人有家不得归,难不成要公子将来,也是落叶无法归根吗?女人在外,总要有一个归宿。新武侯与夫人年纪相当,又是个有情义的人,而公子对新武侯,也颇为仰慕。
    既然如此,何不再进一步?
    于夫人也好,于公子和两位姑娘也好,都是一桩喜事。
    有新武侯在背后支持,夫人又何需担忧,他日不得重返故里?还请夫人三思。
    吾粲是江东人,和乔夫人不是同乡。
    但究竟结果都属江东,交流起来,自然也很是轻松。
    吾粲是奉曹朋之命,刺探乔夫人的心思。这一来二去之下,乔夫人倒也心动。后来再刺探孙绍的口风,发现孙绍对曹朋,并没有任何矛盾,乔夫人这ォ算放下心来。不过,她恳请曹朋,不要兴师动众的大加准备,悄悄的嫁入了曹氏门中……而今,大乔夫人,已怀了三个月身子。
    曹朋身在国内城,颇有些乐不思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儒带着一干人,突然呈现在了曹朋面前……
    “我刺杀了刘璋!”
    李儒开门见山,对曹朋道:“儒已完成了昔时与公子的约定……今高句丽已亡,吕氏汉国从此稳如泰山。儒请公子履行昔时诺言,使儒离去。
    儒愿留在吕氏汉国,为一富家翁。
    只是犬子年纪已长,没必要使他跟随,就让他呆在中原,为公子牵马缀镫吧。”
    李儒在成都,娶了三房小妾,并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而今,他颇有些功成名就,想要退隐山林的意思。
    曹朋自然不会拒绝,他要住吕氏汉国?没问题!曹朋在宴请了李儒之后,便让他安设下来。
    他也没想到,李儒居然会用这么一个办法,来完成他的使命。
    用李儒的话说:“西川民生糜烂,继续滞留,意义不大……并且大战将起,无需我在主持大局。此种状况下,刘璋继续活着,已没有意义。”
    在李儒告辞的时候,他对曹朋道:“公子当作好准备,只怕就这几日,大王必有诏令,请公子返回。”
第720章 烽火葭萌关
    对于李儒的归隐,从内心而言,曹朋并不太情愿。
    虽然他而今有庞统法正,都是三国少有的人杰。但相比之下,二人与李儒相比,还是少了些经验。也许他们的能力,的确是高于李儒。可是在经验上,终究有些不足。自黄巾之乱,到初平二年……
    李儒为董卓运筹帷幄,从一个西北良家子,世人眼中的土豪鄙夫,而成为影响汉室命运的关键人物。在这期间,李儒绝对是出力不少,甚至是居功甚伟。
    在董卓前期崛起的阶段,几乎是李儒一手为他谋划。
    可惜到最后,随着董卓的地位越来越高,哪怕李儒是他的女婿,也渐渐疏远,甚至有些提防。
    后世曾有人说,如果董卓去郿坞时,带着李儒同去。
    那么王允的连环计很有可能,以失败而告终。恰恰是李儒,最先觉察到了吕布的不臣之心,劝说董卓让出貉蝉,以进一步拉拢吕布。
    但董卓没有同意,更因此对李儒生出了怨恨之意,把李儒留在了长安城里。
    关于董卓和李儒的间隙,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当董卓兴高采烈返回长安,准备接受禅让的时候,李儒事先竟然一无所知。这么大的事情,谋主竟不知晓,可见董卓当时对李儒,已经是完全抛弃,甚至不复信任。
    自归附曹朋以后,李儒很少出谋划策。
    但每一次出谋划策,都能让曹朋逢凶化吉至于后来,主持西川大局李儒可谓费尽心思令整个益州出现混乱。
    “先责这一走,谁又为朋保驾护航?”
    曹朋这句话,可不是客气。
    李儒表面上虽然没有为他出太多主意但是却给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比如当初李儒就曾建议他,勿论曹操对他是升还是降,别想太多,只管照吩咐做便是。这听上去似乎算不得什么,但却为曹朋在曹操心目中,打下了坚实基础。他只忠于曹操,其余人皆不足为虑这也是后来不管曹朋怎样胡闹,曹操都包容下来的重要原因。因为曹操知道,曹朋是他手里一把锋利的宝剑,而且只听命于他,这便足以让曹操放心。
    李儒笑了!
    “公子何必难过?
    以公子今日之地位,其实已经少有人可以动摇。
    大王对公子的器重,无需担忧公子而今只需要记住一件事,那边是水满则溢,过犹不及。此次西川大乱,大王一定会重新启用公子,但公子定要小心此战不可以推进太快,更不可以率先进驻成都,否则必有祸事。”
    言下之意,便是要曹朋磨洋工。
    初时,曹朋犹自不解。
    然则等李儒离开后仔细思付,却发现这句话里饱含深意。
    他的功劳已经够多,婆大……
    而今官拜新武侯,升迁的空间已经不大。这还是曹操刻意压制的后果否则曹朋而今,至少能位列三公。以三十岁年纪位列三公,自古少有之。这些人,往往不得善终。特别是在改朝换代时,往往会成为第一批冤死鬼。
    原因?
    非常简单!
    功高震主,赏无可赏。
    如果真到了这地步,为臣子唯有谋逆,为君主则心生忌惮。更新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便是贞观末年,李世勋被李世民贬去了边郡。
    按道理说,李世勋又没有犯什么罪过,李世民为何贬他?就因为李世勋的功劳太大,而李世民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李世民对身边人说:我今日贬他,就是为了日后睢奴提拔。如此一来,李劫就会对睢奴心怀感ji。
    而锥奴,也不必担心李世劫心怀不轨。
    若我现在继续为他升官,等雉奴登基时,又如何赏赐他呢?
    这道理,李世民清楚,李世勋也很明白。
    而今李儒对曹朋这一番话,顿时让曹朋警醒起来。
    最近的日子,实在是太过于逍遥。以至于曹朋,渐渐失去了警觉之心。
    李儒的话,无异于提瑚灌顶,让曹朋重新警惕。
    就在李儒离开国内城,数日后,曹操派遣常shi越般来到国内城,命曹朋即刻赶赴邺都。
    同时,曹操罢曹朋五军大都护之职,以张辽代替。
    拜庞统shi中,都护太监,继续负责府兵推猝。
    曹朋接到了命令之后,也不迟疑。
    他先把越般安排好,便立刻召集众将,准备赶往国内城。
    在离开国内城前,曹朋自然少不得与吕蓝又一番抵死缠绵。过后,他轻声道:“玲绮,我此次返回中原,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再与你相会。
    本来,我应该把你和念儿一同带回去,但现在,时机尚不成熟。
    不过将来,我总要把你和念儿接到身边,一家团聚。只是如此一来,你恐怕要失去很多东西。不知你是否能够舍下,而今这吕汉女王之位?”
    吕蓝闻听一怔,顿时瞪大了眼睛。
    “阿福,你的意思是…”
    “取缔吕汉之名,全盘归附朝廷。
    从此以后,吕汉为曹魏治下到时候我再设法周旋,将你母子接来,从此一家团聚。要知道,你久居吕汉,于朝廷而言,始终为番邦,难以心安。”
    吕蓝愣住了!
    她犹豫良久,依偎在曹朋怀中“若只是我的话,舍了这王位也算不得大事。可这吕汉,确凝聚了无数人心血。高将军,曹将军更为了吕汉,抛家舍业,远离中原……此事,我当不得主,还要与他们商议ォ行。”
    曹朋知道,吕蓝这不是推脱之语。
    当下点点头,轻声道:“这件事,你不必急于应下。
    先试探一下大家的口风而后再做主张。我估计这件事非短时间可以做成,所以最好还是以稳妥为主。我会让子山与士元,尽力与你方便。在没有我点头之前你切不可轻举妄动,以免走漏风声,坏了大事。”
    吕蓝乖巧的应下,蜷缩在曹朋怀里,久久不语件件件件件件h十件件件件件件件h十件饵件件建安十六年秋,刘璋遭遇刺杀,引发巴蜀动dng。
    刘循在张任等保护下退往巴西,誓要与刘备决一死战。而刘备则果断攻占成都后,命留守南中的诸葛亮,率部而上,直奔成都。脸皮已经撕破,也使得刘备没有任何路。不管刘璋究竟是死于何人之手,他都没有理由放弃成都而不顾。原本,刘备对西川就垂涎三尺,而今刘璋死了,也就再无任何顾虑。在攻占了成都以后,刘备迅速安抚百姓稳定了成都局势。
    吴懿、费观等人,举双手欢迎刘备的到来。
    并且有吴懿出面,说降了葭萌关守将吴兰,命张飞接掌葭萌关,以防备曹军偷袭。
    随后,刘备命向朗驻绵竹大将陈到,坐镇涪陵关,抵御张任等人的攻击。十余日之后诸葛亮率部抵达成都,随行还有南中大豪孟获雍国以及南中三十六洞洞主前来参战。为了这一日,刘备在南中整整蛰伏了近三年时间。
    不得不说,刘备的确是有手段。
    在抵达南中以后,他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招揽雍田,又收服了孟获,并通过孟获,把南中三十六洞完全掌控手中。这三年来,他频繁向刘璋所要辐重粮饷,说穿了就是为了收买南中蛮族。而今,三十六洞集结蛮兵六万余人前来助战,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刘备兵力空虚的弱点。
    建安十六年十一月,刘备在成都,自领汉中王。
    十二月,孙权在建康称王,号吴王。
    曹操得知后,勃然大怒。
    “大耳贼有何德能,也敢称王?”
    旋即,曹操拜新武侯曹朋为征西大将军,使持节,都督西南。
    鼻北各郡,尽归曹朋调遣。
    同时曹操又下令镇南将军,大行府都督曹彰挥兵西进,直奔巴郡而去。
    一时间,巴蜀之地,战火重启。
    刘璋被刺的影响还未被消除,曹军已开始调动起来,朝着西川缓缓逼近。
    刘备得知消息,也不禁有些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