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如你一老七小全靠我-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情况,沈依依倒是没什么想法,不是她心大,而是她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这是怕了?有什么可怕的,要我说这次的事儿之后,咱们这里才安全呢,你想啊,有了这次的突然袭击,守备营的人能放心?必定是要挪移过来一部分人的,而且最起码要二三百人,不然怕守不住那山道不是。再有烽火台,必定也要多建几个,如此又是好些人,增加了这么些兵丁之后,城门守卫的县卒想来也会增加一些,有了这么多人看守,怕是小偷小摸的都能少上不少。”
沈清明听着沈依依这话,也跟着点头,
“也是,换成是我都知道,凡事儿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第三次,也会担心那边再闹过来,更不用说那些官了。毕竟破城了,他们可没个好。”
说到这,沈清明倒是又起了说古的心思,冲着几个孩子说到:
“若说咱们这里,那已经是够安生的了,若是那边境靠着大草原的,那日子才叫一个苦呢,种点地一到秋收的时候,就有对面的过来抢,十次里哪怕在本事,也有三四次会被人夺了去,你说,这日子可怎么过?再有那些地方的城池多是兵堡,男多女少,娶个媳妇都不容易,好些四五十才能娶个寡妇过上几日舒心日子,香火能不能传下去都保不准。还有……”
还有的事儿有很多,沈清明许是将这当成了教育孩子知道世事的一种方法,说起这些个,那一说就停不下嘴,直直的说了有大半个时辰,就差没连物价都给掰碎了分说,听得屋子里的孩子近半都懵呆了。
大些的多少还能听懂这里头的事儿,可那几个小的能知道啥?只怕是三五天之后就全忘了。可即使如此,沈清明也没漏下他们,这心思……
“都记着些,太平不容易,要珍惜这好日子,努力过活。”
对,太平是不容易,可你这么絮叨,多少是因为怕再有这样的事儿,自己有个万一,以后孩子们不懂吃亏?这拳拳之心虽没说出口,可沈依依心下却已经体会的很深了。看向老头花白的头发,眼睛不禁有些发涩。其实老头心下也怕的很吧。怕城破,怕敌袭,怕好容易攒下的家业到头来一场空,怕这世道艰难孩子们存活不易……
“该做饭了,爷爷,明儿再说吧,对了,今儿吃羊肉吧,早上西市肉铺上了好几只野山羊,肉可嫩了。”
“哦?这几日还有人打猎?守城不累吗?”
“是守备营的人巡山的时候猎的,听说有足足十来只呢,他们自己吃了些,剩下的就卖了换钱呗,这天气放上一日那肉就不鲜嫩了。”
“嚯,他们这还挺本事啊!”
许是看出沈依依的意思,沈清明顺势就收了唠叨神通,转向吃喝八卦上了,这配合的沈依依心情也松散了几分。
不过这好心情只保留到了第二日早上,因为简放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他的奖赏消息。
“二百五十两?你挣得倒是挺快啊!”
明明自己一直比简放挣得快,可不想一个不小心就让他反超了!丫丫的,难道衙门给赏银也讲究个重男轻女不成?要是那样,她可要发毛的。
“我那不是伤了两处嘛,这就多了一笔养伤银子,再有阵前斩杀两人又是一笔,支援守备营又是一笔,守关又是一笔,可不就是有了这么多。其实若是能去送俘虏,那银子还能再多些,可惜我到底伤了腿,这活计是不成了。”
就这数字,人简放还不满意呢,毕竟这些银子还不够县城买铺子的。简爷爷老早就在着急了,他家如今家业比沈家少不少,即使将来沈家兄弟多,分家了之后必定会摊薄些,可就现在来看,却明显有些不如,这让简爷爷压力很大,生怕让人说他们家占了沈家便宜,丢了男方的脸。
沈依依没往这些上头想,只是一听简放提起他的伤,皱起了眉头关心起来。
“你这伤大夫怎么说?可要紧?”
“没事儿,最多半个月就能好,都是皮外伤。”
那伤口处肉都翻出来了,还说什么皮外伤,沈依依感觉这人怕不是木头做的,都不知道疼。随即又想到这年头的消毒什么的,好像有些不靠谱,忍不住又问:
“这几日可有发烧什么的?如若是有,可不能大意,那些滚浓后烧没的可不在少数。”
“放心吧,这个我懂,真没事儿。再说了,衙门捕快班的刀伤药自来就是不错的,这次还有守备营的军医帮着检查,没那么倒霉。”
对,在古代外伤引发的各种病变,导致的死亡在这些人看来那就是命不好,倒霉的。没几个会去细想细菌什么的问题,这是时代的局限。而沈依依即使知道,也不能轻易揭破,因为她的身份只是半个道士的孙女,能懂点药材,都是因为生活所需,采药时间长了,又有爷爷道观生活经历的缘故。在没有医术传承的情况下,想突然发明个什么,发现个什么,那真是有些找死。
所以迟疑了好一会儿,沈依依才小心的半遮半掩的说到:
“我听人说,伤口清理的越是干净,这后头愈合就越是容易,你真清理干净了?这可不能马虎。”
听着沈依依如此的关心,简放心花都要开了,笑眯眯的秃噜了一下外头不怎么知道的小道消息。
“干净,绝对干净,用的是兵营的法子,用盐水洗的。听说这法子外头人都不敢用,也就是兵营里,不缺好盐。”
妈呀,这可真是够狠的,盐水?怕疼些的能直接疼死。就这居然还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也是,这年头的盐可未必都干净。掺杂砂石什么的都是常态了。
不过听说用了盐水,沈依依的心倒是真的放下了。与此同时对于沈清明说的太平不易,越发的赞同起来。这年头打仗人员折损有近半都是死在战后重伤不治上的,可见战争的残酷,守护太平的代价真的都是用人命填出来的。
“对了,大丫,你的银子你爷爷准备怎么用?”
“啊?应该是买铺子吧,毕竟收租容易些。对了,你家呢?你这有什么想法?”
沈依依半点没管的太宽的意识,这问的,就像是要当简放的家一般。而简放看她这态度,心里也乐滋滋的,觉得这是沈依依不拿自己当外人的意思。也就是这年头没有什么舔狗的说法,不然简放绝对够的上。
“我爷爷想买地,那不是有些人家要搬走嘛,空出来的地可不少,最小的都有三四十亩,多的一二百亩的都有。”
哎呦,这可是个大消息,铺子什么的,怎么也没田地更让人感觉牢靠。不行这事儿得赶紧的和爷爷说,若是能跟上,不定家里又能多些田地了。
沈依依迅速的抛弃了简放,也不管人家站在院子里傻眼,冲着正房就喊了起来:
“爷爷,赶紧的出来。”
“怎么了?”
“那个……”
不能嚷嚷的人尽皆知啊,沈依依收敛了一下声音,压低了说到:
“嗯,简放来了,有事儿找你。”
找他?呵呵,谁信?反正沈清明是不信的,别以为他老了,眼睛就花了,那臭小子每次来,那眼神就没从自家孙女身上下去过。
傲娇的老头度着方步出来了,略斜的眼神一扫,咦,这小子楞住了?那可能还真有事儿,不然不至于被吓着!看样子是好事儿!
人精子沈爷爷瞬间上线。
第88章 。 买,买,买 没有什么比买地更能让沈清……
没有什么比买地更能让沈清明激动的事儿了; 瞬间那什么铺子就被抛到了脑后,拉着沈依依和简放两个小跑一般的进了堂屋,询问起了细节。等着知道这是因为大户人家搬家引发的; 沈清明眼睛都亮了。
“这些大户人家的地那都是一片一片的; 而且还多是上等地; 这样的地咱们许是没什么争夺的可能; 可有了这些鱼饵,想来上次衙门抄上来的那些中等分散的地就没什么人多上心了,咱们的机会来了。”
看,姜还是老的辣吧; 人家听了这消息,第一个反应不是直接冲着好的去,而是想做一个渔翁; 乘势在后头捡便宜。
“我爷爷也是这么说的,所以这会儿已经去打听消息了,想知道那些人家放出来的地有多少; 顺带的还让姑父去了衙门,想让王捕头想法子将那些抄家的地发卖的事儿压一压,想来晚上就能有消息了。”
“对对对,还是你爷爷脑子快,确实要这么来。”
说到这儿; 沈清明已经没工夫管找上门来的臭小子怎么和他家孙女对眼了,一个转头就去了自己的屋子里; 翻出了家里的钱匣子,放到了简放的面前。
“这事儿要速度的办起来。中下等的地多是五两一亩,按照八折的规矩,那就是四两; 中上等的,六两一亩,八折就是四两八钱……这银子你带着,虽说不知道那些地最后按照什么等级发卖,可咱们总要做最高的打算,这250两怎么也能买上50亩。剩下的正好支付地契银子。简放你拿着,你爷爷去衙门办的时候,顺手帮咱们家也办下来。”
沈清明十分的果决,知道这样的事儿这会儿就是抢速度。毕竟只要脑子不笨的,稍稍用心过来就能想到,到时候衙门里想占这便宜的人恐怕不在少数。而那些抄家的田地毕竟是有限的,不过是不到三百亩的样子,狼多肉少之下,就看谁手快了。
所以他连着自己出面都省了,直接托给了简放,想这他们家一老一小两头并进必定比别人家更容易些。
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想,到了晚上简苍头就领着简放送来了地契,还是一脸庆幸的模样。
“好在我听了简放这小子的传话,速度快了一步,不然啊,沈半仙,这事儿可就没咱们两家的份了,你道如何?不过是一炷香的功夫,那些地就全卖空了。好些个没赶上趟的这会儿正一个劲的后悔,埋怨自己让那些上等地晃花了眼,漏了这么一桩好处呢。”
捡了便宜的简苍头庆幸中还带着几许嘚瑟的模样,让沈清明看着就感觉碍眼,可偏偏这次的事儿全托了简家爷俩才办成的,他想怼几句都感觉有些说不出口,只能生生的忍了下来,放任简苍头招摇。
“那你家这次买了多少?就简小子这本事,你藏的银子怕也不少吧。六十亩?还是七十亩?”
“五十亩。”
“咦,怎么,可是银子不够?不该啊!”
“银子倒是够,七十亩不成,六十亩还是可以的,可这事儿咱们总不能做绝了不是,两家加在一起一百亩已经很打眼了,若非我这选的是清水镇刘家村的地,瞧着不如县城周围的显眼,那些个没买到的,还不用眼睛吃了我?”
简苍头虽然在熟人面前爱嘚瑟,可在外头却相当的低调,做事儿更是从不爱出头,这次若非是因为机会难得,又是为孙子攒家业的大事儿,他怕是连五十亩都未必会插手,能抢个三十亩都未必。
“段老大和王捕头也跟着买了,也都是五十亩,这么一算计,咱们这亲戚道里的几家就去了六成多,这样的大便宜已经够刺眼了,可不敢在多,怎么也该给别人留几分不是。到底这一场战事下来,得赏的人家不少,手里都有钱。”
对,关键是这个,若是别家没钱,他们有那买多些也就罢了,反正没便宜了外人,衙门里的人心里也能过得去,可这一个衙门里的人争抢那就不成了,得罪的人太多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就是这,也是有消息说,那富户放出来的田地足有五百多亩,价钱也比市价低些,我这才敢这么下狠手,不然即使你给的银子再多,我也不敢,怕是要做主减上一半才行。”
“五百多亩?这是要走几家啊!”
对于什么做主不做主的,沈清明没什么反应,他敢将银子给简放,那就是将这个事儿全托出去了,暗地里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能办成最好,办成一半也能接受,哪怕是不成呢,也没二话。
倒是这一下子富户放出来这么多地让他有些吃惊,感觉很不好,感觉好像繁花县一下子会败落了一般。
“走了四家,就这还是这几日的,过上几日不定还有呢,而这些走的人家里,三户是直接全卖了,还有一家许是想留后手,所以只卖了一半,不然这数字还要再上去些,怎么也能有六百多,七百亩的样子。”
“这些人家家底可真不是一般的厚实,嗨,这些人也够狠,这可都是几代人的家业,居然也舍得下。”
“可不是,都是自开国就落户的老住户了,说来他们祖上哪个容易了?不都是靠着苦熬攒起来的?一代攒下个一二十亩,这么百来年下来,才经营下了这么样一二百亩的地。再有那一家五六个的铺子,才当起了富户。这一下子重新去府城开拓,还不定成什么样呢。怕是要没落几家喽。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要是有个万一……还不如卖了,这样的人家,若非这一年千百两的出息,那样的富户体面那里撑的起来?比不得咱们光棍,赌得起。唉,咱们啊,不知道攒到什么时候,这家业才能有这样的阵仗。”
说着说着老头忍不住又酸了起来,都一样是繁花县的驻地户,和这些人家比起来,他们这些人,日子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咳咳咳,这个自己心里吐槽就好,说是不能说出来的,不然这打击面太大,连着地底下的祖宗都一并给埋怨上了。
他这话沈清明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应和了,心里多少也跟着感慨了一下。不过他到底对消息更热衷些,所以转过话题继续问到:
“一家五六个的铺子都放出来?那真是要全清空了,这般的不看好这地方?”
“也未必是不看好,只是怕死怕事儿罢了。同时也是怕衙门,旁的不说,你想想这一二年连着几次衙门组织筹集银子的事儿……这是怕被当肥羊,在府城有后路的情况下,索性一股脑的撤离也算情有可原吧。只是这一下子县城三成的铺子都要易手了,这价格怕是也不会高了去。我看啊,衙门里不少人都心动了,有些个家里人丁少的,对置办田地不算热衷的,怕是会买了去,毕竟衙门里的人收租子容易,不怕人赖账。”
这话吐槽的,简放脸的有些黑,这话啥意思?说他们衙门里的人强硬狠毒?还是说他们狐假虎威?爷爷唉,你自己也是衙门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