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仵作王妃-美人红妆案 >

第27部分

仵作王妃-美人红妆案-第27部分

小说: 仵作王妃-美人红妆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低头,暗叹道,他肯定又嫌弃自己邋遢了。虽然她早起时,也用过他给的口脂,可一天下来,口脂早就被她吃下肚子了,哪里能润泽一整天?
  她扯了扯唇,将尸单放在桌上,说道:“殿下,这三名官员的尸单没有问题。”
  他愣了愣,目光微微恍惚,似乎无意识地从她唇上掠过,轻轻“嗯”了一声之后,点点头。
  她慢慢地站直,背脊有些僵硬,见他依旧伏在案几上借着灯看书,一时不知该走还是该留。
  琉璃盏,水晶灯,烛影摇红,照得一切事物美好又温存。都说灯下看美人,会越看越美,此时她看着宁无忧,便觉得琉璃水晶之下的他,极其的美。眉如剪羽,眉宇凝绝沉化,灯下悄然流转,如墨玉生辉。连平日里冷漠淡然的脸,也变得柔和起来,光影勾勒,阴翳下,唇角似乎轻扬,扬起一弯好看的弧度。

  ☆、几回魂梦

  她暗自叹口气,她和他相比,就好比一块石头遇上了美玉。唇上带着血的咸腥味,唇角被撕裂的地方还有些刺痛,她又忍不住用舌头舔了舔,同时目光轻轻一瞥,刚好见他抬起头来,他深眸注视人时,静若深渊,让她心头微微一颤。
  他微微眯了眯眼,有些无奈还有些愠怒地看着她,“木梓衿,难道你就不知道该如何做个女人?”他放下文书,起身,走到她身前,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说道:“穿上女人的衣服也不像个女人,也应该学学女人爱惜自己吧?”
  这是在骂她还是在骂她?
  她向后退了一步,“王爷,我从小就被当男人养,我以前都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男人!”
  他一梗,狠狠地看了她一眼,想要说什么,终究没开口。似乎又想到什么,说道:“你前段时间,说月钱不够?”他又坐回案几前的软座上。
  她不由得跟着他走了几步,到案几前才停下,“您愿意给我涨月钱?”
  他只是随手翻着书,外间,红袖端了他每晚都要喝的粥来,“王爷,夜宵做好的。”
  “嗯。”他依旧注视着手上的书,“放在那就好。”
  红袖恭敬谨慎地退了出去,木梓衿立刻又问道:“王爷,您刚才的意思是……”
  他握住书的手微微一顿,又继续拿起笔细细的书写,似乎漫不经心地问道:“你下午去哪儿了?”
  “我去了贤王府。”她心头转了几个弯,但是依旧老老实实地回答。
  “去做什么?”他问道。
  “贤王病了,我去帮他看看。”她应答如流,“我好歹也是个郎中。”
  “郎中?”他抬头戏谑地看了她一眼,“以骗术为艺术的郎中?”他勾了勾唇,又问:“怎么看的病?”
  “把了脉,开了药方。”她煞有介事地说道,“我也是有医术的,把脉开药方还是会的!”
  “什么病?开的什么药方?”他蹙了蹙眉,目光如针一般,从她右手指尖上一掠而过。
  “贤王就是吃了人肉之后犯恶心。”她说道,“他嫌弃自己肚子里有人肉,所以觉得膈应。我就给他开了腹泻的药,三天之后,他肚子里的人肉就可以排干净了。”
  那双剪羽般的眉突然拧得更紧,他重重地放下手中的书,冷声说道:“你敢给贤王吃拉肚子的泻药?”他闭了闭眼,似乎是对她不忍多看,“我真是……真是没见过你……这样的人。”
  “以前没见过,现在见过了嘛。”她低头噘嘴低声嘟囔,“好歹骗了一千两银子。”
  “嗯?”他又放下书,“什么一千两银子?”
  “呃,是诊金。”她说道,“给贤王看病,一千两诊金。”
  他脸色突然阴沉了下去,又慢慢低头,拿起刚放下的书,冷冷一笑。
  她怔了怔,不明所以。稍稍上前了一步,试探着问道:“那王爷刚才所说的,涨月钱的事?”
  他不再抬头,淡漠的声音拒人千里,“你不是已经从贤王那里得到了一千两吗?想来,是不需要我给你涨月钱了。”
  他眉头又蹙了蹙,说道:“楚王府之中,每个人的每一分钱,都必须来得正当。下人不可私自收受他人钱财,否则可逐出王府。”他淡淡地说道,“所以,你最好将那一千两交给出来。”
  “还有这规定?”她咬牙,“我不是私自收受钱财……”
  “木梓衿!”他声音沉下去,“你是楚王府的人,就算楚王府穷困潦倒,你也要必须跟随楚王府饿死街头,而不是去拿别人的钱,你可明白?否则,我只会怀疑你对我的忠臣。”
  她一梗,拿了宁浚的钱,已经上升到对楚王的忠诚上了。楚王富,则她富,楚王穷,则她穷。她就是富死,或者穷死,也只能与楚王有关,而不能与他人有关?这就是楚王府的忠诚界定吗?
  识时务者为俊杰,查清付清死亡真相,为父报仇,洗清自己的冤屈,岂有什么不能忍?
  她慢慢的从怀中掏出一千两银票,放在案几之上,恭恭敬敬地递给他。
  他抬手收好,又低头看书。
  她盯着他看了许久,微微躬身的腰有些酸痛,深呼吸了几口气之后,她才按捺下即将喷涌而出的怒火,急忙退了几步,躬身行礼,咬牙道:“奴婢告退。”
  她怕自己要是不快些出来,就忍不住怒火。木梓衿,可以夺其志,甚至可夺其命,但是最讨厌的就是夺其财!
  她气愤地回到自己房间之中,躺在床上脑海放空,不由得想起白日里遇到的教坊一行人。那京城教坊四绝倒是其次,主要的是孙婉。孙婉明显是在说谎,她说她是蜀地人,可并不是蜀地的口音。
  这京城之中,各地人齐聚,甚至有四海番邦的商人,能遇见形形□□的人,蜀地人也不少,尤其是西市之中,各地商人小贩聚集,曾有蜀地的变脸的人在西市中唱戏,那特殊的口音说起京城话来,总感觉难忘。
  而孙婉……
  算了,这些都不是她考虑的范畴。她吹灭了灯,翻了身,找了个舒适点的睡姿入睡了。
  ……
  自楚王从苏州回京,除了在朝堂之上见人,便一直没接待过端王和贤王以外的人。自从在平安侯府揭发人肉案子之后,京中的官员就更加不会轻易来楚王府。
  入夜之后,屋外柔风如纱,带着春晚旖旎温柔。伴着深夜鸟啼,渐渐地远去。
  木梓衿听见潺潺水声,如纱一般拂过脚底。她微微垂首,青丝随风飘过眼前,翦翦目光见脚下潺潺流水,如纱般拂过脚底。水中清荷娉婷而举,莲蓬硕大累累。
  她扬起脚,再重重踩下,踩出层层水花,水花滴入莲叶之上,如珠落玉盘,晶莹剔透,在莲叶上翻滚几圈,滴入水中。
  “梓衿,又调皮。”
  她听见身后又温柔宠溺的责备声,还有轻柔淡然的笑声。她撩起裤腿起身,一转头,日光正照在她脸上,也将一池的清荷照得通透碧绿。她眯了眯眼,日光氤氲之中,眼中是一片绮丽陆离的红青相交,煞是好看。
  在这样朦胧剔透的光影之中,她看见父亲站在身后,轻薄干净的青衫,一丝不苟的青丝以玉簪束好,俊朗容颜带着清俊温柔的笑意,风神如玉。
  她看见父亲身旁的母亲,一身青色衣裙,随风轻飏,如水温和的目光深深地看着父亲,伸手为他将被风吹乱的腰带系好。
  “哎……”她看见父亲摇头,对母亲说道:“咱们梓衿是个女孩儿,却偏偏没生个女孩儿的样。”
  “那又如何呢?”母亲低头轻笑,“男孩儿像你。”
  父亲看了她一眼,审视又带笑,又转头看着母亲,“还是更像你。”
  “她更像他外祖父。”母亲走过来,将她从水边带远了一些,顺便见她随手采摘的莲蓬一一捡起来。
  提到外祖父,父亲的脸色似乎微微沉了沉,看着母亲的眼神带着愧疚,“阿梓,若非我只是一个太医院正,我定会为……”
  “我嫁给你,不是因为你的身份。”母亲用莲蓬敲了敲父亲的头,“别说这些胡话。”
  父亲温柔一笑,“可惜梓衿是个女孩儿,若她是个男孩儿,我就让她去考取功名,然后为岳父大人洗清冤情。”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母亲摇摇头,伸手来拉住她,母亲的手很软,很灵活,只是常年拿刀解剖验尸,骨节有些粗大,但是将她的手包裹在手心里,温暖又熨帖,那种暖和柔,轻轻地包裹着她,让她安心又幸福。
  “既然已经离开京城,已经离开朝堂,我便不想让我们任何一人卷入其中。”母亲坚定地说道,“我父亲……自有他的选择。以后我们就在宜水镇,哪儿也不去了。”
  “好,哪儿也不去。”父亲拉住母亲的手,带着她一起回去。
  风起,吹动满池莲叶层层叠叠舞动摇晃,木梓衿转头看得出神,再一转头,父亲和母亲的身影已经走远。那琉璃般璀璨剔透的光影之中,看不见了他们的身影。
  心头一骇,她立刻拔腿追上去——“爹爹!娘亲!”
  “爹爹!娘亲!”木梓衿从床上惊坐而起,伸手想要抓住眼前的残景,却发现只是一场美好的幻梦。她微微喘息着,发现脑海之中那美好的场景久久不去,萦绕在心头的思念慢慢地膨胀,慢慢地填满了心头。
  几回魂梦,几时梦里相逢?
  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她跟随宁无忧忙碌、破案,让自己变得劳累充实,便是不想让悲痛侵蚀了自己,蒙蔽了自己。可在夜深时,总会想起过往。
  这么多日子过去,这还是她第一次梦见父亲,竟然还梦见了母亲。
  母亲去世之后,父亲一夕间白头苍老,日日思念母亲。若非自己,父亲怕是早就追随母亲而去了吧。虽然父亲去世得突然,可如今,黄泉碧落,他和母亲相逢,怕也是幸福的。
  窗外暖风轻送,正是阳春深夜好时景,月缺星朗,花木复苏,良辰美景,不过如斯。
  她又慢慢躺下,薄衾难耐,一身冷汗浸骨,她伸手到被子外,摸了摸被衾,勾了勾唇,笑得有些苦涩。
  宁无忧原本要给她涨月钱,可是因为她无缘无故拿了贤王的一千两,让他觉得自己对他不忠,所以不但没给她涨月钱,至今为止,她还是王府的初等侍女。不过,这样的薄衾,也比过往自己睡得如铁板一样的被子好很多。

  ☆、夜诉交心

  深夜最容易放松,脑海也最容易被杂念惊扰。刚才梦里的场景一遍一遍地在她脑海中浮现,她终于还是难以入眠。
  睁大了眼睛,看着晦明晦暗房间之中简单家具的峭楞轮廓,无意识便想起母亲和父亲的对话。
  她的记忆,要从宜水镇开始。宜水镇的街道,宜水镇的人,宜水镇的一切,人生过往十几年,都与宜水镇有关。可为什么,在父亲的话中,却提到京城?她一直以为,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宜水镇人。还有母亲所说的外祖父?
  从小没有见过外祖父,就算是已经去世,母亲也从来没有带她去祭拜过。
  此时回忆,才惊觉,自己的父母,身份好像都是一个谜团。
  窗外有风吹过,穿花拂叶,一如刚才梦里的风声。她终于彻底失去睡意,掀开薄衾,披了外衣,走出了房门。
  月缺星朗,参商疏离,疏影重重,横斜清浅,印象中的王府,此时更加的沉肃安详,雅致古朴。一如宁无忧那人,沉静时,静若寒渊,锋芒时,利如剑刃。
  这些日子,他看似什么都没做,可这京城之中,自“无头鬼案”到顾家“分尸烹煮”案起,格局已经在发生变动。
  她没空去想这些,只是又想起那日破了“无头鬼案”之后,自己和她也在这九曲回廊之上走过,便下意识想再走一遍。也许是想沿着他的步伐,这样才觉得自己更加有依靠。那日元宵彩灯,璀璨熠熠,今日,不过几盏疏离昏黄小灯。
  远处巡逻的人提着宫灯走来,似乎是发现了她的身影,远远地低声问道:“木先……红线,夜深露重,为何在此行走?”
  她一愣,见来人是纳兰贺,心头微微一松,他还是习惯叫自己木先生。她走过去,看着他,说道:“睡不着,起来……看星星。”
  纳兰贺恭敬点头,将手中的宫灯给她,“夜黑,姑娘提着宫灯吧,照着路。”
  “谢谢。”
  纳兰贺谦逊一笑,温和又得体。在他身上,似乎找不到任何瑕疵和缺点。她看着他离开之后,她疑惑地想,纳兰贺是宁无忧的贴身护卫,他此时出现在她面前,才是奇怪吧?
  不知不觉,提着宫灯,走完这回廊,回廊尽头水榭暖阁,泉水琮琮。
  她停住脚步,远远看见那水榭暖阁之中,有灯如豆,她记得自己第一天来王府时,那水榭暖阁之中,便是有灯如豆。她盯着看了会儿,还是不打算过去,提着宫灯转身便要走,身后的光线突然明亮起来。
  “既然来了,怎么不多留会儿?”宁无忧的声音传来,听不出情绪。
  她转身,看见他一手提着宫灯,宫灯氤氲朦胧,照亮他脚下一隅,还有轻垂轻薄的长衫,月白的长衫虽然简单,可裁剪得很是修长挺拔,腰间随意系着九转玲珑紫玉,外边披着一件貂裘大氅。
  如果不多和他相处,看到他这身穿着,怕是很多人会以为他是这京城之中,声色犬马、耽于享受的富家风流浊世公子。
  “王爷。”她连忙要行礼,他轻轻抬了抬手,示意免了。
  她静静地站了会儿,两人相对无言,一时有些尴尬。她避开他的目光,说道:“王爷,还没睡?”
  “如此良辰美景,本王却睡不着。”他说道。风起,吹动他身后帐帘,将水榭暖阁之中的光遮遮掩掩,时明时暗。
  “好巧,我也睡不着。”她低声说道。
  他看了看她的脸色,再看了看她身上单薄的衣服,又转身走进暖阁,说道:“既然如此,进来坐坐吧。”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他走了进去。
  这水榭之上的暖阁较小,四周垂着厚重帷帘,挡着夜风。中央放着一张矮桌,矮桌旁一张席居。他走进去,将宫灯放在桌上,自己席地而坐。
  “这水榭暖阁,原本是没有门窗墙壁和帷帘的,都是我后来让人加上的。”他说道。
  “哦。”她站在矮桌前。
  “坐吧。”他说道。
  她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