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人宠妻手册[快穿]-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博彦倒是根本不介意这个丫头给谁,“姑姑,之前是我做错了事,没能抵得住诱惑。我……我是没意见,就怕阿言嫌弃芝兰……”
芝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尖叫道:“表少爷,千万不要把我送给言少爷啊!表少爷,我是你的人了!你不能不要我!”芝兰这才惶恐起来,在乡下,当丫头的给少爷做通房也好做妾也罢,不算是丢人的事;可若是被破了身子没人要,那才是最要命的事。那是要被人用唾沫淹死的,娘家人也绝对不会认自己。尽管当初是她们卖了自己给母亲换治病的药;这么多年又一直用她的接济。
董氏现在倒是嫌恶上芝兰了,才伺候博彦几天?就口口声声说是博彦的人了?还学会爬床了!幸亏阿言是个正的,不然也被拐的坏了!
董氏先是命人把芝兰带了下去,关到房里看管起来。接着并不敢直接去跟李言说,他从小到大霸道惯了,什么都要独占着。要是让他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通房丫鬟,和他最看不顺眼的表哥在一起了,还不闹翻天?
这样想着,董氏走进了李蒙堂的书房,打算先同老爷商量一下。
哪知李蒙堂一听说这时候,直接砸烂了一个茶杯,骂道:“荒唐!这叫什么事儿?”
董氏以为李蒙堂是老古板心思作祟,于是上来安慰道:“我知道让咱们儿子捡个不是清白身子的丫头是委屈了,可……这不没办法了吗?要不,我再跟儿子说说,给他找个更漂亮的,说不定见到了就不闹着要芝兰了。芝兰既然已经跟了博彦,就给博彦吧。”
李蒙堂气得直跺脚,“我说的是你,你糊涂啊!咱就这么一个儿子,虽说李家不是大户人家,只是个乡绅。可好歹也是耕读传家的体面人家。你还嫌他不够荒唐?他有今天都是叫你和雅萍两个人给惯出来的。要是信我的,一直严厉教导好好念书,哪里会像今天这副样子?你再给他塞个通房,那镇上好人家的闺女谁还愿意嫁到我们李家来?你以为我们这样的人家放到镇上、县里、城里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也就你,成天把自个儿儿子当个香饽饽!”
董氏没想到挨了丈夫劈头盖脸一顿骂。
“还有,你那个侄儿,你长点心吧。我这些日子观察着,这不是个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好的孩子。刚才在书房我和阿言聊了,阿言是个蠢的,心思单纯,没几句就被我诈出来了,是博彦怂恿他去的戏曲茶园,还让他去捧戏子。你没听那个戏曲茶园的白老板说吗?先前就见过博彦去!那博彦是故意想把我们儿子往坏路上引!”
董氏连连摇头,“不会不会,博彦不是那样的人,你别瞎想了。我们好吃好喝地待他,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蒙堂真是恨铁不成钢,“哎呦喂,你是真傻啊!怪不得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妇人之仁呢!你想想,我们就李言一个儿子,他若是一直这么不争气下去,待我百年之后,这个家会落到谁手里?雅萍现在一个人过,生的又是个丫头。阿言已经混蛋得十里八乡都没有人愿意把闺女嫁过来了,你年初的时候不也说,养这个儿子,还不如你那侄子。你还带着博彦去收租,让博彦学看账目,学做生意。这人哪,在利益面前就没有不自私的,况且跟咱们毕竟不是亲生的血缘!”
董氏听李蒙堂这么一说,这才有些隐隐地冒冷汗。
“那……那怎么办?这博彦的父母都没了,咱们也不能赶他出去啊,他能去哪儿?”
李蒙堂冷静了下来,拿出了一家之主的派头,“我想好了,不论这次是不是我们多心了。反正家里的生意和账目都不能再让博彦插手,我们作为姑父姑母给他吃穿,供他上学,今后再张罗个媳妇,就已经仁至义尽了。他不是爱念书吗?送他去外地上学,咱们给他寄钱就行了。至于阿言,当务之急是去镇上远的地方,给他说个靠谱人家的媳妇,把心拴住了。念书不念书的也无所谓了,平平安安的就行。”
从李蒙堂书房里出来后,董氏也下定了决心。回去就把芝兰做主给了董博彦,做了通房丫头。同时也收回了给董博彦看的账本和收租子的权力。
董博彦一下子失去了捞油水的来源,明白姑姑、姑父一定是对他起疑心了,顿时气不打一出来,而把这些都算在了芝兰的头上。一个没忍住,对芝兰动了手,这一动手不要紧,芝兰竟然小产了。
董氏这才惊觉,自己的这个侄儿,当真是个表里不一的人。赶紧依着老爷的意思,把董博彦远远地打发出去上学了。至于芝兰,经历了董博彦的事情,又没了孩子,娘家人又是那副嘴脸,便也心灰意冷,自梳起头来终身不嫁,甘愿留在李家当牛做马伺候夫人到老。
系统管家的提示音到了:【恭喜宿主为李家清除了一个祸害】
董博彦走了,李言也松了一口气,留着这样的毒瘤,将来只会把李家吃个干干净净。
第55章 地主家的傻儿子(8)
将董博彦打发去外地上学后; 董氏心里十分自责。因着博彦是自己的侄儿,当初也是心软; 看他父母双亡; 无依无靠; 这才好心收留了。没曾想竟然收留了一只白眼狼。若不是发现得早; 只怕将来后患无穷。
发生了芝兰的事情后,董氏更加警惕起来。儿子能在居心叵测意图爬床的丫鬟,以及戏台子上风情万种的小戏子引诱下,已然“守身如玉”; 那是李家家风正,祖宗保佑。可另一方面; 董氏也不得不多想:儿子都已经十七了,该不会是那方面反应迟钝吧?
总而言之; 替儿子找个妥帖的媳妇; 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这年月,找个媳妇不难,可找个好媳妇就难了。
在茂源村; 李家是个殷实的大户人家; 可放到镇上那就没什么优势了;放到县里,更是被别人比了下去。董氏划拉了一下自己的嫁妆,以及账本; 发现兵荒马乱的年月,绸缎庄的进项越来越困难,还受到了洋布行的挤压。种田这种事; 是看天吃饭的。逢上收成不好的年头,租子自是收不来多少。
李蒙堂和董氏心肠不算硬,对旱年、涝年收不上租子的佃户,也不忍心像有些地主一样死命逼迫,不给租子就逼出人命或者拿儿子闺女来抵债。再加上这些年,李言荒唐,早期也被败了不少钱出去。
合上账本,董氏深吸了一口气。在她看来,指望以儿子的相貌和人品吸引个媳妇来,还是指望家中的田产房产靠谱些。这时候坐在一旁纳鞋底子的雅萍开口了,“妈,您是不是为弟弟的亲事发愁?”
董氏叹了口气,“可不是嘛!若不是你爸非要他念学堂,这娃娃都能满地爬了。你说这在村里找吧,阿言先前那横行乡里的,不是我妄自菲薄,哪个好人家愿意把闺女嫁过来?这图咱们聘礼的,又大多是穷人家的闺女,家底子衬不上。”
雅萍细声细气地道:“爸让阿言念书,也是为了他好。我倒是觉得咱们可以从茂源村以外的地方找,这样听说阿言以前事的人就少了。要我说也不宜太远,免得不知根不知底,就在云山县城镇上找一个最好。况且现在弟弟也长大了,近来少惹事,也乖顺不少,咱们去跟媒人说城里媳妇时,也好说阿言在城里学堂念过书。”
董氏接着道:“说的那么容易,一时上哪儿找好人家去?”
雅萍因为早年经历的缘故,平时说不上几句话就脸红,于是微低着头柔声道:“我倒是听说过一户镇上章姓人家。章家当家的原是个举人,还没来得及做官,大清国就结束了。章举人气不过,也不肯认命,成天什么事也不干,就做着梦等大清王朝复辟哩。”
“这样的人也不少,可这眼看着都民国了,估摸着即便是皇上再重来,那做官也轮不着他了吧?这人若是什么事也不做,岂不是要饿死?”
雅萍忙道:“却是有个好太太,原也是书香门第人家的姑娘。如今章家就指望着章夫人的嫁妆活呢。章家有一嫡出小姐,是章太太生的,旁的还有一个庶出的儿子,三个庶出的女儿。”
董氏吃了一大惊,“就这样的家底子都经不起折腾的,还有四个庶出的孩子?”话音刚落,雅萍脸就红了,她也不知该如何跟母亲解释。不过读书人,尤其是穷酸秀才之类的,能力有限,谱就摆得很大。像章举人这样坐吃山空的,即便丢脸丢到祖宗那里要靠花妻子嫁妆过的,也要把一夫一妻多妾的梦继续做下去。
“那章太太和她生的女儿,人倒是极好的。我在夫家的时候见过,她家女儿似是与阿言差不多大,人品模样俱佳,知书达理,像她母亲。只是因为镇上不少人都晓得章举人的为人,都不愿与她家结亲。家底差的人家,章举人看不上,他还指望着自家闺女高嫁能依靠个好女婿呢;寻思把闺女嫁个岁数大的做官的填房,章太太又咬死了不同意。这不,岁数都要耽误大了。”
这下董氏反倒为难了。雅萍不会夸大其词,她说好的姑娘,一定是个好姑娘;可这家里,到底也是乱成一锅粥了。
见母亲还在犹豫,雅萍笑道:“妈,您不就想找个品貌好,能拴住阿言;又娘家不要过强压制阿言的人家吗?行与不行的,您先去看看章家姑娘便是了。”
董氏一听,觉得此话有理,于是便托了媒人同自己一道去打听。这一问才知道,人家现在城里相媳妇,早就不像以前那样,空凭媒人一张嘴了。女方也有相姑爷的权利!媒人一边说一边唉声叹气,直说现在自己的行当是越来越难办了。
还要相姑爷,那还了得?媒人得了董氏的大洋,也不含糊,打听到了那天来相亲的是章家姑娘,章家姑娘她娘和舅舅。这位舅舅,虽然也家道中落了,但不同于他姐夫那种自甘堕落好吃懒做。家里清贫,却也是个为人正直的教书先生。就章太太这么一个亲姐姐,章家姑娘这么一个亲外甥女,他姐夫对这母女俩不上心,他这个当舅舅的能不多费心么?
董氏急急忙忙地跑回家,跟李蒙堂这么一合计,果然李蒙堂也皱起眉头来。不是他自贬,就自家这傻小子,逢年过节连句吉祥话都说不利索,还相亲呢!对方那舅舅是个教书先生,三言两语的还不给套露馅喽!
树上的知了叫得人直心烦,李蒙堂擦了擦汗,计上心来,“你打听清楚了没?那章家姑娘是个不错的?”
董氏点点头,“姑娘没见着,人收在家里你。她母亲我倒是见着了,看起来的确是城里那种书香门第太太。”虽是城里人,打扮得也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可也看得出来那衣裳是半新不旧的了,还不若自己一个乡下地主婆穿得鲜亮,料子好。果然如雅萍所说,日子过得拮据。“喏,媒人特地送来的相片儿,回头还得给人家还回去呢。”
李蒙堂一看,是张全家福,站在边上稍微大点的姑娘果然是个清秀的。
于是便点点头,“若是章家姑娘的确好,咱就去见!有什么上不得台面的?嘱咐二小子到时候少开口便是,言多必失啊!”
这样想着,夫妻二人便各自负责开了。董氏负责给李言收拾出一身相亲的行头来,李蒙堂负责给儿子“临时辅导”相亲注意事项。
好容易放个暑假,一大清早的,李言就被父亲叫到了书房里,耳提面命地教育了一番。本来还在睡梦中没怎么醒,一听这约谈内容,李言顿时清醒了:原来是口传相亲秘诀啊!
李蒙堂板着一张脸,用镇纸敲了敲桌子,道:“你也老大不小了,我跟你妈给你张罗了一个媳妇儿。是个镇上好人家的姑娘,姓章。”
李言耳朵动了动,脱口而出道:“弓长张还是立早章?”
“立早章吧。”李蒙堂不假思索,接着猛地用镇纸敲了敲,“我让你好好听!你问的都是什么问题?”
李言灰溜溜地低下头,寻思道:我这不是得弄弄清楚,媳妇到底是不是章琬华么?万一弄错了,功课也不用做了。
李蒙堂当然不晓得内里的名堂,只瞟了一眼自己刚刚在纸上打下的草稿,沉吟道:“后天见着章家人,你知道要怎么说吗?”
“你好,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放屁!”李蒙堂一镇纸敲得李言手心火辣辣地疼。“你一个晚辈,见了长辈哪儿能这么说?”
李言捂着手心,怯生生地道:“爸,如今洋学堂里新见面的朋友都这么说。”
“你也敢和未来舅舅、岳母称兄道弟?”李蒙堂都快指到李言鼻子尖上了,“要作揖,跟我做跟我说,要说‘小生李言,字慎之,这厢有礼了。’,记住没?”
“小生李言,字慎之,这厢有礼……记住了。”
“今日得见,三生有幸,望再会!再念一遍这句!”
“今日得见,三生有幸,望再会!记住了!”李言老老实实地背道。
李蒙堂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的镇纸。李言惊讶地问道:“还有呢?”
“没了啊!说多了你记不住,反而不好。”
李言哭笑不得,“爸,那我合着明天也不能一言不发吧?人家还不把我当了傻子?”
李蒙堂不以为意,“明天哪轮得到你讲话?记住,人家是城里人,那位章舅舅又是教书先生。凡是读书人,都免不得清高劲儿,看不起我们这种地主乡绅的。不过啊,你也不必担心,我和你妈已经给你准备了丰厚的聘礼,后天我会让账房揣着银票、地契、田契去。保管让章家人瞎了眼!”
说着,李蒙堂得意地喝了一口茶,李言望着自家老爸那副土豪模样,欲言又止。
“那……那人家要是主动跟我搭话呢?”
李蒙堂一愣,还真没想到这茬儿。毕竟在他印象中,这种相亲一般都是双方长辈出面的,而且多是女眷,现在这个年代变了,民国民风开放,可乡下还一样封建。自己也接受不了,或者说根本没见过什么叫新式相亲。更不要说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了,在他看来简直是伤风败俗的事。
儿子这么问自己,李蒙堂想了想,道:“他们要是夸你,你就说‘惭愧惭愧’;要是对你不满,你就点头说,‘受教受教’。”
李蒙堂对自己一下午的辅导,十分满意。只要李言不多开口,别人就看不出这是个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