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第3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呵呵。”
都不知是笑还是恼了,那些朝臣们都不长脑子吗?
太后知道一些男人很蠢很自大,先帝萧毓仲就是如此,否则她和贤太妃的计划不会顺利成功。
但太后现在才发现,不仅是先帝萧毓仲自大,满朝文武似乎也没比先帝强多少。
——既如此,活该你们被程卿一女子骗得团团转!
“娘娘,事已至此,您不如让陛下试试?”
贤太妃劝太后放宽心。
御医说太后的身体不能多思多虑,否则有碍寿数,贤太妃希望太后能少替孟怀瑾操心。
“哀家懒得管他,且看他将来如何收手吧!”
太后不管了,更没人拦着孟怀瑾了,遴选女官的告示,很快贴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又被送至大魏各州府。
当邸报送往西北时,程卿良久都没有说话,把邸报看了又看。
孟怀瑾将遴选女官的时间定在明年十月,考的也是四书五经,只不过考试的难度没有科考那么深。
现在开始准备的话,还有一年多时间,如果本就是读书识字,抓紧时间刻苦读书,明年就有考中的机会。
程卿将邸报拿给何婉看。
“婉娘,这就是机会,织坊里的女工若有人想考,让她们尽管来找我。”
何婉也将邸报翻来覆去看,笑道:“连我都有几分心动了。”
如果不是秦安县还有一摊事,何婉还真想试试。
她也是识文断字的!
早几年若有这样的机会,何婉未必会选择经商。
不过织坊里的女工,她们能去考女官吗?何婉有些怀疑。
程卿笑笑:“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你不问问,怎知没人愿意试试!”
织坊的女工是雇佣的,没有签卖身契,不是贱籍,满足“家世清白”这一条件。
教女工识字,织坊从去年就开始了,能不能选上是一回事,让她们知道还有其他出路,免得她们总觉得读书识字是无用的!
……
兰州。
俞显看了最新的邸报,嘀咕了一句“这么快”。
“大人,什么快?”
谷宏泰凑上来,俞显把邸报扔给他:“你去问问小磐,送去她医馆的小丫头们,有没有不喜欢学医的,有的话就给我接回来。”
谷宏泰不解,接回来干啥啊,之前不会带孩子,现在就会带了?
不过能有机会和小磐说话,谷宏泰还是美滋滋去了。
走到半路,谷宏泰才看明白邸报。
遴选女官,接回小丫头们……俞大人是不是想的太远了?!
第786章 :无胆鼠辈,爬墙狂徒
谷宏泰去医馆接人,他不正大光明去,他偷偷摸摸在医馆外面看。
医馆规模扩大,小磐请了几个坐堂大夫,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学生上。何婉买下了店铺送给小磐,小磐在兰州城有名望,医馆的生意好,又在程卿的资助下陆续买下了左邻右舍两间宅子,把后院打通了做了教学的地方。
这里不仅收留着俞显送来的小丫头们,小磐自己也收了不少学生,小磐收的学生里,倒是男学生多女学生少,兰州城的民众们虽然打从心底敬佩小磐,但把自家的女孩子送给小磐当学生,他们大多是不愿意的。
女孩子学学女红和厨艺,会干家务,长大了嫁出去就行,不用靠娘家养一辈子,怎么都有一口饭吃,学血淋淋的缝合术有何用?做大夫也不是什么体面职业,特别是女孩子,整日抛头露面给人治病,基本也别想嫁人了——像小磐姑娘这样的,终是例外,几十年都未必能出第二个。
家里的男孩子可以学一学。
学医要先识字。
送到医馆给小磐做学生,束脩是象征性收些,医馆还要管吃管住,怎么算都是占了便宜。就算学不会医术,几年下来能识不少字呢,单独请夫子也要花银子的嘛!
谷宏泰气那些学生的家人奸猾,打得一手好算盘,小磐自己却不在意。
小磐的确更偏爱女学生,但对男学生也很用心。
毕竟马老大夫没嫌她是个女孩子就不尽心教她,她如今给别人授课打基础,却要区分男女性别,岂不是辜负了马老大夫的教导?
谷宏泰扒在墙上往屋里看,小磐正带着学生们背医经呢。
一群小脑袋,跟着小磐的节奏摇头晃脑诵读,朗朗读书声会让人误会这是一间学堂。
嗯,本来也是一间学堂,属于医者的学堂。
学堂里的小磐,和平时的俏丽不同,自有一股沉静和大气。
不管是哪种小磐,都让谷宏泰移不开眼,他很快就陶醉其中。
“有门不走要爬墙,鬼鬼祟祟成何体统!”
墙根下传来一声怒喝。
须发皆白的马老大夫手拎着拐杖敲谷宏泰的脑袋,老爷子一把年纪了,还爬到梯子上,举着拐杖敲他,谷宏泰连躲都不能躲,生生挨了几棍。
“哎,您轻点,仔细摔了!”
“打死你个小贼!”
马老大夫老当益壮,敲得谷宏泰抱头鼠窜。
这插曲打断了小磐的课堂,她瞥见一道身影迅速消失在墙头,见几个药童扶着老爷子下梯子,赶紧丢下医书走出去。
“您又爬高了?”
马老大夫气弱,“……活动活动筋骨。”
小磐扶他坐下,给老爷子倒茶,“那浪荡子弟爱爬墙就让他爬,被我抓住了看怎么收拾他,您每次都自己打人,累是不累?”
小磐说着拍了拍腰间,她腰间别着一只弹弓,对付不请自来的小贼不说弹无虚发,十枚弹丸里总有七八枚能打中!
学医好呀,学医要认穴位,知道人体的要害处,别看小小的弹丸,打中了穴位可疼得要命。
小磐说起话来英姿飒爽,马老大夫眼里都是疼爱,满口应道:“好好好,下次留给你打。”
嘴里这样说,心里却不这样想。
该他老人家出手的时候,才不会惊动小磐呢。
那狂徒就是为了小磐而来,挨了小磐几弹丸,身上喊痛,没准儿心里还美滋滋的。
岂能让狂徒心想事成?!
哼,无胆鼠辈,别以为老人家看不出鼠辈的心事,若真有心,光明正大来求亲又死不了!
马老大夫心疼小磐没有长辈做主,打定主意要替小磐好好寻摸。
要真没有合适的人选,不如不嫁人呢。
原本还担心小磐以后的生活,如今小磐收了许多学生,马老大夫是一点都不担心了。
老师有事,弟子代劳。
小磐教出的学生越多,未来越有保障。
马老大夫喝着茶,看着爬墙的狂徒低眉臊眼换了大门进来,恨不得用脸上的皱纹将狂徒夹死。
谷宏泰脸皮发烧,故作镇定说了来意。
小磐皱眉沉思,谷宏泰只当她舍不得那些小丫头,偷偷抹黑俞显:“俞大人其实也不会带孩子,那些男孩儿他就嫌太闹腾了,让他们在军营里打杂,再接回去一群小丫头,没几天他就受不了,早晚还得送回医馆来。”
小磐瞪他:“接走了还送回来做什么?你当我是那种小心眼的人,连好赖都分不出来么,你家大人可比你聪明多了!”
俞显要让收养的小丫头们正经上学,将来去考女官。
小磐跟在程卿身边那么久,耳濡目染,早就被程卿的思想给洗过脑了。
何婉还有自己的主见,不是程卿说什么就是什么,小磐完全是程卿的脑残粉,程卿有意或无意,说过的话,表达过的观点,小磐都记在心里呢。
俞显收养战争孤儿,若只为图名呢,随便给几十个孩子一口饭吃,又不是养不起,只有真的看重这些孤儿,才想认真培养。
一开始,俞显觉得学医是最好的出路,所以送小丫头们来医馆。
现在有了更好的出路,俞显马上派人来接。
小磐一点都不生气俞显的出尔反尔,她想到的是俞显这样做,说明朝廷选女官是来真的。
不是给皇帝选后宫,是选女官呀!
虽然只是在皇宫里当官,这也是顶顶了不起的进步嘛。
先在皇宫里当官,再然后,朝堂上慢慢就有了女子官员。
小磐盼望着这一天能早点到来,不仅是天下的女子们多了一条奋斗的出路,程卿女扮男装,如履薄冰的仕途,也能迎来新的开篇。
“走,随我挑人去!”
小磐风风火火,带着谷宏泰进入教舍。
“有几个小丫头学医挺有天赋,但我估摸着她们是脑子聪明,学医快学其他也不会慢,留她们在医馆不一定是好,得问问她们自己的意见。”
小磐嘴里念叨着。
谷宏泰跟在屁股后使劲点头,小磐说啥就是啥,小磐说月亮是方的,那就必须是方的。
……
发生在西北的事,也发生在苏杭。
洗尽铅华的名妓,成了绣庄的老板,绣庄里养着一群小丫头,有人疑心是养大了当瘦马卖掉,每次红绡都想与人争吵个说法,被诗诗拦住。
到底是出身贱籍,哪怕金盆洗手改头换面,心中也是没有底气的。
嘴长在别人身上,随他们说吧,诗诗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遴选女官的皇榜贴在了城里,诗诗的心砰砰跳:她和红绡是不能去选的,收留的小丫头们未必不能呀!
第787章 :今非昔比的笑
“小姐,您在笑?”
到了南方,主仆俩的日子可不如诗诗以前在青楼做名妓那会儿了,没有了大笔收入来源,收养的小丫头们没到能干活的年纪,反还要往绣庄里贴积蓄,自然不能像从前那般奢华度日。
从前诗诗头上的珠钗,身上的绫罗,哪样不是最好最时兴的款式?
如今倒把过去的奢华舍了,荆钗裙布,就似一普通的年轻妇人,眉宇间的姝色,还能一窥昔日的名妓风采。
诗诗懂琴棋书画,尤擅琴艺,却从不教小丫头们这些。
她教小丫头们识字,让她们学刺绣,希望她们将来能正正当当嫁人生子,不要再沦落风尘。
这些小姑娘,都是诗诗救下的。
如果诗诗不救,她们就要被亲人卖进青楼,若干年后再重复诗诗的老路。
一间绣庄能养活这么张嘴,多亏诗诗长袖善舞,能放下身段讨好有钱的女客。可恨还有人背后造谣,说诗诗收留这么多小丫头,是在培养瘦马。
呸!
红绡替自家小姐不值。
真要是养瘦马,主仆二人的日子就好过了,诗诗小姐也不必精打细算过日,养瘦马可是一门赚钱的生意。
红绡的脾气到了南边也没改,因为别人的诋毁,甚至比以前更尖锐。
难得见到诗诗笑得这么高兴,红绡的声音也不禁柔和下来。
“红绡,我自是在笑,我忍耐不住心中的喜悦。”
诗诗把皇榜的内容说给红绡听,“大家的好日子要来了。”
红绡不懂,诗诗也不奢求她能懂。
只是遴选女官的考核内容让诗诗犯愁。
诗诗能教绣庄的小丫头们识字,却教不了四书五经,如果错过明年的机会,不知要过多久才会再次遴选女官——由她自己教,终归是不行的。
诗诗决定请个夫子回来开蒙。
没想到城里稍有名望的教书先生都不愿来,哪怕诗诗给的束脩够丰厚。先生们忌讳着外面的传言,不想自污名声,而且教一群小丫头们四书五经,是浪费他们的时间,小丫头们又不可能科举扬名!
“为了遴选女官?”
一个夫子说了实话,“皇榜是说了有这么一回事,但那都是给贵女们准备的名额,权贵之家把女儿送进皇宫当差,所图何事大家都知道,你还是不要白费力气了!”
就算苏杭有小娘子能通过女官考核,那也是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从小就识文断字,而非一群养在绣庄里的小丫头。
拿什么和人家比呀,比家世是天差地别,比学识也比不上。
进皇宫当伺候人的宫婢差不多,想做女官……夫子摇头,觉得诗诗是在异想天开。
如果是从前,诗诗转身就走了。
但现在她不能走,她的身后可是还有一群小丫头的前途。
夫子说的可能是实话,诗诗领了夫子的好意,却不认同夫子的判断。
“先生,奴曾听说人定胜天,连试都不试,先生又怎知奴家里的一群小妹们无人能办到?寒门能出贵子,为何就出不了贵女!左右不过是一两年功夫,先生就当做做好事,为她们开蒙了吧。”
诗诗福了福身,诚恳相拜。
打动夫子的,不知是诗诗的倔强,还是重金相聘的诚意,这位夫子最终被诗诗请回来了绣庄。
外面的人说诗诗在养瘦马,夫子到了才发现,绣庄后院住着的一群丫头,小的才几岁,大的却有十四五岁,把千字文都已学完了,这些小娘子有的性格活泼,有的害羞内向,却都不见轻浮。
个个都正正派派的,每日所学的东西和瘦马根本不沾边,可见外人针对绣庄的指责都是信口开河。
也对。
如果绣庄的主人在养瘦马,那些有钱的女客们路过绣庄都要绕路走,又怎会来光顾生意?
针对绣庄的谣言,更多是同行的诋毁。
绣庄的主人是个年轻妇人,在当地没有根基,想立足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呀。
以这年轻妇人的姿色,不管是什么来历,哪怕出身贱籍呢,若肯委身给富商做妾,本不需过得如此辛苦……这妇人选了一条比以色侍人更难走的路,夫子倒有几分敬佩诗诗的心气儿。
罢了。
束脩也拿了,不管是教男学生还是一群女学生,都尽力而为,绣庄主人能不能得偿所愿,就要看这群女学生能不能体会其苦心,是否够努力,是否有读书的天赋了!
夫子肯认真教授学问了,诗诗十分欢喜,红绡虽不懂太深层次的事,但诗诗高兴了,红绡就高兴。
唉,夫子都请来了,要学就学吧。
虽然花费多了些,红绡也不好计较。
她与自家小姐来到南边,本就是要与过去的生活做割裂,能做点好事,不枉程大人冒险救她们一场。
听说程大人还在西北做官呢。
红绡都不止一次看见程卿和孟怀谨同出同进了,萧云庭请诗诗弹琴,柔嘉请诗诗弹琴,这两次程卿和孟怀谨都同行,可见二人的交情有多么深厚。
孟怀谨登基,程卿可以不留在西北的,却没那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