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14部分

开局一条小渔船-第14部分

小说: 开局一条小渔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磨刀不误砍柴工,身体是歌命的本钱嘛。

    龙五一听就有些惋惜:“船长,可你听鱼的本事比我强太多了,要是就我和阿丽回去,一路上估计都抓不到什么鱼,而且人手也不够啊。”

    顾鲲:“没让你们抓鱼,你们有机会,方便的话,能抓就抓,抓不到也无所谓。这次回程,我给你们想到了一条新的赚钱路子。

    利润跟贩苏眉和青衣肯定是没法比的,但是胜在旱涝保收,而且不用我亲自坐镇,这事儿也能做——这也是对你们的一次考验。”

    龙五和陈丽都是眼神一亮,很是积极:“船长您说,您想出来的招,简直就没有不灵的。”
………………………………

第22章 有可复制性的才叫生意

    第二天一早,顾鲲一行四人,就回到了南沙的渔港码头,做好了起航准备。

    龙五和陈丽采购了一共五吨生活补给物资,剩下的全船都空着,等待装其他货物。

    这五吨生活物资,当然也不是他们两个人路上吃用得完的。

    他俩一周最多用掉一百公斤物资,其他都是准备回程的时候路过威沙群岛,卖给当地驻扎人员改善生活条件的。也不能说不赚钱,只是少赚一点,拥军为主。

    龙五在顾鲲的指示下,把船开到了港口的加油码头,等着把油加满。顾鲲还临时办了一些手续,填了单子,以海上远洋自用的名义,又买了一大堆柴油,足足有1000桶,能塞满他这条渔船八成多的最大载重量。

    “这就是您昨晚说的旱涝保收的生意?没什么风险吧?”龙五看着一桶桶的油装上船,忐忑地问。

    顾鲲很有把握地说:“当然没风险,这是出口,又不是进口。而我们兰方是没有关税的,两边都不碍事,这是最清白的生意了,只不过一般人想不到抓这个时间差。”

    后世渔民,因为国内油价贵,所以出海远洋捕捞,到外国加满油再回来,那都是屡见不鲜的。

    而且人家不但加满,还在船上摆一堆油桶,说是“储备自用”,那法律上也是明确允许的。这就跟出国到关税低的国家买点电子产品,只要你是带回来自用,而不是转卖,那都不算走S。

    (但是有一小撮不法分子,名义上储备自用,实际上回国后倒卖,这就是不法行径了。就跟营利性的代购,理论上也是犯法的。顾鲲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的。上述只是普法。)

    更何况,顾鲲如今面临的情况,是华夏油价便宜,外国油价贵,那就更是天经地义了。

    只要兰方法律没限制,那就妥妥没问题。

    陈丽显然更能理解老板的算计,在一旁小声心算:“现在兰方柴油大约每升1块3毛5到1块4,折算成人民币。粤州这边才1块2,一升能赚1毛7的差价。一桶150升就是26块,每船一千桶就是2万6死利钱。

    而且柴油这种大宗货,还不怕买多了之后销路不畅,兰方有上万户渔业家庭,估摸着柴油渔船起码一千多条吧,这点廉价油绝对能消化掉,果然是门好生意。不过我还是挺奇怪的,这么好的商机,为什么能容得下我们吃独食呢?别人为什么没来抢?”

    顾鲲智珠在握地说:“那是因为人民币汇率暴跌,才刚刚50几天呢,对于兰方人来说,这是发生在外国的事情,50多天还没人注意到商机,很正常。而且,一直到去年年底之前,华夏买东西是要凭票的,不是你光有钱、想买多少就买多少。所以那些消息不灵通的人,说不定还以为拿着人民币都买不到足够多的油。”

    1994年,是一个社会变革剧烈的年份,除了价格双轨制、汇率双轨制双双取缔之外,还有一项影响全国人民生计的大事,那就是所有的计划经济票证,也正式全部作废了。

    偏远地区,粮票肉票油票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一直拖延使用到了1993年,然后翻过篇来才正式彻底废除。从此在华夏大地上,只要是可以合法买卖的东西,你拿着钱就能买到。

    人民币的贬值,跟放开票证限制,也是有关联性的。因为社会上突然有一股此前被计划压制着的购买力释放出来了,用于买东西的钱就变多了,物价肯定要上涨,钱当然也要顺势贬值。

    只不过,其他跟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资,价格调整很迅速,基本上1月份就在市场的自然博弈中调整到位了。

    而汽油和柴油价格却调整迟缓。

    这是因为当时私家车极少,绝大多数的车船都是经营性的。国家为了保障生产有序,自然要求亏本补贴也得保障油价不涨。而华夏石油总公司又财大气粗,稍微亏几个月几乎不痛不痒。

    最后是到了二季度,发现因为国内油价比周边国家低,连好多外国船都来华夏加油了,再补贴下去,那就等于其中一部分补贴款补给了外国船主。华石油这才连忙涨价,从1块2上调到1块5。

    所以,只要保密工作做得好,顾鲲可以独占这条从华夏到兰方之间的油价差价商路,持续赚上三个月的小钱。

    一条船一个月的成本,算上船员工资,大约是三万人民币,一趟的成本就是八千。毛利两万六,还有一万八净赚。

    龙五在老婆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把这个账算明白,但还是觉得老板有些小气了。

    他疑惑地问:“船长,可是你捕鱼一趟就几十万纯利了,你何必还盯着这一星期一万八纯利的小钱呢?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顾鲲得意冷笑:“几十万不是谁都能赚的,那得是有我这样的听鱼技术、围网水平,还要有我的寻找客户和谈判的能力,这是不可复制的。

    如果我只有一条船,我当然可以专注于捕鱼卖钱,可是如果我想趁着这几个月、快速加杠杆扩大生产呢?要是我租了第二条船、第三条船,没法每条都亲自坐镇呢?

    要是我让你当其中一条船的船长,你能保证只用两三个船员、每周给我上缴一万八净利润么?”

    龙五一时语塞,不得不承认老板说得对。

    顾鲲的巨额收益,是建立在他几乎如同开挂的本事上的,那是老天爷赏饭吃,无法规模化复制。

    真正在海上捕鱼讨饭吃的正常人,哪能有那么高利润?

    目前这条船,原先在刘民手上的时候,刨除各项成本,每个月也就几千令吉纯利润,相当于万把块人民币。而现在顾鲲贩柴油,一星期就比刘民一个月赚得多了。

    顾鲲的思路,显然才更像是一个当大老板的,时时刻刻想着怎么找可以复制和扩大经营的路数,而不是光靠个人武力值吃饭。

    顾鲲见说服了手下,便继续分析:“而且,你们能够把这条商路跑通的话,我以后完全可以换一种模式——比如,我们弄两条船,分别错开一周多的航程,A船从兰方起航时,B船正好从粤州回航。然后我人在A船上,抵达粤州后,就坐飞机回古晋、转回兰方。

    如此一来,每一艘从兰方出发来粤州的船,都能专注于捕鱼,专注于寻找马来热带鱼,甚至是海上过驳采购马来热带鱼。每一艘从华夏回航的船,都能先运1000桶柴油保本小赚,然后抓鱼就各安天命,这不就把我捕鱼的天赋发挥到极致了么。”

    顾鲲已经算过了,因为兰方当地海鲜不值钱,所以回程就算有他本人开挂抓鱼,最后综合算下来,利益也只有来的时候的四成左右。

    既然有异能的挂逼只有他一个,那当然要把挂逼的利益最大化了,也就是他只操心从兰方来粤州的半程。

    至于回去的时候浪费一张飞机票,不过八百块钱而已。跟增收的部分一比,完全忽略不计的。

    赚大钱的人就是要舍得下本。如果为了节约成本而蝇营狗苟,能成屁的大事。

    PS:我也想多更啊,但网站说双十一合同到太晚了,至今试水推荐都没来我有什么办法。

    要是更得快十万字才上第一个推荐就完了。拜托大家有点耐心有点人性。
………………………………

第23章 这可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

    顾鲲把利害说到这个份上,龙五和陈丽还有什么好怀疑的,他们当然选择了铁了心跟着老板的计划干,丝毫不敢有二心。

    中午时分,起航工作全部做完,柴油也全部运上了,顾鲲亲自在码头上最后交代了几句,就送他们上路。

    第一趟其实赚不到钱,因为装这一千桶柴油的油桶,还得另外买。150升的白铁皮桶子就几十块一个,基本上把差价都吃掉了。所以这次的意义,主要还是把这个商业模式试着跑通,探探路。

    顾鲲站在码头上,拍拍龙五的肩膀:“你应该知道这事儿保密的重要性,如果被别人发现了商机,一起干,我们的利润就没保障了。

    你要是敢起自己攒够本钱、租船单干的念头,也可以试试。不过我把丑话说在前头。我觉得吧,这种柴油差价,只是国企反应慢导致的,持续不了几个月。你如果为了这几个月赚快钱,想甩开我,就考虑考虑将来的下场吧。”

    顾鲲恩威并施,把丑话说在前头。

    龙五憋红了脸:“船长,你这是不相信我人品?我虽然楞,但跟着谁混有前途还是门清的。就算我现在才赚两三千一个月,我也不会为了区区几万块背叛你的。要是这个油价差价的消息,我回了兰方有半句泄露,就叫我三刀六洞不得好死!”

    顾鲲安抚地摆摆手:“我不是不相信你,只是跟你讲道理,别激动。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你跟我好好干,经过这三个月的考验,到时候你就能有一条自己承包的船了。

    我相信三个月后我会有不止一条船,我会需要好多个船长,所以每个跟我混的元老,只要能力还行,确保忠心,都有机会当船长。到时候,就不再是拿死工资了,我还会给每个船长从他的捕捞经营利益里分红的机会。”

    龙五听了,反而有些没底气:“船……船长?我这种人都有机会当船长?可是,船长不是需要很多本事么,我连高中都没读完,一介粗人……”

    陈丽在旁边有些听不下去了,她好歹是读完高中的,于是拼命拧老公,让他硬气一点。

    这家伙,好勇斗狠倒是很有底气,一说担当领导职务,就犯怂,唉。

    顾鲲都看在眼里,只是笑笑,然后自顾自按照自己的节奏说:“我这人一贯相信,只要智商没问题,本事都是可以从工作中学习和历练的。没读完高中,未必就不能当船长——

    你既然读过初中的历史,我问你个问题,樊哙这种杀狗的,你觉得配不配当大将?夏侯婴这种赶车的,配不配当太尉?萧何倒算是个读书人,可他那点学问,就配当丞相了么?”

    龙五吱唔了两声,挠挠头:“这些人都是天赋异禀吧?历史书上的大人物,肯定是有我们不知道的过人之处。”

    顾鲲不由好气又好笑:“过人个毛线!你当是打光荣的《三国志》啊,每个人生下来,系统就在他头上写好了‘诸葛亮,智力100’、‘吕布,武力100’这样的数据?

    人的差异,其实没那么大,能不能有成就,关键看有没有跟对老板、努力对方向。汉初名臣名将,籍贯P县的好几十个,屠夫车夫流盲书吏三教九流都有,真以为这些人天赋异禀呢?还不是因为他们跟刘邦是同乡,所以跟老板跟得早。

    《三国演义》那是作者罗贯中自己玩玄学,装事后诸葛亮,瞎写了几句‘群星聚于颍川,其地必多贤士’——贤士个屁,那是因为颍川这帮人跟谯郡曹操的老家离得近、从龙早啊!

    真要是测智商,秦末五十郡几百县,说不定每个县都有智力值武力值比P县那帮流盲高的。汉末十三州,也州州都有比‘颍川贤士’牛逼的。”

    马风的阿狸十八罗汉,也未必就真比互联网界其他小公司的管理人才,有决定性的独门逆天优势。

    他们的成功,无非是因为他们更早对马风忠心,所以有表现机会供他们抓住。当然本事也是要有一点的,至少要到“给了你机会你能抓得住”的程度。

    不然能力实在辣鸡,就属于“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的笑料了。

    不过马风的例子,现在还没发生,所以不好拿出来说教。

    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没有道理的。这说明除了搞科研这种很专业的事情以外,其他方面的事情,其实是不缺人才的,能胜任的人很多,相比之下信任才是稀缺资源。

    (当然科学家始终是稀缺的,所以不管谁当权都得重用。哪怕一个大公司领导层洗牌了,营销市场财务采购人事行政可以统统裁掉大换血弄上自己人。但研发部还是要求稳,徐徐图之,否则公司就完了。权力斗争只限于文科生互相杀来杀去。)

    顾鲲这番话,着实让龙五和陈丽顿时觉得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卧槽!这个世界还能这么理解?

    原先,他们只是机械地觉得,老板太牛逼了,这辈子一定要死心塌地给老板当好一条看门狗。

    但是对于自己的上升通道,他们是真没信心的。总有一种僵化的、形而上学的看问题障碍。

    就好比认为这个世界的运作,真是跟《三国演义》那样写死了的,禀赋命定了的,于是就咸鱼一样懒得挣扎。

    顾鲲这番话,却让他们看到了挣扎的可能性。

    读书不多又怎样?只要跟着老板,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肯学,够忠心,那就有机会爬到高位!

    龙五觉得自己整个人都热血沸腾了,比灌了三大碗马氏热鸡汤还沸腾。

    “老板你放心,以后回程的航线,你就全部交给我好了!我一定万无一失、还给你多多赚钱!但凡有半句泄露,我龙五死全家!”龙五一边说,一边拍胸脯都拍得红了,跟大猩猩捶胸差不多。

    顾鲲微笑点头,目送龙五和陈丽起航。

    回程没多少辛苦的捕鱼作业,只是运输业为主,所以两个船员就够了。

    “哥,你什么时候能讲出那么多大道理了?领导人还这么有一套,我原来没发现啊。”顾盼在旁边,目送船消失在海平线上,才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