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第15部分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第15部分

小说: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胖子家正是这种情况,有钱无权,所以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指望着他科举入仕光宗耀祖,程卿可怜,小胖子还觉得自己可怜呢,有钱又如何,经常被那些穷书生鄙视——他哪有资格同情程卿,他被家里送来南仪书院,除了指望他考上功名,也是为了能结交人脉。
  人人都排挤程卿,谁和程卿走得近谁就会被一起排挤,小胖子那点微弱的同情心顿时烟消云散。
  正要说话,他室友低呼:
  “快看,俞显来了!”
  小胖子一扭头,可不是么,俞显带着几个同窗快步走来,那步伐那神情,很有六亲不认的架势,就只差把“不好惹”写在了脸上。
  俞显肯定是来找程卿麻烦的!
  不仅是小胖子,其他人都探着脑袋张望,瞧着俞显直奔程卿那屋,气势汹汹的,莫不是要打起来吧?
  程卿刚把东西归置好,满意的打量自己的宿舍,一抬头就瞧见俞三那张令人讨厌的脸出现在门口。
  程五老爷派给她帮忙的两个小厮早被她打发走了,程卿此时孤立无援……但她不怕呀,众目睽睽之下,俞三要敢对她动手,书院可容不下俞三。
  “俞师兄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程卿面带笑容,很想问问俞三一群人那十遍《论语》有没有抄完。
  俞三面色阴郁,“我岂敢指教你,你是能搬出程氏族长和孟解元做主的人。”
  小可怜?
  程卿身形单薄好似一阵风都能吹倒,又被人孤立,看上去十分可怜,俞三却知道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程卿是有靠山的!
  三天抄十遍《论语》,手腕都快写断了,这仇也被他记到了程卿头上!
  程卿笑笑,“那也比不上俞师兄过得恣意痛快。”
  她有什么靠山,一个是堂叔爷,一个是只见过两次面的师兄,她要有个当知府的亲爹,早就打得俞三满地爬了。
  程卿不想和俞三磨嘴皮子。
  “俞师兄还请自便,我刚入书院琐事多,没时间陪俞师兄聊天!”
  程卿只差明说让俞三没事就滚蛋,不要在她面前瞎晃。
  看热闹的小胖子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程卿胆子也太大了,果真是有程氏族长和孟解元撑腰吗?
  再看俞三,手垂在身侧捏成了拳头,下一刻,那拳头可能就要落在程卿身上,就程卿这小鸡崽身形,恐怕连俞三一拳都承受不起——
  “俞三,别冲动!”
  同来的好友扯住俞三衣袖,俞三的拳头没松开,脸上的笑容也狰狞。
  “我来找你当然有事,程卿,你既考入了书院,我俞显也履行承诺当众向你道歉,当日不该行为莽撞纵马惊吓你母亲,这是我的错,与程珪无关!”
  嗯?!
  俞三公子不是来揍人的,反是来道歉的!
  围观的人差点惊掉了下巴。
  程卿也有点意外。
  这个俞三做事混账,说话倒还算话,也不是一无是处。
  程卿刚对俞三有一点改观,这混世魔王话风一转,粉碎了程卿对他的微弱认可。
  “你也别得意,那道歉是对你母亲,身为女子,不能做主自己嫁给什么样的丈夫,也不能保证自己能生下什么样的儿子,当真是可怜无辜。”
  俞三的意思是柳氏倒霉,嫁的丈夫是个贪官,生的儿子也品行存疑,他同情柳氏,鄙视程卿……
  程卿都给气笑了,她刚才怎会产生错觉?
  俞三从头到脚都是个混蛋啊。
  自大狂,自以为是,幼稚可笑……她真不该有太高的期待。
  砰!
  程卿直接把窗户关上,俞三身体后仰,要不是退的快,差点被打中脸。
  程卿的声音隔着窗户传出来:
  “家母若是可怜,俞大人也不遑多让,俞师兄有时间怜悯家母,不如多多回家尽孝,做个令俞大人骄傲的好儿子!”
  柳氏可怜吗?
  程卿不觉得。
  有她在,早晚能给柳氏挣个诰命夫人做。
  俞三行事张扬到处惹祸,连累俞知府跟在身后擦屁股,生了这种儿子才真是要少活两年,怎么看都是俞知府比较惨!
  程卿把俞三气得脸色铁青,看着紧闭的门窗,俞三一拳捶在墙上。
  “程卿,你很好!”
  呵,她好不好自己知道,哪里用俞三强调。
  窗外的脚步声渐行渐远,俞三吃瘪离去,程卿慢慢把自己东西整理好,并不为得罪俞三的事而烦恼。
  窗户被人推开一条小缝,一张胖脸挤在缝隙里嘀咕:
  “程卿,你可真厉害,你这脾气我很欣赏,可大家都孤立你,我也不敢和你做朋友。”
  这人真实在,如此坦荡表明自己胆小。
  程卿放下书低笑,“你还是离我远远的吧,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允许你在心里偷偷欣赏我!”
  哎呦,脸皮好厚哦。
  小胖子搓着下巴,程卿这厚脸皮真的很对他胃口啊。
  他又把脸凑上去,“我叫崔彦,你记好了!”
  崔彦?
  不就是那个锦衣小胖子么,一看就家里很有钱的。
  入学第一天,被排挤孤立的程卿多了一个新朋友崔彦,可惜这朋友比较怂,不敢公然和她亲近,程卿在书院里还是独来独往,并未改变什么处境。
  两次出手帮助的孟师兄也指望不上,人家孟怀谨有自己的学业要操心,没空时刻都关照她。
  两人一个是最高等的甲字班,一个是最末等的丁字班,产生交集的机会太少了,程卿入学一个月,也就远远见过孟怀谨几次,月中时孟怀谨给丁六班授课,程卿再次和其他人一起挤在窗外蹭课。
  孟怀谨课讲得好,程卿很想多听几次。
  给丁字班授课的夫子就远不如孟怀谨了,难怪学生们私下里说很想孟怀谨当书院夫子——这也就想一想罢了,人家可是解元,明年就要进京考进士,真正的前程似锦!
  这一个月里,俞三也找过几次麻烦,都被程卿当场化解了,俞三没占什么便宜,程卿也过得不轻松。
  书院每月都有两天小假,小假之前就是月考,学生们得做完卷子才能下山。
  程卿交了卷归心似箭,小胖子崔彦鬼鬼祟祟叫住她:
  “程卿,中秋文会你去不去?”


第33章 :你也配去文会?
  中秋文会,程卿这些天没少听同窗讨论。
  南仪县文风盛,每年中秋佳节都会举办文会,读书人们以文会友,在文会上一展才学,不仅能扬名还能得到别的实惠。
  原本每一年的文会都由南仪知县主持,这几年南仪书院声名鹊起,赏脸来参加中秋文会的士绅官员更多了,中秋文会更叫读书人们趋之若鹜……
  程卿还没决定要不要去,不过听崔胖子的意思是极想去的。
  “崔兄是邀我结伴同行共赴文会?”
  崔胖子圆圆的肚子都吓得一缩,左右张望生怕被别人听见。
  “你别胡说,我可不敢和你同行,其实我是劝你不要去文会,听说今年还邀了俞知府……你懂我意思吧?”
  程卿当然懂。
  她在书院里和俞三斗得像乌眼鸡,把俞知府的儿子得罪的这么狠,还往俞知府面前凑,崔彦是怕她吃亏。程卿郑重谢过崔胖子,却有不同想法:
  “若俞大人要应邀前去,我还真想去文会看看了。”
  这天真是没法聊了,不识好人心啊,崔胖子一甩衣袖走了。
  走了几步又想笑,要因为俞知府去文会就不敢去,那也不是程卿了呀。
  住校一个月,柳氏对程卿是望穿秋水,瞧见程卿手脚俱全回家,柳氏悬着的心才放下,问程卿在书院过得如何,程卿一律是报喜不报忧。
  至于学的怎样,过两天回书院,这次月考的成绩也该出来了。
  程卿估计自己不会考太好。
  她是在丁九班,班上有二十多人,她的成绩应该能排中上游,可九个丁字班加在一起有两百多人,她这成绩就不够看了,毕竟是靠死记硬背考进学院的,也就学了几个月,要想历压两百多号人名列前茅,她又不是过目不忘的神童!
  程五老爷肯定在等她的成绩。
  程卿有点小担心,放假两天她也不得闲,照样拿著书本不放,没有神童的资质只能寄希望勤能补拙。
  杨柳巷的顽童们因为程卿放假都不休息,又被家里长辈拧着耳朵教训,叫他们学学程卿。
  天啊,这要怎么学!
  他们又不是程氏子弟,没有读书的天赋。
  程卿真奇怪,都不想出门玩耍么?
  倒是程五老爷给程卿安排的两个小厮,将程卿的苦读看在眼里,回禀程五老爷时都在替程卿说好话。
  程五老爷看不出喜怒,却吩咐他们用心当差,不可怠慢程卿。
  两个小厮私下里凑一起琢磨,都觉得自家老爷不像把他们暂借给程卿使唤,倒像要把他们长久派给程卿——两人肯定是不大愿意的,在五房多有前途,跟着程卿算什么,名义上是二房嫡出的小少爷,却又一点光都沾不上,要论家底,也就比真正的寒门子弟好一些,绝对称不上富裕!
  还有程知远悬而未决的案子……哎哟,真是越想越难受,要长久跟着程卿,那不就成了流放?
  “可老爷看重程卿少爷,真要把我们派给程卿少爷,我们当下人的也不能反对啊!”
  两个小厮面面相觑,只能相互安慰鼓劲,劝自己要相信程五老爷看人的眼光。
  程卿不知道两个小厮的心思,两天假放完,穿上柳氏和姐姐们给做的新衣新鞋返回书院,一路上两个小厮伺候她更殷勤了,比她自己还操心,生怕程卿分散了读书的心思。
  程卿回书院,月考的成绩果然公布了。
  寻常考试不会到山下张榜告知,却会在书院内部张榜。
  丁字班一共267人,程卿这回考了97名。
  比她预想的要好点,至少考入了前一百名。
  崔彦考的比她还差些,是102名。
  程卿又去看丙字班的名次,丙字班一共185人,俞三考了21名,这混账的成绩比程卿想的要好,果然不可小瞧!
  又去看乙字班榜单,乙字班人数更少些,一共才92人,程珪是第19名。
  这两人要能保持现在的成绩,明年俞三中个秀才问题不大,程珪则很有希望中举……程卿顿时感觉到压力。程珪先不说,这人非常重视名声,不会明晃晃跳出来对付她。俞三却是个不要脸的,和她在书院已是势不两立,明年俞三要是顺利升入乙字班,程卿的日子会更不好过。
  就像孟怀谨当日罚俞三等人抄书,高了两级的师兄发话,刁难都是爱护,俞三若顺利升入乙字班,肯定要整死她。
  程卿抿嘴。
  一个欠揍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程师弟,你这成绩可有点替孟师兄丢脸呀,怎么,孟师兄那般关照你,没有给你开开小灶?”
  程卿连头都懒得回。
  费嘴皮子争辩无用,她把成绩提上去,俞三这样的人自然不敢再瞎比比。
  她也是当过学霸的,到了这大魏朝从头学起四书五经肯定需要一个过程。
  程卿要走,俞三拦住她:
  “程卿,听说你要去中秋文会?”
  程卿回头,“我去不去中秋文会与你何干?俞三,你管的也太多了,文会可不是你家举办的,整个南仪县的读书人想去的都能去!”
  俞三抱着手臂笑:
  “别人都能去,至于你么,我劝你考虑清楚,反正我在你身上没见到几分文才,犯官之子不要污了中秋文会的清正文风。”
  狗屁清正文风,说的读书人个个都餐风饮露不问俗事,若不是为了扬名拿好处,每年的中秋文会岂会去那么多人?
  俞三的意思她不配去文会,程卿笑了笑,沉着脸离开。
  看榜的学生都没说话。
  大家固然是不想和程卿交往太深,可俞显这也太咄咄逼人了。
  各种找程卿麻烦不说,一个没有门槛,广邀全县读书人参加的中秋文会都不想让程卿去。
  俞显这个知府公子,比皇帝的儿子还霸道,大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也反感。
  程珪当时不在场,从别人嘴里听说了这事也觉得俞三嚣张太过:
  “他要去就去吧,自己肚里没墨水在文会上也无法扬名,阿显你又何必出言相激,白白叫同窗反感。”
  俞三冷笑:
  “我怎不要他去?我就是怕那小子怂的不敢去。”
  不去文会?
  那怎么有好戏看。
  这一个月里,程卿处处和他作对,俞三忍耐也到了临界点,一心想着找机会将程卿赶出书院。
  南仪书院是程家的,程五老爷对程卿关照,俞三没找到下手的机会。
  那么离开书院,到了有许多官员士绅参加的中秋文会,程卿再丢了程氏的脸面,程五老爷的脸色想必会很精彩吧!
  ——那时候,程五老爷还会护着程卿吗?


第34章 :不花银子怎能脱颖而出!
  “二百六十七人,程卿考了九十七名。”
  程五老爷仿佛闲话家常,妻子李氏轻轻白了他一眼,“你有何不满?卿哥儿四个多月前刚学四书五经,和他一起考入书院的,最少也学了两三年呢!”
  时下文化普及率不高,像后世那种九年义务教育是做梦都不敢想的,文盲遍地都是,普通百姓能读书识字已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大字不识一个照样过完一生。
  南仪书院收的学生岂止是识字,对四书五经没一定的基础,书院也不可能录取。
  凡是被书院录取的人,老老实实念个两三年书考个秀才问题不大,至于能不能中举人,除了书院授课,也要看自己的勤勉和天赋。
  程卿就是在和这样一群年轻人在比,丁字班有267人,程卿第一次月考就是97名,再考虑到程卿学习的时间才短短几月,李氏觉得程卿考出来的成绩是真不错!
  怕丈夫会因此看轻程卿,李氏又添了一句:
  “你且看下次月考,卿哥儿肯定还有进步,这孩子可能没有孟怀谨的天资,但他连放假都书不离手,将来未必不如孟怀谨。”
  五老爷无奈。
  “我也没说他不行……”
  他才说了一句,李氏就有无数的话反驳他,外人若不知,还以为程卿是李氏的亲孙子!
  不过那孩子也真是很招人喜欢。
  程氏在南仪县绵延生息,族里子弟众多,在书院求学的更不少,比程卿成绩好的也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