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凤舞九重天 完结+番外-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真的出台禁止民间私自人口买卖的,
那么那些胆小的、转手卖出的利润不够的牙子就不敢动作了,
至于那些有些许好心也有些许余粮,却又不够无私捐赠、只乐意买上那么一两个看起来可怜又好歹养养还能使唤、不至于叫他们彻底亏本的富户乡绅家,就更不敢动作了。
毕竟普通的善心,普通的收入,还不值得人冒着犯法的风险。
愿意冒风险的,可不就只剩下那些利润足够的了吗?
如何买入、如何转手才能利润足够?
除了大灾之年从那些只求饿不死的可怜人中挑拣,很可能加大拐骗抢掠人口之类的“降低成本”方式之外,
卖出的方向,也不得不加以考虑。
这世界上,总有那么些癖好奇特的家伙存在。
相比之下,宫九的爱好只能算是奇葩罢了。
毕竟他是享受加诸于自身的伤害,却没有伤害到别人。
哦,要说被宫九逼着抽鞭子之类的精神伤害?
不乐意也可以不抽他啊!
宫九有钱有权还有颜,总不难找到那么些个愿意配合他一起享受的。
哪怕是沙曼,要是一开始就表示拒绝,宫九最多也就是拿她当寻常丫头一般对待——
而且看在她的模样嗓音份上,还肯定是那种轻易就能上位当个副小姐的大丫头
——也不至于因此就反过来抽她,更不至于因此就杀人灭口。
毕竟宫九这个奇葩,虽说不会大肆宣扬自己的癖好,却也从来不觉得那是什么必须引以为耻、得知者不与他共谋就必须灭口的绝密之事。
称得上恶心的,是另一类人。
在那一类人之中,
嗜虐,但好歹懂得寻求享受虐待、或者最起码甘愿受虐的那一种,都只能算是其中最无害也最正常的一个层次。
嗜虐或者别的什么可能伤害别人的爱好,并不总是取得另一方的心甘情愿,可好歹下手对象都是成年人的,也不是其中最恶心的。
有些人的善行与大义是超乎想象的。
也自然就有那么一些人的恶意与卑劣。是跌破人类底限的。
“杨先生一贯较真。
他原又在大理寺与刑部各地都待过。
这一回整理出来的情况,朕都不愿意再细说,听了也是脏了你们的耳朵——
只一点,有些恶人恶事,把公孙兰都给比得算不上是个事了。”
杨先生就是今年才刚补入内阁的礼部尚书杨老大人,因给皇帝当过老师——
虽只短短不足月,就又被先帝送到国子监,美其名曰“以先生之才,只教导皇室子弟一二人着实可惜”了,
皇帝却始终尊称为“先生”,就连宫九待他,都比旁人多几分尊重。
无他,这位杨先生的学问人品都是顶尖儿的,虽说那份倔脾气、较真儿的性子也是顶尖儿的,
才落得个教了皇子不足月就得罪了皇帝、被遣到国子监做回个从五品小官儿的下场,
又在当今登基之后,还被太皇太后也压了好些年,前几年太皇太后过世才算慢慢爬到他早该有的品阶、又今年才等到能入阁的机会……
品阶却并不影响他该受到的敬重。
这位其实也是宫九放完炮就撒手的原因之一。
难缠。
偏偏还都是为国为民、一心为公的难缠。
杨先生家中清贫,全靠了他当年中秀才的时候娶了隔壁镇一家“富商”的女儿,家里有了夫人陪嫁的一间铺子、几十亩田地支撑,才不至于连官服上都是补丁——
可饶是如此,家中的杂务也几乎都是夫人带着媳妇孙媳妇孙女儿们在操持,外务跑腿则是族中小辈(杨先生为此还多了个副业,每每要抽空给小辈指点文章)……
左右禁止民间私自买卖人口也好,甚至全范围无论官牙私牙都一并禁止、完全杜绝人口买卖也罢,都对杨先生的生活没多大影响。
偏偏他是最先冒头、也是最坚定的反对者。
杨先生承认这个提议出于好意,但他并不认为好意就能收取好结果。
外放的那二三十年,杨先生除了劝课农桑、修缮水利之外,做的最多的,就是打压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团伙。
因此甚至不止一次险些儿让家里的女人孩子出了事。
据说有一回他才刚刚三岁的小孙孙都走失十七天了,亏得有一位也见不得拐子的义士出手,
又是帮忙他已经被打断了手脚的小孙孙正骨医治、又是花了好大功夫给送了回来。
也亏得那杨小哥儿虽然才三岁,却已经口齿伶俐,便是遭遇那般变故惨事,也能说得清、且敢于开口说清自己身份来历。
杨先生并家中其他人等,自然是万般感激的。
但饶是如此,杨先生在听说那位义士并不将拐子移送官府,而是直接打杀当场之后,还是把那义士——
他之前还感激得只差给人家跪下磕头(没磕成还是因为给人家硬拦住了)的义士
——给训了一通。
不仅仅因为不符合他自己的三观。
更不只是为了维护他本人的名声官威。
而是……
“焉知那群拐子背后没有其他人?
没有更广阔的犯罪团伙?
再则这些年经手的孩子也必不只您救回来的这些,虽说他们未必都记得自己将那些可怜孩子祸害到何处,但能审问出一个是一个……”
一边一口一个“您”,一边把人训成了孙子。
就如他当年面对先帝的时候,一口一个陛下,行止也无一不恭敬处,就是叫人听得心里堵。
用太皇太后的说法就是:
“这也就是亏了当年他还只是个连上奏折的资格都没有的八品小官儿,否则石太师路上就不寂寞了。”
用宫九的话说就是:
“看那老头怼皇伯父还是挺有意思的。”
皇帝,皇帝是没有任何评价的,至少口头上没有。
就是如今被怼上的人换成他自己,头疼归头疼,也并不后悔当年在心里暗戳戳附和过小堂弟的某些言辞。
还挺欣慰自己朝堂上有这么个倔老头的。
左右人也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嘛!
只要将他提出的问题解决了,确保最终结果真的能利国利民,这小老头儿配合乃至督促其他百官配合实施的热情,比他反对的时候绝对也不差什么的。
杨先生,那可真是查漏补缺的一个好手。
尤其是在此类又不会伤及自家根本利益、又是当今和下任皇帝(误)共同推行的问题上,
朝堂上的大小狐狸正是唯恐显不出自己忠心、能力的时候呢,
还不是杨先生每挑一个毛病,他们就要积极寻找补足的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吗?
在禁止民间私自买卖人口这事儿上,在杨先生的带头倡导下,他们就都出了不少好主意。
像是联合民间义士,诸如前些年颇具名声的“拐子杀手”等,联合清理不合规矩的拐子私牙啦;
像是规范私牙,对符合规矩的允许他们经过一定手续之后“私盐官卖”啦……
又有对各地养济院、育幼院等等在民间人口买卖禁止之后可能负担更大的官方救济机构的完善监管等;
又有诸如针对顶风作案者的从严从重处罚,上罪祖先、下累儿孙之类的……
皇帝特特叫了几位新进翰林随朝记录各位大人们的集思广益,收集了许多好素材。
顺势将“妇女联合救助会”推行下去都只是小事。
好些个老狐狸啦,又或者很有发展成老狐狸潜力的新进小狐狸啦,都说出了类似于支持无子之家的女儿顶门立户承继家业的,才是关键呢!
虽然那些话有的只是出自揣摩圣心,
有些则只是出自仍记得石太师或同情英国公的文人武将之口。
但皇帝才不会管那些人说那些话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赶紧地示意新翰林们记下来,又以“今日朕与诸位行前所未有之仁政,当郑重记之”为由,一边交代起居注官专事专记,一边又起草着祭祖祭天时作文告之……
总之,慎重其事地哄着朝臣们都在翰林记下的“协商完善会议记录”上签了字。
皇帝过往的宽和仁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
毕竟是个连读书的时候,对着最亲近信重的老师也好、伴读也罢,都没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疑惑问出口过的谨慎人呢。
如今也将满朝文武,都哄得只当他这般行事,是为了祭文敬天、史料形成之时更有理有据做准备。
就是有那一二心里闪过那么一点疑窦的,也在大众裹挟之下未曾多做迟疑,悉数签字。
再没料到这签字就是画押。
连同日后的许许多多回所谓会议记录,都成了日后女皇登基的图穷匕见之用。
皇帝已经暗自得意了好几天。
只不过原先连和皇后敦伦都要挤压睡眠时间了,自然也无暇和小堂弟炫耀。
这一回倒是正正好。
皇后别的听不明白,这皇帝哄着朝臣签字画押、留待万一日后真的需要女儿孙女登基之用的话,还能听不明白吗?
一下子就冲散了之前对那些“远超公孙兰之恶”者的愤怒。
不过对受害者的悲悯依然在。
从明天开始,就是日更三千的二十来天啦!下个月一号和五号将会继续日万字……
无论三千还是一万,希望亲亲们始终都在(づ 3)づ
第五十二章
皇帝还在和双九组商量着:
“何必等到真需要皇女登基的时候再折腾?
等织布机大范围推广; 皇家船队获利回归之后; 寻着时机,就该将皇女亦可登基明确写入律法……
虽说下一代未必是皇女; 却要趁着杨先生在的时候将事情通过; 最好‘查漏补缺’。”
杨先生可真是位御用补锅匠。
虽说皇女继位一事,貌似于国于民无甚大利,
反而可能因为当前男女地位不平等,引发皇女夫家干政祸患远比皇子外戚干政祸患大的顾虑。
可要是能恢复、甚至进一步促使相权相对独立; 制衡限制君权……
哪怕只是单单推行一项“王子犯法,亦与民同罪同罚”呢;
杨先生那个倔老头; 也绝对能拼上老命的。
何况皇帝给宫九撺掇得,要推行的远不止于此。
杨先生何止要给他拼上老命?
如果倒霉没能遇着个好君王; 全家乃至全族下场比石太师都要惨淡的。
毕竟变相取消八辟八议; 得罪的就不仅仅是皇帝,动摇的那是全体勋贵高官的利益啊!
谁家还能没几个祸国的大事不敢做、殃民的“小事”没少干的后辈子孙呢?
就是勋贵人家的当家承爵人,也少不了那等指着能依靠爵位“以铜赎罪”、“以铜抵罚”的呢!
绝对要捅马蜂窝了。
亏得当今着实是个好人。
虽说早早地就盘算着彻底“利用”杨先生,却也早早就定下了对杨先生家族的保全之策。
“若此事可成,杨先生之功,纵不敢比曲阜孔氏; 也当有几分风光了!”
皇帝说得慷慨激昂。
皇后听得连连点头; 看着皇帝也是眼含秋水。
宫九却对着向晓久撇了撇嘴; 小声嗤笑:
“其实他是恨不得自己代了杨先生; 成了可与圣人并肩之人; 不过是不好意思下场去与臣子争功罢了!”
明明以宫九的武功,有的是叫一臂之遥的皇帝也听不到的法子吐槽他。
偏偏非“小声”说得连隔了又一个座位的皇后都听到了。
皇后听得直笑。
再顾不上去挖掘自家那个(小了她自己三岁的)“小丈夫”高大英明的一面。
皇帝实在忍不住,哪怕腰间的软肉仍有些疼,还是翻了混蛋小堂弟一个白眼:
“朕何必比肩谁人?此番若能诸事顺利,汉武崇儒之功亦不及朕。”
向晓久原笑看他们兄弟和睦、欢喜宫九越发活泼可爱的模样,闻言忽然皱了皱眉:
“汉武帝驱逐匈奴,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是功,虽将父祖几辈积累一朝耗尽,为大汉衰退埋下隐患,却也扬了大汉赫赫声威;
汉武帝统一国家历法是功,虽太初历有不少需补足处,正月岁首却沿用至今;
汉武帝时出井渠法、推行耧车是功;派张謇通西域、开丝绸之路是功……
诸般都是功绩,唯有独尊儒术?”
向晓久冷笑一声:
“若非汉武之时还记着‘悉延百端之学’,便是今朝还尚且不显、明日亦未曾闻,
汉武帝迟早也有因为‘独尊儒术’一事,叫后人唾骂成狗的一天!”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几乎是皇帝这个职业的顶尖人物。
虽说除了极少数极端崇拜者之外,
没谁会说这几位平生有功无过。
虽说皇帝自己也从没想过活成他们那样的人——
毕竟宫九亲堂哥,他未必要做不一样的焰火,却也一样默默坚持我就是我。
但是!
谋划着将杨家捧成类似于曲阜孔氏的时候,
皇帝确实也暗戳戳和汉武帝攀比过的。
结论尚可。
他觉得自己即使没有汉武帝那打得匈奴只得徒然哀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失颜色”的武功,
好歹叫皇族勋贵之流也同罪同罚、叫妇女也能扬起头来行走人间……
如此种种文治,也能为后世列举英明皇帝时候,多添那么一位史料。
若是一切顺利,祭祀也远比任何前朝帝皇都要来得绵长悠久。
暗戳戳地比,悄摸摸地乐。
穷其一生,
争取将四大帝皇变成五大帝皇的宏伟目标,
已经成了皇帝的新动力。
万万没想到!
他心目之中,必须再努力更努力才可能并肩的汉武帝,竟被向晓久如此嗤之以鼻。
向晓久更正:
“我没对汉武帝嗤之以鼻!
我是什么人哪?我岂敢对汉武帝嗤之以鼻?
虽然觉得汉武帝在皇帝这个职业上,有些方面还比不上你,他也仍是那个叫华夏民族首次对着外族挺直了腰杆子的千古一帝,历史威望不比祖龙差,哪里是我能嗤之以鼻的?”
“我只是忒烦董仲舒!”
“说是尊崇孔圣,却为了一己之私乱改圣人言论!”
“汉武帝独尊儒术也没逃过私心,可他好歹还记得‘悉延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