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颂-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不教授礼术,少谈论仁义,只讲兵者诡道,只言纵横捭阖之法。
“祭酒大人,数日之前,魏国大将芒卯率领魏赵韩三国大军,号称百万,与秦军战于华阳城下,秦国先锋大将魏聃领二十万秦军主力迎战,双方从日出打到日明,至未时,西北方向出现异动,初闻天地哀嚎,鬼神惊泣……”
“鸿鹄振风,青鸾吐火,风火连起,是秦帅白起率领十万天骑兵大军闪击华阳,八日急行军,以疲惫之师战疲惫之师,十万骑兵如尖刀,引三国联军大骇…”
“百万大军被冲散,秦国此番东进,起兵五十余万,征发神鸟飞禽无数,三国联军在天骑兵冲杀之下,被斩军士约莫近八十万,其中韩国主力便占了五十万,可以说是一战之下,国兵尽丧…”
苏代看了眼前的那人一眼,认真道:“武羽子,三国联军不可能有百万,号称斩首八十万,事实上在这个基础上要削去二三十万,事实上百万大军也就八十万上下,韩国积弱,此番起兵不过四十万,魏国援军二十五万,赵国十五万。”
武羽子笑了笑:“确实是这样,祭酒大人看来得到消息比我要早。”
苏代认真道:“有人为我作信,这一次白起俘获三国大将足有八人,尽杀之,三国联军溃逃时,唯有赵国的骑兵营仍旧死战,骑兵统领贾偃被杀,四万裂地骑兵尽丧,被天骑兵擒下之后全部淹死在黄河之中…这对于赵国来说,可谓是一次巨大的损失。”
武羽子:“赵人不畏战,无惧生死,相比其他国家,赵国常年征战,关东诸国,唯赵可与秦争,若齐楚赵三国合力…以赵为先锋,楚为侧翼,齐为后军…”
苏代道:“赵人不畏战,不怕生死之别,可称猛士也。”
“然而秦军则将生死置之度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血不流干死不休战,此乃死士也。”
他看着武羽子:“猛士击虎,保全自身的同时才会想着杀死对方,而死士则不然,凡有动作,全然无惧己损,斩虎喉,刺虎目,削虎颈,拔虎牙,剖虎心,猛士虽猛,但心中有怯,如何与死士战?”
苏代道:“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此番闪击华阳,大破韩赵魏八十余万君,此等功表,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武羽子听得心驰神往,在很多人眼中,秦帅白起是一个屠城狂魔,然而他同样是如今天下,兵家所教导出的最璀璨的一颗将星!
他实在是太过锋芒毕露,耀眼的,用一力镇压天下群星。
“然而刚过易折…”
苏代缓缓摊开太学的卷宗:
“功高震主。”
武羽子沉默不言,好一会后,轻声道:“秦昭王要用他,但也怕他,秦国离不开他。伊阙之战,武安君率秦军破韩、魏、周三方大军,斩首二十四万。”
“次年,武安君发兵攻魏,一气克魏国城池六十一座…”
“下年,武安君与司马错联手,攻克垣城,于此天空星宿西移,秦国得星宿之气…”
“天子百二九年,武安君攻赵,光狼城落,赵国三垣星宿崩塌一角,武安君领白帝城剑宗击败赵国剑宗,天下剑宗改易,位列第三十的剑宗‘溪午剑钟’【随镞】被杀,秦国白帝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剑客【陈龙右】升至三十位,此战光狼陷落,星宿黯淡…”
苏代:“随镞本为随国王宗后裔,精研剑术,负有盛名,当时谁也没有想过,他居然会被一个小人物所杀,果然是英雄往往起于草莽,一对一的剑术厮杀,随镞至死时仍旧不敢相信他会不如一个打草谷的。”
“陈龙右,新晋第三十位的剑宗,号‘望山蛟龙’。”
武羽子的眼中微有亮光:“秦国用人,不拘一格,庶人亦有建功之时,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天子百四一年,武安君伐楚,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而后秦军越过秦楚边境群山,自断后援,分三路快速突进楚境,直围楚国的都城郢都。”
“天子百四二年,鄢郢之战,武安君率秦军攻楚,破楚国都城郢、别都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重创楚军,蓄水决堤,重衍共工之事,凿开黄河,淹杀楚国鄢城百姓数百万…”
苏代看着卷宗,低下了头:“战功赫赫,威镇寰宇,当世第一,非他莫属,颇有数千年前孙吴二圣之风。”
他说着,忽然眉头微微一挑,看清了卷宗上所写的东西。
“武羽,今年太学的卷宗…有点意思啊?”
苏代本以为今年和往年一样都很无聊,却没有想到,当他打开卷宗的一刹那,他立刻就被那些繁复的数字给吸引了。
那些数字宛如一个又一个士兵,按照某种不明的规律立正直站,接受着观卷者的检阅。
威严而又神秘,凛然而又不可亵渎。
“自然是有意思。”
门后传来声音,两个人同时侧头,而苏代很是诧异,此时站起身来,恭敬道:“二兄出关了?可无恙否?”
那人站定,神气俊丰,而容颜如十六七岁:“当年一计,险相环生,但也因此让我得了机缘,使得我重活一世,如老木生出新芽,如今返老还童,精气神明归于原本,真正是脱胎换骨。”
苏代欣喜:“二兄无恙,此为大好。”
武羽子是道:“当年闻苏兄遇刺,甚为诧异,却未曾想到,居然是剑宗之中第二十八位前来,势必要取苏兄姓名。”
苏秦道:“不错,天下剑宗有百,我于其中列四十,世称我为‘六国宰相’,那第二十八位,苍冠,号为‘切云’,那也是他的佩剑剑名,我当时也是未曾想到,齐国诸公欲杀我之心,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第二百六十八章 吴越旧事与仙圣之战
刺客苍冠为当时天下排位第二十八的剑宗,亲自动手去行刺位列四十的剑宗,这说出去会被人耻笑,剑宗与剑宗的对决,必然是要光明正大,这关乎到名誉的问题,往往那些有身份的人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一旦失败,必然是身败名裂的结局。
然而苍冠放弃了名誉,甘愿冒着失败的风险动手,显然是被许诺了什么天大的好处。
可惜,现在也无法回到秦国去证实他被许诺了什么,自己当年假死,告诉齐王用死囚代替自己,批头遮面,佩相印以施车裂之刑,成功诱骗了苍冠出来,最后将他成功诛杀在市前。
然而那一次苏秦为了真实,也没有动手,所以苍冠到死还以为自己真的死了,最后出来的诱骗不过是齐王为了泄愤而已,他自己中计也怨不得旁人。
不过那事情之后,苏秦自己就离开了齐国,因为当时,他给齐王骗刺客的理由是“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齐王照计实施,但齐王当时绝对没有想到,苏秦和他说的这个理由,确实是真的!
当时的齐王,是齐湣王。
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苏秦就劝说湣王厚葬宣王以表明自己孝顺,大兴土木以表明自己得志,目的则是搞垮齐国,从而使燕国获利。
燕易王去世,燕哙继位。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但没有抓到,苍冠击伤苏秦之后,一击未成远遁千里,苏秦施计,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刑犯)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
后,苍冠中计被杀。
然而这件事情结束之后,齐王找不到苏秦的人,后者早已跑回了云梦宫,而不久之后,他为燕国获利而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被揭露,齐王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在被当枪使,怒不可遏,全天下悬赏苏秦的人头。
云梦宫作为三宫之一,苏秦的族弟苏代,苏厉都在这里担任要职,苏秦神不知鬼不觉的回来,当时连他两个弟弟都不知道这件事。
所以后来有人去云梦寻找查证,却一无所获,故而认为苏秦当时中了苍冠的切云剑气,必然伤及经络心脉,恐怕命不久矣,不必再查。
事实上,也和那查找的人想的差不多,苏秦确实是被切云剑伤的不轻,差点就挂了,后来苏代发现他老哥跑回来了,顿时大惊失色,连忙把他藏起,而苏秦在其中坐死关,连续六次,这才慢慢逼退了切云剑气。
这一次出关,是第七次闭关结束,而苏秦从前面六次闭关逼剑气中,感悟到了生死变化的一种力量,于是生死之变的第一重,返老还童被他领悟出来了。
生死之变的至高奥秘,那也是当初徐无鬼放出相虺,借相虺之手屠杀榆次时,想要悟出来的东西,而返老还童对于生死之变来说,仅仅是最浅显的道理。
当然,在徐无鬼这种大仙人眼中是这样的。
苏秦的道行自然不可能与徐无鬼相提并论,但是在人间能够冠以剑宗二字,这已经说明苏秦的实力了,毕竟佩六国相印横行多年,要是只有一个刺客杀过他,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只是未曾想到,最后一位刺客,居然是天下鼎鼎有名的其他剑宗。
“苍冠出于剑门,曾跟随剑圣多年,天下百位剑宗中,他那柄切云剑是由剑圣为他亲手打造的,属于神兵利器,与寻常宝剑不同…并非凡铁,据说诞生时便开千里云海,切如薄纸,引万霞倒坠,化为白瀑,锋锐异常。”
苏秦的语气带着一种感慨,武羽子道:“剑圣所铸…越王勾践,天下铸剑宗师之中,纵观七千九百年天礼,在如今还活着的铸剑者内,他说第二,恐怕无人敢称第一…”
苏代:“越王弃国,追杀夫差,证圣之后,越王越发偏激,且重开剑门,收拢天下剑士,参与圣门之战,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找吴王下落。”
武羽子此时有些惊讶:“祭酒大人以前可没有谈论过这些,吴王未死?”
苏代忽然一笑:“我二兄于诸剑宗中排位不过区区四十,如此都能悟出返老还童之道,夫差当年败于越王之手,天下皆知他自刎而死,然而谁又知道,他事实上是返老还童,离开吴国了呢?”
苏秦有些不高兴:“你这样说,我就不乐意了,什么叫做连我都行……我说苏代,我好歹也是天下剑宗之四十,号称六国宰相,这拿出去哪个人不吓得小脸煞白,也就在你嘴里,怎得变成了‘区区’二字!”
他看向武羽子,是道:“吴王脱身,舍国而走,是知吴国天运尽矣,他本就不是凡人,为何容忍越国数十年生息修养?难道他是瞎子?”
苏秦道:“三千年前,夫差为还阖闾养育之恩,励精图治,使吴败越,但之后他就见到越王有异,吴国气运大盛之中藏匿凶险,故而放任越王,不去管控,越王见仙,请说剑人赵处女入越,衍昼天剑法,又向吴国进贡美女西施、郑旦,献以美色,却不知道,那夫差本是个七窍玲珑的石头心,哪里能被美色所迷?”
这话出来,武羽子顿时惊讶:“七窍玲珑的石头心…夫差是…仙!?”
“苏兄又是从何处得知的这种事情?仙人难见,你又什么证据,说夫差是仙人而非凡世众生?”
苏秦开口:“越王找了吴王整整三千年,匣中八剑仍旧颤,不见夫差雨矛锋。当年我行走六国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人。”
“他少了两只眼睛,容貌极老,居住在长江的入海口,远远望去,仿佛能见到吴都城。”
此言落下,武羽子惊诧非常,几乎不敢相信,但却闭口,不去继续询问了。
那少了两个眼睛,隐居在长江海口处的,如果夫差未死,是返老还童彻底得到解脱离去,逍遥天地之间,那么当年据说自杀而死的伍子胥,看来恐怕也并没有…
第二百七十章 数字的“阴阳变化”
因为三千年前的战争未有结果,越王感觉自己被欺骗了,在越过克吴之后,被吴王救活没有死掉的伍子胥,也终于“见证”了吴国的灭亡,完成了他的誓言。
但那时候的伍子胥并没有愤怒与懊悔,他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苏秦是难以想象的,或许是复杂难明的,因为他在和自己交谈时,所倾述的情感,就是这样的。
作为吴国大夫的伍子胥已经死了,剩下的只有渔夫伍子胥。
越王要流放吴王,给他百户人家管辖,然而吴王自称老矣,不能侍奉越王,笑而自刎,至死时,血肉破开,如莲华绽放,当中走出一个少年,返老还童,化归仙体,持长矛踏天而去。
仙圣之争未有结局,越王怒不可遏,引剑气连碎十山,然而未曾寻得吴王身影,夫差化为少年远去,真正潇洒逍遥,与吴国的联系一笔勾销。
伍子胥和苏秦说,他在吴国灭亡之后,还和吴王见了一面。
那时候是自己也在质问他,为什么,为什么,连续说了很多遍。
化为少年的吴王只是笑道: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
【“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
“同类相互汇聚,同声相互应和,这本是自然的道理。请让我说明我的看法从而分析你所从事的活动。”
“你所从事的活动,也就是挤身于尘俗的事务。”
“天子、诸侯、大夫、庶民,这四种人能够各自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社会治理的美好境界,四者倘若偏离了自己的位置社会动乱也就没有比这再大的了。”
“官吏处理好各自的职权,人民安排好各自的事情,这就不会出现混乱和侵扰,可以安居乐业。”
作为吴国大夫的伍子胥在那个时候就死了,他明白了在夫差眼中,吴国的官员都是在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论是治理百姓还是谏言向死,他们都在做着自己的本职。
夫差的意思是,他已经偏离了诸侯的位置,不再适合领导吴国了,而越国的异变越来越大,从一开始就无法制止,表示吴国的天运,也早就已经得到了昭示。
有圣人将出,乃以国为祭。
“天地众生皆如草芥,然草芥应风雨而摇摆,应太阳而茁壮,应月而眠,应秋而枯,应雪而寂,应春而生,众生既如草芥,那么天运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