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食王传 >

第163部分

食王传-第163部分

小说: 食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说是吐了,老太太是过来人,自然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本来她眼睛不好,看东西都只能是个模糊的影子,这还是搬到王家后,日子好了,营养跟上了才有的,要以前,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见不着。眼睛不好,所以许多事她也就看不到,现在丑丑一说,她就赶快的让王凌去请了郎中来。
    郎中一诊断,自然是抱拳向王凌道喜,说是已经有两个月了,这让王凌欢喜得当着王况和小娘子及郎中等人的面,一把就将陈丫儿抱起转了一圈,然后叭叽在她脸上狠狠的亲了一下,亲得陈丫儿是羞红了脸,举起粉拳捶着王凌的xiōng:“也不嫌害臊,那么多人呢。”
    王凌哈哈大笑:“哪里顾得那么多,欢喜都来不及了,你莫动,某抱你去歇着。”说完,也不管陈丫儿如何挣扎,抱着她回房内去了。
    看着王凌夫妻俩的背影,小娘子眼睛都要滴出水来,拉了拉王况的袍袖,王况嘿嘿一笑,赶紧的打发走郎中,也带了小娘子和小疲q回房去了。
    才进房mén,小娘子和小疲q俩就一左一右的扑到了王况怀里,小疲q是没说话,只拿了眼,巴巴的看着王况,一双小手却是不老实了起来,mō着mō着,就mō到了王况袍子里面。
    “二郎,奴奴好生羡慕嫂嫂。”小娘子红着脸,眯着眼,抬头看着王况,却觉得有些异常,拿眼一看,原来是小疲q正气喘咻咻的半跪在了地上,头埋进了王况的丝袍里一下一下的动着。
    “是也想要孩子了罢,简单啊,咱们这就造人。”王况被小疲q的主动早就燎起了火,反手一撩,双手一左一右一扯就将两个小丫头的襦裙束带给扯了下来,襦裙自然是应声落地……
    人的想法是随时会变的,一个人,很难做到自始至终长期坚持同一个想法。
    以前,王况一直以自己年纪小,小娘子年纪比自己更小为由,不想那么早要孩子,但这想法在dòng房夜要了小疲q后,就悄然的发生了改变,闺房之乐可是会上瘾的,如此美妙的上瘾,怎么能轻易的“戒”了呢?
    现在的社会背景就是如此,十三四岁结婚,十五六岁就当爹当娘,到了三十出头,一般人就成了阿公阿太了,若是你结婚几年了,还没个子nv,旁人就会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会有了。
    王况今年已经十七岁了,确切的说,再过一两个月,就十八岁了,该束冠了。本来按王况的想法,是要以自己穿越来的那一天当生日的,但偏生,王凌却是记得王况现在这付身子的生日,说是九月初三日。
    王凌能记得的原因很简单,说是王况出生那天,正好天空中出现了七道彩虹(如果有1987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浦城的书友,应该能记得,那一年,天空中就出现了七道彩虹,引起围观,还有1992年夏天,有天凌晨,大概三四点的时候,流星雨落下得如雨点般密集,这些景象,比起现在网络上被多人围观的视频壮观多了。),也正是因为这七道彩虹的缘故,王况在村里面基本上没有大人会责备他什么,哪怕是王况欺负了某人,将某人打了,村中长辈也只会责备那个被打的孩子。
    恰恰是如此,王况在村里面非常自由,要约谁出来玩,那家的父母也就会让孩子放下手中的活,陪王况一起玩,屠村的那天,王冼就是这么被王况给带着出去的。
    “如今看来,那七道彩虹,真真应验了啊,二郎你如今的成就,村中父老想必也能含笑了。”王凌经常如是说。
    十八岁了,小娘子也有十六了,就是小疲q小了些,才十四岁。王况也想通了,十六岁,如果怀上孩子,那当娘也是要十七岁,身子骨其实正是最适合生育的时候,这时候韧带软,生了孩子基本都会是顺利的。
    至于后世提倡的晚育,那都是带着政治目的的,是为所谓的人口计划服务的,按王况理解,应该是违反了人的生理规律的,你没看见,那些个难产的里面,有几个是年轻的?基本上,从能适合生育算起,年龄越小的,小孩子顺产的概率就更高。二十四五岁以下生育的,基本就没什么难产的情况出现。
    倒是小疲q,王况会比较小心谨慎的算计着日子,尽量的避免她现在怀孕,至少也得过个一两年吧。而且,现在的继承,都是长子嫡子继承,等到小娘子生了第二胎,两个孩子里面,总归是有一半的机会是有个儿子的,然后再让小疲q怀上,这能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家庭矛盾。
    小疲q还小,现在是看不出来有什么野心,对王况和小娘子是百依百顺,但是很难保,万一她先于小娘子产下一子,这想法就会变了,虽然王况对所谓嫡生不嫡生是毫不在意,对他来说,都是自己的亲骨ròu,没什么区别,但是社会现实就是如此,能避免麻烦就尽量避免就是。
    三人在房中是一直折腾到夜幕降临,到了吃饭点了这才出来,小疲q是最惨的,tuǐ软得都走不动道了,一瘸一拐的。小娘子好些,但也是要扶墙好一会儿这才适应过来。这俩丫头被王况耕耘了一下午,脸sè滋润得恍如刚从水中冒起的小荷叶。
第二一八章池州人古怪的捕鱼
    第二一八章池州人古怪的捕鱼
    越是远离了长安,孙思邈就对王况越是好奇。
    他想不明白的是,明明从长安到建安,是个苦差,自己也已经跟陛下说得很明白,这去建安,是要越快到越好,一个是他觉得王况的“病情”,既然是绝症,那是越早诊治越好的;另一个是这是夏天,是冷热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大江两岸的州县,每年夏秋都要因为这个而死不少人,如果能早一天得到治疗冷热病的法子,早一天的返回大江两岸,那么今年就可以少死不少人。
    他也是听到过李世民的吩咐的,一路上要马不停蹄的走,遇到有阻拦的,直接拿出诏书喝斥下去。
    长途跋涉万里,绝对是个苦差,可他没想到,随着带领去军营挑选随行军士的小校尉进到军营后,一听说是去建安,竟然有不少人为了争到去建安的名额而吵得面红耳赤的。难道说,现时大唐的军士都已经修炼得堪比圣人了,如此的高风亮节?有苦有难争着去承担?
    惊奇的还在后头,出发后,这些个军士马夫,基本上都不喜欢去驿站吃,也不喜欢去市镇上的食肆吃,都是到了点,找个僻静的野外荒地埋锅造饭,在孙思邈看来,这些个军士哪里像是可以冲锋陷阵的悍兵,更像是伙夫,个个都能做得一手好吃的,什么竹筒饭,叫化jī,烤鱼,烤ròu,几乎人人都会那么一两手,就连给他准备的素食那也是丰盛得很。
    问过才知道,这些军士里,大多都是去过建安的,而且有的还是去过几次的,他们说,这些可都是从宣德郎手中学来的,并不无得意的炫耀,现在,只要他们身上带了火镰,那想饿到他们,是千难万难,这天下万物,有多少可以吃的,他们不知道,可他们知道,身边的许多东西,随手整整,就是美味,要荤有荤,要素有素。
    有的军士还当场示范,只见他拿了根树枝,将一头削尖,找了块土三撅两撅的刨开,然后手一扒拉,就给他从土里掏出了一条拇指粗的白sè虫子来(这是知了的幼虫,知了幼虫要在土中生活好几年,然后才出土蜕茧,活过一个夏天就死了),用根小竹签一穿,水一淋干净,在火上一烤,抹点油洒点盐,就送到嘴里吃的津津有味起来。
    孙思邈是道家人,可他身为医者,要尝百草,有时侯连虫也是要尝的,所以,道家戒律对他而言,无所谓遵守不遵守,只不过是能不破就不破就是了,但是常年在外,有时侯找吃的,那也难免偶尔的尝一尝荤。
    这一路来,也有那第一次跟了徐国绪去招王况的军士在里面,跟孙思邈绘声绘sè的讲当初宣德郎是如何如何的把个悟能行者训的哑口无言,如今悟能行者是拜了宣德郎为师的,只不过是宣德郎不认他这个徒弟罢了,又说,打那以后,悟能行者已经不戒荤腥了,都是有什么就吃什么。
    再想问什么,那军士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只说是宣德郎将天下万物分为了动物和植物,人是动物,菜蔬huā草是植物。为什么这么分,理由是什么,依据是什么,这些军士都说不上来。他们只是从字面上理解,需要植于土中的为植物,其他的就是动物,按这么分去套的话,倒是基本没错。
    因此,孙yào王也难得的第一次在食物丰盛的时候开始尝起了荤来,这让他的随从倍感惊异。
    到了池州,这些个军士就在船头上打出了一面旗子,旗子是用一块白葛布胡luàn的绑在杆上的,上面也是临时的歪歪扭扭的写着“建安”二字,可也怪了,往来的渔船,一见到这两个字,就纷纷的往孙思邈他们的船上搬东西,什么鱼干了,或是新鲜的鱼获了等等,基本上都是渔船上有什么吃的,就都是一股脑的往这里搬,军士们也是坦然收下。
    问及原因,有军士就指着不远处的渔船道:“老神仙请看。3∴35686688”
    孙思邈一看,那些个渔船面朝大江方向,围成了个半月形,渔民并不急着撒网,而是手中拿了根木棍,在船帮上敲那么一下两下的,仿佛就这么敲,就能让鱼自动的往船上蹦一般。
    “他们这是做什么?”孙思邈的随从不解。
    “且看下去就是。”孙yào王毕竟见识广,知道渔民们这么做必定有其道理在,不可能就这么干站着的,渔民不捕鱼就不叫渔民了。
    这中间不断的有渔船加入到半月圈里去,把整个的半月基本填满了,而且这些新加入的渔船在停下来后,都会用木棍敲一下船帮,然后就也静静的等着。
    军士们将船停在了半月圈之外,掌船的解释道:“得等一柱香工夫,咱们的船才能过去,不然他们这一网就落空了。”
    半柱香工夫,就见的远处的江面上掀起了一条白sè的lànghuā,lànghuā也是成半月形,围拢着向另一个半月的渔船移来,这时候,围成半月形的渔船上的渔民这才纷纷下网,他们下的网也怪,不是那种抛出去后从水面上盖下去的倒着的斗状,而是一个开口朝上的兜状,一边低,三边高,口边是用了或是竹竿或是木棍撑开来,将低的一边向外顺着船帮下到水里。
    渐渐的lànghuā越来越近,等到两个半月合拢了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圈,就见这圈中不时的有鱼跃出水面,水也如同沸腾起来一般的翻滚着。再看不明白的人这时候也明白了,这圈里那是大量的鱼,只有鱼非常的多了直到拥挤的程度,才会有如此翻腾的景象。
    而这时候,远处移来的半月圈不时的破碎,偶尔有一两个灰白的脊背lù出水面,冲向圈中的鱼群。
    渔民们依旧没动,等到江水大约翻滚了一盏茶的的工夫,这才纷纷的吆喝着,手中的木棍在船帮上梆梆的敲了几下,又停歇了一会,这才起网。
    渔民们敲这么几下后,就见那些灰白脊背组成的半月圈一下就散了,但并没散远,而是在外围翻腾着,不时的从水中探出个大脊背来,然后又钻到水里去,但都是离了渔船有一段距离,并不是冲到鱼群里冲到鱼网中去。
    只见几乎每条渔船起的网上,都是满满一兜的鱼,这时候网是张开的,大家才发现,这些渔民用来捕鱼的网的网眼比起其他地方要大了许多。
    网眼越大,漏网的小鱼也就越多,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再见到那一网网满当当的鱼,大家也就知道为什么要用大眼网了,有那么多大鱼,小鱼又要来做什么?
    起了网的渔民并没走,而是都将网中的鱼倒到船仓里,有人就开始挑捡,不时的拿一一条小鱼,用木棍敲一下,将鱼敲死或是敲晕,然后就吆喝着抛向那些灰白脊背。
    这一幕,就连见多识广的孙思邈也看得目瞪口呆,他只见得每当那些渔民抛出去的小鱼一接触水面,就有一条或是几条脊背灰白sè腹部是白的,嘴巴尖尖,浑身无鳞光滑的丈许长大鱼吱吱叫着跃出水面,嘴巴一张就接了小鱼落回水里。
    难道刚刚那半月竟然是这些大鱼组成的?这些池州人捕鱼方式也太怪了,太省力了,太不可思议了,从来只听说猎户有猎狗帮着捕猎,没想到今天竟然给他见识到了能帮渔人捕鱼的大鱼,难道说这些个大鱼也是如猎狗一般的从小就人工养熟了的?
    孙思邈很不解,让军士去把一个渔民叫来问个清楚,那渔民起初很是有点不乐意,因为其他的渔船已经起锚准备另寻一处地方捕鱼了,他也想跟去。但这叫自己去问的船,那可是去建安的,说不定是和宣德郎有什么关系的人呢?不是的话是不会扯上这么一面旗的,所以也就过来了。
    等到听说这是老神仙的船,老神仙这是要去建安瞧瞧宣德郎的,那渔民扑通一下就给孙思邈跪了下来:“老神仙,您老可要好好的瞧瞧宣德郎,若是宣德郎的病能好了,某等心中方能安啊。”
    王况得了绝症的消息,经过李老2那么一大张旗鼓的宣传,几乎全天下都知道了。
    想不到这宣德郎不光是在建安如此的受人爱戴,就是这池州人也是这么爱护他,孙思邈心中又给王况加了一分。
    详详细细的问清了他们的捕鱼方式,这才知道,这捕鱼法子竟然也是王况传授的,那大鱼是江豚,极其的有灵xìng。渔民们将船围成半月形后,敲一下船帮,那是通知江豚的,意思是船已经到位置啦,你们也可以准备准备了,等到再没敲击声了,那些江豚就会从远处也围个半月圈,将水中的鱼聚拢起来往渔船的方向赶。
    两个半月圈一合拢还要等盏茶的工夫,那是要给江豚留点时间进食,为了防止网误伤到江豚,起网前就要敲两下船帮,通知江豚说,这边准备起网了,然后江豚得了消息,就会散远一些。
    不过江豚并不会走远,一是水中还有不少的鱼,二是知道渔民们还会丢鱼给他们,所以它们只在外围游弋。
    等到渔民再敲船帮,吆喝着将鱼丢进水中,那些刚刚没吃够的江豚就会跃出水面接住渔民们抛过去的鱼。
    而渔民们收工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