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第290部分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第290部分

小说: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骆竣一抹脸上的唾沫星子:“程尚书,这里是皇宫重地,不是你的尚书府,锦衣卫办差有锦衣卫的途径,您若是有异议,不如卸了工部的官职,来锦衣卫主事?”
  程六老爷还没骂回去,一个内监出来。
  “皇上醒了,召见骆大人和程尚书。”


第633章 :以大罪掩盖死罪!
  骆竣和程六老爷跟着内监入殿。
  孟怀谨和俞显站在了殿外。
  两人在南仪时就有点不对付,俞显后来和程卿逐渐走近,是因为没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由自主被程卿吸引,喜欢上了程卿。
  俞显对孟怀谨又没有异样的感觉,自然不会费尽心思与孟怀谨化解矛盾……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在南仪书院时,俞显就是对孟怀谨没有好感。
  深究原因,好像是孟怀谨表现的太完美了!
  寒门逆袭,长相出众,风仪出众,性情还温和公正,是书院人人都称赞佩服的“孟师兄”。
  这世上,怎会有人完全没有缺点?
  俞显觉得孟怀谨城府深沉,是个伪君子,没有人能见到孟怀谨真实的一面!
  现在看孟怀谨汗流浃背,没有了谪仙的超凡脱俗,俞显忍不住怀疑:孟怀谨究竟知不知道程卿的秘密?
  程卿说不知道。
  俞显并非不相信程卿,而是觉得以孟怀谨的城府,哪怕早就看破了程卿的伪装,孟怀谨都能忍住不揭穿。
  揭穿了程卿的性别秘密,对孟怀谨没有好处。
  那孟怀谨知道程卿中毒了吗?
  俞显控制不住自己胡思乱想。他一面不想让别人对程卿付出,但程卿亲近的人不知她的压力和困扰,只让她一个人承受着所有,俞显又很愤怒!
  内监察觉到俞千户和孟大人之间的气氛不对,退得远远的。
  孟怀谨看了俞显一眼:“你让程卿置身险境了。”
  俞显冷笑,“我只是做了份内之事,程卿若是不以身犯险,她就永远不会掉落深渊。她落到今日境地,孟大人你可试着阻拦过她?”
  孟怀谨收回视线,似乎不屑与俞显争执。
  半晌后,孟怀谨才再次出声。
  “当你选择加入锦衣卫时,和程卿就是两条路上的人。你做出了选择,又接受不了自己的选择,你对程卿的关注少一些,锦衣卫就不会盯上程卿,如果你一直不能控制自己,就算这次把程卿救下,下一次,再下一次,你能次次都救?”
  孟怀谨说的事,是俞显最懊恼的。
  如果早点知道程卿有那么要命的秘密,他不会跟踪程卿,把程卿扯入锦衣卫调查的视野中!
  现在后悔已经晚了,能做的事是弥补。
  俞显不想再问孟怀谨打算怎么救程卿,没人帮忙救程卿,他自己救!
  刚才传话的内监又快步出来。
  “孟大人,俞千户,皇上传两位进去呢。”
  孟怀谨和俞显一起进殿。
  皇帝坐着,骆竣跪着,程六老爷也跪着。
  骆竣神色轻松,程六老爷却大汗淋漓,手上还拿着几封拆开的信件。
  “程尚书,把你手里的信让孟少卿看看,你俩都是为程卿而来,朕想听听孟少卿的看法。”
  “陛下——”
  程六老爷语带祈求,皇帝不为所动,程六老爷只得照着皇帝的吩咐将信件交给孟怀谨。
  这信,显然是骆竣呈上的“物证”。
  孟怀谨展信一看,信里的内容亦出乎他的意料。
  孟怀谨忍住想去看俞显表情的冲动,这就是俞显救程卿的办法么?给程卿安一个要命的罪名,去掩饰更要命的罪名……这种策略并没错,电光火石间,孟怀谨就决定放弃自己原来的计划,全力配合俞显这铤而走险的安排。
  这种时候,孟怀谨不想和俞显一争长短,保住程卿的命最重要,只要程卿眼下能平安,一些要命的罪名过个两三年再看,局势会有大大不同!
  “陛下,微臣看不出什么不妥,这字迹有几分像程卿,又有些不像。微臣不明白,程卿好歹是六元及第的状元,就算真有大不敬的想法,为何要写下来落人口实?”
  孟怀谨将信交给了御前内监,几封信又回到了皇帝面前。
  要配合俞显,不代表要附和俞显给程卿强加罪名。
  皇帝不会喜欢文臣和锦衣卫站在同一阵营,孟怀谨越是抗争到底,皇帝越想尽快处理程卿,不会继续去深究程卿的其他罪名。
  果然皇帝再次开口,声音里就有压抑的怒意:“孟怀谨,自从那一年殿试朕点为状元,朕就很器重你,你有大好前程,却要执迷不悟,程卿不敬君上,因为他姓程,他做的虽不对,其情可悯。你呢,你也姓程?”
  骆竣呈给皇帝的信件,是从程卿书房里“搜”出来的,里面提及程蓉之死,对皇帝的处理方法多有抱怨,表示自己一直在追查程蓉的真正死因,现在已经有了些证据,必将抓住机会为程蓉报仇。
  信里隐隐提到了大皇子和长公主等人,倒是没有把皇上算进需要报复的仇人队伍中。
  但仅仅是这样,已经让皇帝坐立不安。
  而且这些信件,既无抬头也无落款,尚且不知程卿是写给谁的,未知意味着无法掌控,这才是最严重的。
  万一就是程卿写给章先生那伙人的呢?
  程六老爷不承认这是程卿的笔迹,坚称是锦衣卫栽赃。
  孟怀谨也不承认。
  皇帝不理程六老爷,却问孟怀谨姓什么!
  这是个颇有深意的问题。
  看似在质问孟怀谨,是否和南仪程氏站在一起,同声同气。结合最近发生的事,却又似别有所指。
  你姓什么?
  孟怀谨苦笑。
  他可以敷衍皇帝,但皇帝不想听敷衍。
  骆竣把孟怀谨的养母孟夫人带走,至今还没有放回家,孟怀谨知道养母人还活着,但是否吃了苦头,孟怀谨不确定。
  这个时候,他可以坚持说自己姓孟,反正他自小被养父母带离京城抚养长大,不知自己是身世也说得过去。
  他也能说自己姓顾,将秘密向皇帝袒露,以换取皇帝对程卿网开一面。
  但这些,是皇帝想要的吗?
  孟怀谨掀袍跪地:
  “陛下的问题,微臣无法回答。微臣姓什么,从来不是由自己决定,陛下觉得微臣该姓什么,微臣就姓什么。”
  皇帝看着孟怀谨,眼神复杂。
  程卿对皇族心怀不满,还有与先太子旧部来往的嫌疑,让锦衣卫严刑逼供,肯定还会有后续证据呈上,不仅仅是几封言辞含糊的信件——这样的臣子,如果比较笨,皇帝可以留其一命,蠢人造成的威胁不会太大。正因为程卿有六元及第的头脑,皇帝才该将其赐死,永绝后患!
  但是,程卿和孟怀谨要好,孟怀谨一定要保程卿!
  孟怀谨坦言不知道自己究竟姓什么,皇帝还是有了顾虑。
  万一,就是姓萧呢?
  现在把程卿赐死,岂不是要令他和孟怀谨父子离心。
  皇帝闭上眼睛沉思。
  俞显心跳加速。
  半晌后,皇帝才让御前内监拿来了舆图,提笔随意在舆图上一圈。
  “让程卿去这里。”
  程六老爷抬头一看,喉头涌上腥甜。
  ——那和赐死有什么差别?!


第634章 :贬谪西北小县!
  皇帝朱笔一圈,圈出来的地方是秦安县。
  这地方没别的特点,穷且偏远,最要命的是离西北防线很近……西北现在是什么情况,北齐的阿古拉正率领大军入侵西北啊!
  阿古拉的大军没有兵临京师,是被各路援军和西北军一起拦住了。
  但程六老爷用脚指头想想,都能知道泰安县有多么危险。
  这就好比去年淮南正叛乱,皇帝把程卿派去濠州当官,当的是什么官呀,是让程卿去送命!
  “陛下——”
  赐死是种痛快,贬谪去泰安,是钝刀子割肉的折磨,程六老爷老泪纵横还没法拒绝。
  拒绝就是不识趣。
  大魏的臣子岂能不听君令?
  皇帝可以升程卿做正四品的詹事府少詹事,也能贬程卿去泰安县当个芝麻小官,宦海沉浮,谁也说不清明天的事。
  孟怀谨沉默。
  泰安是个危险的地方,亦是一个安全的地方。
  远离京城,也就远离了眼下的纷争。
  正如孟怀谨所想的,有些事过个两三年再看,可能就不算什么了。
  皇帝贬程卿去泰安县,孟怀谨是满意的。
  俞显眼神一闪,泰安足够远,足够偏,还处于混乱中,如果程卿有意从官场脱身,可以在泰安假死远遁——以程卿的性格多半是不肯的,但这至少给程卿提供了选择另一种生活的机会。
  皇帝选泰安县,别有深意,骆竣记在心里,从程卿走出诏狱的一刻起,就要派锦衣卫将程卿盯死。
  如果程卿真是章先生那伙发贼安插在朝廷内的重要人手,程卿被贬,那伙反贼必然着急跳脚!
  董劲秋去找梅大人,梅大人还没进宫,贬程卿为泰安知县的旨意已经出了宫门。
  一开始内阁拒不盖印,皇帝又单独召见了高首辅,高首辅才同意。
  给程卿定的罪名含含糊糊的,为什么被贬,大部分朝臣是糊里糊涂。
  知道内情的人,诸如程知绪,那是真的讶异。
  居然只是被贬,不是赐死?
  是谁如此神通广大,保住了程卿的一条命!
  毕竟锦衣卫敢动程卿,应该是证据确凿了才对。
  程知绪真搞不明白。
  被贬的话,程卿就还没彻底完蛋,虽然泰安县很危险,却仍有一线生机。
  只要程卿能熬到新皇继位,只要登基的人不是三皇子,新皇对“六元及第”的状元怎会不启用?
  一纸调令,程卿又可以重回中枢!
  朱老夫人大喜又大失所望,在家里病恹恹的吃不下东西,请了外面的大夫来看,说老夫人是郁结在肝。
  可不是么,朱老夫人年纪也不小了,这一气,嘴上长了好几个燎泡,若不是家里还备着之前太医开的救心丸,大喜大落之间,程卿还没启程去泰安县,程知绪说不定就要先为母守孝丁忧了。
  程知绪遗憾时,消息传回尚书府,柳氏脚下一软,何婉眼疾手快扶住她。
  “伯母,只是贬谪!”
  “是啊,只是贬谪……”
  柳氏根本不在乎程卿官大官小,她求得是程卿的平安。
  何婉没听过泰安县,但一听是在西北,就知道程卿的麻烦还在后面呢,只是这时候,何婉是绝对不会说出来让柳氏担心的。
  旨意先出宫,程六老爷后出宫,秦氏一见程六老爷就想念阿弥陀佛。
  “老爷,您现在不用辞官了吧?”
  程六老爷冷笑:“老夫为何要辞官,老夫不在朝堂上撑一撑,程卿在泰安县被人遗忘了怎么办!”
  秦氏根本不知道程六老爷的忧虑。
  进宫之前,程六老爷是真有破釜沉舟的想法,不仅是为了保住程卿而辞官,亦是给程知绪让路。
  程知绪是三品吏部侍郎,程六老爷是正二品工部尚书,朝廷六部,总不会让一家姓程的占两个“尚书”官位,程知绪上进的路被程六老爷挡了。
  但宫门前,程知绪说的话,让程六老爷放弃了让路的想法。
  程知绪升知府的事和程知远的死有关系,程卿如今又要贬谪去西北,程六老爷真不放心将南仪程氏交给程知绪掌舵!
  程六老爷看了一眼柳氏,觉得柳氏软塌塌的立不起来,真是愁人。
  再看何婉,一个商户之女,程卿也太记旧情了,如果和高门权贵结亲,今日之事,或许另有转机。
  被程六老爷目光一扫,何婉大大方方屈膝行礼:“六叔爷,承蒙小郎厚爱,不嫌弃我家世低微,与我定下亲事,这次小郎被贬泰安县,我欲与小郎同行赴任,为小郎打理内务,与泰安县当地势力交际,襄助小郎尽快熟悉泰安的政务。”
  何婉落落大方说出自己的主意,一点也不别扭害羞。
  这样个姑娘,还真是被家世给限制了。
  能同甘亦能共苦,程六老爷刚才的遗憾尽去,觉得程卿择妻的眼光倒是不错。
  秦氏张了张嘴,想说哪有未过门的小娘子跟着程卿天南地北到处跑的道理,却不料程六老爷赶在她说话前面点头,竟很赞同何婉的决定:
  “你跟去泰安也好,待你出了孝期,选个好日子过门儿吧。”
  柳氏攥紧何婉的手。
  何婉都要跟去泰安县,她这个做娘的岂能在京城享福,让程卿去泰安受苦?
  ……
  程卿被锦衣卫带走的事,原本也不是人人都知道。
  皇帝忽然下了这么一道旨意,现在大家想不知道都难!
  亲人们为程卿而惋惜,同时庆幸。
  仇人们也惋惜,惋惜的却是程卿又逃过一劫。
  柔嘉跪在太后灵前,就极是可惜:“他的才干如何,我没有亲眼见过,但他的命倒是极硬。”
  程卿倒霉,多半是长公主之前的安排起了作用,三皇子倒极为满意,拒绝长公主拉拢的,就是这么个下场。
  六元及第的程卿,都从正四品贬到了七品知县,此事很能杀鸡儆猴,以后谁再拒绝长公主,就要好好掂量下自己的轻重了!
  程卿被贬,皇上对南仪程氏的态度可想而知,这对五皇子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啊!
  三皇子假扮好人,安慰了五皇子两句。
  五皇子不急不躁,“三皇兄,真正有才干的臣子不用在乎一时的起落,你认为父皇派程卿去西北是贬谪,我倒觉得父皇是对程卿寄以厚望。程卿能在淮南做出一番成绩,到了西北,何尝不是一番新天地。”
  三皇子夫妇的脸色陡然就难看了!


第635章 :薄情
  长公主冷哼:
  “小五,太后灵堂上与你三哥争执,就是你的孝顺?”
  五皇子立刻闭嘴,但看他那表情,并不认为自己说错了。灵堂前的争执是五皇子真心话,话虽如此,程卿此去西北,别说奋斗出一番新天地,就是想保住性命都不容易。
  在宫里的小磐,听见宫人议论,一颗心七上八下,不知皇帝怎么忽然贬谪了程卿。
  正担心着程卿那边,大皇子的伤势恶化,几个御医轮番抢救,大皇子仍然陷入了弥留。
  太后临终前,皇帝答应了太后要保住大皇子一条命,转眼大皇子就不行了,皇帝亲临,看着陷入昏迷的大皇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