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剑颂 >

第130部分

剑颂-第130部分

小说: 剑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士子之耳!”
  荀师越说越是激动起来,他上前两步,沉声请求道:“此次出题,关乎我太学在三宫之间的名誉,若技压天下,则天下服,若难压天下,则天下嗤!若有半点可能,我也不愿请祭酒大人用你,毕竟前路难测,可若有万全之法,谁又想铤而走险呢?”
  他说着,蓦然长叹一声:“看在祭酒大人收留你这般时间的份上,还请…恳请阁下,相助我太学一次吧!”
  荀师说着便要行大礼,程知远顿时被吓了一跳,慌忙上前扶起,随后也是沉默,祭酒大人给了自己这么多帮助,若是不做些什么,确实是显得忘恩负义。
  况且人家也不是要自己上阵杀敌,亦或是提头相报,只是用自己所学,帮太学出一个题目而已,尤其是这个题目的原卷,还是出自于太学本身。
  “好,我答应荀师,但是,还请荀师再宽限我一月时间。”
  荀操抬头看他,程知远认真道:“既是受人之托,必当忠人之事!粗浅学问拿出去,若被人破,平遭耻笑,故请允我再精研一月,一月之后,必奉题而见。”
  荀师顿时欣喜,他同时急语,似乎是怕程知远反悔似的,即刻道:“如此大善!大善!在下多谢仙人相助!太学亦多谢阁下!”
  “年终时前,冬至前后,三宫放题,各地城邑早已有学子等候,届时三宫开题,各地学子择题而解,云梦宫开宫在前,而稷下与太学,同是二月初二开宫,收录学子。”
  ……
  转瞬之间,肃杀之秋已至末尾。
  三宫在备战,在为来年招收学子做准备,打名气,而对于列国来说,同样在备战,而其中很多国家,甚至已经交战。
  韩国与秦国的先头部队交战了,漫天遍野的神鸟刮起大风,倒卷的云霭铺天掀地,韩国的主力军队很快就败退了,面对如同虎狼一般的秦国军队,他们毫无抵抗之力!
  秦国铁鹰卫,那些天骑兵的威严终于再度横扫这片中原大地!
  赵国的裂地骑军与魏国的魏武卒很快就赶到了,大战一触即发,以魏国大将芒卯为主帅,率领韩赵魏三国大军与秦国决分高下。
  大战一触即发!
  秦国此番来势汹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秦昭王的目的是亮出一柄剑,一柄给天下人都能看清楚的锋锐之剑!
  如今秦国积强,六国疲敝,天下大势,正在扭转方向!
  秦昭王百三四年。
  三国联军与秦军战于华阳之下。
  秦国先锋大将魏聃领军二十余万,与三国联军百万人战于华阳。
  秦帅白起,率军十万,闪击华阳,八日急行军,白起大军突然出现在双方阵营侧翼,兵临城下,三国联军顿时震骇,百万大军一触即溃,天骑兵冲杀之下,联军死伤惨重,斩军兵八十余万,俘虏三国大将数人,主帅芒卯败逃行踪不明,赵国骑兵统领贾偃被杀,四万裂地骑兵被天骑兵所擒,尽数沉入黄河淹死。
  韩国降秦,魏国败逃,赵国军卒遭俘无数,死战者有之,其总遣十五万援军,十万败逃,剩余五万尽殁于华阳城下。
  ……
  稷下学宫中,今年的招榜试题已经被整理出来。
  龙素检查了一遍,甚为满意,眉眼轻弯,面上升起一丝微小笑容。
  “你听说了吗,太学的招榜试题已经放出来了。”
  理卷室外,有人交谈,从边上路过,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人拍了拍龙素的肩膀。
  随后递给她一卷新制的案牍。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学的神秘题目
  “龙素,看看吧,这是今年太学新出的招榜试题…很有意思。”龙素侧过身去,接过了那卷新制案牍。
  之前拍打她肩膀的是一位墨门弟子,年纪比起龙素大约要稍长一些,同样负责今年稷下学宫的出题(招生)事宜。
  稷下学宫百花齐放,诸圣各自论道,自然在招题上不可能只有儒门弟子参与,故而以三上门为主,辅以其他圣门的优秀中层弟子,而每年的招榜主官,则是由上三门中抽调一位“帝师”,轮流担任。
  世间圣门,五圈六步,圣门之内有自己的阶级划分,不同于正常修行的五境三阶十五重楼,要划分的更加粗略一些,入圣门之后,第一境三阶段皆称门徒,这是圣门第一圈。
  第二境三阶段称为弟子,这是第二圈。第三圈开始,各圣门就有自己的称呼了。
  儒门称大士,龙素正是这一个阶段,换算成寻常的修行境界,是在七重楼至九重楼之间。
  而大士之后,就是帝师,寻常来说称为洪儒,再后面,是世主。
  墨门从三圈开始,则称墨者、统领、钜子;
  法门则是称为理官、司刑、青公。
  其余圣门亦有自己的单独称呼,所以世间诸子百家,六十圣门,各家各派都有独立的圈子,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修行体系,独立的境界划分。
  只能对应,但绝不是相同。而这其中,又以儒墨影响最大,胜过法门半筹,儒者来之,丘也;墨者至之,翟也。
  但是不论平常,儒门与墨门两家弟子如何互喷,甚至上升到“儒家犬”“墨家豕”的地步,但是在学宫之中,大家还是都互相称师兄弟,言见王宗必称公子,即使是最不喜欢礼仪的墨门也是一样。
  这不是礼仪,而是基本的待人礼貌,所以墨门在这个问题上,也就仅仅止于礼貌了。
  如果是龙素对旁人,言必称君,若有称谓则以称谓代之,若有官职便以官职代之,但是墨门弟子么…
  你叫啥,你说啥,我懂了,王二麻子你来一下,有事找你。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直接称呼全部的氏名,比如这位墨者来找龙素,就是直接叫的龙素二字。
  “多谢。”
  龙素听着这位墨者的语气,似乎其中有一种复杂与惊讶,这让龙素心里微微提起了兴趣,于是边打开卷宗,边是问道:“听罗趾师兄的语气,似乎太学今年的招榜试题很不一般。”
  罗趾,罗氏来源于祝融八姓的妘姓,但在周庄王时期被楚国灭国,随后罗氏逐渐南移,从枝江迁移到汩罗,这是其中一支,还有一支来自于周官行列。
  《周礼·夏官·罗氏》中记载:“罗氏,掌罗乌鸟。”
  至于他名字中的趾,意思就是脚趾,虽然硬要说可以攀附到“麟之趾”上,即《诗·周南·麟之趾》……
  但很显然,罗师兄并不屑于做攀附的勾当。
  “我当然惊讶,不仅仅是我,你看了也会惊讶的。”
  他伸出手,做了个请的动作,似乎在等着龙素的反应,而龙素摊开卷宗,从第一个“字”开始,她的呼吸便不由得轻了下来。
  双眸逐渐睁大,隐隐间,似乎有些如清澈潭水般的涟漪。
  “这是…《易》吗?”龙素好看的眉头逐渐缩起,而她的身边,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有人发现她在看的那副卷宗图案,有些认识的顿时开始呼唤边上的熟人。
  就这样,龙素的边上,各位大士,墨者,理官,是越聚越多,直至半个理卷室的人都凑了过来。
  “太学今年弄的是什么东西?”
  “我怎么看不懂这个,有没有厉害的说一下?”
  “让你平时好好读书,现在抓瞎求谁去?”
  “你这厮,就这水平还来当监考?”
  三圣门中人各自呛声,在互相看不懂那玩意的时候,还仍旧不忘贬低一下对手,只是好在这一次没有人喊出“儒家犬”“墨家豕”的口号,否则这理卷室内恐怕要掀起一场“诸圣大战”了。
  “有点意思哈……我说,这东西像易又不似易,排列怎么都是数字,这谁看得懂?墨门的人呢,你们不是对数字最为敏感吗,怎么也解不出来?”
  有儒门大士此时幸灾乐祸,开口拉起仇恨,紧跟着回应他的就是那位罗师兄。
  而他的说话方式也很直接:“数者,从娄从攴,计也。”
  “是用作计算、标记或用作量度的抽象概念,是比较同类之质或同属之物的等级的简单符图记载形式。
  代表数的一系列符图,包括数、字、算、运、符、图、测、量等统称为记数之宗…”
  “除此之外,还有各数组成的群、环、域…我说的有些复杂,各位儒门弟子,可能有些听不懂,这不要紧,毕竟井水里的鱼,不明白海的广阔。”
  先解释一通,随后再嘲讽一下,那位儒门大士脸色一黑,刚要说些什么,罗师兄突然瞪着他:
  “但是!我知道这道题目,是和数字有关,但你不告诉我它到底在解什么,不告诉我它在求什么,就这么一排数字列阵,我怎么能知道这个初始的公式是什么?”
  “你行不行?能不能答?”
  儒门大士哼了一声:“我等乃习天礼大乐,知上乘之道,以教化为主,教六艺之行,训世人之德,天下有德,方可…”
  罗师兄也“哼”了一声:“闭口,那就是不能答。”
  儒门大士一抬手道:“我…”
  罗师兄一把指着他,点了两下直怼道:“不能答就别叽歪,听你声音就头疼,和鸭子一样。”
  这话出来,顿时墨门儒门的气氛有紧张起来了,好在有各位理官在打圆场,其实法门中人夹在中间也过得颇为不好受。
  这本来学术探讨而已么,怎么弄着弄着就要抄家伙干了?
  “这个易啊…不对,我说今年太学不会是没有题目出了,所以仿照《周易》弄了个四不像出来吧?那合着这东西有可能是假的,如果是假的,解半辈子也解不出来啊!就算解出来,也是错的啊!”
  “欺骗天下人吗?太学看来是扛不住了…可惜了那些卷宗。”
  “学宫之中的涂山氏,应该会派人去太学收录卷宗了…看来今年,太学不行了…”
  有人开始质疑,并且同意这种声音的人数越来越多。


第二百六十二章 龙素的指尖
  龙素的指头在卷宗的边角轻轻敲打,一顿一顿显得很有频率,诸大士与墨者们,包括各位理官探讨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对于这次太学的招榜试题,普遍认为是弄虚作假了。
  罗师兄的眉头皱着,此时有一位墨者开口,对他询问:“罗趾,你认为这道题目是怎么样的呢?现在三门中人大部分都觉得,这是太学的穷计,是用来糊弄天下人的,我们不该再浪费时间,看这个奇怪的题目了。”
  “我们还有我们自己的卷宗要整理。”
  罗趾摆了摆手,而后又是一停:“不,恰恰相反,我和你们想的不太一样,隅,你不曾学习过周易,所以不了解这些东西的关联,我以前看过《乾坤》,那东西比起周易来,更为晦涩与奇怪,但是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易之间的联系,不是你所想的,用一个数加上另外一个数,这个联系就成了,各种的易都是变化而来的,从最古老的易探索而出。”
  那位墨者摇了摇头:“这不是易,或许是我所学不精,我确实看不出这堆数字哪里像是易了。”
  罗趾双手抱胸,而诸儒门大士此时亦有人站出来,毫不给他脸色:“这东西必然是假的,那位墨门中人不学周易,但我学过,我当有发言的权利。”
  “纵观古来诸易,不论是《乾坤》,还是《周》,它们之间都有一个连续性,都有一个掺杂变化的过程,但是这个没有,看上去像是周易的数字,事实上可能只是一堆毫无用处的‘代数’,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
  “我什么也没看出来,这必然是个伪造的易句。”
  “你说这是易,并且坚信不疑?”
  这位儒门大士正色:“我宗族之间钻研《周易》已有千年之久,你祖上罗氏曾遭灭国,如今学到的周易,也不过是墨门内教导的粗浅之皮毛,凭借这点皮毛,就敢说这是易?”
  “你凭什么,证据呢?我甚至可以拿出周易中的卦象,卦辞,和这个东西比照,你看看哪里有一样的,难道那些数字就是卦象的表示吗?这哪里能…”
  他的话没说完,忽然龙素敲打竹简的指尖停顿了一下。
  她的眼中,涟漪逐渐化为光芒。
  “数字是卦象的表示?”
  龙素看着那些莫名的数字,总感觉这是一个句子,或者两个句子,但到底说的是什么,是占卜运势,还是测算天辰运转,亦或仅仅是对于一种现象变化的阐述?
  很有意思。
  太有意思了。
  龙素没有见过这种易,她也钻研过周易与乾坤,还有未曾完成的《大夏》与《殷》,这两册往往不被认为是正统易,因为它们的变化系统更改失败了,都是在《乾坤》上进行的改变,然而却没有《周》来的精校与完善。
  所以那两册被废弃了,也没有人去学习,但是龙素,却见过,并且学过。
  甚至她还看过一部分的归藏,可以说在场的人中,见过的诸易种类,她绝对在第一位。
  这也是她为什么被邀请过来,作为监考的原因之一。
  龙氏,这是一个古老的氏族,其一望出天水,祖先夏朝御龙氏,其二出子,为商朝子龙氏,今日属宋,其三源自早周,为周龙伯戟,其四出于伏羲氏,为龙师之后,其五源自江淮舒龙国…
  龙素的先祖,正是出自于第二支,乃商朝王宗后裔!
  而早周时,龙子(先贤人名)亦是龙素这一支的先人,后来更有一位号称“龙叔”者,为天地六人之一的“道人”。
  当然,如今宋国已经灭亡,虽然时间还不长,但是古老的宋人们已经泯然众生,包括龙素也是一样,她幼年时所见过的书籍,后来尽数丢失于迁徙之中,还有很多是以前寄宿其他贵族时,在别国所见过的卷宗。
  “这确实是易!彭师兄说的不错,数字代表卦象,其中更藏着万般变化,一个数字代表的含义有很多,我们需要从一个卦象入手,逐渐把这个数字从拆分状态拼起来。”
  龙素的声音就像是清泉,诸位圣门中人再度转过头来,那位儒门大士彭鹜是来自鲁国的,号称圣人正宗之脉,此时是道:“龙素,你拿什么作说这话的依凭?”
  “言必有出,出必有根!空口白牙,只凭猜想?这不是我儒门行事风格,臆想的东西怎么能当做真实而去推演?”
  “这不是破解幻阵!所行所为,皆要负严重之责!”
  彭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