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 >

第12部分

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第12部分

小说: 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俞浅浅一笑,脸上旋出两个甜甜的梨涡,美丽的双眸眯成两弯月牙儿,“我已经和何小爷讲明白,何小爷答应我,以后不会来这条街上胡作非为……总而言之,何小爷要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了。”
  “是的,黄姑娘……说的极好!今日所言,让我受益匪浅,多谢黄姑娘的教诲之恩。从今而后,我何烈,自当好好做人!”何烈勉强地笑道。
  黄俞欣慰地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若是世间每个人都能向善,世界会更美好,更加和谐。”
  黄俞直视何烈,一双水粼粼杏眼看起来人畜无害,轻柔地问道,“我说的对吗?何小爷?”
  “黄姑娘所言……甚是。”何烈为了护住自己的命根子,只好咬牙附和,同时在心中将黄俞骂个不停。
  黄四娘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小俞啊,你没事就好,平安就好。”
  这时,刘宾手执蒲叶扇,在摊前的火盆上煨着一壶茶,悠闲自得地翘了个二郎腿。他躺在竹椅上,看起来好不快活,“黄丫头出手,自然事事马到成功。”
  “刘叔谬赞了,我只不过是会讲几分道理罢了。”
  何烈给黄俞甩了个白眼,低着头一言不发。
  这时,黄俞看到刘宾悬在半空中的字画,上面画有渡口杨柳及岸上吹箫者,或有青山瀑布及急湍猛流,线条细密却不显杂乱,笔痕也极富变化。
  “刘叔,这些字画看着不错耶。”
  刘宾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温和地笑道,“黄丫头眼光真好!我也这么觉得。”
  黄俞对字画一窍不通,也辨不出真假。
  “小俞啊,你可知道,这些字画都是你刘叔一手所作?”黄四娘问道。
  黄俞一直以为这些是古代珍品,没想到这些竟出自刘宾之手。
  “刘叔,一幅字画可以卖到什么价位?”
  “一般是二三两银子,若是画的好,可以买到更高。”
  黄俞大惊,“竟然卖这么高价钱?刘叔只需一年内卖两三幅字画,就可以一年衣食无忧。”
  刘宾不好意思地说,“那倒也不是,我摆摊半年以来,还没卖出一幅。我就等着哪天,有钱又眼瞎的人来买……”
  “啊,这……”黄俞不好多说,虽然刘宾每天按时朝五晚三,守着一个无人问津的摊位,挣不了钱,但日子过得好像很是滋润。
  有钱又眼瞎?
  眼前不就有一位现成的吗?


第21章 蜜渍梅花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黄俞回头,看见停在原地、惊魂未定的何烈,给了他一个眼色。
  何烈如同提线木偶一般走到刘宾面前,面无表情地犹如一个面瘫,“我买一幅。”
  何烈无数次看到刘宾的字画,每路过一次,就会在心里吐槽一次:傻子才买!别人又不眼瞎!可没想到,事到如今,自己竟是他口中说的傻子。
  “何小爷,刚才你和我说,你很喜欢刘叔的字画。当时,你说一定要买四五张回去。怎么?这才过去多久,您就忘了?”黄俞假装善意地提醒道。
  五幅?黄魔头吃人不吐骨头吧。
  何烈皮笑肉不笑,只好尴尬地回答,“对对对,我买五幅。”
  何烈付完钱后,在黄俞耳畔低声笑道,“小姑娘,你莫不是喜欢我?所以这么整我?”
  喜欢你?你怕不是对喜欢二字有什么误解。
  “嘴贱是吧?”
  何烈对上黄俞冰冷的目光,心中发怵,急匆匆离开现场,生害怕黄俞抓住他,一脚断了他的命根子。
  “黄丫头啊,你可真行。”刘宾得了何烈的十五两银子,自然是喜不自胜,“何家公子在这条街上,从来不付钱,没想到今日竟一反常态。”言罢,刘宾将十两银子递给黄俞。
  “刘叔,你这是做什么?何烈买走的是你的画,又不是我家的豆腐。”
  刘宾一边收摊一边含笑道,“这也多亏了你的功劳,如今你做买卖,事事需要花钱。剩下的五两银子,容我买些热酒喝吧。”
  黄四娘正想开口,刘宾朗声一笑道,“谢你请我喝酒啦!黄丫头!”随后,刘宾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黄俞的指尖不断摩挲瓷碗,低头沉思:我本想与阿娘在一起安稳度日,怎奈何烈那个无赖找上门来,偏要我不得安生!
  我之前没怎么用力,本以为他吃了苦头就知道安分,没想到竟还愈演愈烈。若是他再敢来,来一次我打一次。
  教训完何烈,黄俞觉得有些口感,便在黄四娘的摊位前倒了点儿凉白开。喝完后,黄俞仍觉得兴致不佳 ,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一番思量后,才找出原因。凉白开固然能解渴,但没有味道,比酒水差远了。
  黄俞不禁想到在山寨时,她隔三差五地掘出陈酿在土下的酒坛子。
  如今,众人皆已经离开黄家山寨。或许几年后,山上的牧童挖出了她昔日的酒酿,喜出望外地捧着酒坛子回家。
  “阿娘,如今就要接近年关,我得准备些酒酿。”黄俞和黄四娘打好招呼后,便径直回了家。
  在回家途中,天空中洒下细细密密的雪霰子。不一会儿,青石板上遍布白雪,街上许多女子撑着油纸伞,在街上有说有笑地漫步。
  然而,黄俞并未带伞,抬起衣袖挡在自己的脸上,想急忙跑回家,脚步一深一浅踩在雪地中。
  也不知怎地,黄俞的脑袋忽然闯进前面温热的胸膛。
  “对不起,对不起。”
  “抱歉!”
  两个人几乎同时说出口。
  黄俞低眼看到那人的袖袍是缂金织锦的,冬日沿着他的伞沿照在那繁复的金线花纹上,映得黄俞有些炫目。
  “你是……”
  黄俞抬眼一瞅,正好瞧见那位贵人,便行个礼。
  身边的小厮元徐搀扶着杨濂,“主子,您慢点儿。”
  “你为何如此匆忙?”
  听到贵人发问,黄俞老实交代,“今日出门匆忙,未来得及带伞,若是一路上淋了雨,回家后怕是要感上风寒。”
  “元徐,把伞给她。”
  小厮元徐压低嗓音,不满道,“主子,圣人还等着您一起宴饮,不必在此耽搁时间。若是让圣人等急了……”
  杨濂的嘴唇微微一动,“我再说一次,递给她一把伞。”他的声音中满是清寒,旁人也听得出他心中已有不悦。
  元徐给杨濂撑着一把伞,将另一把伞递给黄俞。
  “多谢……贵人。”黄俞心下一惊,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受宠若惊。
  转念一想,这位贵人可是整日待在柳音阁的,自然知晓如何让女孩儿内心小鹿乱撞。
  他冷若冰霜地看似一朵高岭之花,但刚才对自己却好像格外温柔?
  黄俞心中自然难以平复,只觉得自己的心跳比平时快了些……看来这位贵人,果真是混惯了风月之地的人。了不得、了不得……
  “若是你染了风寒,便不会按时做餐饭。你且收着,明日送餐时归还则可。”
  ……
  黄俞应下后,见小厮继续搀扶贵人在雪地中行走。
  “我说主子,咱们的马车今日坏了,也不知道多久才能进宫。可今日官家赏宴,是万不可迟了的。”
  元徐对此颇为忧心,他见马车坏了,附近又没有能修马车的人。他向杨濂提议借京官家中的马车,这不过芝麻大点儿的事情,结果杨世子却不同意。
  “马车坏了,莫非是我的责任?”杨濂一挥衣袖,反问道。
  元徐忙不迭地说不是。
  杨世子不爱同人讲话,对于汴京城的很多京官,也是不愿深交的,更别提拉下脸皮借东西。
  元徐怀疑杨世子的性格有严重缺陷,别人不同他讲话,他永远不会主动说话;别人一同他说话,他总想快些结束话题,无论对方是谁,就连官家也不例外。
  黄俞听到贵人家的马车坏了,非要一路走过去。若是旁人也就罢了,但关键是他眼瞎啊!
  这人还真是有意思!放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不过,非要跑到大相国寺给人算命?
  虽说贵人说我日后难以出嫁,但看他颤颤巍巍地踏着雪地上,心中竟有些不忍。黄俞看了眼贵人给的伞,看得出那位贵人的心眼儿其实并不坏……
  “这位郎君,如果您着急赶路,我可骑马载你一程。”
  小厮元徐脱口而出,“我家主人不愿与人同乘一马。”
  杨世子每日焚香后,就在自己屋内静坐读佛经,小厮若是要进房门,必要先沐浴一番,否则定被世子赶出房门。
  而且,杨世子最不喜欢与任何有身体接触,之前有个五品的官员拜见世子时与之握手示好。世子立马急忙抽出手,当时倒也没多说什么。回到房里后,硬是把自己的手愣是洗了好几遍。
  这个小娘子在说什么?
  和杨世子共乘一马?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方才世子无意间抱了这位小娘子,回屋后怕是又要命人将衣袍洗得干干净净。
  不出所料,杨世子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眼前的这位小娘子,“刚才我见你匆忙,你且去吧。况且你是女子,与我共乘一骑,甚是不便,怕是会惹来非议。”
  元徐心中仍有疑虑,刚才在黄俞身边走过时,闻见黄小娘子身上的清香,这不是涂了许多脂粉的缘故。元徐虽对女子打扮不甚了解,但看得出这位黄娘子今日并未涂抹任何脂粉。
  黄俞听后,颔首道,“那我先离开了。”
  “你明日做什么吃食?”
  “回贵人的话,我马上回家做酒酿。”
  杨濂微微点头,转而对元徐说道,“我们也走吧。”
  黄俞撑着伞,走了好一会儿后,回到家中。
  “小娘子,今儿个休息了一日,多喝了些热水,如今身子已全好了。”夏夏见黄俞回来后说道。
  黄俞放下箩筐,摆手道,“这才过了不到一日,你身子肯定还未全好,你且先歇着吧。想来是那日,我阿娘给你穿耳朵时,你在屋外冻着了。”
  黄俞见屋内的窗牖还开着,便走到床边,看到满天雪白,青葱的枝叶上挂着许多串冰链子。
  “这次的大雪,倒是下得突然。”黄俞说罢,眼睛一亮,笑道,“今日我先做些蜜渍梅花,再做几坛子酒。”
  冬冬听后跑进房门,“蜜渍梅花?”
  黄俞颔首,“瓮澄雪水酿春寒,蜜点梅花带露餐。句里略无烟火气,更教谁上少陵坛。①”
  夏夏和冬冬眼见屋外的梅树,层层的花瓣犹如一支水彩笔从内往外晕染。粉嫩的花瓣包裹着花芯,嫣红胜霞,点缀在墨绿色的叶子中,看着煞是好看。
  夏夏采下许多朵梅花,放在屋内。
  “今日恰巧下雪,正好做这蜜渍梅花!”
  黄俞剥开白梅肉,得了干净的雪水,放在瓦罐子里。而后,再在瓦罐子里加入梅花发酵。
  “黄姐姐,这蜜渍梅花不能直接吃吗?”
  黄俞一笑,“冬冬,谁人告诉这是直接吃下肚的?等一个晚上,我们把它用来下酒,你就知道它的妙处了。”
  夏夏恍然大悟道,“这就是了,起初我还在想小娘子用这个做什么?原来是下酒!平日里,那些雅士都是扫雪煎茶。我们用蜜渍梅花下酒,风味一定胜过那扫雪煎茶。”
  “等明天看看效果如何,再下论断。”黄俞边说边拿出面粉。
  “黄姐姐,接下来你还要做什么呀?”
  黄俞揉揉东东的小脑袋,含笑道,“做新丰酒呀!今日制好后,等过上个五六日也就熟了,恰好赶上我们喝。”
  夏夏听后,心喜道,“是啊!过年怎能不喝点儿小酒呢?”


第22章 新丰酒 神仙醋   欢喜蹦跳的是,我的心……
  在锅中倒入一斗面后,黄俞找了半天,没看到糖醋,便拿起神仙醋在锅中倒入三升。
  “小娘子,这是什么?”
  “这是神仙醋①。”
  冬冬听后,不禁问道,“这名字倒是新奇,我从未听过。”
  黄俞笑道,“你别看这名字不接地气,但做起来很是简单,只需将锅底焦皮捏成团。我看别家都是从端午到来年端午,每日都要在筐子中投上一个,我倒是没那讲究。过上些日子,将焦皮搥碎后加上水放入坛子中,只要封好后,等过上个二十天左右就可成醋,味道是上佳地好呢。”
  加入醋后,再加入水煎成浆。等锅中“咕哝咕哝”作响,投入麻油和川椒,黄俞又切了些葱白放在其中。
  看到川椒,黄俞叹息:如果有辣椒就好了,虽说现在的食材可以制造辣味,但还是不如辣椒。
  锅里已经熟了,黄俞浸入一石子的米,“等过个几日再来。”
  “小娘子,这新丰酒②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夏夏问道。
  “三日后,你把饭给蒸熟,看到原浆的高度下降到一半时,撇开上面的泡沫。再倒入川椒和油,等到熟了。放一斤饭、十斤面、半斤酵母在里面。”黄俞见夏夏听得仔细,含笑道,“你且继续听着,后面你得在我旁边帮忙哩。”
  “你可别忘了,那剩下的原浆可不能浪费掉,加上水后。里面的酵可以继续酿制,也不需将曲捣个稀碎,只需让它坚硬些就是了。”黄俞顿了顿,“加入放过酵母的饭,拌好后,加上水和曲,充分混匀,不少人用木摆搅动。等过个几日,这酒啊,就算熟了。”
  夏夏听后,点头说道,“这新丰酒的做法,倒也复杂。”
  “可耐不住它好喝呀!只要有好吃的、好喝的,纵使过程复杂了点,又有何妨?”黄俞收拾好衣领,望着坛子一脸傻笑。
  “黄姐姐,你在笑什么呢?你这么喜欢喝酒的吗?”
  黄俞否认道,“你别看它现在是个普普通通的酒坛子,过几日,就会变成叮叮咚咚跳舞的铜钱。”
  夏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小娘子这话说的,铜钱难不成还会跳舞?”
  “欢喜蹦跳的是,我的心,而非铜钱。但站在我的角度,便是铜钱在跳舞了。”
  在山寨时,夏夏就听了黄俞的很多“缪论”,明明那么可笑的话,可黄俞非得说的一本正经,好像是真实存在一般似的。黄俞虽然表面上没读过几本书,但打心底里,夏夏觉得黄俞真真是见多识广。
  黄俞终日在山寨中,不仅能做出各个州县的特色小吃,而且还能自创发明一些他们从未见过的吃食。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