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综武侠]凤舞九重天 完结+番外 >

第65部分

[综武侠]凤舞九重天 完结+番外-第65部分

小说: [综武侠]凤舞九重天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件依照诸葛太傅的见识、认识与常识,都绝对不可能是那么一个小荷包能放得下的东西。
  一大袋种子,和一小包粉末。
  粉末是水泥,包着粉末的包装袋上就有烧制水泥的方法。
  一大袋的种子自然都是良种,
  有的民间已有、只不曾大力推广,
  有的则又是诸葛太傅这般见多识广之人都闻所未闻的稀罕物——
  不过这些事物本身都不是最稀罕的。
  稀罕的是这些东西出现的方式本身。
  诸葛太傅是真的不信怪力乱神,
  比起皇帝忽然得了须臾芥子的仙缘,老太傅更愿意相信是什么人串通了米太监等人,取代了皇帝,对他玩一手江湖卖艺人或行骗者常见的隔空取物。
  至于为什么玩得那么好,好到他都看不出其中破绽?
  诸葛太傅甚至愿意认老。
  他也七十多了,原也该老了。
  虽说他始终不肯服老。
  这会子却宁可认一句“老眼昏花”,也着实难以面对皇帝的所谓仙缘。
  向晓久叹了口气。
  仍将那一大袋和一小包都给了老太傅:
  “粮食没个一年半载看不出成效,杂交水稻更是一年半载都未必弄得出来的。
  不过这水泥倒是立竿见影,太傅不妨回去试上一试。”
  “试得好了,再与朕细说,哪里是最急着需要筑堤、防洪、修筑城墙,哪里又有最多原料产出的。”
  在祸害了宋缺之后,诸葛神侯也逃不掉了,真是可怜、可叹啊哈哈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投出了霸王票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郑独孤 1枚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九十章 
  水泥确实见效极快。
  向晓久胸有成竹。
  诸葛太傅仍是担忧; 是万一这个所谓的皇帝不过是米有桥、米太监那泼天狗胆造下的阴谋; 等待水泥见效的这几天时间; 会不会就是他们密谋见效的时间?
  “今日我若不言,太傅能想到那样奇事?
  前几日我已有变; 太傅又何曾有所怀疑?”
  “——况疑又如何?”
  “我不只是我,但我也仍是祭天登基的那个我。”
  “太傅既然只能遵旨办事,就莫要想太多——
  便是要多想; 也不能因此误了正事。”
  言罢,向晓久就交待了第一桩正事、也是对他来说最要紧的大事:
  “我于梦中得缘,也在梦中得了一个有缘人。”
  “我梦醒之时; 他也许我同往而来。”
  “但中间出了变故; 来到我身边的只有他的皮囊,却没有他的灵魂。”
  说到这里; 向晓久叹了口气; 到底将“宫九”取了出来。
  他原是极不乐意将“宫九”与人围观看稀奇的,
  也并不认为宫九这一遭的皮囊会和“宫九”有几分相似,
  可谁知道在失散了的情况下; 宫九会不会故意易容成自己最初的模样呢?
  向晓久自己,要不是情况复杂,他都想易容成自己的模样去浪迹天涯了!
  因此,向晓久也只得把“宫九”请出来给认认脸。
  ——顺便把仍不死心抗拒怪力乱神的诸葛太傅; 又给震了一震。
  “这只是他的皮囊; 我不确定他的灵魂离开了这具皮囊之后的暂居之所; 会不会依然是如此模样。”
  “我甚至不确定他现在是男是女; 是人非人。”
  向晓久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一想到还有一个非人的可能就好忧伤。
  毕竟非人的选项实在太多。
  动物还好一点,万一变成植物……
  万一宫九真的就是因为变成植物才一直没能赶来相逢……
  向晓久想到这一点,叹了半口的气硬生生给咽了回去,变成了“呸呸呸”!
  ——童言无忌、大风吹去,坏事随着坏话呸呸去。
  米太监赶紧以手托帕、给向晓久承唾沫,
  向晓久皱了皱眉,头微微后仰,没接受着过分殷勤的好意。
  ……却接过米太监递过去的一盏茶。
  诸葛太傅仿佛看着宫九那具似死而生的皮囊、看得浑然忘我,
  其实却没漏过向晓久那边的每一个动静。
  ——每一个毫不掩饰的、十足不够(原来)皇帝陛下的动静。
  向晓久自然察觉到诸葛太傅的暗中观察。
  但他不在乎。
  呸够之后就只管自顾自吩咐:
  “麻烦太傅一并帮我留意这个模样的人。顺便再传一个消息,就是当今天子在等一个人,一个满目山河是他、眼前人也是他的故人。”
  顿了一顿,确定诸葛太傅和米太监都将话记得牢牢的之后,向晓久才疲倦地垂下眼睑:
  “暂时就这样。太傅且自去。”
  诸葛太傅原还张口想要说点什么,一时却又不知道还要说些什么,也只得行礼退去了。
  直到走出宫门的时候,老太傅依然是满心怀疑与忐忑。
  ——丝毫不比顾惜朝前几天、迈入宫门的时候好多少。
  可叹的是,再如何的怀疑与忐忑,这位老太傅仍然不自禁地生出一股希望。
  ——亦极类似顾惜朝当日,那种深陷泥潭,却仍不屈挣扎、难抑希望。
  可见原来的那个赵佶,
  那个初登基时候励精图治不过三两年、就彻底放飞享乐的皇帝,
  究竟给了这个老太傅何等样的失望与折磨。
  顾惜朝是身不由己地在泥潭之中滚打,
  诸葛太傅看似位高权重,又何尝不是身不由己地在泥潭中挣扎?
  只不过顾惜朝只想着为自己挣出一片天,
  诸葛太傅始终放不下的,却是那日渐糜烂的江山、和苦难之中的百姓罢了。
  可笑的是,他所效忠的皇帝赵佶连续叫他失望许多年,
  如今叫他燃起希望的这位,却是他始终不能相信仍是皇帝的皇帝陛下。
  ——自己的忠心与百姓的安危,孰轻?
  ——自己的侠气与正义,与这江山社稷,孰重?
  这显然是道无解的题目。
  好在向晓久也并不准备叫谁去解答。
  这事原也不需要谁去解答。
  因为他的皮囊,确确实实,就是“赵佶”。
  老太傅再怎么不语怪力乱神,也终有一日,只能接受这唯一的答案。
  ……接受之前老太傅会有怎样的辗转、怎样的煎熬,向晓久暂时就顾不上啦!
  他的心思大半依然在宫九身上,剩下的那一小半也在靖康之难。
  着实已无暇分心。
  诸葛太傅已经离开,御书房中却还没有别人。
  依然只有向晓久,和米太监。
  眉眼之间有几分疲倦几分寂寥的向晓久,
  和看似与往日一般低眉垂目、其实前所未有的恭敬、虔诚到近乎狂热的米太监。
  ……向晓久忽然就想起了那个叫他从西湖追击到岭南的红鞋子之首。
  但不管怎么觉得自己俨然成了传播邪。教的祸首,向晓久也不等不承认,在某些事情上,这样的米太监,用起来确实让人放心、也顺手。
  ——怪道哪朝哪代、怎样英明睿智的帝皇,都往往免不了宠信宦官的祸患。
  ——果然皇帝这职业,顶好不存在!
  向晓久想着,又倦倦地叹了口气:
  “朕要打发的,远不只那些无子的妃妾和适龄的宫女。”
  “郑氏、王氏……也都是要一并打发的。”
  “只是生儿育女的后妃打发出去到底不好看,朕不畏人言,近年要做的事情却多,着实不耐烦和那些满嘴礼教的掰扯。”
  “劳阿公帮朕想个主意,能叫她们心甘情愿另择良人自然更好,退而求其次,愿意跟着儿女生活的,也行——
  便是只生了公主的那些个,也许都她们随公主住去!”
  “只那些不肯随儿女们去的,就要阿公再费些心思……
  不好叫她们没了下落甚至没了性命,又不好叫她们再来碍眼儿。”
  向晓久倒是信宫九不会对着原身留下的孽债无理取闹,
  但他同样深信宫九就是个会把偶尔闹一闹当情趣的货。
  ……尤其这一遭,两人将彼此错失得仓促、重逢得艰难,还不知道宫九要怎么闹呢!
  当然宫九怎么闹,对于向晓久来说都算不得烦恼——
  非要算的话,那也得是甜蜜的烦恼
  ——只不过除了宫九之外的其他因素,能扫干净的,就先扫干净了吧!
  再则,他用着这皮囊的时候断不可能亲近后宫,
  日后便是要离开,也必定要布下叫赵佶吃足教训、无暇后宫的局,
  那又何必将那许多好女子,拘在宫里虚耗青春?
  向晓久诚心诚意愿那些女子都再觅良缘。
  他对米太监说的话,也是极其恳切的。
  只是他却不知道,原身的赵佶,
  哪怕是在他初初登基、励精图治的那两年,
  也曾极其恳切地说了许多——
  诸如体恤民生要削减用度,又或要察纳忠言、愿诸卿尽管劝谏、进言
  ——然而真有人那么做了,他心里也是不乐的。
  那会子赵佶还没放飞、还未肆意享乐,在很多事情上都比较克制,
  米太监却到底是在他幼年就服侍至今的,哪里会看不出他的不喜和不乐?
  待到赵佶懒了、散了,也大权在握于是毫无顾忌地耽于逸乐了,
  那些曾经将皇帝的恳切言辞当了真的,不管是后妃奴婢又或者文臣武将,如今还有几人落着好?
  ——一个也无。
  连诸葛太傅,虽说皇帝对他信任依旧,不也日渐冷落、不甚重用了吗?
  米太监能屹立至今,自然是他很懂得如何在不违背皇帝金口玉言的前提下,又把事情做得贴合圣意。
  如向晓久这一番恳切言辞,要照着原先的理解,
  自然“不碍眼”是切切必须的,宫中就有的这些娘娘也确实需要好好打发了,
  只不过这“打发”的方式嘛,就必须再好生安排了。
  哪怕皇帝明确指出“她们愿意另嫁”最好。这嫁人也有很多种嫁法。
  米太监多年揣摩上意,那是惯熟了的。
  ——也亏得米太监多年揣摩上意。
  听得那一番吩咐,米太监的脑子里头原本转的是另嫁实则未嫁的各种方式,以及如何在“不碍眼”的前提下让他的皇帝陛下仍然享受该享受的各种乐子,
  忽然却是一个激灵(他这会子是第一次回想起当日赵佶生母孕期中从双胎到最终只得一胎的故事),猛然间福至心灵,乍着胆子挑了一个跟随皇帝的时间不短,却无儿无女无宠至今也多年的“老”嫔妃探一探路。
  向晓久听说那“老”嫔妃不过二十七八,宫外竟有个痴心不改十来年的竹马等着,
  虽不太理解原身那么一个家伙,明知道枕边人心有所属、却为何能大度留着那一双人,
  到底庆幸赵佶少造一次孽,爽快一挥手:
  “可不正好?她宫里不违例的都许她带走,不宜带出宫的也照价给她补足,再给她添点儿妆匣——
  说起来,如今京中寻常五品官嫁女大概什么行情?就照着那般添妆
  ——由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罢!”
  米太监躬身称是的同时,也暗暗抹了一把汗。
  再不敢拿对付原先那位陛下之恳切言辞的态度,来应对眼前这位天子的吩咐。
  如此,向晓久也就更觉得得心应手了。
  宋朝打太宗起就埋下积弱的因由,但坑实了靖康之耻的,还是要要赵佶!瘦金体再好看也没用,作为皇帝他就是个渣!说他是个王八蛋,王八但凡会开口,都要叫一叫屈,说它们断生不出这么孬的蛋!


第九十一章 
  米太监很快就掌握了服侍向晓久芯儿皇帝陛下的新姿势。
  冷血却始终适应不了他的新差事。
  哦; 当然; 不是随诸葛太傅推行新法的那件事;
  冷血虽然很不耐烦公文往来的琐事,却也不是完全干不来案牍之事;
  更何况他看着虽年轻得近乎仍是少年人,江湖奔波办案追凶却也有数年了,也很有一些提议与建议。
  冷血适应不了的; 是前几日皇帝忽然特特提起的、他那御前侍卫的差事。
  只是站岗、护卫,冷血是不怕的,偏偏皇帝不知怎的心血来潮; 竟每每还要召他去讲故事。
  讲完故事还要细细打听风土人情、民生百态; 更恐怖的是连舟船往来的详情都要一一追问。
  若非垂问者乃天子之尊,冷血几乎有种不常出门的公子对着才远游归来的邻居打听行程起居、也准备负囊出行的错觉了。
  虽说他其实并没有什么和邻居交流的经验。
  但并不妨碍冷血思索两日之后; 为皇帝陛下的某些言行精准定位; 且因为那个定位而悚然而惊。
  诸葛太傅倒不怎么吃惊,
  毕竟皇帝已经坦坦然地将他的变故摊开来给他看——
  哪怕老太傅至今仍然忐忑、仍不敢信,
  至少知道皇帝确实有一个让他走出宫墙、走出京城的理由。
  故而诸葛太傅不甚吃惊。
  他只是头痛。
  头痛于如何打消皇帝出巡的念头。
  向晓久并不认为那是什么叫人头痛的事情; 他甚至认为:
  “朕其实挺庆幸的,庆幸我家阿九和我之间的感觉又清晰了几分,好歹知道他在西北方……”
  向晓久叹息一声,
  他这些天叹气的时候总是特别多;
  只这一声格外多几分温柔缱绻之意:
  “我寻阿九; 总是不嫌费事费劲的。不过定了方向; 总能不那么费时了。”
  说到最后一句; 向晓久更是欢欢喜喜、近乎欢天喜地的了。
  诸葛太傅心中也是一叹,一声长叹,只仍不肯死心。
  向晓久倒也耐心,
  听他从水泥的妙用说到各色良种的前景,
  再从花石纲喊停之后黎民的感激涕零说到新法推行的进度……
  向晓久今日心情着实好,
  又还指望这个老太傅在他离京出走的时候充当一下定海神针,
  故不只听得十足耐心,还不时笑吟吟给点建议:
  “要说水泥的最佳搭配,自然是钢筋最好。不过炼钢不易、精钢用处也还多着,倒不凡用竹子——
  可巧,冷卿前些天才和我说起,蜀中那边多竹,唐门更有极难得的好竹……”
  诸葛太傅也很眼馋蜀中唐门的好竹子、和处理竹子的好法子,奈何眼前着实还顾不上那边儿,又不好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