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 >

第7部分

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第7部分

小说: 我在大宋开饭馆[美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繁复的门额①,在灯火下闪烁发光,好一副绚烂之色。
  这逸仙居是楼中楼、阁中阁。若说柳音阁是汴州城中很红火的秦楼楚馆,那眼前的逸仙居就是汴州用财富堆砌的阁楼。
  老人引黄俞来到五楼,也就是逸仙居的最高层。
  俯身望去,便看见汴京楼宇连绵。若不是为了招致外界太多目光,再修上几层楼,顶楼之人便可将汴京城中的景色尽收眼底。
  “许是主子给的赏钱足够,早些天,竟还有人丝毫不懂如何煮粥,就盛上一碗粥。内生外熟,非烂即焦,着实刺眼。”老人的嘴唇微微翕动,“我家主子胃弱,一旦吃多,就难以消化。近日又因犯眼疾,食欲每况愈下,每天吃食也只能吃上一小口。长此以往,也不知主子能挨得过几时?”
  黄俞问道,“你家主子平日都吃些什么?”
  “不过是三餐粥饭。”
  “我是问贵公子吃的具体食材。”
  老人笑道,“主子不想咀嚼,故而食粟米和糯米。”
  黄俞摆首道,“粟米味咸,性微寒,熟者滞气。”粟米也就是小米了,这人竟懒到如此地步,竟不想咀嚼,他连吃饭都没有乐趣了吗?
  “还有糯米,虽然味甘性温,但多食易壅阻经脉之气。”
  “那你倒是说说,我家主人应该吃什么好?”
  “既然贵公子身体抱恙,这段日子应少荤腥,有油腻,多喝些饭粥。其实他只要正常饮食就好,食物应吃杂一些。他若是碰上好吃的,自然能多吃几口。”
  老人听后哈哈大笑,“往日里来的那些个厨娘啊,都在想着法儿煮糯米粥,可你倒好,直接将主子的喜好全盘否定。”
  黄俞正色道,“五谷杂粮,时令蔬菜,皆应入口。”
  “罢了,你做个吃食吧,我给主子端过去。一个时辰后,我便给你回复,是否留下你。”
  黄俞望了一眼天色,已是不早,一个时辰过后,天怕是要全黑了。阿娘还在潘楼酒店等我,若是阿娘吃吃看不到我,定会心急如焚。况且,我明日就要经营店铺了,刚开张的日子总不能不赚钱吧?至少得做个小吃食,挣几个钱,讨个头彩。
  “今日天色已晚,我阿娘还在等我,我得回去了。明日,我带上吃食过来,可好?”
  老人微笑道,“这事儿倒也不用心急。我家主人要求甚多,今日你过了我这一关,但他那一关,几乎是万里挑一。你做上八九种吃食,他都不一定能瞧得上眼。”
  “那好,我明日再来。”
  老人见黄俞走后,忍不住叹息道,“唉!这又能强迫得了他让他必须进食?身体本就不好,饭量还如此小。万一他真的饿死汴京城,这责任我可怎么担待得起?”
  老人身边的小丫鬟听后,笑出声来,“既然有吃的,普天之下,又有何人会将自己饿死?您老这不是说笑了吗?”
  “我活了这么多年,也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人。他那身形,怕是风一吹,都能把他吹跑。”
  “我活了十多年,也是头一次见有人在这种地方招厨娘的。”
  老人忍俊不禁,“这就是你见识浅薄了,大户人家挑厨娘,不都得样貌品性厨艺样样俱佳的么?”
  小丫鬟附和道,“这倒也是,在汴京城中,小厨娘在大户人家能挣不少银两哩!”
  **
  天刚蒙蒙亮,在白雪皑皑中,黄俞嗅到腊梅的暗香。她一时心血来潮,寻香而去。
  从竹篱木屋走出,黄俞一路向南。溪流已成冰面,仍旧清澈见底,可见其中鹅黄的卵石。寒冬腊月,万木枯荣。若是在春夏之时,用网笼一捞,就可以捞上不少鱼虾。
  两岸的梅花开得正盛,风声萧瑟,红梅花瓣纷纷随风落下。
  黄俞扯下一块白布,向空中一扑,无数花瓣被笼罩在白布中。此时的红梅开得正艳,雪压红梅,枝条凝成一串雪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今天新店开张,我卖梅花糕!”
  “可惜,芋头在春季才有。所幸,现在有番薯。”说罢,黄俞在自家院子里挖出几大块番薯。
  梅花是天然的,番薯在自家种的,成本极少。
  黄俞早早来到小店,又将小店内外都擦了个干净。
  一切收拾完毕后,黄俞将白布中的梅花拿臼子捣烂,用少量砂糖和蜜腌渍上。因番薯本就带甜,故而加糖不能太多,太多则太腻。番薯被捣烂后,加入梅花泥混合,作为梅花糕的馅儿。二者混匀后就开始和面。
  黄俞用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油酥手捏成团。一段时间后,分成若干等份,每个都搓成小圆团。
  她将油酥包在油皮里面,虎口向上缩紧。待面发好后,开始擀面,擀成椭圆状后,卷成圆筒状。她的手按在圆筒面团中间,将其整理成圆形,擀成中间略厚于四周的薄层圆饼状。
  在面团中加入刚准备好的馅儿,将面团收口。因为番薯是紫薯,馅儿呈紫色。
  将做好的圆形薄面饼等距切成五等份,圆心处留白。切好后,黄俞用两指沿着切好的方向内捏,将其做成花瓣的形状,再用竹签子完善花瓣形状的细节。
  刷一层金黄的蛋黄液后,黄俞随手撒上些许白芝麻调色。
  黄俞将做好的梅花糕放在生火烘烤铜夹子,看火候出炉。
  几分钟后,黄俞将热气腾腾的梅花糕盛好,放在一个个小食盒里。
  清晨,街上路过小店的人并不多。
  眼见金黄灿灿又小巧玲珑的糕点,却有不少人忍不住驻足问道,“小娘子,这是什么小糕点?看这模样,像朵花儿一样。”
  黄俞含笑道,“这是梅花糕,寒冬腊梅,客官可要尝一尝?”
  “看这模样,即使买了不吃,也是值得的。小娘子,给我装几个。”
  黄俞递给他一盒,每个食盒里装有四枚梅花糕。
  食客付钱后,拿了一块糕点仔细品尝。
  外酥里滑,甜津津的,但甜而不腻,还能尝出梅花的淡雅清香。
  食客吃完后,唇齿间还残存若有若无的梅香,令人回味无穷。
  “真好吃,小娘子,再来两盒。”
  食客吃后,“小娘子做的梅花糕,真是一绝。我也算吃遍京城,这么好看又好吃的糕点,倒是头一次见。”
  旁人见那食客吃得正欢,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忙道,“小娘子,你给我也来一盒,我尝尝。”
  不过片刻,黄俞做的近百个梅花糕卖去一大半。早晨来往的人本不多,如今这么多人买,倒令黄俞有些惊喜。
  黄俞特地留下几块梅花糕装入食盒,带给黄四娘。
  结果,黄俞刚到潘楼酒店打开食盒,黄四娘身边的几个摊贩瞧见后,争先想买下来。
  “小俞,阿娘不饿,你的这些个婶子们饿了,便给她们吧。”黄四娘见状,便同黄俞说道。
  黄俞将食盒中的梅花糕分发下去,见阿娘的豆腐也已经卖得差不多,便说道,“阿娘今天累了一天,来吃个梨子吧。过一会儿,我们一起回家。”
  黄俞拿起小刀,从梨子的一个顶端下半寸之处开始削。
  削罢,梨皮厚薄均匀紧紧地贴在梨子上面,丝毫看不出这梨已被削过。这梨子本是普通的梨子,由黄俞这么一削,倒显得晶莹雪白,轻易地勾起人的味蕾。
  黄四娘接过黄俞递来的梨子,准备拿起小刀将梨子一分两半。
  黄俞急忙制止黄四娘,“别,阿娘!马上过年了,分梨谐音分离,寓意不好。我要和阿娘永远在一起,永远也不分离。我不饿,阿娘吃吧。”
  黄四娘心头一热,笑道,“好,对了,你可在柳西桥找到差事了?”
  “阿娘且放心,我已找好差事了。”


第11章 羊肉汤   人家有更好的去处,不可能来这……
  听到黄俞已经找好差事,黄四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毕竟,她的新店刚开张,购买食材需要用钱,找人帮佣也需要用钱。
  “那好。”黄四娘吃完,挑起簸箕,和黄俞一起回家。
  她们的家距离汴京城中心很远,需走半个时辰的路。黄四娘步履矫捷、大步流星地走路,黄俞只好加快步履频率,赶上黄四娘的步子。
  在夕阳的余晖下,一大一小的身影逐渐远离繁华的京城。一路上,黄俞和黄四娘说说笑笑,从人情冷暖谈到陈年往事。
  “阿娘,如今你后悔吗?后悔下山吗?”黄俞突然问道。
  黄四娘笑道,“后悔作甚?如今你我母女二人还能相伴,阿娘打心底里高兴。虽然如今这日子远不如山寨中清闲,但阿娘不会后悔,我本是汴京城中的人,因嫁给你爹,这才上了山寨。”
  黄俞一直都知道,黄四娘是汴京城中黄氏家族的女儿,早年因嫁入山寨,其母族与之断绝关系。
  “阿娘,过去这些日子,你可曾见过你在汴京城中的亲人?”
  黄四娘双眼迷蒙,眼眶中隐隐可见泪光,“亲人?已经有多年不见了。”
  “那您是否有后悔过,嫁给我爹?”
  “你个小丫头,整天想些什么呢?我嫁给你爹,自然从未后悔过。纵使我与你爹的婚事得不到祝福,但姻缘之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黄四娘沉吟片刻,而后道,“说起姻缘,你的婚事呢?早前你说带我见见未来女婿,然而过了这许多,连个人影儿都没有。”
  黄俞自知理亏,便不好再说,只是垂首不语。
  “寨主!”
  听到这个久违的称呼,黄俞心中一颤,忙抬头看去—— *
  “夏夏!冬冬!你们怎么来了?”
  夏夏看到黄俞,泣涕涟涟,又急忙用帕子拭去泪滴,“寨主,我们可算是找到您了!山寨中有人说,寨主已经去世,可我就是不相信。若是朝廷杀了您,我就算不要这条命,也要为您讨回公道。”
  “夏夏,如今我只是个普通百姓,以后寨主这名号,定是不能再唤了。对了,秋秋呢?”
  冬冬穿着洗得发白的袄子,两个眼睛水亮水亮的,“秋秋姐嫁人了,不跟我们一道来。既然不能叫寨主,那以后我们就叫你黄姐姐。”
  黄俞“嗯”了一声,旋即说道,“夏夏你来的正好,我在汴京城租了个小铺子,准备卖吃食。”
  在山寨中,夏夏和秋秋二人就主管山寨伙食。若黄俞得空,便还会领着她二人一起做吃食。夏夏时常在黄俞手下帮忙,黄俞对她了解颇深,自是乐意请她帮佣。
  “那好,我来给寨主……不,小娘子帮忙,小娘子只管饭就好。”
  黄四娘听后,笑道,“现在小俞没有钱付你工钱,等以后日子好过了,还是应给工钱的。”
  夏夏和声细语道,“夫人,黄家山寨是我的家,说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我一向把黄寨主当亲生妹妹看待的。现在山寨没了,我和冬冬好不容易找到你们,只希望和你们在一起生活。”夏夏垂眸叹息道,“秋秋本也想与我们一道来的,但她找了归宿,不能来汴京。”
  冬冬抢说道,“秋秋姐的那个夫婿,我看着很不好,长相一般,有一股说不出的油腻。他分明只是看上我姐姐的容貌,这才将她娶了去。我姐眼光是真不好!”
  “你个小屁孩子,怼起人来,连亲姐都不认。”黄俞松泛一笑。
  “我才不是小屁孩儿,我已经八岁了。”
  “罢了罢了,你们先在房中歇着,我去去就回。”黄俞说罢,便扭头去了集市,心想:夏夏和冬冬前来,家里却没有吃食招待她们,正好我卖梅花糕得了些钱财,索性去买点儿肉回家。
  如今正值冬日,家中没有火炉子,不如喝点儿羊肉汤驱驱寒气。
  黄俞走到集市上,与店家谈好了价钱,挑好了肉后,拿回家准备煮羊肉汤。
  “哇,黄姐姐,你这是要做什么呀?”冬冬看黄俞带吃食回来,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大吼道,“黄姐姐?”
  “煮羊肉汤呢。”
  夏夏听后,整个人的脸色都变了,急忙起身说,“寨主,羊肉挺贵的,现在日子正难,倒不如多存点儿钱,等以后……”
  “又不缺你这一口吃的,今日乃我们相逢之日,吃个羊肉算什么?”
  黄俞走进厨房,拿起刀仔细把肉上的毛剔除干净,浸泡一个时辰后换一次水,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用菜刀将肉切开,放入锅中。
  煮烂后剔除羊肉上面的骨头,再切成小块状,紧接着放入些许笋丁子,加入适量甜酒和一小勺油。
  羊肉在炖煮过程中,黄俞还特意加入一些花椒和小葱花,适量的姜沫儿,使羊肉的膻味消退,还能使得羊肉更鲜美。
  同时,黄俞还加了些面条在另外一个锅中炖煮,等熟后再将面条捞出,放在盘中。
  再上面浇上一些打卤汁,等到卤汁渐浓,深色的卤汁就变成浅浅的一层酱汁。将猪肉剁碎,加入酱汁翻炒,等肉馅都上好色后,黄俞再随手加入一点儿蔬菜丁,压火收汁儿,出锅。
  冬冬凑到厨房门口,见黄俞正在盛装羊肉汤,便跑过去。黄俞每盛上一碗,冬冬就端一碗放在饭桌上。
  在严寒的冬日,桌上的羊肉冒着滚滚清白的烟子,汤喷香喷香的,汤汁浓稠鲜美,喝下去暖人肺腑。
  一口咬下去,羊肉鲜美之极,加上胡椒的香味,让人身心舒畅,吃下去满满幸福感。
  “好吃好吃!”
  “就小娘子您这手艺,您开店,一定每日宾客满座。”夏夏吃过几次黄俞亲手做的饭食,每次都美味之极,仿若仙境佳肴。不但如此,黄俞还每次能把最为普通的食材做到极致,平日里毫不起眼的吃食都能在她的手下变成绝世美味。
  黄四娘喝下一碗羊肉汤,唇齿留香。按理来说,黄俞身上的钱财不多,买回来的羊肉自然也不多。但黄俞凭借那为数不多的羊肉,熬了四人份儿的羊肉汤,还格外醇厚,那便是本事了。
  “小娘子这手,果真是绝了。”夏夏兴奋道,“如今我跟了小娘子,不用每天愁吃食了呢。”夏夏揉揉东东的小脑袋,含笑道,“你说呢?冬冬?”
  冬冬自然更是喜悦,拍拍自己的胸脯,义正言辞地说道,“黄姐姐,你放心,只要每天能吃上黄姐姐做的吃食,冬冬任听差遣。”
  黄四娘见冬冬俨然装作一副大人的模样,笑道,“有了冬冬,我们倒是多了许多欢乐。”
  喝完羊肉汤,冬冬又用舌头将碗卷了一遍,舔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