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人宠妻手册[快穿]-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蒙堂对自己一下午的辅导,十分满意。只要李言不多开口,别人就看不出这是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倒像是公馆里的小少爷。
再说董氏这一边,特地跟媒人请教了一番,说如今城里都流行穿西式服装,白西服、白衬衫黑西服之类的,梳着油光粉面的小分头,脖子里系蝴蝶结。听说那章家姑娘因为长相不错,她父亲也急着嫁闺女发笔财,城里也有小伙子说亲呢。可不能把自家儿子比下去!
不就白西装嘛!董氏扯了一匹布,向村里手艺最好的孙裁缝家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你别哽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6章 地主家的傻儿子(9)
相亲那天; 董氏特地翻了老黄历,选了几个好的时辰准备从家出发。
“儿啊; 这是妈特地给你做的新西装; 外头留洋回来的少爷们都这么穿。咱虽是乡绅; 可也不能落后于城里人不是?”董氏兴冲冲地将西装展开; 放到李言面前,李言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妈,您这是从哪儿定制的西装?是不是被人骗了?”
董氏不明所以; 看了一眼西装,“这不挺好的吗?妈找孙裁缝亲自做的。孙裁缝的手艺你还不知道?镇上的大户人家年下都会亲自来请他去做衣裳; 连县长家大小姐都请过他。”
李言笑道:“妈,不是这样式; 这样式是西式服装没错; 是这料子。”
董氏忙道:“这可是妈挑选了半天的上好杭绸!你摸摸这料子,别看厚实,可穿在身上凉啊!”
“就是啊; 你也说了是杭绸; 那是做直缀做大褂的,哪有做西装的啊!”李言哭笑不得。母子俩正说着,李蒙堂清了清嗓子; 背着手走了进来。一进门看见四喜正在用抹了油的梳子给李言梳大背头,董氏手里还拎着一件看起来不伦不类的衣服,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这给我住手!成何体统!”
董氏知道李蒙堂是个老古板; 这些新式的东西是万万接受不得的,要是搁在平时,她这个一味只知道顺从的妇道人家,一定大气不敢喘。可今天不一样,事关儿子终身大事,怎么能含糊?“老爷,人家城里都兴这样,咱们是在乡下,见得少。”
“什么城里乡下!你今天要是敢让他穿着这个去见章家人,我就把他衣服袖子给撕了!”
袖子:我招谁惹谁了?
雅萍见老父亲又上来了牛脾气,眼看着父亲母亲就要发生争执,而相亲就在这会儿了,不能耽误好时辰,忙走上前来打圆场道:“爸,妈也不是故意让阿言穿成这样。也的确是去城里打听了一圈,城里这样很常见的。以前家轩也有几件这样的西装。”家轩便是她短命的丈夫。
李蒙堂刚想对女儿也发火,一想到女儿年纪轻轻就守寡,在夫家也不受待见,只能带着女儿回到娘家来住,往后还有漫漫余生要一个人度过,很是清苦。女儿的婚事就是自己定下来的,没有事先打听清楚那户人家的儿子是个平日里身子就不中用的。雅萍也是被自己间接毁了一生。
不由也就不忍心骂了。他又望了望儿子,呆呆的一张脸,稚气未脱,本来瞧上去就傻傻的,要真像雅萍说的那样,穿着土气,相亲没相成反而被章家的人笑话了,那孩子回来心里还不烦闷上一阵子?
于是便也叹了口气,“罢了,我也岁数大了,不懂现在新年代时兴些什么,衣着上的事随你们女人摆弄去吧。”
雅萍和董氏这才松了口气。
李言却道:“爸,姐,这西服我不穿了。这样吧,我今天就穿学校的校服,中山装,那总没错吧?”中山装是改良的西装,看起来板正严肃一丝不苟,又属于半西派的服装。果然李言换上了中山装,又把刚刚四喜梳得油光锃亮的大背头重新打散,弄得跟往常一样,戴上眼镜,斯斯文文的,一点都不显土气。
李蒙堂平时很少见儿子穿校服,这是头一次见,顿时眼前一亮。又见儿子这次非但没有和自己争执,还在董氏和他之间调和让步,心里大感欣慰,“我儿真是长大了!好,去吧,好好给我们李家相个媳妇回来!”
李言像是被李蒙堂赋予了重任,跟着董氏、李管家,套上马车进了城里。
相见的地方是在章家舅舅家。
一个古朴的四合院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正门口的匾额上写着:程府两个字。李言便知章琬华的母亲一族是姓程了。看样子昔日也是个大户人家,只不过现在民国了,不少旧清朝的贵族也就没落了。
迎接他们的是程进,也就是章琬华的舅舅。那人是个瘦高个,见他们下马车,十分有礼地拱手作揖,做了个请的手势。就有一个半大少年过来把马牵走去喂草了。那少年长得白白净净,穿得衣服虽然半新不旧,但也不是下人打扮。看那光景,应当是程进的儿子了。
连牵马都要自家人来做,看来这程府里是一个下人也没有,果真是清贫。若真论起来,连李家都不如的。
李言记着来之前父亲叮嘱自己的话,也对着程进鞠躬作揖,十分恭敬。“小生李言,字慎之,这厢有礼了。”程进本来见李言从马车上下来,是自己先跳下来,接着搀扶出的母亲,于是印象就好上了一分;又待李言站稳,却是对着他作揖行礼,印象又加了一分;再等李言抬头,打量了一下发现是一张干净俊秀的脸,虽是乡下地主家的,听说家底子还挺殷实,却并没有打扮得珠光宝气,而是穿着城里学生都穿的中山装,印象又增加了好几分。
听媒人说,这小伙子是个在城里学堂读书的,这样来看,倒不是媒人瞎说了。程进别的没什么特殊,就是喜欢读书人。大抵是还对自己家书香门第有着特别的情怀吧,也希望家中无论男女,以后的伴侣都能是读书人。
有了这层好印象,程进便对李言一行客气多了。寒暄着迎他们进院子,一边介绍着这院子的来历。
相见却不是正儿八经地在堂屋,而是在一处西屋,章琬华也到了,挨着母亲坐着,低着头,躲在程氏身后。章太太程氏也是个温婉端庄的美人,活脱脱一个中年版的章琬华,穿着改良版的旗袍,并没有像城里女人那般开衩开得很高,而是中规中矩的长袖旗袍,头发也梳着旧女子的那种发型,插着一根碧玉簪子。
董氏也是旧式女子打扮,一大清早经由女儿的指点,才将平时戴惯了的抹额拿了下来,改用一根簪子别住。一开始她嫌太素了,像家里死了人的,百般不愿意。经过雅萍的一番劝说,说这样才好看,董氏才别别扭扭地顶着这样发式出门了。还非要把手腕上的金镯子换成玉镯子,脖子里的金项链换成玳瑁珠子。到程府一见章太太,这才稍稍明白过来:敢情儿城里人不是越有钱就都把金银珠宝堆在身上啊!
那章太太原本听了媒人的描述,还有些担忧对方家是乡绅,家底殷实,会不会是那种土气地将什么金银都顶在头上,脖子里挂大金链子之类。今见到董氏,不由稍稍松了口气,对方和自己打扮差不多,圆脸弯月眉,看起来慈眉善目是个好脾气的。如果这样的话,华儿以后嫁过去还能少受点罪。
互相寒暄了一阵,章太太便不开口了,由自己哥哥程进主问。程进笑眯眯地对李言夸赞道:“不曾想令侄长得一表人才、温文儒雅,有一身的书卷气啊。”
啥气?董氏听了一头雾水,她从小在乡下受的是旧式教育,三从四德、只知道绣花织布算算账管家什么的,这些文绉绉的台面话是惯不会说的,更听不懂。
李言谨记着父亲的话,不好意思地点头,“惭愧惭愧!”
程进心头一喜:这小伙子挺谦虚啊!
“哪里哪里,这年月到处都是新派的学生,要么不伦不类将洋人的做派学了,老祖宗的东西却丢了;要么就是不学无术,坐吃山空。”就跟他那姐夫似的,“令尊能有你这样的儿子,也是福气啊!”
“惭愧惭愧!”
程进笑道:“你呀,是有点太谦虚了!”
“受教受教!”
李言话不多,文绉绉的几句适时地说出口,程进和章太太兄妹不由相视一笑,对这个女婿很满意。
说了几句之后,大人们就心领神会了。董氏先嚷嚷了一句,“这屋里够热的。”
“是啊。”章太太也回头对哥哥说。
程进故作羞赧,“陋室让您见笑了,要不我们移步堂屋?”去堂屋就可以打开天窗说亮话聊聊聘礼嫁妆之类的了。
一行人起身,李言确是紧随母亲身后,并没有趁机偷看章琬华,目不斜视的很是君子。这一点又受到了程进心中的赞许。
到了院子里后,程进就转身对两个小辈道:“大人说话,小孩子就别进去了。我这院子里有葡萄藤,不会晒着。你们就坐着吃吃葡萄吧。”说着,几个大人便径直向堂屋走去,给两个小孩子留下交流的空间。
章琬华的母亲也进去了,院子里只留下章琬华一个大丫鬟,跟在后面站着,李言就单独一个人。
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抽条比男生早,章琬华已然是大姑娘了,穿着裁剪合身的女学生装,梳着两条麻花辫。待母亲和舅舅进屋后,抬起的脸上却流露出一丝清高与委屈。
她是不想这么早嫁人的。学堂里的女学生大多都没有嫁人,就算要结婚,也是自由恋爱。早就已经民国了,她不明白家中的父母为什么还这么不开化。还有爸爸,成天把自己是举人挂在嘴边,什么活儿也不干。不为家里做一点贡献也就罢了,还学旧式家主纳姨太太,总统早就不许纳妾了!他还偏要养!要不是妈妈拦着,她真想去法庭告父亲是重婚罪!
她恨旧式的家庭,也恨自己是女子。上个月,父亲为了给自己换荣华富贵,差点就要把她嫁给一个县里死了老婆的副县长。她想跑,可一想到如果自己跑了之后,如妈妈这样清高了一辈子的人,恐怕就要被父亲和家里那些姨太太鄙夷的目光给羞辱死。她不想做那样任性自私的女子。
这次的相亲是舅舅和妈妈安排的,虽然不愿意,但她还是来了。躲在母亲身后看过李言一眼,第一印象是这个地主家的少爷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好看一些,没有黝黑的皮肤,肥硕的身体,反而长得白白净净,像个大学生。
刚对他有了一点好感,却在听他开口和舅舅对话后,心里又失望了下去。他开口闭口那些“受教,惭愧”完全是旧式家庭教育出来的。她痛恨旧家庭,更不愿一辈子再嫁给这样的人。
“听说你是念女子学校的,平时喜欢看芭蕾还是戏剧?”李言的一句话将章琬华的思绪拉回来,不由愣住了。
“我……”章琬华惊讶地望着李言,咬了咬嘴唇,“喜欢华尔兹。”
“跳过?”
“在高年级的毕业舞会上见别人跳过。”
李言笑笑,“那我不会,即便我学了,也没有姑娘愿意跟我跳。”
“为什么?”章琬华好奇地追问道。
“因为我脚大,怕踩掉姑娘的鞋,被人揍。”
李言的风趣幽默很快让章琬华放松下来。聊了一会儿,她发现这个人不像他想象中那么无趣。
第57章 地主家的傻儿子(10)
桌上摆了一盘葡萄; 一碟瓜子,一碟花生; 还有一碟点心。吃葡萄会弄脏手; 吃点心会弄脏脸; 嗑瓜子会光顾着吃腾不出来讲话了; 二人心照不宣,全都将手伸向了花生。这样一来,反倒弄得章琬华不好意思起来。
李言乐呵呵地剥开一粒花生,将花生仁放到盘子里; 章琬华便也没有推辞,慢慢地拿起那花生吃了起来。
“你们家几口人啊?”本来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一会儿看看云,一会儿聊聊猫狗; 章琬华想起母亲的嘱托; 漫不经心地插了这么一句嘴。
李言顿时一激灵,脑海中闪过一些念头:这些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相亲必答送命题?在现代的时候,他是个技术宅男; 没时间没圈子找对象; 也考虑过相亲的。听身边相过亲的同事讲述,有一些相亲中女方提出的问题,看似稀松平常; 其实一定要好好答呢,弄不好就会中止这次“考核”。
李言挠挠头,想了想道:“我家啊; 人丁简单着呢。我爸妈拢共就我和我姐两个孩子,我爸和我妈感情很好,自打我记事以来从来没红过脸;我爸也没有姨太太,早年有过家里给安排的通房成婚后就打发出去了;爸对我和我姐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她是女孩子就缺吃少穿的。我们一家可好了,其乐融融的!”
给连珠炮似的念了一长串,李言停下来暗地里伸了伸舌头。刚才自己分别从父母感情、对爱情专一度、重男轻女等几个方面对问题进行了回答,应该没有错吧。
本来只是打算随便问一句,章琬华倒是没想到李言能一股脑答这么多。看来是个实在人。对于李言的回答,章琬华又是满意又是羡慕。尤其是父母关系和睦、父亲不纳妾这一点。自己的父亲本事不大,妾倒是纳了好几个,生了一窝庶出弟妹给她。这么一大家子人都要靠母亲的嫁妆过活,偏偏父亲还爱摆家长架子,对母亲呼来喝去,每回看着母亲对着家里的开支伤脑筋唉声叹气,她就很心疼。
两个孩子在院子里一边吃点花生米,一边有说有笑,看上去很投缘。不一会儿,屋里的大人们也商量差不多了,程进和章太太送董氏出来。
董氏原本还担心自己儿子呆头呆脑的,不会说话,讨不了姑娘家欢心,别再把章家姑娘给惹哭了。没想到两个孩子玩得还挺好。那章家姑娘虽端庄大方,但也不是那种深锁闺阁见谁都低头躲避的小姐模样。不由心中惊异,果然城里人家养出来的闺女就是不一样,一点不像乡下丫头上不得台面。想到这里,董氏心中就更满意了。
刚刚在堂屋,和程进还有章家太太聊得也都差不多了。果然如媒人所言,这二人都是通情达理的,尤其是程进,似乎对李言颇为满意。聘礼也没有如她所预期的那样狮子大开口,就是一份寻常城里人嫁闺女规格的聘礼罢了。