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 >

第13部分

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第13部分

小说: 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俞终日在山寨中,不仅能做出各个州县的特色小吃,而且还能自创发明一些他们从未见过的吃食。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黄俞倒好,既没有读书,也没有出游大好河山,偏偏就是什么都知道。
  黄俞看到黄四娘今早做的豆腐,“对了,今儿个我顺道做个乳腐。今天做了,得要过上三个月才可食用呢。夏夏,你先做着,我先喝口水再说。”
  夏夏切下几大块白腻的嫩豆腐,切成小方块,放在罐子中,再在里面倒入盐,将豆腐腌制。
  “等腌上几日,调味后,还得把它封起来。”
  黄俞抬眼见天色不早了,决定到潘楼酒店接阿娘回家。虽说汴京城内几乎没有作奸犯科之事发生;但自从发生了何烈那事,黄俞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若是遇到几个歹徒劫匪什么的,阿娘一个人是应付不了的,到时候出了事情可怎生是好?
  黄俞就不同了,一般的歹徒劫匪在她面前,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比起蛮横力气,世间鲜少有人比得过黄俞。
  如今天上仍下着雪,外面天冷,黄四娘今日出门穿得单薄,故而黄俞拿了件袄子出门接阿娘。
  走在路上,远远看到大内灯光通明,雕甍画栋,朱栏彩槛上覆盖一层雪白,琉璃瓦上的雪花有增无减。看来,今儿个这雪,得要下上一整夜了。
  正要走进潘楼酒店接阿娘,却听得有人呼唤。
  “小娘子?”
  黄俞转过身,却见一女子约摸三十来岁,头戴白色帷帽,向她招手,“小娘子,我可算找到你了。”
  女子见黄俞疑惑,便解释道,“我是那日买红糖蒸糕的食客,觉得小娘子你的蒸糕做的实在是好。今儿个下雪,我府中有家宴。适逢远方亲戚前来,故而我家夫君意欲大摆筵席。不知小娘子是否有空,能做上几个菜?”
  汴京城内许多有钱的人家每逢下雪,都会在院子里开设一次家宴,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相聚。黄俞如今听这女子在府中今日设宴,并不是太意外。
  “我自然是乐意的。”黄俞点头,“不过,我先得和我阿娘商量一下,才能回复你。夫人可否先等等?”
  女子通黄俞一道进了潘楼酒店,黄四娘见状,“小俞,你去吧,阿娘一人回去则可。”
  黄俞有些不放心,却见阿娘手指远方,“你看,虽然天色近晚,但对于汴京内的百姓来说,这才是华灯初上的开始。你就安心随这夫人去吧,阿娘这里,你无需挂心。阿娘这就收拾收拾回家去了,外面天寒地冻的,你做完吃食也早些回家吧。”
  听到黄四娘这么说,黄俞这才随女子出了潘楼酒店,准备前往女子的府上。
  “小娘子,再过几日,就要守岁了。你家中买了哪些年货?”
  黄俞回答道,“让夫人见笑了,我家境贫寒,只买了些素食和一点儿鱼肉。”
  女子宽慰道,“俗语说年年有余,鱼肉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小娘子莫要忧心,今儿个你去了我府上做吃食,工钱自是少不了你的。”
  走了没多久,黄俞看到府门上的匾额——忠勇侯府?
  若是她没记错的话,何烈的亲姐嫁进了忠勇侯府。眼前这位身着华丽的妇人不会就是何烈的亲姐吧?
  黄俞心下一紧,忙问道,“敢问这位夫人,您姓什么?”
  “我姓何,小娘子,你怎么了?”
  这就是了,眼前的这位夫人多半是何烈的亲姐。如若今日是忠勇候府的家宴,何烈有可能会在这儿出现。
  她是万万不可在忠勇候府再见到何烈的,毕竟她将何烈揍了一顿,还把他扔进了猪堆。
  但何烈也太猖狂了些,他竟将阿娘推倒在地,还用一盆冷水浇在阿娘头上!
  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黄俞的脚步渐渐放慢,在前面带路的女子留意到黄俞,关切地问道,“怎么啦?小娘子,可是有什么不妥?”
  “这位夫人,我平日里不喜抛头露面,进了你府上做吃食,不愿让别人知晓。”
  女子倒是极为爽快地应下了,“你只管后厨里的事情,其余的事情,不必费心,你不会见到旁人的。”
  听完女子的话后,黄俞这才安下心来,与女子一起走进忠勇侯府。


第23章 火烧猪肉 香咸豉   应是个没见过世面的……
  走进忠勇侯府时,天色近晚,廊庑下挂着几只大红灯笼。牛皮纸上染上一层水珠,已是受了潮,隐隐跳落朦胧的灯火。
  绕过游廊,却见庭院内人影晃动,众人款斟慢饮、相谈甚欢。黄俞心下一紧,生怕在此处遇到何烈。
  “小娘子,现在时辰恐是不大够了,得要抓紧些。”
  此话一出,庭院中的几人投来目光,“夫人刚才为何出去?”
  黄俞将自己的头深埋衣领,众人看不得她的相貌,只见得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站立在飘飘寒雪之中。
  何夫人含笑道,“我接来一位小娘子,她做的吃食实属不错。”
  其间传来一声,“今日大雪,夫人还亲自出门寻这位小娘子,想来,这位小娘子却有几分厨艺。”
  “等过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何夫人转头向黄俞说道,“我们走吧。”
  黄俞略一沉吟,踏着小碎步、紧跟上那女子,“这就来了。”
  黄俞的身影逐渐远离,幸得庭院内种着几树苍天松柏,挡住了众人追来的目光。
  “也不知这位小娘子有何能耐?难道她的厨艺远远超过侯府中的厨子?竟让夫人冒着大雪,亲自相邀?”
  “夫人向来温和待人,总是和颜悦色,待那小娘子如此,也并不能说明她的厨艺如何。”
  “我看那位小娘子一直低着头,甚是怕生,应该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也不知她相貌如何。”
  ……
  忠勇侯见小辈们讨论一个小厨娘热火朝天,甚是无奈,忍不住打断,“不多时,等她端上菜肴,再做评断也不迟。”
  一小辈见状,附和道,“侯爷所言甚是!听闻今日陆表叔将来,也不知他何时到?”
  “我这侄儿啊,明明满腹经纶,却不肯去科举,离家后几年都没个消息。前些日子,他才写信说他会来汴京。”忠勇侯叹息道。
  何烈问,“姐夫,如今他如今来汴京城,可是来求得功名?”
  话音未落,只听得忠勇侯府门口一声声马蹄声,一深一浅地踩在布满大雪的青石板地名上。
  陆渊踏入忠勇侯府,一边抖了抖大氅上的雪珠子,一边走向庭院。
  “侄儿,你可算是来了。我正想着,按着日子,你应是今天到达汴京城,果不其然。这不,你这就来了。”忠勇侯府见陆渊前来,起身朝陆渊走去。
  当忠勇侯触碰到陆渊冰冷的手指时,眉头一皱,眼中满是心疼,“这一路奔波,你受累了。”又见陆渊脚上的油靴已经被雪水浸湿,连忙将陆渊领到屋中。
  “伯父,不碍事的。”
  正当陆渊以为忠勇侯要将干净衣服递给他时,却不曾忠勇侯厉声呵斥道,“陆渊!不是伯父说你,你放着大好前程不要,为何要当山匪?凭你的才智,若是少年时好生读书,何愁没有锦绣前程?”
  陆渊六岁那年便离家出走,一去再无音讯,直到忠勇侯探听到他的踪迹,这才得知他平安无恙。
  “我从小无父无母,身边无一亲人。留在老家,呆在山寨,又有何区别?”
  忠勇侯眸色一沉,他的哥哥英年早逝,只留下陆渊一个遗腹子。陆渊的娘亲在丈夫死后,终日郁郁寡欢,在陆渊尚在襁褓之际,便撒手人世。
  “你呆在哪儿不好,非要当山匪?你可知道,以后若是进了仕途,这就是你给人的把柄!”
  陆渊轻笑道,“伯父之意我怎会不明白?今日我前来汴京,便是存了入仕的心思。”
  忠勇侯抚掌大笑,“如此甚好!你放心,只要伯父在朝中一日,众人便不会知道你的过去。”
  过去?陆渊冷笑一声,他的过去很腌臜么?就这么让他避之不及、讳莫如深?
  忠勇侯得到他想要的答复后,终是满意地为陆渊拿出新衣,“你瞧你的衣服被雪淋湿了,换一身吧。”对忠勇侯而言,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争气,等他百年之后,以后的侯府怕是要托付陆渊,让陆渊庇护侯府。陆渊虽然尚未入仕,但忠勇侯的眼光一向毒辣,他坚信自己绝不会看错人。
  陆渊换下衣服,随忠勇侯重新回到庭院中。
  “你来得正是时候,正巧赶上家宴。”何烈一边抖着腿,一边拍着陆渊的肩膀,“今日来了位厨娘,听我姐说,她的厨艺不错,我们到时候好生品尝一番。”
  陆渊的身子往后一移,将何烈的手放下,闷声道,“好。”
  厨艺不错?灾他心中,普天之下,还有谁做的吃食能敌得过黄俞吗?
  黄俞与陆渊一同长大,在黄俞阿爹去世后,黄俞当上了黄家山寨的山大王,而陆渊则成了军师。陆渊想到山寨众人散去,黄俞也不知所踪,端起一杯酒一口喝下。
  ……
  “小娘子,这就是侯府的厨房了。”何夫人将黄俞带到厨房后,正要转身离开。
  “夫人,您还未点菜呢!”
  何夫人浅浅一笑,“你看厨房里的这些食材,想做什么就做吧,侯府里的厨子已做了一些菜,你只需再做三、四道菜则可。”
  黄俞取得一些银耳剪碎,用开水泡发几分钟,然后下锅慢炖。炖上一会儿后,放入洗净的红枣再用小火慢炖,而后就一直用小火煨着。一个时辰后加入些许冰糖,继续熬上一刻钟后,捞出锅内的红枣、用小勺压碎,而后再倒入锅中。
  在泡银耳时,黄俞洗净一大块猪肉,在大碗中加入花椒、盐巴和酒涂抹一番,让味儿充分进入猪肉。在大锅的下面放几个竹棒,将其架起来。
  锅内加入水和酒,盖上锅盖。烧火一段时间,等上一顿饭的时间,若是锅盖冷了,就掀开锅盖将猪肉翻一个面。再将锅盖盖上、继续烤上一会儿,等到锅盖冷了,锅面的猪肉也就好了。
  “我还得再备些蘸料上。”
  黄俞用拿起一把芥菜,洗净后,放入擂盆细细研磨,制成粉末状。再盛上一小碗醋,兑入适量清水搅拌混匀。而后,黄俞打开白净的细绢布将芥末汁儿过滤一次,将挤出来的汁儿放置在阴凉处。
  接下来,黄俞在芥菜汁儿中加入酱油和醋,可制造辣味,香味浓郁。黄俞手执汤匙在其中舀上一勺,味道绝妙。
  站在黄俞身边的侯府大厨见状,笑道,“我之前还纳闷为何夫人要亲自领你前来?现在,可算是知道了。”
  “为何?”
  “汴京城中大大小小厨娘众多,往往一个名门府上,有不下十个、二十个厨娘。就光是包个饺子,就有专门切葱的、剁馅儿的。我见小娘子倒是什么都能做,就比如你现在正在做的芥辣,在别家府上可要好几个人做哩。不过,小娘子为何想做辣味儿?”
  黄俞莞尔一笑,“如今正值冬日,大雪纷飞,吃些辣椒驱驱寒也是好的。”
  侯府大厨答道,“侯爷喜爱咸豉,你可否也做些儿?最近侯爷食欲不佳,前些阵子做的蘸料将近用光了。”
  “那好,我顺便做一个十香咸豉。”
  “那便有劳小娘子了。”
  在大户人家做上一吨吃食,一般都能得个七八两银子,抵得上黄俞好些天摆摊的收入,再多做一两个菜自然不成问题。
  黄俞将生瓜和茄子放入罐子里,各占一半比例,再加入盐,姜丝。
  其次,黄俞随手再将花椒里的内核除去,将其碾碎,加入茴香一两,甘草沫儿半两。霍叶半两。再加入一瓶老酒和一大瓶醪糟,混匀后装入瓮中,拿竹片牢牢扎好瓮口。
  “这就好了,等上个一个多月,就可打开这瓮,再晒上个二十多日,晒尽日光后,便可食用了。”
  侯府大厨颔首,啧啧称叹道,“小娘子的手脚可真麻利,不一会儿就做好了。”
  黄俞含笑道,“家宴已经开始,您让人将银耳汤和烤肉端走吧,这两道这是小菜,我还得再做一道大菜才行。”
  “敢问小娘子,您口中说的大菜是……”
  “芙蓉鸡。”
  大厨听后,双眼发光,“听这名字,就知道一定极其美味。”
  黄俞浅浅一笑,犹如和煦的春风迎面吹来。屋内燃着灯火,金黄的灯光给她的周身镀上一层薄薄的温和光泽。
  “像你这般温和俊俏,厨艺又如此高超的小厨娘,汴京城中是不多见的。以后,谁家郎君若是能娶得小娘子,便是三生修来的福气了。”大厨感叹道,“小娘子如此温婉可人,定有不少人追求吧?”
  温婉?
  黄俞一时没反应过来,没想到一朝一日,竟有人会用“温婉”二字来形容她?
  “大厨说笑了,都是些没有的事儿。”
  大厨摆首道,“像你这种小姑娘哪,哪能轻易就能看出男子的爱慕之心?若我所料不错,小娘子在整个汴京城中走上一遭,定会惹来几位小郎君的目光哩。小娘子,你心中可有意中人哪?。”
  黄俞黑眸微微一眯,“与其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事儿,倒不如多弄几道菜,研究几道新奇的特色吃食,多挣些钱。”
  “您快将这两道菜端上去吧,再不端上去呀,客人们都等急了。我再做一道芙蓉鸡。”


第24章 芙蓉鸡雪天家宴   这是什么人间小天使呀……
  在大雪漫飞之际,眼见庭院中的松柏着上一层雪白,侯府小公子虽已年满十二、三岁,仍旧顽皮之极,一手拿着金色铃铛,一手拿着彩缕跑出门去。
  忠勇侯见状,连忙派人跟上前去,那人一直追着那位侯府小公子喊道,“小公子勒,您可跑慢点儿。”
  “咱们不去堆雪狮子么?”
  忠勇侯笑道,“小儿一向好玩,让诸位见笑了。”
  小公子不服气,冷哼一声,直接又从屋内拿出几串金铃,径直跑出了府。
  正当忠勇侯难堪之时,府中厨子端着银耳汤和烤肉前来。
  “这两种都是那位小娘子做的,她如今还在厨房里做其他吃食哩。”
  话音未落,何烈戏谑道,“哟哟哟,我还以为她能做出什么吃食呢?原来是再寻常不过的银耳汤。还劳得我姐亲自去请她?还真是好大面子哪!”
  “罢了,既然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