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剑颂 >

第156部分

剑颂-第156部分

小说: 剑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秦确认且重新解了一次,认为应该是一个进(战国)字没有错。
  第七是复卦,六四,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中行独复,要结合之前的卦来看,寸进,之后有一回来,而不是十者俱归,此时已经失去原本的十,纵然回来一,加在小横上也不满足,所以十丈离者取一,是一个尺字。
  第八个是遁卦,这个好解,就是回避,退缩的意思。
  “初六(06),遁尾,厉,勿用有攸往,遁尾之厉,不往何灾。”
  君子全部隐退,国家就危险了。不能有所作为了。
  《象辞》说:逃遁隐藏仍未脱离危险,若能坚持苦斗,设法取胜,有什么灾难?
  这是严厉呵斥,所以自然就是一个退字。
  退,却也,虽欲有退,众将责焉,此为《国语·晋语二》所言。
  国语,是左丘明所编篡的书籍。
  于是,这就解出了八个字。
  “一暴十寒,寸进尺退。”
  苏秦把这八个字记下来,十天的世间解出了十个字,他的速度算是很快了,事实上这几天他几乎都是茶不思饭不想,但穷尽自己的知识,花费了十天的时间,也仅仅解出了等量的数字而已。
  《穷天》(老子)第六十九章 :“不敢进寸而退尺。”
  这是在比喻得到的少,而失去的比较多。
  所以前八个字简明扼要的翻译一下,就是:
  “不能持之以恒进行修行的人,失去的东西远远少于得到的。”
  这明显是一句前言,是用作后文的引导,苏秦当然不是傻子,于是他知道后面的四个字更为重要。
  于是截止到这第十天。
  他解出了十个字,而他最关注的后面四个字,只解出了一半。
  第九个是观卦。
  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通篇在说一个心意。
  那么,心意之中,初六,幼稚之心;六二,短浅之心;六三,自我之心;六四,察政之心;九五,万民之心;上九,天下之心。
  “白…心?!”
  苏秦解出第九卦的时候,便惊讶了,这是《管子》中的一篇题目,白心,意思就是表明心愿,类似于向天地立誓言。
  六三,是自我之心,所以先从浅显来看,是一个“我”字。
  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再深入一点,我字,其实为“古之杀字”。
  “我”者,天子斧钺也!
  “观自我之心,知道自己的动向,该向谁进行攻击与讨伐…”
  苏秦大概从这个字内查出了这些意思,但是我字更是一个连接词,在进行自我表述的同时,还要和后面的字连接起来。
  第十个是大壮卦,公羊的角插进了篱笆,进退不得。
  “六五,丧羊于狄。”
  《象辞》说:丧羊于狄,因为六五阴爻而居处阳位,是所处不当,像人所处环境不适当,将蒙受损失。
  所字,在战国时代的文字形象,像是一个太阳(日)被拴在了一个地方,所以是截为“处所”的意思。
  还有一个,是指的伐木声。
  僻远悠闲之所。——《吕氏春秋·谨听》
  “一暴十寒,寸进尺退,我所……我所什么?”
  苏秦感觉有些天旋地转,这十日耗损的精气神明极大,此时他知道不能再解,所以立刻关上卷宗,就地调息起来。
  同时心中带有无边的震动与赞叹。
  言简意赅的文字,当中还有各种典故,由此才能拼接出句子,要用数字解成周易,周易中再找对应的卦象,从卦象当中联系前后文字才能完成这个文字拼图。
  确实是很有意思,苏秦自从返老还童之后,很久没有感觉到这么有意思过了。
  他很希望继续解答,但是自己的精气神明耗损的有些眼中,解这种类似于周易的东西,损耗的精气神明,所流逝的速度,是比起受伤,或者与人较量,都要多得多的。
  “诶…”
  他无奈叹息了一声,这次耗损极大,因为这是精神上的考验,并不是肉体上的碰撞。
  ………………………
  稷下学宫,前院,水地小筑。
  龙素看着身前被甘棠写出来的东西,有些失笑,但也有些沉吟。
  这和自己解出来的是一样的,之前甘棠说要帮自己解,但龙素只向她请教了数字如何转换的方式,并且很快举一反三,完成了前一部分的解读。
  “一暴十寒,寸进尺退,我所欲明,汝却于贵,弃咎于力,凤鸟不至,何以为安……”
  “不能持之以恒进行修行的人,失去的东西远远少于得到的,我现在想要明白,你(答题者)如果失却了如今的地位,成为一个失败者(或废人,或谪世者,或遗忘者,或遗弃者,或失心者),在面对你不能抵挡的力量前,失去一切希望,你当何去何从(又有何处可以让汝安定下来呢)?”
  龙素念诵了一遍,心思有些波澜,第一次思索,言道:“何天之衢,道大行也,上之所履,而不与下共。”
  因上九大畜大道已成,往日乾阳不可上进,现在可以上进了,往日贤才不得用,现在贤路大开,可以得用了。君子才德充实,又得大有作为之时,故象辞日“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她说完,却又补了一句,更像是呢喃,却引得甘棠微微瞧看。
  龙素心中却是觉得,写这道题目的人,似乎真的经历过苦难一般,于是便有些想要见见这位渊博者,虽然此次,若是没有甘棠帮助,自己万万不可能这么快解出来…
  龙素道:“凡君子言行,皆三思而后行,我解三分之一,故此时只是一思之言,不准也。”


第三百一十章 公子召南
  十天的时间,稷下学宫所解出来的,只有三分之一的题目,而这明显后面还有两问,如果依旧是这个句势的话。
  二十八个字,总阵列是五十。
  这是一半,但后面究竟是一问还是两问,这个无人知道。
  姑且先算作是两问。
  龙素是这样想的,但是甘棠却看出后面的阵列,起码后面的十六个字,是两问。
  因为后四列暂且不管,第八列,是一个焉字。
  焉字,在这种题目形式的卷宗中,并且是作为数个阵列的末位,那必然是用作反问,这也是战国时代卷宗是常见用法,在这个上面,只有基本的语气顺序,并没有太过于高深的学问。
  既然是一个焉字,那这就是一问。
  而第十六个阵列,是一个否字。
  否者,同样代表疑问不不解。
  而跟后面的,阵列也更加复杂,即使是甘棠,她看着也有些糟心,不是解不出来,只是那些记忆需要翻找,对于她来说,虽然她的智慧很高,而她原身,也就是那位真正的二十二代王,她作为青丘之主,学识也很高,但毕竟已经过去了如此漫长的时间。
  她虽然看过连山,但是对于其中的数字变化,也不敢深入研究。
  《连山》为伏羲氏所做,传说此易变之相一出,天地反复,上苍有雷龙行天,青云如海,仿佛天公震怒,后又有大日凌霄,行于甘渊之山,蒙昧之谷,后火桑凋零,烛龙闭眼…总而言之,种种异像,似乎是天运在向伏羲氏表达不满。
  天运者,是天之运势,运数,亦是世间五十二仙人之一,传说南华真君座下的“天运君”,便是因为伏羲氏开画连山之后而诞生出来的。
  连山的可怕之处,在于把世间很多不可明晰的东西,用数字做出了最精确的计算,如此万物皆可计算,计算的结果又可一一对应某些事物,不仅仅是言行举止,甚至有原因结果,这种情况,如果是有“道教”的人在此,或许会说,这是“窃天机”的行为。
  而事实上,程知远在那《连山》原册之中,所解出来的一句话,正是“伏羲窃仙法于天”。
  伏羲氏与南华真君的关系,很耐人寻味。
  甘棠看着后面那些比较复杂的计算,似乎是连山中的“藏山之变”,这种数字的难搞之处就在于,数字之中体现给你看的不是正确的,而是需要重新计算,拨云见日,如此才能看到真实的结果。
  而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算错。
  一步错,步步错,最后错的计算,会得出错误的结果。
  如果是一个人自己解,一旦错了,很可能会误以为正确,从而进行“修行”或者“使用”,这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情况。
  譬如今天本来有大雨,你算过之后说今天不下雨,然后部族中的人们都出去晾衣服,结果突然风雨大作,雷霆滚滚,然后部族中的人被劈死了两个。
  这就是失误造成的结果。
  从一点上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譬如南辕北辙,其实也算是一种计算方式错误,所导致的错误结果,当然,最后这个成语成为了一个经典,包括那个驾车的路痴。
  虽然那个路痴似乎是季梁虚构给魏惠王的,但在这个时空,这位路痴说不定就真的存在呢。
  甘棠在怔怔出神,脑子里胡思乱想,而龙素此时发出了一声叹息。
  “已经十天了,后面的阵列更加困难,区区两天,我的精气神明损耗也已经很大,而前院诸位师兄弟,他们的精气神明还有保留,公子召南在前,素有一问,不知清晨甘霖之露,二滴可润裂土否,若不得润,素当拜罪…”
  龙素称甘棠为“公子”,在战国时代,也就是整个周朝的时期内,公子并不是仅仅对于男子的称呼,女子亦可以称公子,或者叫女公子,但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身份与地位。
  诸侯之子,是只有被周天子承认的诸侯,这位王的孩子,才能被叫做“公子”。
  龙素认为甘棠是涂山王的孩子,而甘棠也没有否认,只是提了一句,自己不是苏氏,而是程氏。
  这让龙素有些困惑。
  但她却没多问,毕竟其中缘由,或许不足为外人道,自己不过是个外人,没有追问的必要。
  不管程知远与青丘关系是什么样……
  她是如此想的,并恪守礼法。
  诸侯之子称为公子,公子之子称为“公孙”。
  不过这时候,对于公孙氏来说,这种称呼可能有些尴尬,所以往往很少听到有人称公子之子为“公孙”,如果被人捉住口舌,或许会被认为是对公孙氏的不敬重。
  但私下见面,一般会这样说的。
  而公子中,譬如有名的齐桓公“公子小白”。
  还有信陵君“公子无忌(魏无忌)”,“公子胜(赵胜)”等。
  所以依照这时候的道理,甘棠对龙素自称为“召南”,也就是程召南,这是程知远给她取的名字,在此时代,不会称呼为“程公子”,而是应该叫“公子召南”。
  所以龙素才会如此称呼,或者舍弃召南,直称呼为“公子”,或是“女公子南”,亦或“子南”。
  子南,这不是对诸子无礼了,事实上诸子的称呼不是这样的,譬如墨子,一般对外说时,会说【“子墨子”曰】。
  龙素此时在向甘棠请示,因为知识不能外传的缘故,所以龙素也不便把话说的明白,否则会引起青丘不满,龙素的意思是点拨一二,也就是说能帮的话,当然可以,如果不行,还请怪罪自己,实在是过于直言了,是不敬青丘之学了。
  之前就提及过很多次,在这个年代,知识是划分贵族与平民的分水岭,家道中落的贵族就是所谓的寒门,就像是程知远在赵国遇到的小姑娘萧菽,她因为父亲的生计不断变卖家产,而所谓的家产就是“书籍”。
  也就是那些卷宗竹简。
  所谓诗书传家,这时候的风气就是如此,当然和后来的意义有些差别。
  这时候对知识产权什么的,包括所有权,都看的极重。
  知识就是“道”,如龙素所说,是人弘道,非道弘人。
  这个道字,指的就是知识。
  毫无疑问,连山的知识,甘棠(程召南)对它的解答用上了她独有的学识,这种解法也是不可以轻易传授的。
  所以龙素对甘棠能够把这种解法告诉自己一部分的举动,那是十分感激的。
  按照道理来说,这至少是师徒,或者是老师和学生这种关系,如此才能传授。
  然而甘棠只是说帮助自己而已。
  这个人情便是很大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知遇之恩
  所以龙素的意思是,稷下学宫的开宫时间和青丘也有关系,所以前院监考们虽然和甘棠非亲非故,但是为了学宫颜面,还请指点一二。
  而且龙素说自己精气神明损耗颇大,这也确实是事实。
  她可不想变成《谁人氏》中所记载的灵怪“颜如玉”。
  生而知之,比死而知之有意思的多,而且至圣曾言,不知生,焉知死?
  所以对于颜如玉的行为,至圣是不赞同的,而龙素也是不赞同的。
  指点一二并非是传授,仅仅只是稍稍点拨,而点拨这种事情,如果对面悟性极好,那么应该一点就通。
  如果悟性很差,那么如果点拨者有耐心,或者心情不错,兴许会多指导一下,但如果点拨者只是为了应付差事……
  那也没有什么错的,毕竟该说的该讲述的,都已经弄到位了。
  故此,龙素话说完之后,又继续真心实意的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前院的监考……呜……我不想帮你解了。”
  甘棠忽然很不高兴,龙素顿时拜下:“若公子召南有忿,素当拜罪。”
  “不,我不是因为这个。”
  甘棠指了指外面:“我们在这水地小筑又待了好几天,剩下的连山阵列还有一大半,肯定不能一次解完,但我现在觉得,你似乎准备告诉前山要开宫了。”
  “我等的人还没来呢。”
  甘棠似乎在赌气,而她也是确确实实不太高兴。
  谁说涂山的王就没有点脾气了?
  不过每当这个时候,甘棠倒是可以自我催眠,默默念叨,自己是程召南,不是甘棠。
  不过这样弄,要是精神不强大的人,怕不是早晚精神分裂。
  角色扮演可没这么有趣。
  龙素有些无奈,此时给予回应,则是声音清朗:“之前我与您也有言,学宫开试,哪怕已过开宫放卷时间,素必然为您保留一份卷宗,待程知远来时,您可转交于他。”
  甘棠盯向龙素:“是,说是这么说的。”
  龙素行礼:“凡素所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