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

第303部分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第303部分

小说: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显答应了去西北,骆竣表情不见丝毫放松:“你见机行事,若发现贼逆行踪,无需活捉就地格杀!若有人与外敌往来,皆可视作贼逆,不管是什么尊显身份,通通格杀勿论!”
  骆竣给予了俞显很大的权力。
  这话就只差明说,如果邺王府的人有造反迹象,不管是邺王还是萧云庭,俞显可以先杀了再说。
  至于俞显要怎么杀贼逆,骆竣当然不会让他孤身行刺。
  短短几句话里,就暴露了百官忌惮锦衣卫的原因。
  若是萧云庭得罪过俞显,俞显心存恨意,完全可以顺势网罗罪名,以国之公器去报私仇!
  俞显遵令,骆竣便让他退下,俞显走到门口又顿了顿:“姨父,您多多保重自己。”
  骆竣挥手,“你先顾好你自己吧,去西北不要丢本官的脸,本官在皇上面前可是力荐了你。”
  深夜,骆竣方回府,姬妾们早已歇下,骆夫人却睡不着。
  骆竣抓的人越多,外人越惧怕他,给他送礼保平安的人也越多,姬妾们享用着华服珠饰,自然非常开心。
  但送礼的人越多,骆夫人却越害怕,成宿成宿的睡不着觉。
  这晚,骆竣回了府径直去了夫人房中,夫妻俩上床就寝,黑夜中并无第三人,骆竣方对最亲近的人吐露些许心声。
  “你放心,我让阿显去了西北。”
  骆夫人往丈夫身边靠了靠,没说话。
  骆竣拍拍夫人的手。
  世人都将骆竣当成大奸大恶之人,骆竣确实不算好人,但坏人也有家人,满府的姬妾不是骆竣的家人,骆夫人才是。
  半晌后,骆夫人以为丈夫已经睡着了,骆竣忽然说道:
  “你随我在京城住了多年,趁着现在手脚还灵便,你回老家省亲吧。”
  骆夫人叹气,“老家也没甚好回的,父母皆逝,兄弟们都儿孙满堂过着自己的日子,姐妹外嫁更不便打搅,我就留在京城,哪里都不想去。”
  骆竣想安排夫人离京。
  比起那几十个干儿子,俞显是个可靠的,必定会奉养骆夫人的下半生。
  然而骆夫人不愿意走,骆竣也就没再提这个话题。
  第二天一早,骆竣很早就出门了,宗室的几位老亲王,每天都要去宫里质问皇帝,骆竣要让老亲王们闭嘴——其实也不难,锦衣卫要查,谁裤裆里还没点屎,宗室质疑孟怀谨的身世,必须要先扛过锦衣卫的调查,换句话说,骆竣就负责抓住反对者们的把柄,以此要挟宗室认可孟怀谨的身世。
  骆竣本人并不认可这种做法。
  就算孟怀谨真是皇子,皇帝这样粗暴着急想让孟怀谨上位,留下了许多后患,孟怀谨早晚会遭受反噬。
  但皇帝需要骆竣这样做,甚至不惜让骆竣发动大清洗,强行镇压所有反对的声音……皇帝的身体快撑不住了,来不及徐徐图之让朝臣和宗室接受孟怀谨的身世,只能用这样强硬的手段!
  骆竣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进宫面圣。
  皇帝眼下的青黑更明显了,暮气笼罩了垂垂老矣的帝王,与气色相反的是皇帝的精神还不错。
  骆竣一直不信孟怀谨是早夭的皇长子。
  他追随了半生的君王,被一个巨大的谎言欺骗了,但骆竣又抓不到这个谎言的破绽,因为皇后娘娘也不承认孟怀谨的身世。
  皇后越是反对,皇帝越是深信不疑。
  张贴公告之前,皇帝向皇后说了自己要让皇长子归位的想法,皇后与皇帝大吵一架,指责皇帝昏聩糊涂,并说皇帝若坚持要指鹿为马,她拼着后位被废,也要站出来为孟怀谨正名……孟怀谨就是顾侯的孙子,她的侄子,并不是早夭的皇子!
  皇后都放了这样的狠话,皇帝并没有打消念头。
  皇帝是怎么做的?
  皇帝威胁了皇后。
  如果皇后执意要对别人说孟怀谨是顾家子,那皇帝就会处死孟怀谨!
  吵到最后,帝后完全撕破了脸,皇后娘娘疯狂质问顾侯的死因,皇帝拂袖而去。
  皇后为了保住孟怀谨的性命,向皇帝屈服了。
  不屈服也没用,皇后被囚禁在了坤宁宫,外人根本见不到!
  饶是皇后做到了这种程度,骆竣也不信任皇后在此事里是无辜的。
  看事情不看过程,只看结果。
  结果就是皇帝宣布了孟怀谨是嫡出的皇长子,如果孟怀谨真是顾家子,混淆皇室血脉成功,窃据了皇子身份,甚至将来还要窃据皇位,皇后娘娘就是最大的赢家——
  骆竣将一份名单递到了御前,皇帝随意看了一眼,丢掉名单:
  “……召福贞进宫。”


第662章 :赶去封地
  质疑孟怀谨身世,在背后串联宗室和朝臣的人,正是福贞长公主。
  虽然福贞不动手,宗室和朝臣也不会这么轻易接受皇帝的做法,但福贞一插手,的确让宗室和朝臣的反对声变得更大!
  福贞长公主深受皇帝宠信,两人一母同胞,如果连福贞都不信孟怀谨是皇子,宗室和朝臣怎么信?
  骆竣查出来福贞做的事,立刻将名单交给了皇帝,由皇帝来决定怎么办——交名单之时骆竣已有猜测,以皇上现在心态,别说是福贞长公主,纵然是太后复生也拦不住皇上要做的事了吧!
  此事骆竣从头参与,最知皇帝的坚持,福贞进宫必将无功而返。
  福贞很快进了宫,见了皇帝,要强的福贞居然未语先哭:
  “皇兄,您是、是受了胁迫?”
  福贞一开始怀疑皇帝是老糊涂了。
  可细看皇帝,气色不好,眼神却是清明的。
  谁能胁迫皇帝呢?
  从上次大皇子造反的事就能看出来,皇帝仍然掌控着绝大部分京城的军队,跟着大皇子和颍川侯造反的那部分军士又被清理了,现在拱卫京城的军队更纯粹忠诚。
  内有锦衣卫和禁军,外有驻京的大军,福贞真的想不到谁有能力胁迫皇帝。
  所以,宣布孟怀谨是嫡出皇长子,真就是皇帝清醒时做出的决定……情况比老糊涂还严重些,原来皇帝是疯了。
  疯到把贤嫔乱说的话当成了真。
  疯到去把顾家的孩子,错当成萧家的皇子!
  “皇兄——”
  福贞有点慌。
  福贞可以和皇帝分析利弊,但她没信心说服一个疯子——多年兄妹,福贞对皇帝是了解的,皇帝生性多疑,却又固执,认准了的决定不会因为别人的劝住而更改。
  福贞只能和皇帝打亲情牌。
  “皇兄,您想要让孟怀谨做太子吗?”
  皇帝没说话,刘内监轻声提醒道:“长公主,大殿下已经恢复了国姓。”
  福贞狠狠瞪了刘内监一眼,刘内监还委屈呢,皇上是天下之主,既已让皇长子归位,恢复了皇家姓氏,这些人还和皇上作对,让皇上不痛快,一点都不为皇上的身体考虑,算什么忠君呀,不过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皇帝点头,“不过,怀谨已恢复了本姓,福贞你以后说话当注意些。”
  至于是不是要立为太子,皇帝没回答。
  这对福贞来说就是一种回答……福贞感觉到一阵阵眩晕,说真的,哪怕皇帝立刻下旨立五皇子当太子,福贞都没有这么绝望。
  偏偏是孟怀谨!
  先不说孟怀谨是不是真正的皇子,就算孟怀谨是,能继位吗?
  福贞一想到“程蓉”这个名字便如鲠在喉,孟怀谨做了太子,做了新君,绝不会放过柔嘉!
  “皇兄,您不给臣妹留一条活路,臣妹不如现在就随母后去了,至少还保得住生前的体面和尊荣。”
  福贞的话对皇帝是有触动的。
  皇帝老了,福贞也不年轻了,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兄妹,柔嘉亦是皇帝疼爱了多年的外甥女。
  为了江山社稷后继有人,皇帝甚至和皇后撕破了脸,如果福贞说不能立孟怀谨做太子,皇帝会觉得这个妹妹僭越犯上。
  福贞问皇帝自己如何活下去,皇帝倒有几分心软。
  现在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皇帝说出了自己一早的打算:“朕会下旨让云斐去封地,你随云斐一起去,长公主的食邑不变,朕让怀谨加封你为大长公主,山东富庶,朕会留下遗诏,保你和柔嘉余生无忧。”
  让萧云斐去封地!
  原来皇帝封三皇子萧云斐做鲁王时,已经有了安排。
  只是秘而不发,才让所有人误会皇帝属意萧云斐继位!
  如果早点说让萧云斐去封地,福贞早就懂皇帝的真实心意了。
  皇帝用一个“鲁王”的封号,迷惑了所有人,为“皇长子归位”这件事争取了准备时间。
  福贞凄然一笑,“皇兄,臣妹不想做大长公主,臣妹只想您龙体康健,您若是能说服宗室和朝臣接受怀谨的身世,臣妹也认了这侄子。”
  福贞会这么容易接受这个事实,不再背后捣鬼了?
  说真的,皇帝本人都不太信。
  跟着女婿萧云斐去封地做大长公主,尊贵的身份虽在,却离开了权力中心,福贞不会这么痛快接受。
  然而皇帝叫福贞进宫,就是一种警告,亦是一位帝王对胞妹的怜惜。
  福贞能接受皇帝的好意,皇帝自会保住福贞下半生的荣华富贵,福贞若阳奉阴违……皇帝只能保住福贞的性命,荣华富贵不可强求!
  福贞离开御前后,并没有马上离宫,她本想去见皇后的,坤宁宫进不去,便去见了贤嫔。
  “不知贤嫔娘娘说了什么,惹怒了长公主,长公主怒斥贤嫔娘娘,还、还……”
  刘内监迟疑了一下,“还掌掴了贤嫔娘娘。”
  皇帝一听就皱眉。
  福贞的确是太跋扈了。
  贤嫔在宫里的存在感再低,那也是九嫔之一的高位妃嫔,还是鲁王萧云斐的母妃,就算说错了话,还轮不到福贞掌掴!
  之前不封贤嫔,皇帝有自己的考量。
  现在怀谨的身世都公布了,皇帝已经没了顾虑,福贞前脚刚出宫,皇帝后脚晋了贤嫔的位份,封贤嫔做了贤妃娘娘。
  长公主一巴掌扇出了一个贤妃娘娘,等她得到消息,不知内心是何感受。
  出了宫,福贞就直奔鲁王府。
  鲁王萧云斐在府上等消息,福贞刚到鲁王府,宫里传旨的内监亦到了,皇帝给了鲁王十日时间,让鲁王启程去封地!
  去封地……
  原来父皇并不是想立自己当太子,而是要用“鲁王”的封号打发走自己呀!
  因为现在,只有自己才能威胁到那个忽然冒出来的“皇长子”孟怀谨。
  萧云斐似哭似笑,传旨内监尖声呵道:
  “王爷,您可是要抗旨不遵?”
  萧云斐咬紧了后槽牙,表情狰狞接过圣旨:“本王岂敢!”
  传旨内监松了一口气。
  鲁王府外,可是有几百军士静静候命,如果鲁王抗旨不遵,传旨内监还带着另一份圣旨,真要执行另一份圣旨,场面就很不好看了嘛。
  唉,之前京里还说鲁王要做太子了呢,转眼风云突变,皇帝认回了皇长子,其他皇子们就变得不值钱了,除了限鲁王十日内去封地,还给二皇子和五皇子都封了王。
  二皇子被封了湘王,五皇子则为蜀王,这两位王爷暂时不用去封地,可以留在京城!


第663章 :君王任性
  成年的皇子,不算孟怀谨这位刚刚归位的,本来也只有五位,能争太子之位的也只有五位。
  这五位里,原本的大皇子造反失败被诛,四皇子被圈禁,就只剩下二皇子、三皇子和五皇子有一争之力。
  二皇子才干中庸,这两年京里局势一变再变,二皇子都没能抓住机会冒头,如今老实做个闲散王爷也是挺好的结局。
  对皇位最有竞争力的,是三皇子和五皇子。
  至少大家以前是这样想的。
  现在才知道想错了,原来能争太子之位的,一直只有三皇子。
  皇后有亲生儿子呢,怎会支持五皇子夺嫡?
  所以皇帝给三个皇子都封了王,只赶鲁王去封地,显然也是觉得鲁王对刚刚认祖归宗的“皇长子”威胁最大嘛。
  威胁不大的湘王和蜀王,都被留在了京里。
  至于这两位王爷将来是不是有别的造化,要看新君的心意了。
  宗室和朝臣们觉得皇帝的做法有混淆皇室血脉的风险,反对“皇长子归位”,传旨的内监可不这么想。
  皇上想传位给谁,谁就是新君。
  什么叫混淆皇室血脉呀,皇上若是高兴,还能把皇位传给兄弟而不是儿子,当然,一般不会有皇帝这么干……内监都是没有子孙根的残缺人,人缺什么反而最在意什么,内监们将心比心,都不怀疑孟怀谨的身世,皇上可比他们这些阉人聪明多了,不调查清楚,怎会让皇长子归位!
  不过皇上一面赶鲁王出京,一面又晋了鲁王圣母的位份,有宠无宠的,谁也说不清楚。
  传旨内监恭喜了贤嫔晋妃,又向萧云斐透露了湘王和蜀王的事,萧云斐在愤怒中又有一丝诡异的安慰。
  ——让他去封地,是因为他最有能力,为威胁到父皇属意的继承人!
  很快,这丝安慰又转换成了更大的愤怒。
  既然父皇都承认了他的能力,为什么不选他做太子?
  孟怀谨认祖归宗,宗室质疑,朝臣不认可,为大魏的江山社稷埋下了多大的隐患呀!
  传旨内监走后,萧云斐站在原地,半天没有说话。
  “你就如此认命了?”
  长公主掌掴了贤嫔,皇上立刻把贤嫔晋为贤妃,位份晋升犹如儿戏,长公主都气笑了。
  这是皇兄在警告自己!
  长公主顾不上心酸,看萧云斐失魂落魄,恨不得也给萧云斐一巴掌把这人打醒。
  萧云斐当然不肯这样认命。
  “……父皇给了我十日准备,我是得好好准备,请您助我!”
  长公主点头,“好,这才是本宫的好女婿!”
  十日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好好策划一番,未必不能一击必中。
  造反这种事是别想了,皇上掌控着京师军队,造反是自寻死路。
  但孟怀谨不在皇宫里。
  这位“皇长子”仍然住在旧宅,刺杀孟怀谨肯定比造反容易。
  皇帝肯定派了人保护孟怀谨,想要刺杀成功,不管是长公主还是萧云斐,这时候都不该再藏着掖着,一击不中大家都要完蛋,这时候不掏家底,难道要去了山东再起势?
  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