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遗孀 >

第61部分

遗孀-第61部分

小说: 遗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见,特来拜见您……”
    最后一位年轻人,没等叫张钟端的介绍完毕,便也上前,躬身施过礼之后,谦恭礼貌地说:“刘夫人,我名叫潘祖培,是尉氏县人,县城后新街人,也是恒泰留日的同乡同学,我们三人中,数我年龄最大,久幕您刘夫人的大名……”
    “是呀!”那名叫张钟端的许昌人,不容青霞有还口的机会,也抢过潘祖培的话说,“刘夫人灾年开锅造饭,救济穷苦,捐地兴办年老院,捐巨款修筑贾鲁河大桥,及捐巨款资助兴办豫学堂,这些可敬可佩的义举,早已名震天下,所以,因为仰幕您,特趁这次回国探家的机会,来拜见夫人……”
第89章:感觉正无聊,突降神秘
           来拜见青霞的三位留学生,都是1904年奉清政府派遣,公费留日学生。张钟端,许昌人,1877出生,字裕厚,别号鸣飞。公费赴日留学,先入宏文书院,习普通科,后入****大学,专攻法政;潘祖培,开封尉氏人,1876年出生,号印佛,幼名小群,未科秀才。公费赴日留学,专攻军事;刘恒泰,尉氏刘氏族之人,年龄小于张钟端和潘祖培,自幼随在外地任官的父生活在异乡他地,长大入学,又被清政府派遣到日本留学,学习教育。
    而那位叫张钟端的许昌人,是负有孙中山的重托来拜见青霞的。但是,他是许昌人,而青霞是开封尉氏人,无人引见,冒昧拜访,恐有不便,又因为与尉氏留日学生罗祖培和刘恒泰是河南老乡,且关系十分亲密,接受孙中山的重托之后,便与二人借回国省亲过中秋之际,来拜访刘恒泰的远门族奶,被光绪皇帝诰封的“一品夫人”刘青霞,以不负孙中山先生的重托。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广东人,早年就读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祖国的衰败使他放弃医生职工业,立志救国救民。1894年,年轻的孙中山北上来到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流”的革新政治主张,但遭到了李鸿章的冷遇。为了复兴中华,他于189年,利用他自己兄长经商的利便,联络一些华侨和有爱国之士,成立了兴中会。
    孙中山的兴中会成立之后,积极联络会党,1895年九月,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由于计划泄密,起义还没有发动,就遭到清政府的破坏。兴中会的创始人孙中山,也逃往他国。
    因为大清的无能和**,一些留学生和爱国志士,纷纷成立一些爱国组织。特别是在190年,黄兴和宋教仁成立了华兴会,蔡元培成立了光复会。1906年,刘静庵也成立了日知会。
    1905年,孙中山自英国到达日本,先后同华兴会的黄兴、宋教仁、阵天华等华兴会、光复会成员七十多人,在日本东京集会,决定成立统一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八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一致推荐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同盟会成立以后,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另处设立上海、重庆、香港、烟台、汉口五个国内支部,和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四个国外支部。
    因为孙中山出身于百姓家庭,他从小就同情黎民百姓,他不断从同盟会会员口中或来自国内的报刊上,听到或看到河南富人遗孀刘青霞,乐善好施。不但在大灾之年救济穷苦,还捐巨资修桥,捐巨银资助豫省豫学堂,捐款开办“养济院”和“平民工厂”,使当地无依无靠地孤幼老人及穷苦百姓,有安身之处,有自食之力之所能。
    对于孙中山来说,凡是救济穷苦之人,热心公益之人。都是爱国者,都是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都拥有一颗爱国之心,否则,若是吝啬的守财奴,根本就不会捐款救济穷苦,不会捐款修桥造福当地人,不会热心资助办学,便何谈爱国?
    因为有这么多的认为。所以。孙中山先生便委托张钟端,借回国省亲过中秋之际。引导青霞到日本以考察实业为名,接受新思想,走向振兴中华,支持革命的道路。
    而张钟端和罗祖培,都在留日期间加入了同盟会,青霞的远门族侄刘恒泰,虽暂时没有加入同盟会,但他地思想很进步,在留日期间与张钟端的交往很密切,也有加入同盟会的想法。
    三位留日学生。昨晚歇宿在刘恒泰家地老宅中。今天一早来拜访青霞。既是慕名而来。又是肩负使命而来。特别是张钟端。他一直认为青霞是一位年过半百地中老年妇女。乍一看到青霞地那一瞬间。惊呆了。他怎么敢没想到。乐善好施地。救济穷苦。捐资修桥。兴办学堂地遗孀。竟这样地年轻和端庄俊美。一时。他和两位同学竟语无伦次起来。而刘恒泰。虽说是刘氏族之人。但他自幼随在外地任官地父生活在异乡他地。所以。他也不知道刘氏族里地族奶青霞。是何相貌和年纪。今日初见。他也惊叹刘氏族中竟有如此出众地族妇。
    青霞见三位留日学生各自做完自我介绍。仍局促不安。不肯入座。便微笑着做了个请地手势。缓语慢言地说:“请坐呀。我地贵客们!”
    一经青霞提醒。三位留学生像恍然大悟似地。不好意思笑了笑。同时谢过青霞。这才分别入座。秋红上茶地当中。堂内竟然出现了短暂地沉默。张钟端在同盟会里。因为言谈举止和行为修养。皆出类拔萃。又是河南分组地组长。所以。他轻轻品了一口茶。又一次不好意思冲青霞微微一笑说:“刘夫人。打扰您了!”
    一经张钟端打破沉默。刘恒泰也急忙放下茶碗说:“老奶奶。侄孙恒泰向您问好!”
    青霞如此年轻俊美。刘恒泰地一声“老奶奶”。把众人都逗得捧腹大笑。
    “笑什么?”刘恒泰不好意思了。红着脸说。“这按辈份。正而八经是我地奶奶!”
    青霞止住笑说:“恒泰,老奶奶我也你和你的同学问好,你们能不能谈谈在留学期间地的事情?”
    “可以刘夫人,我们慢慢给您从头说起。”张钟端抓住青霞问他们的机会,便开始了长篇大论,“没到日本留学之前,总认为在国内,什么都好,可一到日本,接受了新思想新教育,方知咱们的国家有多落后和腐朽。”
    “哦?”青霞自小到大。第一次听说自己的国家落后而腐朽,不觉吃惊地瞪大双眼,静等着张钟端往下说。
    “您知道吗刘夫人?咱不说别的,就说说清政府的无能吧,这您应该知道,十年前。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受清廷派遣,在日本马关签订丧权侮国的《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与日本;还要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还要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高埠,允许日本轮船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地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中运销中国内地还要免收同地税。刘夫人,让您来说说,这合理吗?我们泱泱大国,竟如此胆怯弹丸之地地日本。这病根何在。当然在于当今皇上和当权者们,他们一遇到外强,只会割地求和。只会赔偿外强银子来维持他们的富贵和享乐,这就是大清政府,这就是大清帝国。可朝中的掌权者呢?他们竟置国耻于不顾,仍然贪图享乐,日日酒欢,夜夜宴馀……”
    经张钟端一切入正题,潘祖培也甘落后,紧接着张钟端的话题说:“五年前,八国联军侵占中国。大清帝国竟然又派庆亲王和李鸿章,去与列强义和,并签订了《辛丑条张》,这一次呀!清政府赔偿列强白银达四点五亿两,分九年还清,本息共计九点八亿两呀。您掏心窝想一想刘夫人,九点八亿两呀!这又是个什么数字呀!咱再抬头看看中国的穷苦百姓吧,看看他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再看看清政府地当权者吧,他们却是香车宝马,金婢玉奴……”
    “还有,”张钟端唯恐潘祖培说不动青霞的心里,抢过话题说:“我们中原大旱大灾,又大涝,饿死那么多的人,上报灾情,怎么不见上面拨出一两银子。而对于列强。他们就有银子赔偿了……”
    张钟端越说越激动,一时竟****哆嗦。
    刘恒泰紧接着张钟端的话说:“辛丑条约不仅仅是赔偿列强银子。还要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放中国人居住,由列强派兵保护;还要折除防范外患地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想一想呀刘夫人,这是什么行为,这不就是在我泱泱大国地就城设立国中之中吗?就这,只要能继续能让当权者当权,清政府却乐呵呵地签订了,并且,还是求之不得的……”
    张钟端接着说:“对外强只会赔偿求和,而对内,却加大暴力惩办反搞列强者。在《辛丑条约》里,竟然有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列强地官吏们,并且,凡是反列强的官吏,一律革职,永不叙用。刘夫人,您也是有志地爱国之女士,您也仔细想一想,如果这样下去,我泱泱大国,早晚会被这些欺惧外的当权者给败得四分五裂不可……”
    张钟端一说到青霞是爱国之士,正说到青霞的心坎里,她也激动起来,连连点头:“你们说地太好了……”
    潘祖培又接着说:“《辛丑条约》的签订,给我中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危,想一想吧刘夫人,巨额的赔款,谁来出,当权者个人不会出一两银子,只会加大对黎民百姓的搜刮,使我中华黎民百姓更加贫困,使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就是光复中华的,”
    青霞本来就有一腔报国心。此时此刻,听到三位留日学生的一番激昂之词,内心深处,突如万马奔腾,狂奔不安起来。她清清楚楚记得,丈夫被绑架之前,临窗而立,仰天长叹的一番言语:这样地皇帝要他何用?置自己臣民的安危于不顾,竟弃城而去,别说当皇帝了,他连做一家之主都不配,他连做男人都不配……
    青霞立即给北京的二哥马吉樟写信,要求二哥尽快给她办理出国手续。
    马吉樟接到青霞的信后,立即着手替她办理出国手续。可是,因为青霞是皇封的一口诰命夫人,出国留学。当马吉樟收到青霞的第二封信时,知道青霞出国心切,不得不求助于袁世凯。而袁世凯,此时此刻的正是太后身边的红人。
第90章:赴日期间中,如同出樊
           青霞将生意及家里的一切事项,快速地委托停当,便在淑女的哭哭啼啼之中,带着儿子鼎元和婢女秋红,同张钟端一起,先来到北京,然后与二哥马吉樟一起,由北京来到天津,将于天津大沽港口,趁船赴日。因为要地天津添置些赴日之物,趁候船的机会,青霞一行人在天津,顺便游览了一下这座名城的大街小巷。
    天津,因为是北方最大的口岸,曾经是经济繁荣的名城。自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以后,昔日的繁城,已被列强的铁蹄践踏的七零八落,战事虽已过去六年,但从千前疮百孔弹痕上,仍能感觉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的疯狂和暴行。
    青霞一行人,走在天津的繁华大街上,看着随处可见的洋人,看着洋人那种如入无人之境的睥睨和傲慢,青霞总感觉到是踏在他国土地上的恐慌和不安。每当有洋人与他们擦身而过的时候,青霞就忍不住望一眼身边的钟端和二哥,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有一种安全和依靠一样。
    “当年,义和团和天津人民,及清军的爱国将士,团结在一起,就是在这座城市里,与列强展开搏杀的,不但焚烧了洋人的三井洋行和萨宝室洋行,还在义和团首领曹福田的率领下,与八国列强反复争夺老龙头车站。”抱着鼎元的张钟端,突然站定,环望着周围的一切,沉痛地说。他的悲伤神情,似乎正陷入八国列强侵占中国时的往事中。
    “是呀!人心不齐蛇吞象,义和团的浴血奋战,天津百姓的勇敢反抗,大清军队的反击,终究没有挡住列强的入侵。”马吉樟也接着张钟端的话说。
    “何啻人心不足,是大清政府的无能和**……”张钟端气愤地打断马吉樟的话。
    “此众人拥挤地大街上,不适宜说这种言论,待住处无人之时再说吧。”马吉樟立即阻止张钟端,并谨慎地环顾了一下前后左右。
    正当他们心情沉闷的时候。从前边另一条横街上猛然驶出一辆豪华的马车,在人来人往的大街,像一只猛兽一样迎面奔驰,狂奔不止,惊得路人和商贩们纷纷躲让,可仍有避之不及的路摊被撞翻在地。摊上的水果和食品,如当年被列强践踏地人一样,滚落一地,任凭车轮的辗压。抱着鼎元的张钟端,急速与吉樟和青霞相拥着往路边躲避,才免强与马车擦肩而过。突然,那辆横冲直撞的马车在一片惊叫声中戛然而止。青霞一行人急忙回头惊看,只见一个老年人从车下拽出小男孩的尸体。
    马车上的人不但不同情失去孩子的老年人,而反是烦躁而傲慢的跳下马车。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怎么搞地,竟然不看好自己的孩子,我要到码头去接一位重要的上司。被耽搁了时间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周围地人这才知道车上坐着一位年轻气盛的高个洋人,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老人夫去孩子的悲痛之中,洋人扔给抱着小孩尸体的老人一把银子,傲慢地说:“拿去。”
    就在所有人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时,洋人已跳上马车,扬长而去。
    青霞地心忽然疼起来。她一把从钟端手里接过鼎元。那惊恐地神情。就像被洋人撞死地是她地儿子一样。
    钟端冲着洋人消失地方向。气愤地大骂小叫:“这就是大清地无能和软弱。是对外强欺凌中国百姓地软弱……”
    三日后地早晨。海上风平浪静。晨光瑰美地云霞交替出现。青霞站在船甲上。望着天边地云层。脱口而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心在最高层。”
    “不对不对。是身在最高层。”身后地小鼎元急忙纠正母亲地话。
    “呵呵呵。是地。原诗中是身在最高层。可现在。我们并没有站在最高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